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剧论文,第二届论文,中国文化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5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中国京剧》杂志社协办的“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开幕,京剧表演艺术家、评论家及海内外京剧专家学者共110余人参加会议,提交会议论文60余篇。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杜长胜和党委书记张凡分别为大会作了开幕词和闭幕词。研讨会以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为主题,以诠释历史疑点、解析京剧现状、共谋京剧复兴与发展、促进京剧研究与京剧学学科建设为宗旨,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现将部分论文和发言内容的观点整理如下:
一、阐释京剧艺术特征及其美学原则
科学准确地认知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每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什么是京剧,京剧的本质艺术特征是什么,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哪些独特的美学原则与品格?这是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自1997年王元化先生在《京剧与文化传统丛谈》一文中把京剧的艺术特征归纳为“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以来,人们对京剧本体的认识得到更进一步完善。本届研讨会与会专家谈京剧艺术特征及其美学精神,在王先生的观点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深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表演美学原则,特别是对程式化问题的讨论具有理论深度和新意。如龚和德研究员在发言时说,“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其实只是中国戏曲的总体艺术特征,而京剧既有戏曲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关于京剧的本质特征,就应该从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中去把握,“其中的关键是程式化及其感性体现。中国戏曲的艺术积累,落实到技术、技巧上,就是程式。程式化是戏曲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而其感性体现是多种多样、很不相同的,这里就显示出剧种的个性特色来。”他认为程式化的感性体现的是京剧最为本质的特征,实际上就是强调舞台表演艺术,即不同流派、不同行当自成体系的“四功五法”的舞台呈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先生在讨论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四功五法而以心法为上的观点,并提出京剧表演的空灵美学原则;澳门著名剧评家穆凡中先生以梅兰芳、杨小楼等表演艺术家为例,指出“从容”是京剧表演的特质,从容的美学原则是京剧表演的最高境界,而现在舞台上常见到的是“弃声腔之婉转低回,一味拉长高吼尖叫”,与从容的美学原则背道而驰。他们一致认为,无论是空灵还是从容、松弛、自如,要达到这样的表演境界,首要的还是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先是“身上有”然后“心里有”,四功五法的基本功练习缺一不可。张伯昭研究员认为,京剧表演美学原则的失落还应该重视这样一个原因,即割裂了四功五法,只重唱打,忽略念做,不能保持唱念做打的和谐和完整,造成表演艺术的残缺和萎缩。另外,京剧是一门行当艺术,每个行当运用自成体系的程式化语言去创造自己的形象系统,有着各自的美学规范,因此常立胜等人指出:每个行当都有既定的表演规范,它的“四功”“五法”受本行当形象系统的制约,脱离本行系统就会失之偏颇,破坏其独自的美学原则。他还列举现今舞台表演时出现行当异化现象——“武生行的唱念在与老生行同化”、“花脸行中偏离雄浑、豪迈本体特征的现象日趋严重”、“花旦行淡化了玲珑、天真、爽朗的艺术表现力”,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现象的重视。
其次,关于舞台在京剧艺术中作用的讨论。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的特点是和舞台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京剧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更加突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牛川海教授从京剧“世界独树一帜的舞台艺术”角度讨论京剧的艺术特征,他通过梳理戏曲舞台的发展过程,指出“楼台歌榭”与“传统戏曲”相拥互生、互为依托的特性,进一步指出:京剧的舞台是一个空台,惟有这个临空的舞台,给表演者提供了“创造出无限时间延展和无垠空间流转的可能”,使得戏曲回归演员本位,演员如何表演成为观众观剧的根本兴趣所在;因为这样一个空台,才能成就演员虚拟的写意表演,从而造就京剧的独特审美特征。谭静波研究员谈到京剧的美学品格时认为:“戏曲舞台是裸露、空灵而开放的。