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技术的现实生存场_世界语言论文

语境:技术的现实生存场_世界语言论文

语境:技术的现实存在场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现实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4)06-0558-05

       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与人类相伴而成的,因而技术的生成和发展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的。可见,技术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存在的,即语境是技术的现实存在场域。所以从语境的角度出发讨论技术则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技术的语境之维

       “语境”(context)这一概念最初由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提出,后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主要概念。马凌诺斯基把语境分为两类: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在借助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时,句子依赖它所处的上下文才能表达其特定意义,此处的上下文即是语言语境,既指文字交流中的上下文,也指语言交流中的前后语;除了上下文之外,句子表达其特定意义时还需要依赖当时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交流者的身份、心理文化背景、交流方式内容等,客观因素如交流的时间、地点、交流的主题等,此处的主客观因素即是文化语境,其中还包括交流时的非语言符号等[1]。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很快就不再专属于语言学领域,而频繁地出现于多个学科的研究中,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术语。《辞海》中对语境的界定就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①说话的现实情景,即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具体场合,一般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听读对象、作(或说)者心境、词句的上下文等项因素。……②专指某个语言成素(主要是句子)出现的‘上下文’。”[2]技术的“语境”指的是非语言性语境,即技术人工物为实现其功能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相关人员的角色定位、知识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客观因素包括当时的时空条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与技术相“关联”的。所以,技术语境的内涵是内在于技术活动、技术知识和技术人工物的外在关联域。

       拉普在指出:“具体的人工物,及其生产和使用的过程,构成了现代技术的核心,如果不提及到它们的工程方法、研究和发展过程,现代技术的动态过程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合适的解释。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因素与此不相干,它们的具体影响已经融入到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了。”[3]可见,技术哲学的分析方法将技术哲学从抽象的空中拉回现实的地面,强调人类意向和预期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对技术的那些具体社会使用、需要和要求,则越来越重视它们的语境。显然,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既考虑了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关注到了与技术相关的经济社会因素,因此,技术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塑造的。设计境况是一种状态,一种随着时间转换并且受语境中多重因素影响和冲击的状态。在一系列行动的作用下,设计境况可以转变,设计者可以调整设计产品和设计过程的状态,利益相关者可以调整设计语境。设计者与其他团体的相互作用表明,技术设计活动是向其他非技术因素敞开的。

       分析技术活动与其语境之间的关系需要精确地分析设计者之间及设计者与其他利益相关之间对话的可能性条件,却并不能真正解决存在于设计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在经验和文化上的鸿沟。现象学的方法则为研究技术活动中不同团体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视角。

       在现象学的视野中,人类正是在与世界的不断接触中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中介是多样的,技术人工物是其中的一种。当技术人工物作为中介时,它就不是纯粹的中介,而是某种真正的调节者,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但是人工物的这种调节作用并非人工物自身的本质属性,而是人、技术与世界之间的意向关系。人—技术—世界之间的意向关系可以区分成四种:体现关系、解释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4]。技术人工物从一种文化语境中转移到其他文化语境中,其意义的获得依赖于新文化中的实践语境,但如同内克尔立方体一样,技术人工物具有多维稳定性,而这种多维稳定性限制了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意向性的发挥。“在技术人工物的历史上,工程师的意向性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在技术的历史上,设计通常是会陷于多样性的使用背景中,但是这种使用的多样性在起初并不是预期的。更进一步说就是根本不存在事物自身,只有在语境中的事物,而语境是多样的。”[5]在文化层面,外来技术会给原文化带来多样的冲击:原文化或者被输入技术所淹没,或者使输入技术适应本地文化,或者抵制输入技术,或者接受输入技术中的新东西并因此改变自身以适应新技术。技术转移中的这种状况同样适用于技术活动中不同个体或不同团体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技术塑造生活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伊德称之为“多元复合文化”(pluriculture),即生活世界是由多元文化共同起作用的,不同生活世界之间的技术转移和交流,必须要有文化上的准备。因此,在技术转移和交流过程中,技术与文化是双向互动的,而非单向决定的。

