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子钢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子钢

齐齐哈尔宏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市政桥梁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规模比较庞大、施工周期比较长,所以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基于此,只有确保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规范、时效应用,才能确保市政桥梁的整体质量,提高市政桥梁的建设效率。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各个工程节点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以确保实际工程能够发挥其功效,尤其在当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规模更大,在此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此时就牵涉到新旧施工技术更替的情况,此时就需要能够全面做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再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妥善管理,可以使得实际的施工行为与工程需求之间处于协调的状态,继而保证实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技术管理的本质,是实现对于实际施工行为的妥善管理,这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的需求是吻合的。

2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混凝土裂缝问题

道路桥梁是我国基础性工程,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环境、气候以及地质情况的影响,也就是说道路桥梁都是在露天情况下施工,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而且我国当前道路桥梁施工工艺落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修建工作的难度与复杂度,加上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不仅严重降低桥梁质量,还影响桥梁的整体美观,所以,如何减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已经成为建筑领域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施工程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概率。

2.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市政道路桥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不仅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注,同时也与国家利益与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当然离不开施工材料,也就是说施工材料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开展的必备要素之一,施工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桥梁建设的质量,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必须会给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带来很多问题。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在选购建筑材料时,并没有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也没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很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市政桥梁建设当中,忽视材料检查的重要性。

2.3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市政道路桥梁修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施工安全,我国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来自农村,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施工技术掌握与理解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也并未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进行,经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现场施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大部分施工人员不容易管理,加上地下水对路基造成强烈冲击,降低地基的坚固性,就会产生下沉的现象。在道路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营阶段,经过车辆长期碾压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这都严重影响着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关键和重点,要关注混凝土施工的材料选择、配比、施工工艺等方面,全面把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流程:混凝土制作——浇筑——振捣,结合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等级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相关参数,使之满足市政道路桥梁抗拉、抗剪切、抗开裂的性能。同时,要注意的是,必须选取和计算适宜的配制材料、砂石粒径、配合比等,确保混凝土水泥的强度和用量。以某城市公路混凝土桥梁现浇钢筋施工为例,要求混凝土达到C25等级的强度、35-55mm的坍落度,可以在混凝土水泥制作中选取4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6.5-22mm的碎石、uf=3.5的中砂,并采用质量法计算出水泥、水、砂、碎石的混凝土配合比为:1:0.62:1.52:3.3。

3.2铺装连锁块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铺装连锁块施工技术优越于传统铺装技术,它采用预制混凝土施工工艺,选取25-65MPa、并有良好的蒸汽养护作用的新型预制混凝土连锁块,在一定的比例条件下进行自由组装预制,使之成为不易变形、相对稳定的整体。其技术应用流程和步骤主要为:(1)做好路基预处理准备。考虑到市政道路路基的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为此要预先对路基进行换土处理,使之达到施工技术要求的强度。(2)碾压夯实路基。要采用碾压设备对路基进行反复碾压操作,使之达到0.86-0.95的压实系数,满足压实深度>75cm、荷载力>175KPa的要求。(3)有效处理路基稳定层。选取8%水泥、15%风化砂、75%粉煤灰进行充分搅拌,使之满足7.9%的最优含水标准值,并在压实处理中适当调节压实系数和含水量。

3.3桥梁翻模的技术应用

为改善桥梁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进度,在现实施工中,应当积极应用各种有效的新技术。从之前的施工经验来看:可以整合翻模施工技术,完成施工作业要求。翻模施工是在大型塔吊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钢模,再借助相关平台,让钢模为牛腿支架提供支撑,再借助机械进行控制,最后利用塔吊,让工作模板和平台同时上升。当上述操作顺利完成后,再安排工作人员利用平台完成模板加工。一般情况下,翻模施工可分为三层,同时针对每层都设置安全高度。对于施工模板,安装期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手葫芦达成。在实践期间,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就需要做好一层模板的支护。我国曾多次使用该技术,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施工效果。

3.4预应力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地提升工程结构的强度,满足道路桥梁构件的设计要求,减少混凝土的徐变性,通过压应力抵消拉应力,要在选取适宜的钢绞线、准确分析预应力影响的前提下,在桥梁弯矩加工和多跨连续市政桥梁施工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应用于桥梁弯矩加工之中,避免弯曲构件内部应力的累积超出限值,同时要注意加固结构与本身相应的初始内应力,明晰受弯构件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值。在市政多跨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应用也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术,考虑到多跨连续市政桥梁结构存在弯矩和负弯矩,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的钢筋进行连接操作,加固桥梁的负弯矩和正弯矩,避免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增强桥梁的抗弯性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效能的发挥,需要各个类别技术的融合,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切实的依照实际规范来进行操作,因为技术的先进性需要以作用于实践工程为落脚点,此时就需要各个技术管理和控制者,要充分结合实际工程的需求,切实的制定和执行对应技术方案,懂得在对应技术格局中,应该投入多少的技术资源,开展怎样的技术活动,由此驱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朝着更加高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施工技术将会更加规范和标准,这些都将成为引导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为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树立正确的技术管理意识,在技术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此才能够使得工程效益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周顶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4):273-274.

[2]钱炯,何敏杰,唐靖.论市政桥梁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37.

[3]晁增福.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1):183-184.

论文作者:张子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子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