高原藏族、回族、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_民族心理论文

高海拔地区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族论文,自我意识论文,跨文化论文,地区论文,高海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核心部分,是指主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作为人格自我调节系统的自我意识,其发展要经历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统一、转化和稳定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分化、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完善自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文化与自我意识这一心理学层面的关系,对民族大学生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1、被试

从青海师大、青海民院、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师专、青海师专等五所院校抽取745名学生(男生358名,女生387名),其中汉族225名(男生92人,女生133人)、藏族学生411名(男生211人,女生200人)、回族学生109名(男生55人,女生54人)。从被试来源看,有来自城市(含县城)、农村和牧区的学生。

2、研究工具

调查所使用的量表,全部选自张日升所著的《青年心理学》。共包括4个量表:(1)罗森伯格(M.Rosenberg)的自尊情感测试量表;(2)加滕隆胜·高木秀明的独立意识测试量表,由独立性、对父母的依赖、反抗·内心的混乱3个量表尺度构成;(3)加滕隆胜、高木秀明的对人态度测试量表,由信赖·爱情、对立、协调·依赖、孤独4个量表尺度构成。(4)高木秀明、德永由纪的自我接纳测试量表,由对肯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纳、对否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纳、对肯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排斥,对否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排斥(简称:肯定接纳、否定接纳、肯定排斥、否定排斥)4个量表尺度构成。

3、过程

采用团体测验,被试一次完成五个量表的测验。整个测查过程由心理学教师担任主试,统一分发、回收问卷。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消除测查对象的顾虑,测查过程中,除调查对象和主试外,没有其他人员,答题卡采取不记名方式。数据用spss8.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对个别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和讨论。

三、调查结果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分别计算克伦巴赫和各内容量表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克伦巴赫a系数均大于0.60,符合对信度的基本要求。各分量表间均有显著但不高的相关,表明十四个自我意识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全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与回族、汉族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是:藏族学生在自尊情感、独立意识、对人态度、自我接纳四个方面相比较于汉族和回族大学生都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对父母的依赖、对立、协调·依赖、孤独、肯定排斥、否定排斥的发展水平上藏族学生高于汉族和回族学生,否定排斥和孤独两项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自尊情感、独立性、信赖、肯定接纳、否定接纳尺度上都是汉族和回族学生高于藏族学生。回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汉族相比较不存在有意义的明显差异。只是在自尊情感、反抗·内心的混乱、信赖、否定接纳等尺度上略高于汉族和藏族学生。

表1 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比较

注:Z右下角数字为民族代码1为藏族,2为回族,3为汉族;* p<0.05,* * p<0.01。

(三)藏、汉、回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比较

性别因素,作为一个对很多心理特质都起作用的一个变量,在自我意识这一心理层面有没有差异呢?由表2可得到以下结果:

1、从全体被试来讲,在自尊情感、独立性、对父母的依赖、对立、肯定接纳、肯定排斥、否定排斥等尺度上显示出性别差异大多达到0.01的显著水平。

2、从各民族情况来看,汉族在自尊情感、独立性、对父母的依赖、对立这四个测量尺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回族大学生在对立、肯定接纳二尺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并且达到0.01显著水平;藏族大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依赖、对立、肯定排斥三尺度上,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除上所述,在其他量表尺度上各民族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2 藏族、回族、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比较

注:* p<0.05.* * p<0.01(下同)。

(四)藏、汉、回族大学生自尊情感与独立意识、对人态度和自我接纳的相关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民族男女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对人态度、自我接纳与自尊情感的相关(结果见表3)。藏族、回族、汉族大学生的自尊情感与“独立性”、“信赖·爱情”、“否定接纳”三尺度上呈高度正相关。与“反抗·内心的混乱”、“协调·依存”、“孤独”“肯定排斥”、“否定排斥”等尺度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另外,在“对肯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纳”尺度上藏族、汉族大学生呈现与自尊情感的高度正相关,而回族大学生则没有发现此类相关。此结果说明,各民族大学生中存在着普遍特征,即独立性越高,自尊心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四、讨论

〈一〉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共同特点及原因

从表1可以看出:各民族大学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在自尊情感、独立性、信赖、肯定自我的自我接纳和否定自我的自我接纳五尺度上各民族大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分值,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是因为大学生在自我评价中逐步认识到自我的含义、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肯定自我、保护自我以及防御伤害的要求,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共同特性。

