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产业对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津论文,首都论文,功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5)12-0067-07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①。可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已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明确何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哪里疏解、怎样疏解,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实现功能疏解和结构调整的双重目标,成为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天津与首都北京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也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和重要增长极,与首都北京具有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且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条件,通过京津产业的有效对接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目标,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涵义 1.首都功能与非首都功能之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首都北京的功能定位也几经调整,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至1980年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1983年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和“继续发展经济事业”,再到2005年的“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和“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转变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内三省市有了更为明确的功能定位。其中,北京的功能定位已确定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②。这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显示了北京已由一般城市向首都城市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北京作为一般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将被弱化,而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功能要不断加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首都功能定位的调整,对于首都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个定位使得北京明显地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功能。从这一功能定位出发,目前北京作为一般城市的部分功能都应归为非首都功能的范畴。从北京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的关系看,北京作为一般城市的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城市的基本载体功能,二是城市的集聚扩散功能。尽管良好的集聚扩散功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北京的集聚功能过度,扩散功能不明显,不仅使北京承载了巨大的发展压力,超越了健康城市载体功能的界限,而且影响了首都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非首都功能应是疏解的对象。 2.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对象 《纲要》明确指出,综合考虑与首都功能定位和核心功能的紧密关系及疏解难易程度,优先重点疏解北京四类非首都功能,包括: (1)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一般性制造业的疏解分为两个层次,对于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实行就地淘汰;对于部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业采取引导和推动迁出的措施。高消耗型产业对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效益上升空间小,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外迁承接动力不足,坚决淘汰虽牺牲短期利益,却为长期发展扫清道路。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支撑京津冀区域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要求北京不能距离科技成果创新相关的成果转化和高端制造业太远,采取外迁举措,并选择好适当的承接地,在达到“减负”目的的同时,也将对北京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2)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部分第三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大,是导致“大城市病”的主要因素,由此,将这部分第三产业功能有序疏解出京是缓解北京人口集聚压力的有效途径。 (3)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北京市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要同时满足北京市和全国的双重需求,从现实状况看,全国性的需求已超越一般城市,这是北京作为首都优越性的体现。以教育为例,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学,其中26所坐落于北京,接近总数的1/4。这些公共服务功能凭借资源、技术等优势产生了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集聚效果,是形成北京持续性人口膨胀的又一主要因素。在满足北京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将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外迁也是缓解北京集聚压力的重要途径。 (4)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北京市既是我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活动的核心,也是北京市政府所在地,是北京市的政治中心。因此,北京承担了双重政治职能,其必然导致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的聚集。为疏解非首都政治功能,北京市通过规划建设市属行政副中心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除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行政副中心转移外,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非核心服务功能也可进行有序疏解。 可见,非首都功能疏解包括经济功能的疏解和社会功能的疏解。经济功能疏解的关键是产业转移,社会功能疏解的关键则是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功能的疏解涉及制度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改革推动,不能急躁冒进。当前,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初期阶段应着重考虑首先实现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带动社会经济功能的有效疏解。 (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 1.新常态下加快首都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首都北京经济发展迅速,GDP年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2007年达到增长高峰14.5%。但传统增长方式在带来高速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市展开了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鼓励服务业发展,将原有的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外迁。奥运会举办前夕,北京有近200家化工、焦化和炼钢厂迁出首都。此举加快了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到2014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7∶21.3∶78.0,与2007年的1.0∶25.5∶73.5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调结构效果的显现,2008年北京GDP增长率大幅下降到9.1%,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8.1%,2014年公布的增长率仅为7.3%③。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使调结构的空间逐渐缩小。而单纯依靠第二产业的外迁来缓解集聚压力不仅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而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第二产业外迁的边际效用正在逐渐下降。因此,仅仅依靠经济功能的疏导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首都北京发展模式转变这一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已经到来,稳增长、调结构、创新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主线。在新常态下,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需要更为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通过减负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即在明确首都功能的基础上,对非首都功能进行有效疏解,从而将有限资源用于保证首都功能的提升上。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促使部分功能的疏解为新的增长创造空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达到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的目标。 2.过度集聚引发的“大城市病”亟待缓解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和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集聚优势突出,因此导致人口的极速膨胀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空前活跃。但是由于聚集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导致北京“大城市病”日趋恶化: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房价持续高涨,基础设施供给相对不足。而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力接近极限。研究表明,在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中,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压力居首④。 造成北京“大城市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模式看,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二三产业,如重化工业、小商品批发业等,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人口集聚;另一方面,从社会功能看,北京承担了一般城市和首都的双重政治功能,由此必然导致社会公共活动的巨大重负,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都要同时满足双重需求,因此,在空间和资源的硬约束下,“大城市病”愈发明显。这不仅阻碍了北京作为一般城市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首都功能的充分发挥。