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慧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表现,随之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经调查显示,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与患者的性别、性格以及卒中性质及其结局有关(P<0.05)。结论: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消除其抑郁和焦虑情绪,以辅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23-01
在神经内科发病史上,脑卒中一直处于高发阶段,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阻碍了其康复治疗[1]。为此,我院医护人员对导致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以下便是本次调查详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68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年龄在35~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1±22.52)岁;经检查,59例患者脑出血,61例患者脑梗死。以上所有患者均经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且无一例患者表现以下特征:1严重性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2精神障碍及家族病;3伴严重性躯体疾病。
1.2 调查研究方法
首先,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获得患者的焦虑、抑郁病情程度,以便比较和甄别。其次,对照调查结果,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制定性格评价表,将其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用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评。最后,结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残损程度[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2.1 影响因素之一:性别
68例男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5.14±3.29)分,52例女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7.17±3.09)分,二者相比(P<0.05,t=3.44);68例男性的焦虑情绪平均得分:82.41分,52例女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100.19分,二者相比(P<0.05,Z=2.187)。因此,女性患者更易表现抑郁与焦虑情绪。
2.2 影响因素之二:性别
120例患者中,其性格特点归结为三大类: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据得分情况来看,内向型为(18.54±9.65)分,外向型为(13.28±9.02)分,中间型为(13.64±8.12)分,三者相比(P<0.05),且内向型得分最高,更易表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2.3 影响因素之三:卒中性质
59例脑出血患者抑郁平均得分为(6.65±3.32)分,61例脑梗死患者抑郁平均得分为(5.44±3.28)分,二者相比(P<0.05,t=2.04)。脑出血患者焦虑平均得分为119.45分,脑梗死患者焦虑平均得分为85.86分,二者相比(P<0.05,Z=2.905)。因此,脑出血患者更易表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2.4 影响因素之四:卒中结局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越大,其抑郁与焦虑情绪得分越高,因此,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越大,脑卒中患者更易表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卒中结局(神经功能残损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3.讨论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女性患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概率较大,可能与女性自身特点有关。众所周知,女性为社会弱势群体,对外在刺激更为敏感,导致其情绪更易产生波动。另据相关研究显示,内分泌对女性的情绪也具有干预作用。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女性患者更易产生负性情绪。另外,患者性格内向,不愿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导致负性情绪积压,得不到及时缓解,最终引起抑郁和焦虑[3]。
以上属于外在因素或先天性因素,但内在因素或后天性因素,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比如脑出血和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较大等。患者出现脑出血时,其生理病理改变,与此同时,心理状态恶化,在二者共同影响下,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此外,一旦身体功能突然出现障碍,患者难以接受,尤其在卒中,下丘脑受到连续性刺激,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随着激素神经元水平上升,从而引发功能亢进,造成海马受损。海马对人体的情绪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旦受损,势必导致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产生[4]。
综上所述,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消除其抑郁和焦虑情绪,以辅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秀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情绪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01(20):925-926.
[2]王书田,李新.双重抑郁症与单一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4,02(01):734-735.
[3]王素莉,侯登立,李敬华,姥勇.抑郁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05(05):825-826.
[4]莫翠英,赖惠芳,潘红珊.不同内科疾病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1(12):942-943.
论文作者:张永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情绪论文; 脑卒中论文; 因素论文; 脑出血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