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对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在项目工程施工中,需要面对较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不可控较易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对施工质量构成威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具备一定的危急管理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风险因素的管控。本文将对危机管理意识的特点进行梳理,了解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分析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特点;应用
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建筑工程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并且建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的质量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我国的很多建筑施工中,因为缺乏重视施工管理,从而不能保证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有的施工企业注意到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管理实行的时候没有全方面因素的考虑,造成了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的隐患,不但影响了施工的进度,还会造成建筑使用中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将危机管理意识应用到实际建筑施工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在建筑工地中实施危机管理意识的作用
建筑施工是一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集体行为,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会在施工人员的工作中暴发出来,从而演变成危机事件,甚至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以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建筑施工管理的体系建立就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基础上,监督工程良好完工。一切施工活动都要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最重要的前提,而危机管理意识被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就是为了保证这尤为重要的前提。
危机管理是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做出提前的预防。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管理人员对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视,可以有效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频率,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更好的运行。在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有效手段,将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的进行处理,使危险转变为安全,并在危险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下达有效的指令,将危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快的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补救。
2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对安全性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且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另一大不足之处就在于对安全性管理的作用认识不清,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大多数的建筑施工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没有树立起正确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管理人员没有加强与社会外界的交流沟通,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难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建筑施工中潜在的缺陷,不能够对此做出科学合理的反馈与提出建设性的有效策略,更甚至是在某些我国环境恶劣的地区,建筑施工的进行更是难上加难,更需要增强安全危机管理意识。此外,检查、发现隐患与整改、清除隐患更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工作环节,要将检查项目加以划分归类,依法严格建立起及时反馈制度且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由相应的主管部门与项目整改负责人进行一级一级的逐层验收,进而从根本上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行为不规范
在我国当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行为不够规范的不良现象,这严重阻碍威胁到了建筑施工的树立进行,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建筑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合同不够科学规范,并且招投标项目的管理不够客观科学,这些从根本上就致使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由于建筑团队中的施工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大多数建筑公司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都没有制定针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条例,更没有将危机管理列入到管理机制中,进而造成施工人员不认真完成工作等问题的出现,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开展,企业就必须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比如,建立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系统,采用“打分制”的管理模式,对于那些在安全常识培训环节中表现不好的人员,可以适当的延长培训时间,表现尤为不好的,甚至可以禁止他参加建筑施工。
3.2 加强沟通和监督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来说,沟通是确保每道工序能够有效协调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只有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的人员形成良好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技术交底工作和工程质量保障工作做到最优。良好的沟通能够使基层的工作人员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有助于其将自己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更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使其存在一定的约束性,避免由于工作人员放松导致危机事故的发生。
3.3 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危机管理意识,主要包括预测危险、解决危机,规避危机三个方面。在对建筑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要求,更要全面的考虑到实际的施工情况,避免出现由于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问题。首先,设计人员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之前,要对建筑周围的实际环境进行勘测,并对测量数据做出准确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规避建筑施工中的风险,降低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设计方案的准确性,不仅能够使施工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及时的作出应急反应,而且也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重视危机预防工作
所谓危机,就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但是不能因为还没有发生就把危机抛在脑后。在此,我们要强调危机预防工作。在建筑工程当中,我们经常看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标语。可见,危机预防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危机预防工作包括及时的检查各个岗位是否都有工人在岗,还有对材料的检查,避免使用劣质的材料,以及一些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等等。同时还要在行业内及时的搜集一些有关信息,毕竟整个行业的信息要比单个建筑工程的信息多,看看自己的建筑工程有哪些危机没有得到及时的防范,或者有哪些更好的危机预防方法可以采用,这些都是做好危机预防工作的首选。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危机管理机构,这样在处理危机问题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不会出现责任不清,管理不明的状况。
3.5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
以往所开展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以建筑施工为对象,对施工人员、施工内容、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施工质量达标。但这种管理方式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越来越不适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首要的工作是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警惕性,从控制和解决危机的角度出发,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施工规范的进行,促使建筑施工质量达标。所以,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是必要的,可以使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关注度,科学、合理的进行各项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危机管理属于全方位、立体的控制活动,其对危机进行控制和监督工作,最大化地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工程风险。在开展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全面分析现代社会的形势,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遵循经济性的原则,科学运用危机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苏尾仙.浅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8(03):208.
[2]张润.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492-493.
[3]许毅.探究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阻碍因素及危机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28):181-182.
论文作者:李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危机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意识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