缓解“大城市病”的根本途径是疏解过度膨胀的人口,而疏解人口的途径在于疏解人口集聚的载体,所以,对于北京来说,将一些与首都功能关联较小、人口聚集能力较大的功能有序转移出去是缓解其“大城市病”以及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 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日益显现,从全国范围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是目前规模最大、发育最好的三个增长区域。但是,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京津冀的发展却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能力和集聚扩散效应远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28802.8亿元、78963.7亿元和66474.5亿元⑤,差距明显。从全国发展一盘棋的角度出发,迫切要求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造成京津冀区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除自然、历史等客观因素外,区域内部功能结构失调导致的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区域包括13个城市,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和河北省的11个城市,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功能看,13个城市的发展差距相当大。以经济总量为例,2014年北京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330.83亿元,比区域内排名第二的天津市高出35.7%,是经济总量最小的衡水市(201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9.02亿元)的18倍多⑥。个体功能的失衡导致整体功能发挥不足,从而无法形成健康的集聚扩散循环,限制了区域整体的良性互动发展。因此,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需要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来实现区域整体功能在三地间的优化配置,改变京津冀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提升区域整体集聚扩散能力,带动东北、西北腹地发展,有助于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京津产业对接的可行性与面临的问题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产业转移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前期任务是完成首都经济功能疏解,通过产业转移实现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应作为先行的步骤。上述分析表明,在非首都经济功能疏解中,需要向外转移的产业包括一般性制造业中的高端制造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第三产业中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首都北京产业转移承载地的选择要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天津与河北都是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但二者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天津市定位中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河北省定位中的“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充分考虑了当前两地产业发展所具备的比较优势,明确了两地在协同发展中产业发展的目标。这一定位也为首都产业转移承载地的选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天津高端制造业发展条件成熟,一般产业中的高端制造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应主要向天津疏解,这样有助于形成规模效益,打造高端制造业研发基地。河北省的大多数城市具备容纳相关产业的空间和劳动力条件,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应主要向河北省转移,有助于缓解首都人口集聚压力。上述产业转移承载地的选择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背景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对首都北京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需要;更是完成建设京津冀区域增长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定位的需要。 (二)京津产业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1.区位优势显著 天津是距离首都最近的直辖市,两市中心距离仅120公里,并有与北京直接接壤的区域——武清区。京津之间立体交通体系发达,除两条京津联络线外,其余十几条高速公路组成的交通网也可实现两地短时间内互联互通;京津之间的高速铁路车程仅需半小时;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不足120公里,与刚刚起步建设的首都新机场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且均有发达的高速路网联通。紧密毗邻、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行政级别的接近是天津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这种天然优势不仅使得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成本较低,同时也为转移后天津反馈发展成果支持北京发展提供了便利。 2.发展条件较好 首先,天津经济实力雄厚。2014年,天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722.47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⑦。经济总量充足,能够提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所需要的大量成本。其次,天津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相对较大。2014年,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49.4∶49.3,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同期天津GDP增速为10%⑧,仍具有充足的调整空间,这个空间使天津有能力容纳首都经济功能疏解中的部分产业功能,如高端制造业,且在承接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再次,天津具备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的空间和资源条件。近年来,天津市依托郊县空间优势,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一区二十一园”整体规划正在加紧落实。这些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好,紧邻生产资料聚集地,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为部分非首都功能转移及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资源条件。最后,天津具备改革创新优势。天津是多项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的实验田,如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宅基地换房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等。依托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天津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 作为京津冀区域的“双核”,京津两市的联动发展是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京津两市的功能优化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两市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基础。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了天津重要职责,对天津的城市功能、经济发展方式和改革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城市定位的倒逼机制将促使天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保证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对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即部分功能向天津转移将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另外,从发展水平和基础来看,对于部分功能,河北省的承接条件尚不够成熟,而天津则具备良好的功能平台和发展基础。 (三)京津产业对接面临的问题 1.承载地天津自身发展也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天津既要着眼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还要首先实现自己的城市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北方经济中心。由此产生的天津自身发展目标与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目标之间的冲突需要妥善解决。 2.京津产业对接需要克服环境差异。京津两市在发展环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差异。因此,转移出去的产业能否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是否能够发挥正常功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尽可能减小这种风险的途径一是减小京津两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在产业对接前创造良好的承接环境;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转移的产业迅速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但体制创新本身也存在风险。具体操作中,需要相机抉择,将两种途径有机结合。 3.京津产业对接面临利益调整。京津产业对接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变动,从而导致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产业转移以后,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面临重新分配,对GDP及其增长速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新常态下,两个城市都面临转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如何平衡这种利益分配是一个全局问题。京津产业对接的利益协调需要遵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总的战略原则,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两市要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利益调整问题。例如,对于天津而言,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带来的收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支付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前期成本,会导致整体效益短期下降;第二个阶段新产业的增长能力开始发挥,带来了整体收益的增加;第三个阶段,制造业的壮大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承接产业转移的优缺点同时显现,总体收益很难确定。