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玲 白永利
许昌星和基建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用水量及商业用水量都在不断的增加,也就要求加大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工程建设量。市政给排水管道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其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有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市政给排水管道的经济效益,所以就要高度重视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
一、市政给水管道的设计分类
市政给水管网在设计方面主要可以采取两种布置形式,即树枝状管网设计和环状管网设计。树状管网设计在管线的支管与干管规划方面比较类似于树枝的自然形态分布,通常一条干管上分布这大小不同的多个支管,负责一定区域的供水,树状管网采取的是单向直通式设计,干网或支网都不具备循环流动通性,因此构造简单、在建设资金上相对投入较小,并且适用与各种地形地貌,不过缺点在于供水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可靠性差,如果发生局部的管线出现故障,会造成其下游所有管道断水,并且在一些用水量较小,距离较远的支管容易出现水流不畅而形成的“死水”区域,此类区域因为长时间水资源流通量过小,会导致水质变质,影响供水质量。环状管网指的是在供水管网的设计上采取了管状回旋结构,在管网的主要干线都设置由入水口到出水口的设计规划,水资源在管状系统中不断循环,每条环状管网中连接的支线管道都可以从两个方向得到供水,因而具有供水方面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除非两个方向同时出现管线故障,才会导致干线停水发生,同时管网内部水资源损失率相对于树状管网较低,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节省供水成本,使用小管径管线。同时,环状管网还可以减小水管内部水锤造成的压力,更好地保障管网安全。不过采取环状管网的设计所需要地管线要比树状管网长,以此建设方面的费用开支也要大于树状管网,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一些地区无法实现对环状管网地建设。因而其无法取代树状管网而适用于所有供水管线地建设需要。无论是树状管网还是环状管网,均有其各自的特点有优势及劣势,二者的取舍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考虑,只有科学规划供水管网的设计,才能让其发挥出最大效用。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
2.1给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在进行给水管道布置设计的时候,要求必须要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使管线长度缩短,使其能够与其他的管线得到有效的调和,不会产生安全隐患,确保供水能够正常进行。一般来说,给水管道就是对天然水先运用有关的设备对其进行洁净,然后再通过管道进行输送,从而为人们提供用水需求。在布置设计给水管道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根据城市规划平面图进行布置,确保供水时具有安全可靠性;即使是出现突然事故的时候,也能够做到断水的范围达到最小化,确保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都拥有充足的水量及水压。
2.2污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在城市污水当中,既包含了工业废水,又包括了生活污水,相比于雨水来说,污水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的的话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市政排水系统当中,一般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的方式。在设计雨水管道的时候,主要依据污水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来进行的,尽可能的使周围的污水可以集中进行处理。在设置污水管道的过程中,还应当与城市规划设计图相结合,可以依据道路的设计来进行排水管道的布设,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绕过河道、公路等障碍物。除此之外,还需要依据道路的方向、坡度等来对污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雨水管道的布置设计
(1)出水口设计
雨水疏通始终是城市给排水设计的重点,设计难度较大,在不考虑地形方面限制的情况下,多数通过管道将雨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但如果地形有一定限制,则管道出水口必须采用淹没式,即将出水口设置在水位以下,这样的设计会使管道中的水流速下降,削减排水能力,随着降水的不断增多,低洼处积水时间大幅延长。基于此,在对管道布置进行设计时,应将出水口尽量设置在水位以上,至于地形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和限制,可采取对城市竖向规划进行调整等方法,在采用这些方法后若仍无法使出水口高于水位,则要深入分析水体顶托作用影响,在排入口等重要位置增设抽绳泵站或溢流闸门,从而在排洪过程中实现强制性排水,达到减少城市雨水积留的目的。
(2)充分利用连通管
市政雨水管道一般是分成多个独立系统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在每个独立系统之间没有设置连通装置,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发现,因所处位置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形,所以在排水高峰时,各独立系统饱和情况并非相同,为充分发挥雨水管道排水能力,可在两个独立系统之间的容易积水的位置采用连通管进行连接,以此形成环形管网,通过对连通管的应用,能对系统相互之间的水量进行调节,实现改善排水现状的总体目标。与此同时,通过连通管还能对污水管和雨水管进行连接,由于污水管的实际埋深通常很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和雨水管的连接,而因此设置单独的系统往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
(3)雨水口改进
雨水口主要有立篦与平篦两种形式,其中,平篦水流较为通畅,但是容易被垃圾和杂物堵塞,对收水能力造成影响;而立篦则不容易被堵塞,但是在边沟等处需要保持足够水深。在对雨水口进行设计时,应对道路纵断设计带来的影响与汇流面积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在纵坡相对较大的区域,收水应采用平篦式雨水口,同时根据实际坡度对收水口进行调整,以此形成线性收水井,防止仅在下游进行收水而造成局部无法有效收水;2)在有较大汇流面积的低洼处,除了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雨水口数量,还需重点解决雨水口的排列问题,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现场的地形以及设计人员自身经验确定。
三、布置市政排水管道的技术措施
在进行市政排水管道的设计时,需要与多个因素相结合。文章主要介绍依据地形因素来考虑的几种技术措施。首先,平行式的排水管道布置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地势向河流方向倾斜的城市地形当中应用,实际上在对干管进行铺设时,应当尽量使得管线与河道等高线呈平行状态,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地势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减少负面影响。其次,在城市的地形当中,如果存在某一区域有明显的水体倾斜,就可以利用正交式的方式来进行排水管道的布置。使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水体处置的位置为基础,在对排水管道的干管布置时才有的是最短的距离,不仅将管道的铺设成本降低了,也是的污水排放的速度加快了。但是,在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出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这种方式适合在雨水排放当中进行应用。最后,人们以正交式的设计为基础,提出来截流式布置方式。采用这一方式的主要原理就是增加了一个干管,从而将污水进行截流,将其送往污水处理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结束语:
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不仅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到给排水系统的平稳运转以及给排水系统实际应用的经济适用性,因此,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以节约资源为原则,在满足市政用水需求的同时,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超. 如何做好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5(29:346.
【2】刘崇武,张云飞.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结构设计[J].江西建材,2016,15:35+40.
【3】李书林 .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结构设计初探[J]. 经营管理者,2015(29):332.
【4】侯之吉.关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53-54.
论文作者:陶玉玲,白永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管网论文; 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雨水论文; 污水论文; 管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