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螺旋CT平扫对外伤性脾脏破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黄俊

浅谈螺旋CT平扫对外伤性脾脏破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黄俊

(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655400)

【摘要】目的 讨论螺旋CT平扫对外伤性脾脏破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16例外伤性脾脏破裂患者进行了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结果脾脏实质内高低混杂密度影及脾周新月形等低混杂密度影及腹腔不同程度的积液,是外伤性脾脏破裂的主要CT表现。结论脾脏是腹部外伤中最易受损的器官,脾破裂约占各类腹部外伤的40%以上,对于脾脏破裂一般采用以脾切除为主的外科手术治疗[1]。

【关键词】螺旋CT平扫 脾脏破裂 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6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1~71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跌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砸伤1例,无外伤史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证实。

1.2方法选择我院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OSHIBA Activion 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肝胆胰脾平扫,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一般自膈顶至肾脏下极水平,窗宽380Hu,窗位40Hu。

结果

螺旋CT平扫能清晰显示脾脏损伤后的各种影像征象,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图1,2)。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等高密度影10例,脾实质内多发条带状低密度影1例,脾内多发不规则形低密度者5例,脾周新月形等低高密度混杂影10例,可疑脾破裂3例;并伴腹腔不同程度积液者14例,主要位于脾周、肝周、髂窝、膀胱直肠陷窝、子宫直肠陷窝;胸腔积液5例,肋骨骨折4例,肺挫伤2例,腰椎骨折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图1 图2

脾脏体积增大,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多发线带样低密度影,脾周见新月形等低高密度混杂影,肝脏周围见弧形液性密度区。

讨论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有下胸壁、腹和膈肌的保护。脾脏是腹部外伤中最常受累及的脏器,其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为常见,常合并脾包膜下出血,腹腔内积血或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等。临床上可有外伤史、左上腹疼痛、血性腹水、失血性休克。

CT表现 脾破裂无论是实质内血肿、单一或多发性撕裂,其CT表现并非所想象的出血呈现为高密度影,而多数为不规则不均匀的低密度影。因为脾破裂造成的是出血、渗出、水肿混合性改变,且正常情况下脾组织密度较高。有凝血块或活动性出血时则表现为高密度。还有部分新鲜血肿密度可等同于脾实质,平扫仅见脾脏外形改变,增强扫描价值可能更大,正常脾实质强化明显而血肿无强化,表现为相对低密度的新月形影,这是临床工作中需慎重处理的,必要时建议增强是必要的[2]。

外伤性脾破裂常有胸腹部的合并伤,多数合并有腹腔内积血,积血常表现在肝、脾与腹壁间带状影或血液充填于肝肾间隙、结肠旁沟、直肠膀胱隐窝或子宫直肠隐窝;可伴有胸部损伤及出血(其中包括肺部挫伤、胸腔积液及肋骨骨折等)、横膈破裂、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在CT扫描时常能得以准确的发现与定位。腹内脏器合并伤的严重程度常是手术治疗的依据,因此查清合并伤亦是CT检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有学者提出CT在脾实质的裂伤,脾内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包膜破裂及腹内脏器合并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3]。

综上所述,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为了抢救生命,基层医院往往来不及做增强CT,但是螺旋CT平扫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脏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及腹腔伴随损伤,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外伤性脾破裂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夏穗生.我国脾脏外科的发展回顾[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705~707.

[2]聂云刚.15例脾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实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5):80

[3]袁新,宋善军.脾破裂的影像学表现.实用医技杂志,2007(20):

[4]韦素琴,孟庆飞.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CT诊断.

论文作者:黄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浅谈螺旋CT平扫对外伤性脾脏破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黄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