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长春 130041)
【摘要】由于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区位位于脑桥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易损伤神经和周围血管。充分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观察并护理颅内出血、邻近颅神经损害、低颅压综合征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并发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40-02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性疼痛,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该病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而剧烈的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病人十分痛苦。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通过局部封闭、射频治疗等方法减轻疼痛,但疗效维持较短时间,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显微外科和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成为根治该病的安全、有效、标准的手段[1-2]。但由于手术区位位于脑桥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易损伤神经和周围血管。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及时观察并护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1.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护士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病人沟通,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各项治疗、检查和护理的内容及必要性,针对性心理疏导与支持患者出现的恐惧或焦虑等不良心理,邀请同类手术病人介绍经验和体会,消除其手术恐惧感,增强病人手术治疗的信心,以便积极配合,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1.2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术前需检查病人是否有心脑肺病、糖尿病等疾病,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3]。术前需评估有无营养不良及其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术前一日协助患者做好全面检查,包括三大常规、心、脑、肝、肾功能检查和乳突X线摄片等。术前12h禁食,6h禁饮,男性剃光头发,女性剃除患侧耳后乳突区头发,将其余头发梳向对侧束起,用肥皂液洗净头皮。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术后切口感染。做好交叉配血。术前1d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术前保持良好睡眠。
1.3 器械与物品准备
开颅器械包、电刀、吸引器、明胶海绵、骨蜡、脑棉片、注射器、温盐水、3/0可吸线、红霉素眼膏、球后针头、15号刀片、20%甘露醇、地塞米松、输液器、留置针、三通管等。
1.4 其他护理
进入手术室前,嘱患者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物品,更换病员服,带腕带(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携带相关影像学资料和术中抗生素,用少量水口服降压药。使用短效胰岛素于糖尿病病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术中护理
2.1 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
巡回护士于术前30min接病人入手术室,进行心理安慰,使其了解手术室的环境,认识巡回护士,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确保病人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向病人解释留置尿管的目的,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在20%甘露醇250ml中加入10mg地塞米松,调整滴速,15min内快速滴完,迅速降低颅内压。检查手术头灯,检查电刀负接板并将板放在离手术部位近、肌肉丰厚处,检查吸引器负压和接头。
病人先取侧卧位,患侧向上,手术床头顶端以上置头颈,并用头架固定,要求向健侧旋转头面部10°~15°,头向前曲,下颏距胸骨约2横指,用绷带向臀部牵拉肩部,保证头颈夹角在90°以上。待颅骨钻开后,将床头摇高15~30°,为保持体位稳定,病人膝部和足踝部加垫一长软垫,保护膝踝关节,并用约束带固定,双足底加垫挡脚板防止术中改变体位时病人坠床。
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适宜室温,露出面部,以便于观察病人面色及术中面瘫出现程度;如术中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时,安慰病人,嘱其作深呼吸,轻轻抿出呕吐物,不可过度用力,以防脑脊液流出造成术后低颅压性头痛头晕。
2.2 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
要提前20min洗手上台,于无菌单上妥善固定各种导线和管道,按使用先后顺序摆放整理好器械,以保证术中及时准确传递。术中及时准确的传递是关键,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颅内感染导致手术失败和危及生命。
3.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患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早发现有无颅内出血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各种导管通畅,患者麻醉清醒后观察三叉神经痛缓解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若有渗血,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护士要经常呼唤病人姓名,判断意识是否清醒,如清醒后突然陷入昏迷,提示脑水肿发生;如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提示颅内压增高;注意观察瞳孔变化,如发生颅内压增高,可有明显瞳孔散大,也有发生脑疝可能。患者术后卧床应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2 氧气吸入
持续低流量或中等量吸氧,提高脑部氧含量,维持血氧饱和度。
3.3 口腔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后清洁口腔,用温开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避免发生口腔炎或腮腺炎,口唇有疱疹者予患处涂泡疹净或红金霉素眼膏外用,嘱其不可用手去揭痂,待其自然脱落。
3.4 眼部护理
眼睑不能闭合者,要保护角膜,预防角膜炎的发生。给予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3~4次/d,2~3滴/次,夜间用红霉素眼膏涂眼,以纱布覆盖。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观察是否出现面部麻木、面部轻瘫、复视和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着重应观察是否出现颅内出血、邻近颅神经损害、脑脊液漏和低颅压综合征等并发症。
4.1 颅内血肿
术后24h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观察记录的频次为1次/30~60min。如出现颅内出血,患者可出现头疼剧烈、喷射性呕吐、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应及时处理。术后6h常规复查头颅CT及早发现出血及早采取补救措施。
4.2 暂时性面瘫和眼睑不能完全闭合
暂时性面瘫是由于术中面神经过度牵拉或神经根过多触动所致,应强化患者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告知积极治疗与护理完全可以治愈;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少量多次的无刺激性、咸淡适宜的饮食,从健侧进食,进食速度适宜。护士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是由于损伤动眼神经所致,要给予营养神经药,配合理疗针灸,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按摩患侧肌肉和功能锻炼的基本技能;为预防眼角膜炎发生,每日涂红霉素眼膏。
4.3 脑脊液漏
手术将乳突小房打开,从鼻腔可流出脑脊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形成高颅内压,从切口可有脑脊液渗出。所以,护士应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出,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在鼻孔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及时更换浸透脑脊液后的棉球;为避免颅内压升高的发生,应禁止用力擤鼻涕、打喷嚏、咳嗽以及用力大便;为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促进脑脊液漏痊愈,应遵医嘱使用脱水药和抗菌药物[4]。
4.4 低颅压综合征
术中放出脑脊液数量较多可致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等低颅压综合征的发生,此时应采取头低脚高或去枕平卧位24~28h,头向健侧偏,3d后抬高床头30°,下床活动不得过早;血压偏低时,输液速度应提高,保持呼吸通道畅通。
【参考文献】
[1]赵甜.临床护理路径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中效果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4):304-306.
[2]谭丽,陈飞苑,蓝海,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4):63-65.
[3]李慧.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2011,(4):42-43.
[4]史艳萍,郑蔚.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36.
论文作者:张晶,吴嘉钰,徐爽通,李金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术后论文; 脑脊液论文; 病人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微血管论文; 术前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