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瓷釉中能看出历史的起落和岁月的变迁,这是中国陶瓷文化最大的魅力”——方豪
从专业射击运动员到陶瓷匠人;
从重庆到香港再到景德镇;
从收藏古瓷片的爱好者到亲手制作代表文武极致的官汝釉元青花;
中国瓷器,独有的文明符号源远流长,摄人心魄的美历久弥新。为了延续这样的东方骄傲,有人默默以匠心之力,在方寸之间为中国瓷器的荣光竭尽全力、呕心沥血。
下面将要讲述的这位女子,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倔有点痴的匠心之人,一直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奋力地自由穿越。
今天,《重庆奇人》第八期走进“瓷都”景德镇,一起探寻欧阳益学这位重庆女子,在中国陶瓷方寸之间追求文化极致的十年故事。
儿时梦想 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陶瓷是中国伟大的符号,饱含了东方的审美意蕴。古代是皇亲贵族的玩具,每一件器物的千年荣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经济繁盛和文化审美力。
欧阳益学是地地道道的重庆女孩,性格爽朗直率,聊起天来语速之快,讲到兴奋处还会站起来配以手势。难怪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利索干练。她曾评价自己:“一个吃辣椒长大的重庆女汉子。”
作为地道的重庆人,她从小并不知道有个景德镇,家里也没有豪门望族流传下来的传世瓷器。但欧阳对陶瓷的不解之缘是与生俱来的。
小时候曾经进过重庆当地体校练习专业射击,妈妈给她的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她没有像其它女生那样去买吃买穿,而是把零用钱攒积起来,去购买了她心仪的一只陶瓷碗。
这只被她端详抚摸过上百遍的瓷碗,一直贡奉在她的心的殿堂,有些着魔。儿时的梦中还常出现一个有河有桥有石碑有褐色泥土的小村落……
无独有偶,在欧阳来到㬌德镇从事陶瓷研制工作之后,方教授带她走近神秘的高岭村时,她惊讶地发现这个小时候无数次梦到的地方,竟是如此陌生而熟悉。
高岭村是什么地方?这个村落位于景德镇市区东北部40公里处,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最重要的原料产地,国际通用黏土矿物学专用名词高岭土(KAOLIN)的命名地。
后来有高人解梦,这是前世托梦之幻像,接之所幸,这更坚定了欧阳沿着这条道走下去的信念。
香港到景德镇 陶瓷路上遇贵人
人的能量场很神秘,什么样的磁场总会让你遇到什么样的人。
欧阳说自己这辈子之所以跟陶瓷产生不解之缘,还得益于结缘了两个贵人。
第一个是欧阳的丈夫钟海。
大学毕业之后,欧阳认识了在香港做金融投资工作的丈夫钟海,跟随来到香港成为家庭主妇。
作为华侨子女的钟海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在香港那段日子,他鼓励欧阳去深造学习,去提升自己,去追逐梦想
真正让欧阳从喜欢瓷器到投身研制的重大转变,是源于钟海的一句话:“你应该在中国最厉害的领域选择一所最厉害的大学,学习中国最厉害的东西”。
梦想的开始除了内心的定力,有时还有外来一两拔千斤的推动力。
千年历史的陶瓷!应该是中国最古老最厉害的领域之一。而中国在陶瓷领域最棒的大学?当属中国“瓷都”景德镇。
2009年,欧阳带着儿时对陶瓷的梦想,放弃了香港优沃的富太太生活,独身一人来到景德镇陶瓷大学。
在这里,欧阳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也是自己的师父——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方豪教授。
提到中国泥釉料配置专家,非方豪教授莫属。
方豪教授曾经在1978年被选派北京两年时间,在轻工业部专攻研究老瓷器,以图恢复最精美的中国古瓷,历经40多年倾尽毕生都在践行,他的泥釉料配置的经验和独有的灵感,被业内尊称为中国“釉王”。
颇有意思的是,欧阳与方豪教授在教室的第一次见面,却丝毫看不出两人未来会成为瓷器领域的最佳搭档。