表3 藏、回、汉族大学生自尊情感与独立意识、对人态度、自我接纳的相关

以上这种共性产生的原因可以认为是由于人格发展与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而个体社会化则主要表现为对文化模式的学习和适应。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必然受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的飞速前进,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迫切希望在自我发展中追求自我价值,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自我、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意识不断地认识和调控自己,以求得独特发展。但是,不容否认,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还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各民族大学生都表现出了高对立、低协调·依存的倾向,即强烈的独立性意向伴随着盲目反抗的倾向,因为大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逐渐发现了新的自我,自主和独立已是他们极为迫切的心理需求。独立性的发展,使他们对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步从外部控制的方式转变为内部控制的方式,自我意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增强。但是,由于整个心理水平还不成熟,独立性本身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做基础,所以很容易产生盲目的反抗倾向,访谈过程中,这种倾向性在多个被访对象身上都有所表现,相关研究结果与此也是一致的(注:黄希庭、徐风姝:《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另外,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肯定自我和否定自我的接纳与情绪状态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情绪好的时候自我肯定多,情绪不良时自我否定多,说明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存在不稳定特色,还需要教育不断引导和加强。除此之外,访谈中还有一现象值得深思,即一些颇具思想性、对事物有独特看法、对自己的发展有着较高自我设计的大学生,其自我意识发展中往往存在异常激烈的矛盾冲突,用量表测试发现他们的自尊情感、独立性、反抗·内心的混乱和肯定自我的接纳较之其他同学分值都很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地处边远的青海高校给予大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有关,信息闭塞、知识陈旧、经济落后等原因在无形中成为阻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外部因素。

(二)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差异性及其成因

研究结果显示,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自尊心、独立意识、对人态度、自我接纳四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1.藏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藏族大学生自尊情感、独立性、反抗·内心的混乱、协调·依赖、肯定自我的接纳和否定自我的接纳分值低于汉族和回族大学生,而肯定自我排斥和否定自我的排斥高于回族和汉族,说明藏族学生自尊心不强,不能很好地悦纳自我,自信心不足,有较高的依赖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相对缓慢。其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注:贾晓波、高平:《231名藏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有关:

首先,是藏族特有的民族心理特质和宗教信仰造成了如此现状。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由于长期以来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常常以出世、超俗的态度对待人生,“重来世,淡现实;重宗教,轻凡人;重忍让,少抗争。听命意识强,个性发展弱”(注:《藏学研究(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2页。)是影响藏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价值观系统,在对佛、法、僧及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之时,很自然地忽视了自我,自尊情感、自信、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都变的不甚重要。导致了在处理与人、与事的关系时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例如,访谈中当问及“做事是否有主见?”时,被访的9名藏族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会以佛的旨意为主”,当问“假如有一事你非常想去做,但与佛的旨意相悖时,你会怎么办?”时,他们普遍回答“只好放弃,因为做任何一件事如果得不到神的保佑,不按佛的旨意行事会不顺利的”。无论是在访谈还是在日常的接触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藏族大学生普遍有一种与事无争、淡泊宁静的心态,很少有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少有因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而引发内心的不平衡,对于现实他们往往都会以非常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现在当我们以现有的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藏族大学生,其结果自然是不理想的。虽然,藏族文化中也存在着自我完善观念,但它却是为达到求善、出世的目的和境界所采取的严酷、沉静的道德手段(注:《藏学研究(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1页。),与当代大学生为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是完全不同的,藏族大学生封闭、保守的特质可能与佛教伦理道德指导下的自我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可以认为落后的地区经济制约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藏族大学生多生长于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条件差,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与WanKms(1967)的研究结果相符:生活在高社会经济阶层的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明显高于生活在低社会经济阶层者(注:PiersEV,HarrisDB: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revised manual.Western Psychological.Serriees.LosAugelels,1997)。

第三,落后的教育水平不能促进和发展学生相应的自我意识,从而为进入大学作好前期准备。众所周知,青海高原各牧区的教育水平无论是师资力量、校舍设施、教育经费还是教育质量等都不尽人意。因为教育水平的低下,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评价、自我设计相对迟缓。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整个青年期自我意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正是处在这样一个与汉族大学生有较大差距的起点之上,因此,在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相比时,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现如此状态也是自然之事。

