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康宇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康宇

天津武清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工民建的发展,也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然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民建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文章在分析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如今,房地产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人民群众对房地产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现在由于混凝土质量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其他问题,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例如混凝土的开裂渗水现象以及混凝土常见的质量缺陷,都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居住幸福感。要想杜绝这些质量问题及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就应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混凝土质量。

一、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原材料的选择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原材料。首先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水泥的种类,水泥是混凝土当中的重要的材料。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碳渣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等。不同的标号和生产厂家的水泥质量不同,从而影响水泥的质量,其次是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指的是大的颗粒碎石,这些碎石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选择一些质量较好的碎石以及石块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黄沙的含泥量是一个影响质质混凝土质质量指标的重要因素。含泥量如果过大的话,将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质量。

(二)混凝土的颗粒级配

原材料的颗粒级配非常重要,如果颗粒级配不合理不科学的话,混凝土很有可能会发生离析的现象。

(三)混凝土的拌合和养护

伴合与养护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进行搅拌,防止发生凝固的现象,如果发现了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影响质量。在养护方面也要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如果混凝土缺乏养护,在太阳下暴晒或者是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在太阳下进行暴晒,没有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就会过度快速失水,从而出现干裂,出现大量的裂纹。而且养护用水也同样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比如采用饮用水、地下水、海水等等不同的水分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些影响。例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使得钢筋锈蚀而且影响和易性。

(四)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指的是温度、风速、湿度和时间这几项因素。温度过高的话,混凝土的水分就会过量的失去。如果温度过低的话,混凝土中的水分将会冻裂,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湿度同样也不能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时间因素主要是指的要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二、工民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通过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我们来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对施工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工民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问题引起重视。为了解决原料问题,主管部门应该针对原材料的质量从采购到最后的存储保管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把关,避免因为上述的各个环节造成原材料质量问题。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的采购过程中应该尽量针对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背景调查,确保采购的原料供应商具备行业内部的良好口碑和资质。除此之外还应该组织施工的监理人员针对施工之前的入场材料质量进行抽检,检测合格以后的材料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确保材料源头的质量保持在相当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一方面要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作出合理的计算设计,而另一方面也因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形势进行水量的调整。可以根据砂石表面和骨料的含水量进行计算,从而推理出配合比。例如,混凝土的骨料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由于超逊径颗粒使砂石含水量低于骨料含水量,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超逊径颗粒,混凝土骨料常常处于饱和面干的状态。面对上述情况,往往需要技术人员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利用配合比进行换算,从而配置出符合实际的混凝土。

(三)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应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再进行后浇混凝土作业之前,可以对隐蔽性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从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钢筋间距和数量等各方面的数据都符合要求,并且钢筋绑扎应该尽可能的可靠,确保接头的位置合理正确,搭接长度和连接方式都符合要求;其次,再进行砂浆和混凝土收缩性及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负荷与收缩性符合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作业,首先在混凝土施工之前确保施工程序正确,水泥和沙子的添加顺序准确无误,另外还应该确保搅拌的充分程度,对于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该等专业的施工人员检查是否可以投入使用,同时还应该注重搅拌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和温度的检测。为了解决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膨胀变形,应该事先预留好施工缝隙,根据设计过程中的建筑模型来科学的浇筑方法和浇筑顺序进行浇筑,尽量的提高二次振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密实程度。为了尽可能控制收缩裂缝,可以在表面浮浆去除以后,再组织人员进行二次抹面。

(四)提高灌浆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等均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此外浇筑过程中,若是浇筑质量不过关或振捣不充分,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首先,在开展灌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使施工环境的温度维持在5℃以上,如果工程要求在工地开展灌浆工作,应该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开展加热保温处理,以便于使灌浆的质量得到整体的提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将灌浆料和水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灌浆料和水的比例在混合和搅拌过程中能够均匀,同时也可以确保灌浆溶液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再次,在进行灌浆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关键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并且对于成型质量进行全过程的记录;最后,运用压浆法实施灌浆工作,若料浆出现从上口流出现象,需及时对其实施封堵工作,防止浪费灌浆料,造成成本的不必要提高。每层梁、板混凝土从平面结构一侧开始,按照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先浇筑梁混凝土,再连续浇筑板混凝土,避免浇筑过程中冷缝的出现。

(五)及时养护

在施工结束之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在达到一定强度之前,我们一定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主要是在夏季温度过高和太阳暴晒下,我们应当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之后能够有效的帮助减少水分的流失,减少一些开裂的现象发生。在洒水养护之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大量的水分流失。如果在气温较冷的冬季,我们可以采用火炉法,提高环境温度,并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防止混凝土气温过低发生冷冻现象,影响整体质量。

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那么工程质量就不能保证。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抗压强度,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如果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强度不够,那么在后期受力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开裂现象,会造成其他的工程损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来提升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邢红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

[2]纵瑞芳.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9(09)

[3]温国华.浅析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

论文作者:康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康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