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语言;组织
教师语言以及课堂组织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研究,揭示低年级的课堂组织规律,对于帮助教师规范自身语言行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一、充满童趣,引发思考
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实施教学策略的媒介,教师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学习效果。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富有节奏,语调善于变化,如果语言节奏过慢,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影响思维活动;语速太快,又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所以要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水平,从儿童生活出发,具有童趣,才能够易于学生接受。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还应配以自然、贴切的表情,以配合语言表达,使其更加形象和充分。例如,在课前,教师先用平和的目光扫视一下全班的学生,意会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要上课了,从而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在课上,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期待的目光,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自己;而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教师还用赞许的目光和语言来奖励他,即使回答有误,教师也要用关爱的目光来鼓励他。虽然都只是简单的眼神和语言,但对于还是儿童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他们,自控能力本来就很弱,而一个眼神恰到好处地能够使他们想起课堂的规矩,进入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当中,再加上语言的引导,使课本上的知识变活,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如果说一堂语文课是一台戏,那么教师就是导演,每一个表情、语言和动作,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被肯定、安慰甚至是启发,从而准确而快速地领会教师的意思。
二、培养习惯,奠定基础
习惯是一种可以陪伴一个人一生的力量,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点,从小培养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并将其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和灵魂当中,相比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指的就是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并以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有规律的学习活动,这是确保学习活动获得优质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从小学低年级入手,来有目的、有意识且全方位多视角地渗透、熏陶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当下的学习有着积极意义。例如,在《看图讲故事》中培养学生仔细且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书——《父与子》,并让学生来看一看一幅有关《父与子》的漫画,让学生说一说其中发生了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直至流畅有序地说出漫画中描述的故事。再如,在语文园地《做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教师可以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自己都是怎么做好一件手工的,其他学生做好倾听工作,当一个“小评委”,还要提醒讲话的同学按照“我做的是……,我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我的……就做好了。”的句式来进行表达。凡是涉及到表达的部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而且要按顺序。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不太善于组织语言,所以这种填空的方式很利于学生快速熟练并且应用句式,而至于当“评委”的学生,则要先学会认真倾听,然后说出要听的重点,最好还能够进行复述并进行评价。这样比较完整全面的训练是贯穿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始终的,而教师也正是通过不断地在训练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够使他们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
三、聚焦学生,关注发展
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限可能,是一个又一个待开发的宝藏。低年级的小学生相比高年级的学生成长要快,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一天都会有新变化,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做的就是保护这些孩子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要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既有规矩,又有充分的自由,这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既要保证课堂有正常的纪律和秩序来维持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这首先要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入手,抓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将这些闪光点变大变亮,最后成为自己的特长;其次,增强对学生的启发性,这需要教师相对含蓄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增强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过这篇文章后,知道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也开了很多白色的小花,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长得这么好的葫芦藤,小主人最后收获到成熟的葫芦了吗?”“你又是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的?”通过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学生们发现葫芦一个一个地都落了,这是因为葫芦藤上在长蚜虫时,小主人根本不在乎,因为他要的是葫芦,所以根本没有去管这些蚜虫。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没有循规蹈矩地按照文章顺序展开教学,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让学生知道葫芦的成长结果,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而此时教师的语言很明显带有导向性,使整堂课的探究效果更加高质、高效。
综上所述,无论一位教师有何种程度的专业素养,其都要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坚持发展和完善,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学活动的镜子,时刻反思,直至形成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赵玲玲.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45.
[2]蔡巧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组织策略的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25.
论文作者:姚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葫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习惯论文; 组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