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协调机制论文,差异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江苏区域经济概况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南部是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北部为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工业实力雄厚。
江苏的总体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我国前沿,经济增长迅速,为国家GDP的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就2005年而言,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24515元,比上年增加了2663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6%;进出口总额227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出口总额1229。82亿美元,增长40.5%;进口总额1049.59亿美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4%。由此可见,全省经济正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但在其总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各区域间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北低南高”严重阻碍了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下面将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做出详细分析。
(二)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是特定时期内各区域间人均经济指标的不平衡状况,再加上各区域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指标上各不相同,若单纯地采用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所得结论可能缺乏有效性,而采用人均指标则更为科学。因此,下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
区域经济差异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它们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一个区域的差异水平。绝对差异通过绝对指标反映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而相对差异则用某项指标的变动率来反映区域间的速度差异。本文在指标的选取上,选择了极差(R)、标准差(S)来分析各区域的绝对差异状况,选择变异系数(V)来衡量各区域的相对差异状况。
关于区域的选取,本文采取了两种区域划分依据,即从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和13个省辖市行政区两个层面,来分析江苏区域差异现状。
1.三大区域差异现状分析
关于三大区域的划分,本文采用最新区划方法,即苏北(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宿迁),苏中(扬州、泰州和南通),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表1通过人均GDP等指标,反映出这三大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由表1可见,三大区域中的各项人均指标均表现出巨大的差距,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并且苏南地区的GDP结构优于另外两区域,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最不合理。
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不仅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的发展趋势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根据2000—2005年的人均GDP做出时间序列分析,将该趋势在下列图表中具体反映出来。
根据表2,将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制成图1—图3:
图1
由图1可见,近年来各区域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苏南地区,该指标自2002年后增速加快,人均GDP远高于三区域平均值。但苏中和苏北两区域的情况均低于平均值,尤其是苏北地区的人均GDP在最近两年才突破10000元。
图2
图2三大区域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变化趋势(单位;元)
由图2可见,三大区域的极差(R)、标准差(S)都表现出逐年上升的线性趋势,如2005年人均GDP最高地区苏南与最低地区苏北的差距高达39360元。说明了各区域的实际差距在日渐拉大,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鸿沟。
图3
由图3可见,变异系数(V)在2000—2005年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说明各区域的相对差异在日益增大,其中自2003年后上升速度趋缓,则说明各区域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差距趋于减小,江苏各地政府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出现了喜人的成果。
2.江苏省13个省辖市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由于利用三大区域分析时,样本数据偏少,求得的各项统计指标有可能失真。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故又采用了另一种区域划分依据,即以13个省辖市行政区的人均CDP来做为样本数据。
根据表3,将江苏省市域间的经济差异现状及发展趋势体现在图4与图5中:
由图4可见,在2000—2005年间,各市人均GDP的平均值是逐年上升的,这说明全省经济在平稳增长。但在此期间,13个省辖市之间的极差和标准差渐次上升,则反映出市域间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从2005年人均GDP最高城市苏州和最低城市宿迁所得出的极差59578元也可以看出,各市间的实际差距是很大的。而且这些年间,省内各市人均GDP值的前五名是苏南五市,后五名是苏北五市,苏中3市居中,三大区域分别代表了三种经济梯度。
图4
由图5可见,变异系数(V)一直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江苏省市域间相对差异日益增大的现实,但自2003年后各区域变异系数的上升速度变缓,这一状态的持续将有利于逐步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以上从两个层面对江苏区域差异做出的分析,均得出了基本相似的结论:
第一,江苏省内各区域的人均GDP虽逐年增加,但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表现出日益增大的趋势,但自2003年后相对差异的增速趋缓。第二,这种差异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说明苏南、苏中、苏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地理位置划分,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第三,很多观点认为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取决于苏北的发展,其实本人认为,苏中的崛起才是关键,各项数据显示,它虽然处于经济梯度的第二层次,但与苏南相距甚远。苏中若不能尽快实现经济振兴,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省内产业梯度的南北转移。
图5
二、江苏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发展基础因素
1.自然基础差异。黄河改道破坏了整个淮河下游的水道系统,致使该地区灾害不断,土地贫瘠,此外,苏北水资源缺乏,势必使黄淮平原难以与美丽富饶的太湖平原相媲美,这必然导致江苏在经济上的南北差异。
2.社会基础差异。苏南地区较早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南人思想观念更新快,拥有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具备竞争意识和对外开放意识,善于抓住区域机遇。其次,苏南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塑造了良好的地区形象,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地域上的隔离使苏北地区受先进文化影响小,人们思想较为保守,在发展经济时错失了很多机遇,加之基础设施不发达,软环境较差,不良的地区形象难以吸引大量资金和优秀人才。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基础设施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苏北经济远远落后于苏南。
3.区位差异。苏南地区位于长江和沿海结合部,属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水陆交通便捷,易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而且在沪宁杭工业基地的覆盖范围内,具有靠近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的地缘优势,易接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苏北地区的区位条件虽然并不差,如徐州“五省通衢”、盐城拥有海上苏东工程、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等,但由于其基础设施落后,现有交通网络技术含量低,致使区位优势并未在最大限度上转化为经济优势。加之该区靠近皖北,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缺少增长极的辐射,不具备苏南地区“地利、人和”的优势。
(二)政策体制因素