第四,陌生环境中的劣势群体。藏族大学生大多长期远离家乡及亲人,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既往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明显影响着个体的情绪状态,缺乏家庭支持的个体,其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有家庭支持者(注:PattenCA,GillinJC,FarkasAJ,etal.Depressive symptoms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JAdolescHealth,1997,4:271)。另外,在笔者所调查的五所院校中除青海民族师专以外,各校中的藏族大学生基本上是处在一种全新而又陌生的以汉文化为优势的环境中。加之基础的原因(入校时多为降低两个以上分数段被录取)藏族大学生成绩较差,影响到了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在较长时期的对汉族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认同中,原有的自我意识不断受到挑战,在两种文化、两种价值观的冲撞与交融中,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自然需要较长的道路。

2.回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在藏、回、汉三个民族的大学生中,回族大学生的自尊心最强,反抗·内心混乱和否定自我接纳的倾向最明显,有较高的独立意识、信赖感和协调·依赖感,各维度上与藏族大学生的民族差异非常明显,与汉族大学生则表现出较多相一致的倾向。此结果表明,回族大学生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非常在意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评价,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斗争极其激烈。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首先,回族独特的民族形成,融会贯通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族文化,影响回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回族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它是唐、宋、元、明时期由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各民族与中国的汉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人群共同体。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伊斯兰文化凝聚了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阶层的各个民族的成份,使其成为一个以伊斯兰文化为共同纽带的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可以说,回族的文化是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突出地反映了伊斯兰文化。然而,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因为最初的传教者大多是商贾而非专业的从教人员,因而也具备了许多的变异性和适应性。例如,伊斯兰教规定“学习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但为了迎合封建传统思想,中国的伊斯兰教却反对女性受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更好地融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回族在遵循伊斯兰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同时,主动而又积极地吸纳了诸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在长期的同化、交融过程中,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了回族的生活,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石与中国传统思想融会贯通的回族文化。回族大学生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也说明了在现实与信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也在努力寻找伊斯兰文化与儒教文化间的结合点。

第二,由于特殊的民族形成,回族多与汉族杂居,或在与汉族交往频繁的回族聚居区,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汉族相当。因此,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各维度上,回族大学生有着同汉族大学生相似的倾向,这同时进一步印证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

第三,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也是民族心理特质的反映。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与汉族间的差距,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作为回族青年中的佼佼者,回族大学生(在青海,大学生仅占回族总人口的2.1%)一方面要克服回族“重经商、轻教育”观念带来的困难和偏见,不断自立自强;另一方面,相对落后的民族素质使他们认识到了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从而激励他们刻苦努力,不甘落后。研究者(赵弘、吕世虎,1998)认为汉、藏、回族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测验成绩与非智力因素测验成绩相关性以回族最高,由此可窥一斑。同时,强烈的自尊心和民族自傲心理又以一种自卑心理歪曲地表现出来,“否定自我的接纳”尺度上表现出的差异性说明大学生的自尊心具有隐现性,即面对较大的民族差距,一些来自落后地区而又身处汉族学生为多数的班级中的回族大学生在其受到贬低、失败或被轻视等否定性刺激时其自尊心便会消极地隐没起来,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等行为特点。自尊的这种隐没形式并非真正失去了自尊的需要,而是他们具有高度自尊需求的内心世界中的一种痛苦抗争的反映。

3.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汉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很强的独立性,对肯定自我、否定自我的悦纳说明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心,与他人的相处中,能信赖他人,对立倾向很低。可以认为是儒家传统思想和当今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质可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现实世界不采取回避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主张明伦理、主自律(注:王新婷、金鸣娟、孙音音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第70页。)。故汉族大学生能积极认识和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设计自我,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正因为“在儒家看来,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的一员,个体应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群体的利益,这是个体对群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注:王新婷、金鸣娟、孙音音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第70页。)。汉族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下表现出了较低的对立倾向。另外,社会的竞争性使在校大学生倍感压力,在此压力驱使下,自我设计、自我理想、自我完善都在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处于积极活跃状态,自我意识便呈现向上的发展态势。