       实际上,语境问题依然是跨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反思技术的语境就必须考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讨论和转译的可能性。在技术活动中,设计者和制造者面对的是比他们自身更大的共同体和文化范围,他们必须从中选出相关的语境因素并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整体。问题是这些语境因素塑造的技术与社会之间是否可以比较、讨论和转译?库恩的范式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范式究竟是什么?“从心理上说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从理论和方法上说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模型’或者‘框架’。”[6]在库恩那里,范式实际上是指学科基体,并认为不同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库恩后来把不可通约性界定为不可翻译性[7],不同范式间的交流和沟通则是可能的。“各种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把世界说成各种样子,而且我们没有任何通路去接近一种中性的亚语言的转述工具。”[8]虽然翻译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交流和沟通还是可能的,那就是诠释(interpretation)。“借助成功的诠释,也就实现了跨语言的完全沟通。”[9]但是,在技术过程中,社会因素也是可以被认知和具体化的,对于技术共同体来说,社会基体离内化为技术基体还有多远?两种基体之间怎么进行诠释?诠释能达到什么程度?为了讨论和协商,跨文化的工程技术活动必须进行跨文化的诠释,所以在技术人工物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工程师必须专注于不同语境因素的集成。然而这种跨文化诠释在一定层面上需要某种形式的文化适应,也就是说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达到某种程度的同化;同时也需要工程师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要对不同人群的思想、行为和风格相当敏感,要做多样化的理解和接纳。当然,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并不仅仅是一种使技术过程得以优化的方法,它还是一种有风险的训练,因为它能使工程师们在进行跨文化的理解时形成相对主义的认识和体验。跨文化的诠释是要在另一个生活世界中经历另一种生活形式,通常会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冲击。换句话说,这也就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转译、理解、直觉,调节着个体或团体的日常思维、行为和品味。实际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有多种层次的:表面的交流,如一位西方人到印度旅游了一次;平衡的交流,如这位西方人在旅游的时候与一位印度教领袖讨论了很多问题;彻底的交流,如这位西方人在旅行之后在印度生活了三十年,学习印度语并成为了一名印度教徒。对具体的技术活动而言,因为工程师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文化基体不同,相互之间的理解、诠释和讨论是有限的,彻底的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有限交流和诠释的基础上,技术人工物结构与功能属性的结合依赖于个体意向性的改变,意向性的改变又与技术对象和方案的意义、结构及功能相关,而这所有的改变又以文化基体的改变为前提。

       这三个层面的讨论都在尝试着从语境的角度分析技术活动中的交流,但在他们的分析中,语境与技术是完全分离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外在的。然而,在笔者看来,语境对技术来说并不是外在的,而是技术形成其结构、实现其功能,以及获得其意义的现实场域。如果离开语境讨论抽象的技术,致力于技术活动中不同文化基体之间的理解、交流和诠释的努力就是毫无希望的。

       二、技术的语境分析

       既然语境不是外在于技术的,那么语境与技术究竟是什么关系?具体的技术都处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和文化传统之中,可见,语境是技术的存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语境是技术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必然内嵌于技术之中。因此,语境对技术的影响不是边缘性的,而是决定性。把技术放在语境中研究就是对技术进行动态实践研究,而非将技术从语境中剥离出来的静态分析。语境不是抽象的,设计中的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语境是不同的,使用中的技术人工物所面对的语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语境是具体的、动态的、开放的。任何的技术人工物不会仅局限于某种固定的使用方式,总会出现新的使用方式,新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新的语境。当然,语境的这种开放性是就语境自身而言的;在每一种具体技术活动中,语境具有某种封闭性,只有在语境的边界确定之后,技术活动才能完成。

       对技术而言,语境具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孕育功能。语境是技术得以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土壤,具有孕育的功能。即便是来自其他语境中的技术,亦是如此,技术在进入一个新的语境之后,必然受到后者的影响。如前所述,这种影响会表现出三个层次,一是新语境只在表面上影响输入技术就能使其嵌入技术体系中;二是新语境在影响输入技术的同时,也受到输入技术的影响,二者达成某种平衡;三是新语境彻底影响输入技术,使其与新的语境相融合而得以新生。第二,解释功能。技术功能的发挥需要在语境中实现,而这种语境是现实的、具体的。只有在现实的语境中,技术才能获得和实现其功能,因此,技术实现其功能的过程即是语境化的过程,把握其形成语境、时空语境和使用语境中的各个因素对其功能和结构的影响。语境的这两种功能,前者可以阐述技术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后者则可以阐明技术是如何被使用的,二者关注的角度不同。

       在实际的技术活动中,语境的这两种功能以四种方式被运用着。第一,语境可用于表明语境与技术之间是一种实在关系,决定着技术的生成和发展。“‘语境’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实体,也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而是表现出行动者和他的环境之间的耦合状态,是不同事物间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相关性。”[1]第二,语境显示技术的“边界”。技术一旦被使用,就会形成相对固定的使用语境,显示出技术在这样的使用语境中是有效的。在这个相对有效的语境中,就会形成一系列的规则约束技术的使用不能超出这一范围,以保证技术的有效性。第三,语境显示技术的独特性。技术一旦形成,就不会局限于某一语境,会向语境之外扩散,而研究其扩散问题,就需要关注不同语境中技术的独特性,将其独特性与语境联系起来,既明确其母体语境,也要把握新语境对它的影响程度等问题。第四,语境可用于交流。传播会使技术从一个语境进入另一个语境,不同语境之间的交流也就日益频繁,因此,明确语境及其中与交流有关的各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并非与技术有关的所有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都可归为技术的语境。看这样一个例子,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其功能是规范交通秩序,而要实现其功能,就不能仅仅依赖于交通信号灯的技术硬件,还需要依赖于行人的行为。只有当行人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看到红灯时停下来,那么交通信号灯在实现其功能时就能与行人的行为很好地协调起来。也即是说,只有当交通信号灯技术硬件的功能正常,“社会软件”的功能也正常,并且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之后,交通信号灯才能实现其功能。对任何的技术人工物来说,操作指南都可以被看做是其软件,交通信号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指南”包括一定的社会规则(甚至有法律的强制性)。因此,如果把交通信号灯的技术硬件与成功使用这些硬件的规则看做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交通信号灯实际上就是一个技术—社会系统,一个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

