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_信息化管理论文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1)04-0007-04

1 引言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加快了世界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0年6月30日止,中国上网计算机数有650万台,上网用户达到1690万。因特网不仅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理念,使整个社会的时空观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中心,处于枢纽地位和信息节点之上。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的变动调整,从而也加速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信息化程度不仅是衡量城市国际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日益成为带动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信息化也促使“全球城市”(Global City)、“网络城市”(Network City)和“数字地球”(Digital Globe)的出现。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化率只有30%,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在75%以上,此外还有15%的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郊和乡村。但中国城市总量增长迅速,到1999年低,城市数量已达750个左右,城市非农业人口达28386.88万人,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位[1]。由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原因,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许多不同。信息化的发展是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因此,不论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还是从城市信息系统所起的作用来看,中国的城市信息化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许多不同。如何面对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城市信息化水平,从而进一步加速城市化发展,是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努力的目标。

2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信息化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其共性,但由于东西方具体国情的差异,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方向又有所不同。要明确我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应首先了解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

2.1 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及其信息化发展

发达国家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成。

(1)农业时代的城市化

由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受各种环境的限制,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是缓慢的,信息也很闭塞。

(2)工业时代的城市化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过剩,于是开始向城市转移,找工作或接受教育。另外,由于交通的发展,频繁的迁移和其他国家移民也加速了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过程中集聚和扩散作用对城市化的进程起到了双重作用:由于“集聚经济效益”的原因,人们在城市中可以享受到农村没有的教育、交通、文化、福利等公共事业,而且边际费用较低。这时集聚作用就把人们吸引到城市中来;但随着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市中心过分拥挤、增高的失业率、过高的房价、城市污染等因素造成了城市的边际成本的不断升高。与此同时,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郊区较低的土地价格和房价,优美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在郊区的边际费用比在城市低得多,于是扩散作用将人们向边际费用低的市郊吸引。这两种作用共同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从长期看他们可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时的信息流动主要依靠电话、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仍然受到地域的限制。

(3)信息时代的城市化

漫长的工业化时代城市化规模已基本形成。从60年代以来微电子、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从原始的物理空间跨越到Internet空间。工业社会改变了农业社会的土地要素占主导的局面,使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信息代替资本成为主导因素也决不是不可能。

由于城市发展不论从空间分布上,还是从功能上已比较完备,目前信息化发展主要是对城市的资源(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及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2.2 中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及信息化的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生产力发展相关。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52:31,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40年代的水平,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正处于加速化阶段。按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目前,按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统计标准,中国市镇人口比重已达到34%左右。因此,城市化处于加速时期。我国目前主要以集聚作用为主导,人口、资金、信息向城市集中,扩散作用比较小。城市化和信息化同时具有更高的动态性。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加速城市化过程,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3 信息化应适应加速城市化阶段的发展

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私人汽车(据估计今后5到10年城市汽车开始普及)拥有量的增加,扩散作用将逐渐赶上集聚作用,并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作用可以用图1表示。

c和c′为交点,a和a′分别为工业时期和信息时期的最佳市中心规模。由于信息化对市中心边际费用影响很小,可以认为与工业时期相同。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大大优化了资源,使城市外费用下降,扩散作用占主导地位,使市中心规模也大大减小。

按正常发展的推算到203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将达9:48:43。在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第二产业人口比例下降,并逐步迁向城郊,郊区服务业人口也同时增加(据估计第二产业每增1人,第三产业要增加3人)。而城市中心将成为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的中心。对工业产品只进行设计、销售和服务,形成“虚拟城市”。

因此,城市信息规划应与这种集聚和扩散作用相一致,充分考虑城市今后的发展。既要考虑中心城市金融贸易、信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另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组织和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给城市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条条框框的分割,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封闭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不论城市管理层还是各行业、各部门的领导层都需要对城市及其各方面从总体上进行战略性的把握。信息化的发展为这种要求提供了技术支持。于是我们可以将用于微观企业的企业再造BPR(BusinessProcess Reengineering)原理[2]应用于城市管理,形成城市再造UPR(Urbanizat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概念。它是以信息化的催化作用为支撑,对城市的各种活动过程进行彻底的改造,形成一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扁平化的学习性城市(Learning City)。如图2所示。

