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弥补了协会的不足--通海县蔬菜协会促进产业发展_蔬菜论文

政府弥补了协会的不足--通海县蔬菜协会促进产业发展_蔬菜论文

政府鞭长莫及 协会拾遗补缺——通海县蔬菜协会促进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海县论文,拾遗补缺论文,协会论文,鞭长莫及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金点子救活一家企业,一个好协会兴盛一个产业。被誉为"蔬菜110"的云南省通海县蔬菜协会,在推进本县蔬菜产、供、销及解决其间诸多矛盾过程中,力尽其能,卓有成效,成为政府不可或离的民间组织。

通海是个宜粮宜菜的农业县。这里二十余万农民,除部分粮菜兼种外,另有相当部分农户是蔬菜产、供、销的专业户。三年前,这个县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九万余亩,产量近2亿斤,雄居所在玉溪市乃至云南省蔬菜产量之首。

然而,把蔬菜定为产业以求大力发展的通海县政府,因为农户高度分散所导致的各自为政、环节脱 节、冷库制约、科技含量低,以及不正当竞争引发的强买强卖、滥价滞销、打白条搞欺诈等,使得此"蔬菜战略"欲强还弱,欲速不达。为此,把协会视为"出路"的菜农,三年前毅然建立起了通海县蔬菜协会。协会由营销大户、农业企业、种田能手、科技人员组成,集体和单个会员已从当初的108名壮大到250名。开拓市场始终成了这个县蔬菜协会的主要任务。协会建立之初,会员管翠凤、杨小二等四户营销户就驰骋万里,以三百多个车皮将本县名为"小铁头"的蔬菜一万多吨运往新疆等地,为通海蔬菜进入大西北开辟了路子。去年,会员李发启等人将通海时鲜蔬菜销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为本县鲜菜出国打开了通道。在政府领导下,经协会不懈努力,短短三年间通海县蔬菜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至今已在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安家落户"。与此相适应的长年蔬菜营销人员已达四百多人,年销往各地的蔬菜已超过4亿公斤。销路扩大同时促使这个县蔬菜面积大增,达到了20多万亩,年产达到了6亿公斤。

实验示范被协会视为生存之基立根之本。鉴于许多协会沉浮无定、朝生暮死的实际,通海县蔬菜协会把创新精神贯穿始终,把实验示范作为自强自立的"奠基工程"来抓,致使协会如朝阳喷薄,卓而不群。2002年,该协会理事李巧芝自费到北京、山西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之后实验成功蕃茄、甜椒高原无土栽培,并把这枚科技的种子洒在了当地。经李巧芝传播与指导,而今通海县已结束无土栽培为零的历史,有的村子已结出此项科技的硕果。此外,建冷库搞储藏、办宣传作示范,帮助邻近州、县发展蔬菜生产等等,使协会声誉雀起。

调解纠纷维护秩序成为这个协会的份内工作。时下经济活动处于尚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之中,矛盾纠纷因此变得频繁而多样。通海县蔬菜协会三年来调解矛盾纠纷800余起,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做出了努力。副会长胡永江、理事长汪家富等民选协会领导,成功调解经济纠纷50起,其中不少标的上千元过万元。协会下属的洋葱、大蒜、蒜薹、叶茎菜冷库、萝卜丝四个专业委员会,也成功化解了若干矛盾。群众为此敬意深沉,盛赞协会是"110",并特送锦旗十余面。政府鞭长莫及,协会拾遗补缺。通海县蔬菜协会正促进本县蔬菜产业的大发展。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政府弥补了协会的不足--通海县蔬菜协会促进产业发展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