欧阳当时看到方豪教授的第一眼觉得跟心目中厉害的中国“釉王”完全联系不起来:就是一个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邻家老爷爷。方豪教授也没看出欧阳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个普通女学生,说话还大声大气的。
时间改变了彼此的看法。
方豪教授对中国古法瓷器的独特见解和精益求精逐渐让欧阳折服,为她开启了一扇陶瓷领域的博学之门,课前课后开始像粉丝一样追随方豪教授。而方豪教授对欧阳产生深刻印象,来源于一次实验课搬釉罐子的小插曲。
当时方豪教授让学生搬动一个用于烧制瓷器的装有各种原料的釉罐子,九十多斤,别说女生,就是身强力壮的男生抱起来都很费力。欧阳主动请缨要搬罐子,方豪教授怕她扭伤腰,摆摆手拒绝了。结果方豪教授一转身再回头,欧阳已经将九十斤的罐子轻松地抱起来了,还颇会观察颇有心得地说道,将罐子放在肚子上可以省力的方法论,被她描述得生动有趣。
打那以后,一件件平常小事中蕴含着不平常,方豪教授开始另眼观察这个女学生,发现她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对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热情和天赋,有过工艺美术大学4年深造学习的她,经常有一些奇异的想法创新的见解从她脑子里冒出来,多少让方豪教授感到有些惊世骇俗。
都说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带着使命来的,经过两年的细心观察,方豪教授默许收下了欧阳益学这个唯一的女徒弟,把毕生对古瓷泥釉研究得到的经验悉心托付,也由此开启“盛兰亭”创新中国古法陶瓷的漫长征程……
几年之后,已经成为盛兰亭合作搭档的方豪教授回答了很多人的好奇,为何收了欧阳这个女弟子?“很简单,她对瓷器的执念中除了热爱,更有创新的天赋,的确让我惊异!也许这辈子我不会见到第二个了!”
方豪教授、欧阳、钟海,三人走到一起仿佛是冥冥中的命运安排,在景德镇成为了最稳固的金三角,在追逐创新中国古法陶瓷的道路上,谁也离不开谁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美器的呈现,背后满是艰辛泪
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之后,欧阳下决定全身心投入创办心中的陶瓷品牌“盛兰亭”,将一个新生的古法瓷器创作到极致,奉献给有文化品味的爱瓷一族,留给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一个优秀的陶瓷产品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终诞生,背后需要古老的科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艺术承载力,无疑,方豪教授为欧阳的使命注入了无限的动力,赢得了更多的创新时间。
众所周知,瓷器分为低温瓷:800度以下窑烧;中温瓷:800-1300度窑烧;高温瓷:1300度以上窑烧。
而盛兰亭的瓷器胎体均须经过1300℃~1350℃的高温窑烧,才具备优质瓷器的物质稳定性能。
陶瓷业有句行话:“入窑一色、出窑万色”,窑温与湿度、坯体排列方式、在窑口陈放的位置,其效果相去甚远。
欧阳回忆当初的艰难:“做了200个手工胚,上了200个釉,第一次放了30个进去烧,第一窑只成功了一个盘子,第二窑后持续失败。”
看着出窑之后堆积成山的问题瓷器,已经精疲力尽的欧阳心在滴血。有人建议挑选一些仅有小瑕疵的瓷器便宜卖掉,减少点损失,欧阳拒绝了,亲手把所有的问题瓷器全部敲碎。她说:“如果仅仅是为了钱,我就不会来做瓷器了。”
欧阳对瓷器美的追求,严苛到了极致,让人叹服。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器型,每一笔画功,每一次开炉,每一件手作之物,就如同明代《天工开物》描述的那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茶艺网这样评价欧阳:
有人仿佛天生为瓷而来,这是一生的宿命!
