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高职学情分析,对《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进行教学内容重构和信息化教学探索,不但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而且注重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最后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我院对装备制造业数控加工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数控技术岗位职业—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员的要求,以数控机床手工编程和操作加工为主的职业岗位方向课,是集数控车加工工艺、编程以及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和质量检测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是建立在职业行动基础上、基于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以企业一线师傅、专业教师为课程开发切入点,课程教学与考证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的学习环境、突出实践教学、教学做工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项目课程,是属于职业学习项目课程之一。课程学习内容是以一个个与职业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构成,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倡导、师生互动,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每一个工作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从岗位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采取广泛调研、校企合作、反复研讨、行业论证、逐步完善制定了《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里面根据知识点设置多个任务,要求完成的教学产品贴近工厂实际、并富有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并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策略与方法
1.托网络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课前: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在尔雅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完成复习和预习内容。
课中:在“仿实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数控车间完成。教师创设情境,引入课程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制定工艺文件。然后通过多媒体课、动画、经典案例传授新知识。
紧接着现学现卖,在仿真软件上完成程序编写、调试和仿真加工。最后实操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后:学生继续完成在课堂上未做完的理论测试题目(题目精选子数控车中级工理论测试题),和实训报告,并进行课后拓展和第二课堂学习。
2.真实趣味任务情境创设,兼顾知识技能碎片化和延续性
编程指令和参数非常枯燥、繁琐和难记忆。我们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课程知识经验,创设熟悉的工作情境,。例如塞规、螺栓、螺钉、端盖等。使抽象的编程指令知识融入实际情境中,给学生充分的去感受、去体会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内化他们。
任务安排上强调有简到难,知识碎片化的同时,强调知识的延续性,,每一次任务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下一次任务的基础。使知识的学习过程形成阶梯式的上升过程。
3.仿真教学安全、经济、高效、直观形象,事半功倍,提高兴趣和教学效果
数控机床是一种较为昂贵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初学者非常容易出现撞坏车刀、损坏工件与机床、浪费材料等现象,甚至因操作失误造成人身危害。引入仿真,大大降低训练的机床、刀具和耗材的消耗,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惧动手,怕撞刀,废耗材,怕出事的缺陷。为实操过程做保驾护航。而且仿真软件也实现了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随时随地学习。
学生所编程序可以直接在仿真系统的模拟加工演示,对程序编写和书写的错误能直接看出,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与零件的加工过程电和实际加工情况十分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机床加工过程,毛坯加工为成品的过程历历在目,直观形象,便于学习与掌握,编程与操作的作业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检查,每次有检查,次次有结果,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专业教师和车间师傅,共同组织实训教学,课堂安全又有效。
数控车削是操作性特别强的技能课,在教师示范过操作要点后,一定要让学生真机实干,并且要保证实操时问,同时要有专人负责,及时解决及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数控车间普通数控机床12台,斜床身数控车床4台。能满足单班学生教学。实操过程中专任教师和车间师傅共同组织教学,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实操动态,保证车间安全生产教学的同时,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与指导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得到充分个别指导。
5.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竞赛法并行,培训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时力求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促进组内互相指导操作。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检查和纠正错误,不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互相协作的精神,而且可以避免后进生的自尊心在教师面前受到伤害,便于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吸收。
采用小组竞赛法,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在教师讲评后.选出做得最好的小组组员做示范。其他同学认真地吸取他人长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在学生之间形成一股较浓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6.“理论+实践”、信息化、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兼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考核。
课程总体考核时,将学生每次任务考核成绩最终量化、汇总、算术平均,即得出其总成绩。每次任务总分需要包括:1)基本检查分(包括工艺文件、仿真操作、安全操作文明生产);2)工件的加工尺寸检查分;3)在线测试和第二课堂学习分。
三、教学实施成效
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微课动画等信息化的综合利用。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了学,训时间分配。增加了学生有效训练时间,提高了作品合格率,降低了材料损耗,提升实训有效性,让课堂真正成为有序,有用,有效课堂,
连续三年,机械学生在车工中级技能鉴定考试中通过率超过95%。学生参加辽宁省“复杂部件数控加工比赛”、等比赛均取得好成绩。根据我院调查统计显示,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高达94.8%。与传统教学相比,学习兴趣等各项指标显著提升。本课程实用性强。直接面向工作岗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数据显示,学生基础扎实,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敢于尝试,受到用人单位普遍称赞。
四、反思与改进
1.教学反思
(1)我们需要时刻谨记行业操守,将匠人之德与求真务实的职业素养植入学生心中。“理论—仿真—实践”三位一体,“做中学、做中教”。
(2)充分灵活运用课程平台,根据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扩充学习内容,延伸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化解教学难点。
(3)仿真软件不能代替学生在真实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切削用量的选择,它无法进行控制,只能对切削深度过大时加以限制。因此,学生在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编程与操作训练时,往往容易忽视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刀具的选用、零件的装夹方法,而这些程序一旦应用在实际中便可能出现打刀或影响实际零件的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效率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教师在后面的实操训练中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加强实际机床操作训练。
2.教学改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然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的实操能力还需提升。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我们将在不断思考中改进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中创新教学方法,在不断实践中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晓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技术联盟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2
[2]徐国庆;·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学徒制·职教论坛2015年第33期.
论文作者:金璐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数控论文; 操作论文; 加工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