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44例论文_胡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44例论文_胡林

(四川省射洪县涪西镇卫生院 四川 遂宁 629211)

【摘要】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饮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甘露消毒饮加水,煎至600ml,(薄荷,大黄)后下,每次口服200ml,每天3次,每日一剂。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结果:44例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型10例,无黄疸型34例,临床治愈30例,显效14例。2周内黄疸指数正常者5例,三周内黄疸指数正常者5例,44例患者治疗前ALT为300-820U,30天内恢复正常正30例,好转14例。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除西医保肝解毒,抗病毒,以及支持治疗外,中医辨证论治有着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解毒降酶,甘露消毒饮加味使用。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肝炎;甘露消毒饮;清开灵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110-02

本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44例,(均为黄疸型肝炎)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1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疗效。

1.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粪-口,血液和体液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

病源学: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传染源 甲型肝炎 传染源为病人或者隐性感染者以无黄疸型患者最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乙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丁型肝炎 传染源为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戊型肝炎 和甲型肝炎类似。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医院内传播。

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导致肝细胞损伤以免疫反应为主。慢性化与病毒变异和宿主免疫失衡有关。

临床表现: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乙型肝炎潜伏期为6周到6个月。黄疸型肝炎 起病急。畏寒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皮肤巩膜黄染,黄疸1到2周达到高峰。肝肿大,压痛明显。无黄疸型肝炎 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隐痛,腹胀,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

2.临床资料

44例住院病人,男31例,女13例,年龄在20岁3例,21到40岁20例,50岁以上21例。黄疸型10例,无黄疸型34例均经过系统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彩超,等,符合2000年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

3.1 西医

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 早期卧床休息,症状明显改善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饮食给予清淡,足够热量,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厌食者可静脉补充葡萄糖及维生素c。慢性肝炎 活动期应静养休息,稳定期可从事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可恢复原工作。避免高糖高热量饮食。 主要对症,保肝,加上抗病毒治疗:静脉滴注肌苷0.6,维生素c2.0,辅酶A200U,,门冬氨酸钾镁2g,以上药物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0到15天。抗病毒:阿昔洛韦注射液0.3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联苯双酯每次50mg口服,一日三次,连服一个月。

3.2 中药

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甘露消毒饮加味口服:方药组成:茵陈30g 滑石20g石菖蒲20g 黄芩20g 川木通10g射干10g 藿香15g 连翘12g 栀子20g 板蓝根20g 贯众10g 郁金15 g金钱草20g 白豆蔻10g(后下)大黄8g(后下)薄荷10g(后下),甘草5g加水煎至600ml,每次200ml,每天三次,每日一剂。两周为一疗程。

3.3 预防与护理

黄疸一般有传染性,应采取隔离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消毒,防止病从口入。黄疸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直到黄疸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方可适当活动。饮食宜清淡,可进富含营养的饮食或半流质食物。忌辛辣,油腻,生冷,坚硬之品,绝对禁止饮酒。对急黄病人,应于特护,每日应测体温4~6次,待体温正常后每天测1~2次。对出血者,应记录出血部位,血量,颜色,妥善清理呼吸道血块,防止窒息。注意血压,脉搏变化。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者,多为欲脱之危候,应及时抢救。

4.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生化检查及彩超检查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生化检查及彩超恢复正常,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或者滴度下降。无效:症状,提成肝功能无改善。

4.2 治疗结果

44例,经治疗15到20天,临床治愈30例,治愈率为:68%显效14例,显效率为:32%。在14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中,所有患者滴度明显下降,44例患者中纳差,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等主要症状消失平均天数为8天,2周内黄疸指数正常者5例,三周内黄疸指数正常者5例。44例患者治疗前ALT为300~820,30天内全部恢复正常者30例,好转14例。

5.讨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临床以甲型,乙型最常见,中医认为:多为感受湿热疫毒,导致肝胆湿热所致,感受湿热之邪,由表入里,郁而不达,内阻中焦,脾失运化,湿热交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侵淫肌肤,下注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对急性病毒性肝炎,除西药保肝,解毒,支持等治疗外,中医药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中医治法,清热化湿利小便。湿为黄疸主因,湿邪的去路在于通利小便,故《金贵要略》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如属寒湿,当温化寒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入营血,又当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清开灵注射液,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保肝效果,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往往热中夹湿,湿中夹热,难以完全分开,使用甘露消毒饮加减湿热并重,能清热解毒,化湿止呕,同时兼利小便。诸药合用,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论文作者:胡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44例论文_胡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