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沁阳 454550)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360例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经颅多普勒检查对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形成;脑梗死;经颅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38-02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均高。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存活患者中50%以上遗留程度不等的语言、智能、吞咽、肢体功能障碍等残疾。颈动脉斑块脱落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1],因而积极查找有无颈动脉斑块,及早干预、减少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颈动脉斑块形成,斑块的分析,以期达到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目的。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360例,男180例,女180例,年龄40~83岁,平均55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1.2 经颅多普勒检查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探头沿颈动脉走向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仔细观察颈动脉内膜有无斑块,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性质。取颈动脉内膜结构显示最清晰的切面,测量动脉内膜一中膜的厚度值(IMT值;在管腔内膜交界面,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用彩色血流显像确定斑块的具体位置、形态、大小及性质。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超声分型:(1)血管内膜增厚、粗造型(I型):以IMT≥1.0mm但≤1.2mm 为标准;(2)管腔内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型(Ⅱ型):以IMT值≥1.2mm 或比邻近部位厚0.5mm或彩色血流充盈缺损≥10mm2。确定为斑块。分为硬斑、软斑和溃疡斑。
2.结果
脑梗死中诊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332例,占92.2%。I型53例,Ⅱ型279例。Ⅱ型中发现斑块有433个,斑块部位及超声分型见表1。
3.讨论
3.1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分型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指在内膜损伤处血小板可聚集在溃疡面上并形成血栓。依据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不同病理变化,将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超声分型为:(1)I型:内膜粗糙呈锯齿样、IMT值≥ 1.0 mm但≤1.2 mm;(2)Ⅱ型:局部隆起、增厚,向管腔内突起,IMT值≥1.2 mm。按斑块的物理特征分为:软斑:斑块突出于管腔内,呈均匀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及光滑的纤维帽;硬斑:斑块回声增强,后方伴有明显声影;溃疡斑:斑块呈混合性回声,表面不光滑,有“龛影”样影像。[2]
3.2 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好发部位
颈动脉斑块形成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占78.8%。这可能由于颈动脉分叉处血流紊乱,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使管壁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脂质和纤维组织进一步聚集,最后形成纤维斑块所致。
3.3 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脑梗死的发生不仅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质地不均匀,回声较弱,松散状的软斑较易出血、脱落,为不稳定斑块,是脑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结果显示:脑梗死332例有颈动脉斑块形成,以软斑居多。梗塞灶与斑块符合率达92.2%。73例脑梗死起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溃疡斑和软斑为主。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微栓子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重要原因[3]。
3.4 经颅多普勒作为一种快速、无创、方便、实时、价廉、可重复性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直接评价斑块的特性,准确测量其大小及管腔面积,监测斑块的变化。在动脉狭窄前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控制斑块生长,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尽量使斑块消退。
【参考文献】
[1] 袁力.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 14: 502-503.
[2] 王英,安振东.颈动脉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05.
[3] 陈艳婷,何世林,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1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0(30):7448-7449.
表1 不同部位颈动脉斑块形成斑块及超声分型
注: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BIF),颈内动脉(ICA)。
论文作者:闫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颈动脉论文; 多普勒论文; 脑梗死论文; 内膜论文; 回声论文; 超声论文; 动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