一位知名摄影师在造访盛兰亭工坊之后感慨地说:
精致的背后,其实源于匠人一颗千锤百炼的心。
匠心之路 每步都须脚踏实地
商业是残酷的,匠心不是一个时髦的词,当你屡遭失败,还能始终如一,初心不改,用坚持战胜放弃,用完美打败将就,你的目标就离你越来越近。
在盛兰亭创业最艰难的岁月,丈夫钟海带着满怀的爱放弃了在香港利润丰厚的金融投资工作,坚定地选择来到景德镇与欧阳一起打拼。
钟海每次专注拉坯、通宵烧窑,经常忘记带口罩,从香港顶级写字楼的高级投资人到景德镇小作坊的无比用心的匠人,这种场景和身份的转换,连欧阳的妈妈都有些看不下去,心痛无比,感慨这个不简单的好女婿。
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来自于欧阳一段不愿谈及,痛彻心菲的记忆。
正当“盛兰亭”开启奔跑的时候,在创业爬坡上坎的时刻欧阳怀上了小BB,当孩子降生后,她又面临作母亲更难的选择,景德镇能够承载起孩子成长的天空吗?盛兰亭的打造是暂停还是放弃?母亲的柔情和创业的残忍撕咬着她的心,刚做母亲的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当欧阳还没有解开这个答案时,不幸的事来临了,刚满百天的孩子感染了严重的病毒性感冒,便匆匆离她而去。
痛失爱子几乎把她催毁击垮,惋惜自责让她重新思考人生的哲学命题,她暗自下决心:当某一天她的孩子再度来临,我一定让他(她)留在景德镇,就在这片充满古老文化的城市成长。
当她把孩子葬于青城山顶,发现附近有一座主事火库的庙宇,而陶瓷行业当属火行,欧阳觉得这是天堂上的孩子冥冥中给母亲的暗示:要在陶瓷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不要放弃!
收藏老瓷片 与古工匠对话
为了做出最好的古法瓷器,欧阳四处寻找陶瓷史最辉煌朝代的残片,可谓耗时耗财耗心,几年下来,各种瓷器残片摆满了家里的案台橱柜,某些残片上的画功、色彩、炉温、釉水可谓极尽完美、巧夺天工,每天她都会静静地端详。欧阳言称:“你有缘遇到的古瓷片,就是让你隔着时空与千百年前的工匠对话。”
那一刻,她仿佛穿越回唐宋元明清的时代,与每枚瓷片背后的工匠大师交流,将这种天人合一的大美运用到盛兰亭上。
十年创业路,欧阳如数家珍,每枚瓷片背后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元青花背后记载着忽必烈征召十万工匠汇聚景德镇的历史,北宋官汝窑背后代表宋徽宗时代中国陶瓷文化达到的巅峰极致。
正是有了对传统陶瓷文化的痴迷和钻研,有了事业搭档与家人的倾力支持,“盛兰亭”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惊艳陶瓷行业,逐渐在国内瓷器圈子声名显赫起来。
古今结合 瓷文化最稀缺的创新
在欧阳研制的盛兰亭瓷器的所有品类中,不得不提到最具创新性的作品“官汝釉元青花”——在中国陶瓷文化的传统观点看来,这几乎是一次颠覆性创作,甚至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有一天,突然一个灵感在她脑海中迸出:“既然宋徽宗时代的北宋汝官窑代表文皇帝的瓷器最高水准,忽必烈时代的元青花代表武皇帝的瓷器最高水准,那么能不能把宋代文人的审美与元代武士的强劲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文武归一?”
方豪教授在得知她的想法之后,在为这个大胆创新所震惊的同时,毅然决然开启支持欧阳去尝试这个从未做过的颠覆性作品。方豪教授用他一生配釉的独门绝技,与这位聪慧的关门弟子一起,下决心要为这个世界留下最极致的瓷器。
两人和研发团队从配方研制、制胚、上釉等环节入手,反复试验试错,经过不计其数的失败,最终让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诞生了。
欧阳至今记得官汝釉元青花成功出窑那一刻的场景:整体瓷器熔为液态后炉火纯青后的瞬间凝固,如凤凰浴火般涅槃重生。由于加入了和田籽料玉粉,整个瓷器表面泛着羊脂玉般温润内敛的宝光。而这种质感就是古代官汝窑最为推崇的如玉釉质。
第一次把北宋汝官窑与元代青花瓷这两种代表文武极致的巅峰瓷珍成功的结合起来,一文一武美仑美奂相得宜彰。
中国“釉王”方豪教授曾这样评价:欧阳身上这种对文武极致的执着追求,正是如今中国陶瓷文化领域最为珍贵也最为稀缺的创新精神。
每一件盛兰亭器物,须用时间和心血去雕琢,它的慢功出细活,它的稀缺稀有性,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可贵的精神。
今天终于领悟到欧阳的网名:欧阳瓷心的寓意所在。
瓷心者,
痴心也!
论文作者:谭培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欧阳论文; 瓷器论文; 景德镇论文; 兰亭论文; 陶瓷论文; 中国论文; 教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