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一塘蟹,关键管理好一塘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养好一塘蟹论文,好一塘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说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和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水草老化 水体中营养供应不足,水质清瘦,污染黏附水草,草头露出或贴于水面,叶子发黄,太阳暴晒后,水草停止生长,上部水草发生死亡,严重时水草(伊乐藻为主)下沉腐烂,败坏水质和底质。解决方法:防止太阳暴晒水草,结合水体解毒,补充好水草营养。先对老化水草“割头”处理,并全池泼洒“解毒素”和“生物肥水宝”,追施“长根粒粒肥”,泼洒“草青杨”,能有效防止水草发黄、腐烂,促进水草重新生根生长。
2.水草过密 水草过密导致水体严重缺氧,水质败坏,严重时发生水草腐烂死亡。解决方法:合理分疏后,及时捞除漂浮或腐烂水草,补充好水草营养,结合水质调节。对于生长旺盛、过于茂盛的水草需清理割除,割除池塘四周约2~3米的水草,提供虾蟹摄食场所,池塘中间一般可6~8米打1条宽2米的通道,留出水体空间,增强水体流动和上下层水体对流,利于阳光照射和水体中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生长,利于河蟹活动觅食,保持水草覆盖率50%~55%,捞除漂浮或腐烂水草,适时泼洒“草青杨”,促进水草嫩芽萌生。水草处理后,可全池泼洒维生素C,缓解河蟹因光照、水体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应激反应。水草超出水面,应割除30厘米以上“老头”,促进新草生长。
3.水草过稀 水草过稀会导致河蟹生长植物性饵料不足,河蟹栖息和蜕壳环境狭小,河蟹自相残杀现象严重。解决方法:前期补种好水草,中后期移植好水草。前期及时播种水草,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中后期应移入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防止阳光直射。
4.河蟹夹草 池塘水质老化浑浊,水体中水草营养供应不足,水草覆盖率难以控制。解决方法:河蟹少量夹草属正常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投料量,并合理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有条件的尽量投放小螺蛳,同时全池泼洒解毒素解毒,10小时后使用氨基酸类产品和护草黄金肽。河蟹大量夹草,一般是河蟹饲料严重不足,或者是河蟹开始发病前的征兆,应增加投料量,如仍夹草严重,应把河蟹送至水产医院进行病害诊断。
5.草根腐烂霉变 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投饵,或使用化肥、鸡粪等肥料过多,导致底部有机质过多,水草生长旺盛,草根在池底有害物质和有害菌侵蚀下腐烂霉变,整株水草枯萎死亡。解决方法:先用“果酸解毒素”全池泼洒解毒,同时内服大蒜素、护肝宝、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每天1次,连服3~5天,防止河蟹摄食霉变水草中毒,后用解毒底改对水体下层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改良底质,使草根少受或不受侵蚀,促进根部强壮。
6.水草病虫害 做好水草病虫害预防,可用大蒜素兑水与食醋混合,也可用阿维菌素,喷洒在水草上。
联系电话:0791-85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