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地基米松短期冲击治疗的临床。方法:选取我院82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应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中多发疾病,也是一种重症疾病。高胆红素血症会诱发机体肝细胞出现死亡或者加重肝部损伤,针对此疾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案。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虽然可用血浆置换方法,达到减少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效果,但是维持时间非常短,极易出现反弹的情况,而应用苯巴比妥会使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多医学者对应用激素治疗存在一定争议性[1],因此,本文针对此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实施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9月~2019年03月共82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41例。疾病:慢性乙肝32例,急性戊型乙肝35例,急性肝炎未分型1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1至67岁,平均年龄(39.63±1.2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至68岁,平均年龄(40.42±1.3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②入患者的总胆红素数值超过34umol/L;③无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④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⑤凝血酶原时间低于l5s,白蛋白指标超过30g.L-1。
1.3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给予患者保肝药物,例如苦黄、异甘草酸镁。促肝细胞生长素等,根据情况给予患者白蛋白。
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地塞米松,初期剂量为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与10mg的地塞米松相混合,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注射一次,对患者进行10天的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在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先应用核苷类药物实施抗病毒治疗。治疗结束后,抽取患者血液,进行生化常规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分析患者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比,显效:TB指标下降到28%~45%,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肝功能改善明显;有效:TB指标下降到12%以上,患者精神状态一般,肝功能略有改善;无效:TB指标无改善甚至更严重,患者精神状态不佳,肝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比常规组的82.93%要高,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l。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不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当指标高于17.lmmol.L -1可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症应用激素治疗效果一直是医学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因为激素治疗可以达到抗病毒、抗过敏、消炎、抗休克等效果[2],但是长时间服用会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脂肪再分布以及溃疡出血等情况。而病毒性肝炎,会因为细胞水肿变性从而导致胆汁郁积[2],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导致黄疸加深。部分研究者认为:重型化倾向多与患者的免疫能力亢进、内毒素血症有所关联。
激素有控制免疫反应、抗内毒素血症、稳定溶酶体膜,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肝细胞的坏死情况。糖皮质激素会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胆栓的产生,有助于胆汁及时排出体外,进而让黄疸快速消退,提高肝内蛋白的合成[3]。同时及时也是一种免疫调控剂,对机体免疫调节发挥重要作用。抑制T细胞功能与病毒T细胞的活性,抑制免疫反应的加剧,降低肝细胞的免疫反应性损伤,根据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达到维持肝细胞的完整性,从而降低炎性反应,调节胆红素指标[4]。
地塞米松在临床中对重症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理想,而小剂量应用于初期重型肝炎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低。而针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应用苦黄、前列地尔等常规药物治疗后,胆红素指标无下降情况可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初期先应用小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效果非常理想。而本文研究得出:这样治疔在治疗有效率以及胆红素治疗、肝部功能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这充分说明了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显效,可有效降低机体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出血等情况[6]。
综上所述: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应用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但是此次研究例数较少,远期情况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谭明珍,候莉,张文群,短期激素冲击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附42例临床资料)[J]华西医学,2018,33(04):443.
[2]杨文龙,刘武,李涛.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15,42(05):265.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10):56-57.
[4]朱元冬,李晓鸥,何健军,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2):81-82.
[5]林慧,刘红,王宝华,等,高胆红素血症血浆置换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17,32(11):5-7.
[6]覃佳成.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辰[J].医学文选,2015,34(4):639.
论文作者:刘文挺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胆红素论文; 患者论文; 血症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常规论文; 指标论文; 急慢性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