它从不着力于通过物质手段去刻意寻求舞台具体环境的外部写真,而是巧妙地通过演员虚拟性歌舞的动作表演来创造舞台想象幻觉的真实感觉。”他认为这种舞台观念体现了“以虚无为美”的道家审美理念,如果没有虚空,京剧作为古典艺术的境界或者说韵味也就无法产生。从这种认识出发,牛川海、谭静波以及其他专家如和宝堂、陈培仲教授都指出现在的舞台美术过于重视形式,追求大场面、大制作,或者以话剧舞台取代京剧舞台,造成对京剧舞台艺术的破坏,限制了演员表演才能的发挥,甚至打击和挫伤了演员进行京剧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当然,面对时代的变迁,京剧舞台是否在保持京剧艺术特色前提下合理使用现代声光电科技因素,是可以讨论的,吕景云即认为:在舞台设计中如何体现出写意戏剧观指导下的戏曲艺术在假定性、虚拟性、程式性等方面对舞台布景、道具、灯光、服饰等的特殊需求,使京剧姓“京”,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戏曲表演载歌载舞的优势和特色,强化舞台声、光、色对现代戏剧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关注京剧的历史与现状
钮骠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京剧的历史仍有很多谜团需要解决,研究者应该重视对京剧历史上著名代表人物的研究,应该研究京剧文献学。这种观点应该说颇具代表性,有多篇论文涉及到京剧历史与文献研究。这其中有对京剧史上某些问题的历史考辨。龚和德先生从艺术、社会、演员三个角度考察了流传颇广的皮黄腔为什么在进入北京后才一枝独秀、变成京剧的原因。邹元江教授对梅兰芳戏曲美学观提出质疑,认为梅兰芳在表述自己的表演美学思想时受到身边的有着西学背景的文人的影响,因此没有形成梅先生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而是显得芜杂混乱,相反欧美日本学界、演艺界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美学的解释似乎更接近真理。他的发言激起会场热烈的讨论。对京剧历史的解读还离不开与其他剧种的观照,王安葵先生从“理论家借鉴话剧更深刻地认识了戏曲(京剧)的特点”、“话剧对戏曲艺术的影响和京剧艺术家得到话剧家的有力帮助”、“话剧民族化和旧剧现代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百年话剧对京剧的影响;高义龙先生建议重视研究京剧对地方剧种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并以越剧为个案,从“京剧对越剧男班时期演出形式和剧目的影响”、“京剧对女子越剧诞生及其演唱和表演的影响”、“京剧对越剧声腔的影响”几个方面深入阐释了京剧对越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样的比较研究对认识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京剧在地方剧种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互相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京剧史和戏曲史课题。关于京剧历史的研究还有:解玉峰认为花部的勃兴主要是由外在原因导致的,因此花部包括京剧的勃兴“不宜理解为中国戏剧按其自身内在逻辑自然演化的结果,花部之勃兴更不宜简单地解读为一种历史进步”;王政尧对清代宣南戏剧文化形成进行了细致分析,沈玉斌、陈国卿讨论了京剧行会沿革的概况、陈文秀谈牛子厚及其喜(富)连成社创办过程,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人们对京剧发展历史的认知。
京剧历史研究中有些论文是对京剧文献的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戴云研究员谈到《梨园各班花名册》的史料价值时指出,这部珍贵的文献资料对认识“各声腔互相争胜到皮簧雄踞京师舞台的历史风貌”、“理清近代著名京剧班社的发展沿革情况”、“了解戏班成员的职能分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他的还有陆大伟先生探讨《戏考》的现代意识,海震教授论“罕见乐谱中的早期京剧唱腔”等。对文献的解读乃至对京剧史的认知都离不开文献本身的建设,建立京剧文献学的重要性,吴小如先生早就呼吁过,研讨会上有谷曙光提交的《京剧文献学论纲》、颜全毅的《现代京剧文学史系年录初稿》,表明学界已经认识到京剧文献学建设的重要性并付诸科研实践。
关于京剧的现状,研讨会上讨论最为热烈,大家对京剧发展的现状普遍地表现出不满情绪。京剧发展的衰落有多重表现和极其复杂的原因。首先,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的衰落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有着密切关系。众多与会代表都谈到这个问题,刘景亮研究员指出:我们对包括京剧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敬畏,因此也缺乏自信,用西方的原则来指导、评价我们的创作和艺术实践,这就形成了传统的流失,用西方的原则加上强烈的功利目的,我们的创作心态就不自由,所以京剧的那份潇洒、那份空灵、那份虚幻、那份夸张,这些神韵都不存在了。美国南卡大学教授叶坦在发言中指出:不论我们提三大体系还是十七世纪西方学者对《赵氏孤儿》的翻译,大都是基于同一种心理,即用西方人的坐标体系来衡量我们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坐标体系,那么中国文化自己就没有一种最起码的自我认定,说明我们的自信心不够。其他学者也举出诸如用西方艺术来审视中国本土艺术等各种缺乏文化自信的现象。大家都呼吁重拾传统文化自尊心,建立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敬畏与尊重。因为缺乏传统文化自信心,不仅表现为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漠视,也使得一些戏曲从业者盲目崇拜西方艺术,最为典型的是以话剧、舞剧艺术规律硬套京剧艺术,对京剧艺术造成极大的破坏。
