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县域公共商业流通体制创新的现实要求_连锁经营论文

发展连锁经营:县域公共商业流通体制创新的现实要求_连锁经营论文

发展连锁经营:县域公有制商业流通制度创新的现实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连锁经营论文,县域论文,制度创新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连锁经营在县域商业流通改革调整中的经济意义

业内行家指出:商业流通经济发展趋势显示,中国更大的市场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目前,连锁经营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条件,在县域以公有制商业为轴心发展连锁经营,有望成为现有商业体制改革和流通制度创新的可行载体,统筹解决目前商业流通体制难以解决的几个主要矛盾。

1、资产运营与商业经营的矛盾。由于目前社会商业流通,依附行政管理体系划分行业、系统,形成非经济行为界坎;法人企业各为“山头”,资产优势与经营优势不能合理组合,“鸡头”意识和“水桶效应”决定了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值位。以连锁经营业态为载体,可以形成市场共识、经营共谋、资源共济、利益均占,实现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资产优势互补。公有制资产由分散到集中,使整体资产效用为规模经营提供可能,形成资产运营主体与商业经营主体共生互补的双轨制运营体系。

2、网点布局与城乡分市的矛盾。改革十多年来,行业以行政系统划分的区域性“领地”被打破。但受传统习惯和有形市场的影响,广义上的县域市场并未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个矛盾。城区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公有制)企业争个你死我活;乡镇市场经营薄弱,阵地拱手让给私营、个体商户,据悉,乡镇集镇非公有制成份商业占七分天下;县城主街区商家林立,边缘三区(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城乡交界区)网点小而少;竞争性商场新、大、豪华,重复兴建,引僧分粥;便民性商店小、散、陈旧,有需无求,促销乏力。开展连锁经营,有利于避开城中商业区单体损利竞争,可利用连锁整体效益取得竞争优势。以城市中心商场为龙头,连锁店在有形市场上扩大份额,统一布局,占领空旷社区、覆盖农村市场,分流买方市场对城市市场经营绩效的压力。

3、所有制结构与人才资源的矛盾。改革十多年,流通领域所有制性质的观念已经淡化,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仍然受到行政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富、缺人才不能因需畅流、择优配置。国有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经营人才,不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时还成为包袱(人才的逆反效应)。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自我小团体利益观念强烈、整体目标意识淡薄,合力不足、内耗不断。连锁经营以经营为主导、消除行政门坎,按照经济规律、市场化要求,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控股、并购,调节不同所有制企业,沟通人才流动渠道,扩大人才施展空间,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岗位,以发挥各种经济要素的整体效能,实现效益最优化。

4、批发业与零售业的结构矛盾。目前,相对于蓬勃发展的零售业,批发业仍然是问题最多、包袱最重、亏损最大的环节性行业之一。县级(三级)批发更是落差逾丈。开展连锁经营,以配送中心替代或承担业内批发职能,计划控制、以销定进,集中进货、统购扩利.联网供货、减少环节,利益协调、让避风险、勤进快销、提高周转,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配合品牌总经销、总代理制,保障批发业另辟蹊径、重整旗鼓。

二、发展连锁经营对县城公有制商业现有结构关系调整的切入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和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特点,结合县情、企情,以经济主管局或集团总公司为国有、集体等公有资产代表人,跳出行业、区域、所有制以及系统、部门的框框,从解决资金、规模、管理、效率及货源、配送、成本、价格、利益等一系列问题着眼,未雨绸缪,制定总体框架,高起点规划、多元化调整,多方位布点、高速度建网,低价位拓市、分步骤实施。

1、在城区商业网点布局结构上,以资产权力手段(如资产划转重组,控股决策调整等),对经营品类相似、定位层次接近的网点,进行调整组建零售(集团)连锁公司,比较主、客观条件,以竞争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轴心企业,让其以可行手段进行必要的资产、人才充实,承担配送中心的职责,初步形成行业性连锁经营网络。

2、对不景气或亟需改造的网点,进行调整配合改造,加盟连锁网。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固定资产条件,减少组建改制的资金投入。对面积较大的商场可以分层(或分部位)、分类连锁。