       所以,技术并不能从其语境中分离出来,因为技术在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对于技术—社会系统来说,把技术与其语境作出区分也是有问题的。然而这种结论并不否认分析技术与其语境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比如研究文化规范和价值改变对技术的影响。

       三、技术语境分析的意义

       语境是技术获得其意义的现实场域。语境中的技术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张力构成了语境运动的内在动力。正如一个概念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意义,技术也一样,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技术才能获得和实现其功能,才能获得其意义。正如郭贵春教授所言:“语境的相对独立性和独立于语境的东西,不应当像在传统哲学中那样造成人为的二元对立,而应当是统一的。……任何东西都只有在‘再语境化’的过程中融入新的语境之中,才具有生动的和现实的意义。”[10]一般意义上的语境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技术语境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可见,将技术放在语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能够揭示技术活动的真正本质和规律,因为语境视角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描述技术的实践过程。无论技术自主论还是技术建构论,都只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技术实践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是技术的逻辑,或者是技术所在的社会环境,未能全面把握技术活动中的所有必需因素,因此是有局限的。从语境的视角看,技术自身的逻辑和社会环境都是技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技术的发展依赖于这双重因素共同构成的语境,成功的技术实践是语境中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语境中多重因素对技术的不同作用,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进行分析,即明确语境的开放性,能够解释技术突破其设计功能的原因。同时,只有在现实的语境中,技术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即具有一定结构的技术物能否实现其功能,以及实现程度如何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和反馈。也即是说,只有语境中的技术,因为语境的开放性,它才能不断获得和实现新的功能;而脱离语境抽象构造的功能是不具有意义的。可见,语境是技术获得和实现其功能的保证。第一,语境中的时空因素是技术实现其功能的物理条件。技术需要的出现,技术功能从模糊到明确、从抽象到具体、从设计功能到现实功能的转变都是在一定时空中完成的,而这种时空是语境提供的。无论是新技术的诞生还是技术在不同时时空中扩散,其抽象的设计功能与真实的现实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由具体语境确定的。第二,语境为技术实现其功能提供了逻辑条件。语境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异的,而是存在某些或多或少的相同或者相似,而正是这些相异、相同或者相似才是技术设计功能演化的动力,才是设计功能转变成现实功能的动力,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线索。当然,具体语境中的技术实现什么样的功能似乎是偶然的,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迹可循的,蕴含着某种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正是源于语境。然而具体语境总是有限的,虽然它为技术实现其功能提供了所需条件,但技术并不会满足于此,总是会突破语境的限制,再次语境化,形成新的使用方式,构成新的语境,展现新的功能。

       然而,主流的技术哲学反思的是“大技术”,这种理想化的技术并非当下的真实技术,而是一种抽象的技术。抽象的反思虽然有其特殊意义,但缺乏对技术实践的影响力,因此技术哲学需要研究具体的技术,研究语境中的技术是如何存在的,把握住现代技术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为“技术的意义是在语境中体现出来的”[1],只有在语境中才能显现出其真实本质。随着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尝试打开技术“黑箱”,研究社会文化对技术实践活动的影响,并突出这一过程中的道德伦理问题等,强调对技术实践活动的理性控制和干预。技术哲学的研究一直沿着两条路径,即人文的与工程的。工程的技术哲学所重点关注的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技术理性、技术程序、认知结构及表现形式等,试图用技术的术语解释技术之外的世界;而技术的意义,即技术与文艺、伦理、政治、宗教等的关系则是人文的技术哲学所力求洞察的[11]。将技术纳入语境中进行分析,不仅要详细考察技术理性、技术逻辑对技术发展的影响,还需要全面剖析文化、道德、责任、政治、经济等社会人文因素对技术活动的塑造作用,这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研究方式,属于整体论思想。技术自身与语境因素之间相互协同构成一个整体,才能使技术获得其意义,实现其功能,因此,单纯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只是某种形式的“二分法”。将技术实践放在语境中进行分析,不仅沟通了工程的和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的分歧,使两者走向融合,也更全面地揭示了现实的技术活动的本质和运行机制。“技术不是外在于它的语境,语境是它的自身的一部分。”[1]当然,明确技术的语境性存在方式,强调技术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还有利于对技术活动进行干预。从语境的角度看,技术的成功发展需要适宜的语境孕育,也需要适宜的语境能让其充分实现其功能,而适宜语境的构成不是单一的,要着眼于整体,一方面按照技术的内在逻辑发展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支持新技术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按照具体的技术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地方语境,系统地采取相应策略,根据技术发展语境的变化而对技术实践活动进行动态管理。

       收稿日期:2014-03-23

标签:;  ;  ;  ;  

语境:技术的现实生存场_世界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