(三)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表2揭示:性别因素也是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总体被试来看,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自尊情感、独立性、对立和自我的肯定,藏族女性在顺从、依赖上表现出差异性,回族女生表现出较低的对立和较高的自信,汉族女生则表现了较高的依赖性和较低的自尊情感、对立情感。在肯定自我的接纳和否定自我的排斥方面女生有比男生更高的倾向。本文认为女生这种低独立、低对立、低自尊情感、高依赖性的特征表现了女大学生心理的复杂性。另外女生不仅对肯定自我的自我接纳采以悦纳态度,而且对否定的自我认知也有信心拥有它,是女大学生自我的各种特征的多样性的辨证判断倾向。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认为传统文化主导下的社会角色期待不同造成了如此现状。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儒家文化中存在浓厚的男主女从的思想,汉族女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此思想为指导的。回族文化实际上是儒家式的伊斯兰文化,虽然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男女平等,但长期与汉族杂居、通婚中的儒家式的穆斯林依然遵循着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纲常。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及长期的奴隶制制度影响下的女性同样存在依附心理,就连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保守、顺从、从众等心理现象。由于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不同的期望,即使是女大学生也不能摆脱这种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意识。男大学生注重自我认识,追求自我理解,同时希望自己有理智,善于自我控制且表现得有深度。而女大学生却在追求完成学业的同时,表现为对自己女性气质的培养,而且多数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太独立的女强人。由于各民族女大学生身处高等学府,深受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在她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两种不利因素:一是性别角色同一性建构的“社会化中断”;二是当今社会女性价值评估体系的贬损。“社会化中断”是指相对男性而言,女孩在儿童期既允许依赖,也鼓励独立、竞争、争取成功、甚至鼓励攻击性,但到了青春期后,却发现如果要保持女性气质,就必须放弃很多自小确立下来的独立、竞争性的行为模式,于是出现了女孩特有的“社会化中断”。加之我们的“社会女性价值观体系”一直存在贬低女性作用及社会价值的倾向,这样二者促使女性为了增强自我的力量,自觉不自觉地把过去投入到竞争、争取成功等外部对象的一部分精力投入到自身以保护自我不受伤害。随着青春期内的各种尝试,到青年阶段自我趋于成熟也就导致了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肯定自我接纳”的倾向。

第二,可能是“无性差教育”的结果。高等教育中的“无性差教育”,使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常把人作为“中性人”来对待。这种男女儿童或青少年被看成是平等的观点,在政治法律上是有益必须的,但现实是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潜伏着性别自我意识发展的先天倾向。由于这种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人类文化对男女分配不同的社会角色及不同的行为期望的长期持续作用,使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均是围绕“性别”为中心展开的。然而教育却未能提供相应的措施、方法与机会使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发展与其生理特点相一致的自我意识,在大一统的男性化教育中,女性只能被动地接受以男性为标准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体系,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便导致低自尊情感的产生。访谈中大部分男生也都承认现实社会对人能力的评价体系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对男生的能力肯定的多,对女生的能力否定的多”。

第三,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复杂性导致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不稳定性。自我概念的核心是自我接纳,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自我接纳具有复杂性、辨证性等特征。(1)女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的辨证判断。即不仅对自我有所了解,而且对自己的优劣势能进行客观的评断,并在态度上把自身及自身拥有的各种特征作为自我当然的构成要素。从研究结果可知,女大学生有充分的信心面对并接纳“否定的自我概念”,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它们。(2)女大学生的自我接纳,特别是对“否定自我认知的悦纳”,一方面使她们更能面对现实,不会像青春期时容易生活在幻想和空想之中;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女大学生对否定自我认知的接纳远远大于排斥程度,极易产生自卑等消极心理,这给大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即教育中直接触及她们消极的自我特征不仅不能起到警醒作用,反而会更多地激起她们的逆反心理。(3)自我接纳是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核心,是她们良好自我适应及社会适应的精神支柱,自我排斥则为个体良好的自我调整及发展起着激励功能,女大学生的自我具有同一性及一致性的特征,她们的自我已超越了自我概念各要素之间的冲突而趋于整合协调。亦即自我概念在每一个女大学生身上都体现出复杂性,但主体自身却没有多少矛盾的意识,或视矛盾冲突为必然而不是痛苦想要逃避的对象。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一)各民族大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态势。就民族差异而言,藏族大学生同回族、汉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回族和汉族大学生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就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来讲,藏、回族男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各测验上存在较少的差异性,而汉族男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略强于女大学生,并且存在显著差异。

(三)就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自尊情感的关系来看,自尊情感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自尊情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

本研究确证了文化是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变量,具体包括各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不同的社会期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无性差教育”等是影响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原因。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健康人才笔者建议:

1、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这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我们应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打破自我封闭,拓展生活范围,增强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以便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

2、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克服盲目的民族自傲心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更深层次上理解个体自我意识和民族自我意识,努力完善自我。

3、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防止消极情绪对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过程的干扰。

标签:;  ;  ;  ;  

高原藏族、回族、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_民族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