苏南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及江苏省政府发展经济的重点,政策倾斜使地方企业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可以吸引多种渠道资金。同时,该区较早实现经济市场化,弱化了政府行政干预手段,体制环境优越,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享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实惠。而苏北缺少相关的政策扶持,政府行政力量过强,阻碍了市场机制进入,体制环境差,致使经济发展滞后。
(三)经济结构效率因素
经济结构效率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严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而非国有经济机制灵活,社会成本低,管理、资金、技术到位,加之国家的政策倾斜,故在竞争中具有强烈的优势。从2005年三大区域非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的非国有化率分别为88.02%、88.4896、78.06%,这组数据表明三大区域非国有化程度都很高,但苏北略低于苏南和苏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解释三大区域的经济梯度。
其次,若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高、产业间配合协调,也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表1中2005年三大区域GDP结构分别为:苏南2.73:60.45:36.81,苏中10.55:56.64:32.82,苏北19.7:46.43:33.87,可见苏南的第二、三产业在地区GDP中占有很大份额,产业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于苏中、苏北地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从而导致部门间、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巨大差异,由此可以解释苏南地区生产要素富集,南北差异进一步加剧的状况。
三、实施区域协调机制的基本对策
从区域经济差异的正负效应可看出,一定差异的存在会刺激各子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关系的扭曲,引发经济波动。因此,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十分必要。下面从两个区域层面提出相关对策:
(一)就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内部而言
1.苏北地区应选择增长极模式来开发本区经济。该区域目前经济较为落后,有限的资本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地区,只能集中投入到少数几个具有发展优势的地区。故应优先培育徐州、连云港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即增长极,这两个增长极在发展前期会吸纳区内其它地区的生产要素,产生极化效应。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在东陇海沿线形成“徐州—连云港”发展轴,发挥出更大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回流到周围区域,从而形成第二条发展轴即“徐州—宿迁—淮阴—盐城”。
目前,苏北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树立地区形象。同时提高城乡劳动力素质,加快徐连经济带的建设,提高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地位。
2.苏中地区适合点轴式空间开发模式。南通、扬州、泰州三市都位于长江沿岸,可以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通过要素的流动和积聚,扩大经济发展空间,逐步建立沿江经济带,进而带动边缘地区的发展。
苏中“承南接北”,担负着实现苏南的产业结构向苏中、苏北地区合理转移的重任。由于江苏经济最大的断裂带就在长江,江北和江南呈现两种经济态势,苏中地区应加快跨江通道的建设,加强南北交流,扩大上海、苏南对苏中、苏北的经济辐射力度。
同时,表1反映出苏中的城市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因而,苏中三市应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乡村人口向城市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苏中的工业化进程。
3.苏南地区经济发达,适合网络型空间开发模式。将多个发展轴联结在一起,使增长极点分散化,通过苏南城市群、南京城市群的发展,在周边培育出具有次中心区域经济功能的中小城市,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组成发达的区域经济网络。
该区目前应侧重于与国际接轨,培育出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知名企业,树立名牌战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争取在海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从13个省辖市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
各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如果仅局限于本区域内部的发展,经济实力难以进一步提升。所以,有必要从总体上分析缩小区域差异的相关对策。
1.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并加强体制改革。对于中央和江苏省政府而言,应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对苏中、苏北欠发达地区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弱化行政干预手段,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实现要素自由配置,使“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
2.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地方壁垒,加强区域内外的交流合作。一方面,苏南应向苏中、苏北输入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合理进行产业转移,这两地的经济发展又会反过来为苏南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区外各地的经济联系。苏南可以通过与上海、浙江等地的合作,巩固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苏中可以通过深化与长江中上游沿线的经济交流,早日融入苏南板块,加速实现崛起。苏北紧邻鲁南、皖北、豫北,可以利用其廉价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资源来发展本地工业,同时还可以发挥其毗邻日、韩的发达优势,积极拓展对外合作。
3.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使经济结构达到最优。经济结构效率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表1反映出苏中和苏北的第二、三产业落后于苏南,因而其应以农业产业化来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等量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此外,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实行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苏南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加快城市化进程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都市圈和产业带的建设提升地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4.本人认为,将苏中崛起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为重要。事实上,苏中比苏北更需要得到快速发展,它在三大区域中处于中间地位,只有苏中经济发展好了,苏南才有可能向苏中、苏北逐级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实现产业梯度转移,达到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苏中地区的发展还有利于带动长江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区目前迫切需要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来带动工业化,形成良性互动。
结 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反映出江苏经济总体水平一直位居前列,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省内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问题却十分严峻,全省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03年后相对差异的增速开始放缓。这一方面说明了省内实际差距在加大,区域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另一方面反映了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提高,相对差异在缩小,中央及省政府实施的协调发展战略和“两个率先”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江苏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发挥比较优势;对于苏中和苏北欠发达区域,给予政策倾斜并推动经济市场化进程;打破行政界限,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使用率;重视苏中地区的发展,提高该区的城市化水平,加大城镇辐射力度,实现经济腾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区域差异将会得到缩小,各区域将会实现协调发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标签: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江苏gdp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经济学论文; 苏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