3、尽快占领边缘市场空档。主要是在有形市场 主意在“三区”(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城乡交界区)合理选址、确定适度面积,联建连锁卫星商场,合理地丰富网络的密度和层次。先期应开发小型便民自选商店,占领社区市场,宣传连锁企业形象。

4、以企业和品牌信誉渗透农村市场。在地理位置相对居中、购买力相对集中的乡镇集镇,以品牌带动品类商品,选择有条件的商店开展特约经销。在可行的条件下,调整、发展为自由连锁网点。并逐步以共同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改造成直营连锁。移植、用活沃尔玛公司的“弱者发展战略”,以小聚多、以多联大,迅速实现集约化、标准化。

5、以社(会)员制稳定社区消费群。对“三区”便民连锁网点,在搞好商圈调查的基础上,尝试采取合作社的方式,在消费群中发展社员,筹股共办、。实行社员购买定额优惠、股红转投资等方式,形成经营者与消费者对连锁店共同拥有;论证可行的也可推行会员制,会费作本,消费优惠。

6、论证确定建设目标和发展层次、步骤。在发展方向、品种、规模上,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即门点连锁→企业专业化调整形成特色连锁→行业性组合形成覆盖市场的连锁网络→多元化发展。在发展形式上走自我改造→以强兼弱→强强联合之路。在经营项目上,可按与居民日常消费密切程度依次渐进,如:糖酒副食品→日用小百货→品牌大百货→交家电。饮食业连锁应以快餐为主,必须拥有已形成知名品牌的、独占的特色产(商)品和服务。

三、发展连锁经营可以解决县域公有制商业目前亟须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1、资产统一运营的可能性问题。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业态,商品经营权授予连锁经营公司,集团总公司行使宏观决策、指导、管理权;打破独立法人企业“山头主义”,使资产经营与商品经营适度分离。如县商业经济主管部门或受委托的商业集团总公司,统一本系统资产运营,一个头对上,真正行使统一管理职能,达到整体盘活、盘高资产的目的,保证资产贡献率。

2、行业性经营归类调整问题。通过发展连锁经营,把目前企业行业性品类经营交叉和不恰当的多元化经营项目混乱状况,调整归类,革除“小而全”陋识,实施“专而精”的经营定位策略,以适应地方市场特点,开展专业化连锁竞争。

3、网点布局合理化调整问题。由于能够通过连锁经营分离资产运营与商品经营,落实资产管理一头对上,集团总公司以资产权利人身份,统一规划布局,确定投资、变现等处置方式,有利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搞活资产资源配置。

4、规模效益的争取和实现问题。通过连锁经营,以配送中心集中连锁成员进货总量,统一向厂方购进,扩大批量、提高返利,解决多头进货受批量作价限制扣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统一进货成本,控制价格竞争,避免不良竞争引发价格大战而造成系统内企业间应有效益的内耗损失。

5、经营进货权适度集中问题。通过配送中心统一供货,改变目前众多企业、部门、门点甚至柜组等的多头进货、多渠进货、多价进货行为,从规范商品流程着手,解决企业业务渠道、商务水平、廉洁经营等与进货权有关的诸多具体复杂的问题。

6.合理压缩资金占用问题。通过连锁配送中心担负统一货源中转,集中库存管理,零售联网调剂,推行连锁网点“零”库存管理,同时以规模实力争取进货约期付款,减少商品资金占用。通过规范连锁成员店行为.以个人责任担保制度限死不良应收帐款的发生,提高流动资金周转效率。

7、适度控制热点费用问题。通过连锁经营,把目前各独立核算企业主导的各项流通费用支出,按照各自在连锁经营中的职责地位,归口开支,集中调控,如取消或削减连锁店的业务招待费、外埠进货交通费、通讯费、运杂费等,调整为配送中心统一管理、一头对外。这样相对集中费用的发生、管理,便于重点监控,达到降本增效、廉洁经营的目的。

8、各层次负责人责权利对称问题。通过连锁经营,落实经营规范,克服企业管理“大而全”,按业务需要分权管理,使各层次负责人责任项目相对单列,考核激励标准分类统一,责权利“法定”化,增强客观性。

标签:;  ;  ;  ;  ;  ;  

发展连锁经营:县域公共商业流通体制创新的现实要求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