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_国际分工论文

论世界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_国际分工论文

论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6198(2000)02—0074—05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转变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这种转变对未来的国际分工、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影响。

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特点

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适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起飞,形成了学术界所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在这次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经济起飞的。随着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

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进入90年代后呈现出加速之势。综观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具有以下特点:

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同世界性的改革开放的浪潮结合在一起。当发达国家在60年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对外转移在国内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时候,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经济还没有对外开放。其他亚非拉国家多数还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斗争。今天的情况和60年代已经大不相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改革开放,它们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因此,在这次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竞争的程度要比上一次激烈得多。在60年代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转移地相对有限,而今天的选择余地要比当年大得多。当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今天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自觉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主动性要比原来大得多。

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与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发生。在封闭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伴随着对外产业转移,而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国际间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的产物,也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各国相继进行改革开放,产业国际转移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态势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内具有一定研究开发能力的国家,它们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另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取得经济上的真正独立,在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结合国内情况,吸收发达国家转移的一般制造业。这次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恰好发生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面临此挑战,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加强对拟引进的产业的选择性,同时也不甘心按照日本经济学家的“雁行形态”理论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爬行,而是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梯度性。在六七十年代的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是发达国家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工序,其表现是出口加工区的普遍建立和“三来一补”贸易的发展。这次产业转移与上次不同,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开始向少数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例如,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汽车生产,或是同当地企业合资生产或是独资生产,有的跨国公司甚至把汽车的设计研究开发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微电子公司看到发展中国家拥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力资源,甚至把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微软公司、IBM 公司等相继在我国设立研究院。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将直接关系到各国在21世纪初期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对策,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例如我国制定的“八六三计划”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家对这次产业转移的重视说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次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已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和产品,而是加强了自主选择性,同时也说明发展中国家不想像过去那样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亦步亦趋地发展民族经济。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各发达国家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围绕新技术革命所采取的对策上的差异已经使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理论上,国际分工可以分为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两种。但是,现实的国际分工往往呈现出很复杂的局面,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也是经常变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国际分工。目前在世界主要行业的国际分工情况大体如下: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在美国和西欧已经从生产大路货的“胖子”工厂变为生产小批量多规格专用特殊钢及其制品的“瘦子”工厂,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则成为主要的粗钢生产国,许多钢产量很大的国家在出口粗钢的同时却要从国外进口许多特殊钢材。家用电器工业。尽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彩电生产大国,但彩电生产的核心技术(显像管、大规模集成电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且数字化彩电的生产技术也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冰箱、空调的更新换代技术也是如此。机械工业。发展中国家生产普通机械,发达国家生产高精尖机械的局面基本上没有改变。微电子行业。目前发展中国家处于落后的状态,核心技术和市场的主要份额为少数跨国公司垄断,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在努力发展微电子工业,但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在近期内还不会被打破。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也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占有明显的优势。

从总体上看,在目前的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随着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未来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发达国家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仍然将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能源工业中占有技术上的优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讲在这些领域仍然无法同发达国家抗衡,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少数发展中国家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将有别于整个发展中国家,它们的一些产品将仍然处于垂直分工状态,少数产品将同发达国家的产品处于水平分工状态,有部分产品处于亚水平分工。作为发展中国家群体中的不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中两极分化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

(二)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推动下,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大“板块”:以NAFTA为基础的北美“经济板块”, 以欧盟为核心的“西欧经济板块”及“东亚板块”。在这三个“板块”中,“东亚板块”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经济板块”,这个“板块”主要靠传统的经济贸易关系和双边合作维持,而不是像欧盟或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靠法律维持。经过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目前世界经济各个“板块”的发展趋势大体是:

北美“经济板块”。随着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向南扩展和美洲自由贸易区从酝酿到付诸实施以及美洲一些国家正在酝酿的经济美元化,北美“经济板块”将演变成美洲“经济板块”,在这个“板块”中起核心作用的仍将是美国。从GDP规模上看, 这个“板块”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板块”,也将是世界上经济稳定、增长较快的地区和市场容量增加较快的地区。

西欧“经济板块”。西欧“经济板块”由欧盟15国构成,其核心部分是欧元区。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东欧、南欧的一些国家将会陆续加入欧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加入欧元区。经过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欧盟的经济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在世界GDP 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但要取代北美“经济板块”或者将要形成的美洲“经济板块”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与美洲“经济板块”并驾齐驱。

东亚“经济板块”是目前世界上一个极为松散的“经济板块”,尽管在前几年西方一些学者曾经对所谓的日元经济区进行过研究,但真正的日元经济区至今尚未形成。在东亚“经济板块”中由于日本早在前几年就开始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在拉美经济美元化和欧盟不断扩大的压力下,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有可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东亚地区真正出现同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那样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近期内还不大可能。

因此,经过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出现美洲一极和西欧一极强、东亚一极弱的局面。近期内,非洲、西亚、俄罗斯、中国、南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中构成一极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构成一极,也是实力较弱的一极。

(三)对主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影响

对美国的影响。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将是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也率先从美国开始,随着美国对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美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将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尽管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比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它的经济总量大,每年增长3%左右就可以使GDP增加相当大的规模。按照当年价格和汇率计算的GDP,1996年美国的GDP为72632亿美元, 日本为45972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3.3%,德国为2360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2.5%。如果以1996年为基期,按照1996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如果今后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3%,GDP到2005年可以达到94768 亿美元,年平均增加额为2461亿美元。2461亿美元对于日本来说,从1997年开始,GDP至少需要每年平均增长5.5%以上才能保持住同美国目前的差距且不至于扩大,德国则要保持年平均增长10.5%以上的速度,才有可能使它同美国的差距不继续扩大。对于日本和德国来说要保持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下个世纪初,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而且它与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经济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美国同德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将会进一步扩大。

对日本的影响。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其GDP 总额仅次于美国。日本虽然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产业转移,但由于日本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日本没有欧盟和美国所拥有的拉美经济美元化和欧盟扩大的机遇,以及在向知识经济过渡过程中落后于美国,在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尽管也会增长,但增长速度不会太快,日本虽然可以保住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同美国的差距会加大,领先于德国的距离有可能缩小。如果日本在和东盟国家实现自由贸易或经济一体化上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日本有可能保持它与美国的差距不扩大甚至缩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对德国的影响。德国在欧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1996年欧盟的GDP中,德国占27.5%(1996年欧盟GDP为85867亿美元), 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目前德国虽然不像日本那样受金融危机、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困扰,并且欧盟的扩大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空间,但由于统一后恢复重建东部经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在近期内德国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太高。在下个世纪初,它同日本、美国的经济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罕见的,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这场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作一简要的估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将继续下去,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度会不断提高,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将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基于以上的条件,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我国来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只要采取的对策对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到2005 年仍然无法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但中国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在目前居世界第11位和第9位的基础上会进一步上升,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国。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将出现一种复杂的局面。在航天工业、数字电视工业、机器人制造业的一部分和部分生物技术工业(如生物制药)等领域,有可能同发达国家处于水平分工或亚水平分工状态;多数工业虽然生产工业制成品,但由于附加价值低,无法同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处于亚垂直分工的状态。

〔收稿日期〕2000—01—04

标签:;  ;  ;  ;  ;  ;  ;  ;  ;  ;  

论世界经济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