因此,京津产业对接的关注点不应该被放在个体利益的得失上,而是应该放眼长远,聚焦整体,形成合力,推动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 三、推动京津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 (一)京津产业对接中天津的产业发展措施 实现京津产业对接,要求天津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充分准备,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为契机,为产业对接创造条件,推动调结构步伐,实现创新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做强做精高端制造业,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是天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承接非首都产业功能疏解中,应该以承接零部件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为主,在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推动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要促进粗放型加工向精细化制造转变、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从普通产品制造向新材料研发和专业设备研制延伸,从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方面拓展,由委托加工向自主设计再向自主品牌培育升级。加快吸引首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落户天津,加强产学研结合,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天津制造”和“天津创造”的双轮驱动,打造高端制造业研发基地, 2.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扩大集聚优势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⑨。生产性服务业是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是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特别是能够在多个环节支撑制造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⑩。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实现城市的集散、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功能的基础。天津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发展模式落后,产业链没有实现有效延伸。根据当前加快“调结构”的宏观形势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天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可考虑实施制造业发展服务化战略,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加快体制改革,制度建设要跟上创新步伐;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整合,推进集聚发展。 3.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首都“菜篮子” 与农业大省河北相比,天津发展农业并无绝对优势。但是随着京津冀区域的快速发展,未来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将由单纯“量”的要求向“质和量”双重要求转变。首都北京是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对于农产品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建设首都“菜篮子”方面,天津应该定位于高端农产品市场。一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以节水、集约、绿色和高效为特色,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健康指数;二要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结构调整;三要在承接部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提高规模效益。 (二)京津产业对接中的保障措施 尽量地减小疏解地与承载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能够为京津产业对接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环境差异的弥合需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具体需要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体制机制创新两条途径实现。 1.推进京津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11)。因此,实现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不仅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也是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区域基础设施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包含六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空间结构、建设水平、运行机制不同,要全部实现协同难度较大,应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与区域协同发展关系密切、促进作用较强的领域,进行顶层设计和详细规划,在实现部分基础设施协同的基础上,分步骤地规划实施整体协同战略。目前来看,能源动力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资源有效配置、连接区域统一市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京津在这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可率先探索实现在上述领域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天津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沟通协调,注重顶层设计,服从整体规划;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提高增量来扩大存量,缩小差距;三是积极推动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逐渐实现有效协作。 2.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体制隔阂 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共同完成,一方面,疏解地需要通过规划和政令推动部分功能外迁;另一方面,承载地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相关功能迁入。而打破原有发展环境,使政府产生推力,使市场产生引力的关键都在于制度创新。天津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体制机制创新不仅具有政策优势也有实践经验。以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为契机,天津应该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继续担负起改革创新试验田的重任,为京津冀区域实现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为此,一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序引导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为经营性企事业单位转移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推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十个一”做法,即“一份清单管边界、一套体系管廉政、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份单卡管通关、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张绿卡管引才、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表格管检查、一支队伍管执法”。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着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产业对接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功能对接措施 社会服务功能的承接不同于产业对接,要综合考虑居住、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多因素协调发展,适合采取集中疏解的方式。《纲要》指出,选择若干中小城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这些微中心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主要高速、高铁沿线的近京城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天津的武清、宝坻、宁河等远郊区县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是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增长点,应着重打造成为“微中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整合,打造特色教育和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带;二是建设配套居住和生活服务社区,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吸引在京工作人员居住,打造京津半小时工作—生活圈;三是推进体制改革,对“微中心”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解决工作和居住者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难题;四是率先通过试点进行探索,总结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和推广。 ①《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重中之重》,http://money.163.com/15/0712/08/AUAFBBHA00253BOH.html。 ②《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明确》,http://cpc.people.com.cn/n/2015/0824/c83083-27506950.html。 ③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④王坤岩、臧学英:《京津冀地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学刊》2014年第1期。 ⑤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GDP合计值,珠三角区域生产总值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肇庆、中山、惠州11个城市和地区GDP合计值,京津冀区域生产总值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GDP合计值;各省(市、地区)GDP数据来自相应地区2014年统计公报;GDP数值为按当年价格计算;香港、澳门GDP数据按当年价格与2014年12月31日当日人民币兑港元、澳门元平均汇率折合计算。 ⑥⑦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⑧《2014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506/23/t20150623-5712930.shtml。 ⑨夏杰长、张晓兵:《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6期。 ⑩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局课题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金融》2012年第3期。 (11)《打破“一亩三分地”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131.htm。标签:产业转移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北京疏解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京津冀一体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城市gdp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深圳gdp论文; 战略定位论文; 经济论文; 高端服务业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疏解非首都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