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具体同一”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格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本文对黑格尔“具体同一”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肯定了这一哲学命题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了这一命题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所具有的局限性。
(一)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整个哲学的基本命题。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具体的辩证的过程。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①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思想有两个含义:一是我们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二是凡是合理的思想(即符合“客观思想”的思想),都一定会转化为存在。
当然,在这里要正确理解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含义。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不仅指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是指存在于人脑之外的永恒的“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这个“绝对理念”,是世界一切物质现象和人类意识现象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现实存在都是由“绝对精神”主宰着、支配着,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黑格尔指出:“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②可见,黑格尔在正确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靠思维来把握的同时,又把这种本质精神化,变成了决定事物实在性的精神实体──绝对理念。
黑格尔所讲的“存在”,和我们理解的客观存在也是不同的。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具体事物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才是世界万物的内在根据。黑格尔说:“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③由此可见,黑格尔是完全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论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
(二)
在了解黑格尔思维与存在具体同一性的真实含义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里面包含什么合理因素呢?黑格尔这一命题有什么进步意义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具体同一”说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坚持和发展了可知论。
黑格尔“具体同一”说是在批判康德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康德把人的认识划分为三个环节:感性,人们先天的时空形式;知性,人们先天的思维形式(范畴); 理性,指人先天具有的要求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本质)的能力。康德认为,“理性”要掌握绝对的知识,它本身没有工具,只能借助“知性”范畴,然而“知性”范畴有其局限性,当“理性”用“知性”范畴去规定“自在之物”时,,就陷入谬误推理和自相矛盾之中。因此,康德得出结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质),理性无法完成它自己提出的任务,世界本身在理论上是不可知的。
黑格尔针对康德的不可知论,提出思维与存在“具体同一”说,指出了康德陷入不可知论的要害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在“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之间掘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把康德的那个仅仅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理论”客观化,称之为“绝对理念”、“客观思想”、“宇宙精神”,同时又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知性形式(范畴)客观化,并把它作为“绝对理念”的内在环节。这样,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便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主体,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分化自己,树立对立面,把自己异化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然后又消溶自己的对立面,调解对立面走向统一,最后在人的理性中认识自己,回复到自身,从而使思维和存在同一。因此,在批判康德哲学的过程中,黑格尔坚持了可知论,他认为人的思想完全能够把握对象的本质,真理是可知的。
第二、黑格尔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揭示了“具体同一性”的矛盾性。
黑格尔反对“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莱布尼茨一伏尔夫的形而上学同一律认为:A=A,A不能同时既是A又是非A。黑格尔批判这种同一律为抽象同一性,指责这种观点是“独断论”,“坚执着严格的非此必彼的方式”。④。相反,黑格尔高度评价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认为它揭示了理性认识阶段的矛盾的必然性。但是黑格尔认为,依据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和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都不能达到具体同一,不能把握具体真理。黑格尔把认识分为感性和思维(逻辑)两个基本过程,又把思维过程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环节。黑格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又把“理性”分为“否定的理性”和“肯定的理性”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关系上,黑格尔充分展示了自己辩证法的才能。他指出:要真正全面把握一个具体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知性”过度到“理性”阶段,把抽象的同一性提升为具体同一性。理性的第一阶段是“否定的理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知性”抽象、有限的规定扬弃自身,过渡到它们的反面,这样,就出现对立、矛盾,康德停留在这一阶段,不再前进,从而导致怀疑主义。因此,认识不能把对立双方绝对对立起来,“否定的理性”必须向“肯定的理性”过渡,从而达到二者的统一,这种对立的统一是具体的同一。黑格尔说:“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的东西。”⑤这样,黑格尔揭示具体同一性的内在差异性和内在矛盾性。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决不是象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所说的那样:每一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真理只有在同一和差异的统一中,才是完全的,具体的同一性包含着差异和变化。
第三、批判了割裂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出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黑格尔批评康德不懂得思维可以向存在转化的道理,指责康德的“绝对的善”只是停留在“应该”里面,而没有客观性,黑格尔说:“思维、概念必然地不会停留在主观性里,而是要扬弃它的主观性并表示自身为客观的东西。”⑥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互相转化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一个著名命题上,这个命题就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⑦黑格尔的这个命题表明了两点:(一)认识在存在面前是积极的能动的。(二)任何一个认识,都不可能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性,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些思想是黑格尔哲学的精华。
第四、黑格尔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出了思维与存在具体同一的途径。
黑格尔认为,理念完全有力量实现它与客观世界的同一,通过什么去同一?这就是实践,即行动。实践是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一个环节。黑格尔说:“每一个行为都要扬弃一个观念(主观的东西)而把它转变成为客观的东西。”⑧
黑格尔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是黑格尔的重大贡献,它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当然,应当看到,黑格尔所说的“实践理念”,仍然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物质的感性活动。
(三)
黑格尔哲学是近代西方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的顶峰,在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格尔关于“具体同一性”的辩证思想经过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唯物地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特别是实践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知与行的辩证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思想,更直接被列宁所吸收和发挥。由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唯心性质和形而上学特征,使得他的辩证法接近唯物辩证法,但又没能达到唯物辩证法的阶段,“是一次巨大的流产”。这充分体现出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在“具体同一”问题上,也同样表现出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思维与存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究竟何者为本源,何者为第一性,黑格尔的回答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认为,只有“绝对理念”、“客观思想”是永恒的、绝对的、本源的,其它一切都是由“绝对理念”派生的。因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辩证法。
第二、在论证思维与存在互相转化的思想时,黑格尔“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⑨但是黑格尔并没有把辩证法贯彻到底,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说明世界,不在于改造世界。他只是在精神领域兜圈子,他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命题并没有得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一革命性命题。黑格尔终究是一位资产阶级思想家,他跪着造反,在迂腐的词句里隐藏着革命,具有阶级的保守性、软弱性,他的命题是为当时德国统治阶级辩护的。
第三、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辩证方法的矛盾,最终窒息了自己可贵的辩证法。黑格尔是一个真理发展论者,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但是,黑格尔哲学出于“体系”的需要似乎总是促使他建立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这个绝对真理就是他的“绝对哲学”,在这里,黑格尔背叛了自己的辩证法。
注释:
①朱德生、冒从虎、雷永生:《西方认识论史纲》第299页。
②③④⑤黑格尔:《小逻辑》第120、81、101、258页
⑥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第285、284页。
⑦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