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城市中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方便的建筑环境,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国超高层建筑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重视加强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中散装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中散装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混凝土体积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原因是土质大,结构比较厚。另外,相对较大的水泥水化热导致结构因温度而变形。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在地下钢筋结构浇注和顶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方面,必须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超过抗拉力极限的温度应力极限为25°c。一旦温度超过25°c,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这会对施工工作造成压力,也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此外,体积大的混凝土很难维护和维修。一旦产生裂缝,就很难维持原来的状况。维修费用支出也相对较大,造成经济损失。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
2.1水化作用导致裂缝
在初期(凝固时间),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会使混凝土温度升高。水化热作为主要的热量来源,导致大量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在相应的试验中,以每克波特兰水泥释放热量500j。大型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截面尺寸,不易散发混凝土结构内部由水化热积累的大量热量,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在相关的实验中,发现在1到3d中,水泥水合的热量释放出的热量最多,在这些天里占总热量的一半。浇注完成后,内部最高温度为3至5d。在加温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小,因此拉伸应力小,只能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2.2防裂纹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最困难的问题是裂缝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混凝土建设将会变得困难。裂缝。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不稳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的发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混凝土结构的比例。众所周知,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和水的混合物。这种混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用不同的比例将原始材料与水混合,得到不同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浆。事实上,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需要科学地计算我们所需要的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并计算我们所需要的混凝土的比例。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工程师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以防止混凝土比例不当造成裂缝,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3外部负荷重导致裂缝
在实践中约束会在各种结构中存在,因此约束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变化,在自由变形就会收到阻碍,一般将约束条件当成阻碍变形的因素。对此已经有着大量的资料进行研究,其中也表明了在全约束条件下,温差与混凝土膨胀系统(数)的乘积ε=·α为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因此在ε比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大时,裂缝就会出现。通常10×10-6/℃为混凝土温度膨胀系数a,通常在50~100×10-6之间为极限拉伸值,此时5~10℃就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容许值,但在实际工程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在20~25℃时,其开裂现象并没有出现。在相关研究中发现主要是因为结构物处于绝对自用状态,约束并不存在,混凝土徐变与塑性变形也不可能不存在。在结构物裂缝中有60~70%为非贯穿的表面裂缝。而变形变化导致的自约束应力是其开裂的主要原因。当混凝土结构有着大于或者等于500mm的厚度时,就会形成水化热降温与收缩的不均匀性,从而自约束应力就会明显出现,从而混凝土表面开裂的现象就会出现。
2.4混凝土收缩
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需要大约20%的水分来进行水泥的硬化,而剩余的水分则会慢慢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混凝土体积会减小,直接对影响其质量。同时,因水泥种类的不同,调配比例大小、施工方法的差异都会或多或少对混凝土的收缩造成一定影响。
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准备工作
一项完整的工程,事先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正式施工中出现问题。
(1)浇筑工作所需的器具。主要包括混凝土工作的塔吊、耙子、振捣器、尖锹、平锹、白线、铝合金刮尺、配电箱、扫把、平板振捣器以及水泵等。
(2)工程所需的材料。首先,选取适当的中低水化热品种水泥来进行配置,水泥品质需满足质量标准,不能有残次水泥。其次,由于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通常高达80%~83%,所以需严格把关骨料质量,选择没有包裹层、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的骨料。最后,在浇筑工作中所取用的水必须是不含有害元素的纯净水。
(3)技术准备。首先,在进行实际操作前,要提前与供应单位办好相应的混凝土委托书与浇灌申请。其次,要事先对浇筑工作所用到的各种器具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并确保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时间处理出现的问题。最后,保证现场的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全力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3.2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例
在一般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往往需要控制水泥、凝胶材料和水的比例,综合施工的重量和时间要求,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并选择最合适的匹配比例。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灰和其他材料中加入水泥,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压性能。在获得部署结果后,我们不应立即投入使用。相反,我们应该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以确保在进入正式施工过程之前不会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类似裂缝,应立即处理,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避免裂纹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选取合适的保温材料