其次,对于现今京剧创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张燕瑾教授认为:京剧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新的审美情趣,否则没有永恒的魅力。现在的京剧表演,过于因循而不知变化,看不到表演者的灵性和创造力;或者“变化”到另一个极端,失去了京剧的特质。张先生还指出目前演出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展示技巧的现象,这会使戏曲艺术丧失叙事抒情功能,沦为江湖杂耍。有论者在讨论演员问题时说,现在演员处境艰难而外在诱惑太多,所以不能好好地练功,创作心理不纯净,无法完成超脱、极具神韵的创作,因此达不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表演水平滑坡导致其自身发展的困境,如此造成恶性循环。从剧本创作层面来说,高义龙认为:国家意志、文人情结和对西方的崇拜制约着剧本的创作。关于政府和京剧创作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从经济上扶持,舆论上支持,但不要代替艺术工作者去做判断。从编剧家角度来看,朱恒夫教授通过研究解放前京剧名角所演新编剧目,认为这些新编剧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新编剧目投合观众之心理”、“凸出戏曲艺术的特色”,以此为鉴,他认为目前的新编剧目恰恰没有做到这两点,所以不成功。另有论者指出:“目前的剧本,特别是获国家精品奖和文华奖的剧本,其中思想是不是太沉重、意义太深刻,戏曲的功能到底是娱乐还是哲学?”京剧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它的雅在于表演的精致与优雅,它的俗在于语言的通俗和以传播民族传统道德为内容,如果把剧本编成一个“精英文人”的自说自话,实在与京剧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背道而驰。
三、共谋京剧的发展和复兴
廖奔先生在谈到“京剧振兴”时说:“我不太赞成提京剧振兴。因为这个提法有一点一次性的经费投入、一时的情绪激昂的这种短暂的感觉在内。而我觉得,京剧走到了今天,它面临许多困难,需要一个综合治理的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来非常小心地呵护它,来共同做一些事。”他认为大家应该脚踏实地为京剧做些“浇水培土”的工作,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同时我们也从研讨会上感受到很多人正在做着这样的工作,他们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从如何继承和创新、如何探索京剧现代化之路、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培育观众等不同层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在为京剧的发展与复兴贡献着力量。
李维康教授从自己的艺术实践出发,谈到对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认识时说:“让那些代表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独特民族艺术的经典剧目能永远完好地存活在舞台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们戏曲演员神圣的艺术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但是要活演,而不是死演。就是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前提下赋予经典以新生命,使之不断拥有新的观众。我认为搬演经典剧目,‘忠于原作,进行微调’就是通大路的表演,京剧的发展需要认清这条大路。”这既是她在传承梅派经典剧目时的创作心得,也是为如何复兴京剧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道路。周龙教授认为面对京剧发展的现状,对传统剧目的继承和新剧目创作,京剧艺术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慎重地找出更好的出路,真正起到发展京剧的目的。他也以自身的创作经验为切入点,谈到正在从事的探索实验戏剧的工作,“探索实验戏剧不是完全以京剧舞台形式进行创作,而是运用京剧舞台创作法则及四功五法的表演元素组成新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演绎故事,呈现出新的演剧模式,在传承基础上开辟新的道路”,他从“实验戏剧的内涵”、“实验戏剧的实践”、“实验戏剧的意义”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这自然也是一种谋求京剧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王安祁女士向大会报告了台湾京剧现代化的理念和具体实践,她认为:所谓京剧现代化,指的不是舞台、灯光、布景或服装等外在形式的创新,而应该把焦点集中在剧本的内涵情感思想上。