图中城市领导和各部门、各行业管理者通过充分的信息共享,首先从理念上产生新的认识,然后通过对整个城市的各种事务进行再造,达到更优的城市结构,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政策,然后又产生新的管理理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而信息流贯穿UPR的整个过程。

4 中国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都市连绵带(也称大城市圈或经济中心)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提出的,称为Megolopolis。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大都市连绵带人口可达0.35~2.5亿,人口密度至少为250人/平方公里。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发展是大都市连绵带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都市连绵带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在美国有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连绵带,在日本有东京、阪神城市圈,英国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大都市连绵带等等。这些大都市连绵带无不是以先进的信息化为支撑平台构建而成。如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连绵带包括匹兹堡、芝加哥、克里夫兰、底特律等大城市,构成一个特大制造业带。良好的城市信息化平台使企业获得制造业信息易如反掌,大大减少了城市交易费用,营造出一种外部环境优势。

我国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不发达,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上海市1998年信息产业总产值626亿元,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9%,目前还不能满足大都市连绵带的需要。但发展很快,1999年,上海信息产业增加值2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金桥”、“金关”、“金卡”等工程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3]。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已开始出现如京津唐地区的北京、天津;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珠海、深圳;辽中南的沈阳、大连等。这些大都市连绵带不仅组成空间的规模经济优势,而且形成更为密切的信息、人口、交通、产业联系。因此,作为城市连绵带的各个中心城市,由于彼此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应用系统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统筹考虑,兼顾其他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发挥自身信息化特色。各城市间应建立部分信息共享,以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信息交流,合理配置资源,重新调整工业布局,发挥积聚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可以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调向劳动力成本低的边缘地带,从而可以集中技术和资金进行设计、销售、服务等工作,并借助城市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形成所谓的“虚拟企业”,甚至“虚拟城市”。目前深圳市正与澳门行政区政府间建立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其经验值得借鉴。

我国人口众多,东西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契机。在交通不易发展的西部,突破传统的物理地域的观念,实现Internet空间上的信息交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东部技术、资金、信息和西部资源、劳动力优势,实现东部的带动作用。因此,大都市连绵带概念的外延可以扩展。利用网络为支撑平台,建立东西部大都市网络连绵带(E-W Netmegolopolis)。如图3。由于西部地区未形成大都市连绵带,几个地理位置相近、生产结构相似的城市可以形成“城市群”。城市群共同形成共享信息,同大都市连绵带进行信息交互。若访问一个城市的非共享信息时,可以直接访问城市信息库,不用通过共享信息接口。

5 经济全球化和城市信息化的双向作用

城市信息化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城市信息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城市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应当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的多元化往往体现了各种文化的交融。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反映了一种企业文化交流;同样,城市的信息交流也体现在文化上。从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新兴的国际性城市发展背景看,他们都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也起到促进作用。信息经济一体化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同并制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 Globe),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通过Interndt同世界交流。“时间就是金钱”将被“时间和信息都是金钱”所替代。

我国在城市信息化硬件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软件的实施还有待提高,例如,上海被称为“打开了国门,未打开城门”。反映了在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内地的资金、技术、信息交流不够。比如,在“三网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目标制定的同时,应考虑有线电视并未引进全国其他地方台节目这一情况,并采取措施做到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网上的国内学术信息不够,学术氛围在网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也是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就需要建立更多更丰富的共享信息,以满足各层次、各单位的需要。

6 结论

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都处于动态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滞后性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处于同一时间坐标上,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没有遇到的。英国经济学家巴顿说过“在各发达国家中,城市问题可看作是资源合理分配问题,而在不发达国家中,却是资源的创造问题”[4]。因此,中国城市化要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使之与城市化相互协调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缩短这一进程。

收稿日期:2000-12-22

标签:;  ;  ;  ;  ;  ;  ;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_信息化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