为了做好混凝土材料的绝缘工作,选择和应用保温材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不小,在选择保温材料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为了有效做好保温措施,在选择保温材料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全面选择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在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之前,先权衡成本和效用之间的关系。只有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才能做好保温工作,有效避免温度问题引起的裂缝。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保温材料的选择,与实际施工收入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大大增加在这方面的投资,并取得更好的建设成果和建设效益。
3.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质量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必须加强混凝土材料配比和混合方法的控制。在实际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混凝土比方案,加强试验和记录,保证比例方案计算的准确性,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一层混凝土凝固后达到标准,再进行一层浇注,使施工效率通过时间间隔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工程整体进度。
3.5大体积混凝土搅拌与浇筑
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搅拌与浇筑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施工环节,它们直接关系着项目质量能否达到合同及有关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施工中,其控制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料投放量;二是搅拌时间。首先,在对物料进行投放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先前设计好的物料配比以及投放顺序进行投放。其次,混凝土搅拌中为了确保其质量,通常按照设计要求将搅拌时间控制在30min内即可。
3.6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采用分层浇筑。因此,掌握施工工艺、凝固时间和凝固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凝固时间。如果混凝土完成了,就不可能忽略混凝土。这可能导致后期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进行二次振动和平整,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气泡和裂缝的发生。散装混凝土的最佳维修时间为浇注完成后约10小时,保养期约为4周。在保育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保育的持续时间和方式。此外,在维修期间,需要有专人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和湿度。如湿度低于标准,应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水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均匀,应及时安置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7做好混凝土施工时的分层工作
混凝土收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分层工作不够完善。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连续施工的难度,也增加了整体施工成本。有许多分层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分层主要分为综合分层、分段分层和边坡分层三种。全面分层是在大型混凝土第一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层施工,并在此基础上逐层进行连续施工。在保证建筑结构平面尺寸精度的前提下,进行分层工作。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则只能使用这种分层方法。建筑施工有相应的施工要求时,可分为两段施工。分段分层是首先从底层开始混凝土的施工,第一层的施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尚未完成其他层的施工。这种分层工程往往是在第一层大体积混凝土尚未凝结到最后一层施工之前进行的,这样可以解决大量的施工时间,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该坡层适用于施工长度长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结合基本的施工预算,选择分层方法。当然,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分层方法,我们都必须尽力避免混凝土收缩的发生,或者减轻这种想象的负面影响。这边走我们的分层选择是有道理的。
3.8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行业应该认识到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育工作,转变传统观念及时进行技术领域的革新和变革。针对上岗的施工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考核,让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更好的提升建筑领域的技术水平。并且设置专门的监管和质量审核部门,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全过程入手,层层把关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等,确保混凝土浇筑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4结束语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今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保证其质量是所有建筑企业单位都必须重视的工作。混凝土是建筑的基础,只有浇筑出合乎规格、质量过硬的大体积混凝土才能保证所建造房屋的质量,这其中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各施工单位应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和施工特点,分析裂缝原因,并吸取以往经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在问题发生前做好准备与防范,最大限度地使浇筑工程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先炳,孙志群.简析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111+30.
[2]贾兵山,李宗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22):108-109.
[3]李方刚,韦捷亮.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5,44(21):130-134.
[4]王晓伟,行宏,罗少强,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5,44(10):20-22.
[5]刘庆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61-62.
[6]郑书伟.浅析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无缝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4(17):88-89.
[7]曹伦海.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8(24):113.
[8]韩智凡.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南方农机,2018,49(14):182.
[9]欧宇林.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标准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8(8):112-113.
[10]裴鸿斌,于海申,王桂玲,高辉,柯子平.超高层建筑深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探索与研究[J].施工技术,2017,44(S2):98-100.
论文作者:谢柳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