在现代化时要保存传统,传统主要指的是“传统戏曲唱念做打表演体系”,未必限定在“传统剧目、戏码”,保存传统的意涵不是“只演古人编写的剧目”。因此她认为“京剧现代化(创新)的具体方向是:用传统唱念身段表演艺术来体现新编剧本里的新情感人物。”王女士是台湾著名的编剧家,她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谈到台湾京剧创新的重要表现“女性内在探索与女性形象的重塑”问题,其剧作中以古典优雅的语言和新颖的构思塑造出颇具现代意义的情感人物,这种编剧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在小组讨论时,不少专家都对王女士的编剧方法表示赞赏,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京剧文学性的讨论。京剧文学性并不仅仅指京剧剧本的文学色彩,也包括京剧舞台艺术的诗性回归,让舞台充满浓郁的诗意,引发观众通过舞台艺术感受人生意义、生命体验与人文情怀。
京剧的复兴必须有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必须培育出大批热爱京剧艺术的观众。澳门著名剧评家穆凡中先生认为:“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德先生”、“赛先生”思想对戏曲小传统的矫枉过正,更是给戏曲艺术的发展造成极大打击。现在虽然提出了“振兴京剧”这一恢复小传统的举措,但却未能与大传统同步实行,因此显得有些孤军深入。但也有论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加强,京剧的复兴迎来了很好的时机,因此目前重要的是如何把国人的目光吸引到京剧舞台上来。如何繁荣京剧市场、培育京剧观众,大家的讨论更具体化。台湾戏曲学院副院长翁兴利教授谈到他对“台湾地区京剧观众观赏行为之研究”,把观众分为传统群、潜在群、京剧群和无关群四类,并根据各类观众群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开发策略,很有启发意义。刘景亮研究员在对“京剧困境的观众学分析”中也谈到对不同的观众群应该采取不同策略的问题,如对不具备欣赏京剧“先在结构”、被鄙薄京剧的舆论所影响而不愿意接触京剧的青少年,“应该以正常的舆论代替那些以贬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不正常舆论,要青年们知道,对本民族的艺术丧失欣赏能力绝不是可夸的荣耀。然后,有关社会团体选择具有艺术魅力的传统京剧精品对缺乏欣赏京剧的知识储备的人们实施审美教育,普及京剧知识,不断用京剧的美征服他们”。台湾戏曲学院钟传幸教授以“深耕苗圃”为题,强调创作儿童京剧,培育儿童京剧观众的重要性,并结合创作的儿童京剧《七个小矮人》和大家交流儿童京剧的创作心得。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观众,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教授发言中指出:他与同仁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撰工作时,把一部分戏曲传统剧目编入教材,同时也在学生中做过调查,有的学生表示,如果把京剧和高考挂钩,相信学生一定会对京剧加以更多的学习。台湾世新大学曾永义教授接着指出在大学层面上,台湾培养学生观众的成果很大,这与一些大学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引领密切相关。上海交大谢柏梁教授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戏曲艺术大讲堂”的情况,把第二课堂变为第一课堂,把免费的观赏变为交费的学分制,学生不仅要看戏,还要写观摩体会,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会使戏曲有很多的青年观众。中国戏曲学院王世勋编审也提出“把京剧艺术学纳入国民教育的轨道”观点,并在论文中撰写了《京剧艺术教学大纲》。
研讨会上,大家还对京剧人才的培养发表了看法,马明捷、李玉声、陈国卿、王晓锋等专家学者都提出京剧表演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功夫者,功夫也”,舞台上的真功夫是靠平时千锤百炼出来的,但现在真的能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演员已属凤毛麟角。钮骠教授还谈到京剧教学的师资问题,课程安排专业课留得时间太少问题,并提出艺术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富连成科班固然有科班的许多“毛病”,但它培养出来的大师名家比任何学院都多,这很值得认真反思和研究。
综上所述,本届研讨会围绕京剧与文化传统的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是一次卓有成效的会议。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研讨会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王民忠、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广生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家媒体报道了会议的盛况。相信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媒体宣传的积极配合下,通过京剧艺术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辛勤工作,京剧的复兴之日必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