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地莫乡中心校 马比打格 凉山 昭觉 616150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根据这一观点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前言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强弱。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一直来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就一定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其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要加强引导,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究新的教学途径,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现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创新意识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师还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样真正给学生创造和谐、民主、安全的学习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上解放了学生,激活了课堂,鼓励了创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新问题情境。教师敢于对教材进行重组,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和问题情境,并进行教材的二度开发,注重创设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的情境或呈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引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变得生动、有趣、熟悉,从而激发学生乐于思考,产生创新愿望,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举重比赛!请同学们做裁判,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力最好,最懂得动脑筋。先请一个小个子同学举着一件庞大的物体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讲台。再请一个大个子同学举着一个较小体积的铁铃,沉重地走上讲台。通过观察,看看大力冠军属于谁,为什么?你们裁判的正确与否,一会还得请出我们的公正大师——“天平先生”为我们主持公道!这样,通过一场滑稽有趣的举重表演,把同学们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究竟谁重呢?”激起了学生思索的欲望。趣味表演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和自主。“天平先生”的出现给他们揭开了思维的迷团。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探索欲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们的问题很多。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意见,我都能够客观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一般都能灵活运用“引”让学生去“探”,找到思维的契合点。一般是延迟作出判断,并有意识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老师在教学下面的应用题中,学生就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一批橘子,每筐装65千克,可以装80筐。现在只有65个筐,要把橘子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有学生提出以下两种解法:(1)65×80÷65-65(2)65×(80-65)÷65,这时一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喊着说:“老师,我还有一种不同的解法,列式为80-65!”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位同学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很勇敢,那么这种解法有没有道理呢?”有学生说:“肯定是错的,他只用了两个条件,他是在凑答案”甚至有学生笑起来。教师不是立即给出一个对与错的评价,而是继续引导:到底这种解法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先分小组讨论一下吧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异想天开”来得出人意料,触及学生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引来了哄堂大笑。教师勇敢地保护了这个“异想天开”,并把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交流和争辩中引发学生思考去获得答案。这样保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在求异思维中迸发出来。
三、学以致用,实践创新
实践侧重于对知识的体验。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开放性的、生活化实践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巩固新学知识,使学生在多变多解的题目中提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如: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用说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僻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是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总之,教师要以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小结
总之,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要加强引导,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究新的教学途径,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冬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2]金瑞.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论文作者:马比打格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