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01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做好工作施工管理,对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实际的管理工作落实,将会伴随着许多的阻碍性问题,因此,若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优化这一目标,就应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实施系统化的管理,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最终提升整个工程的建造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是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环节做出的改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建筑市场的新变化,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投资,整个工程施工必须对管理进行创新,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解决管理问题,完善工程细节。具体而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加以创新,就必须有创新的基础,而人员和管理者就是这个关键。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把好人才选拔关,聘请接受过专业学习的管理者参与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也要适当、合理,以节约成本并保证质量为目标,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扩充建筑规模,解决传统管理办法中存在的不足,用创新方式参与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
2.1施工设备方面
施工人员对施工设备的操作尚不够熟练。以往建筑企业都采取租赁形式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其机械利用率不高。机械设备一般不宜周转,再加上施工人员的机械设备操作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下降,长此以往会影响施工工程质量。
2.2施工材料方面
施工材料检验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检验环节非常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施工材料不但量多,且种类繁杂,使得施工材料质量检验难度加大,而且施工人员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导致次品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埋下建筑质量隐患。
3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必要性
3.1满足国内生产和发展的需求
受到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经济体制的结构变化愈发突出,市场经济不再趋向于传统经济运营方式,而是向着现代化的综合运营方式进行发展,致使建筑工程企业在市政经济体制的变革下,迎来了较多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建筑工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建筑工程企业若一直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工程管理,难免因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引发建筑工程管理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将创新模式运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促使建筑工程企业根据国内发展情况,不断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进行自我管理方式的创新,进而确保建筑工程企业能够有效满足国内生产和发展的相应需求,优化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地位。
3.2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建设工程,涉及到的信息资源比较多,只有根据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资源配置,才能将建筑工程资源进行有效运用,发挥各项建筑工程管理资源的作用,做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过于追求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工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致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无法进行充分运用,出现资源配置合理性低的情况。通过创新模式的理念贯彻,能够使建筑工程企业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主动进行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将各项建筑工程管理资源有效进行配置,实现建筑工程管理资源的良好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为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我国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非常多,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未能对建筑工程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致使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容易存在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创新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理念,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理念,建筑工程企业通过对创新模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的创新,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在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达到建筑工程科学化管理的整体目标。此外,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模式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些技术性环节,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改进,以将传统技术方式进行创新化的高效改革,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4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4.1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更是如此,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人员多、成本高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依据,那么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要有全面的认识,能够根据建筑工程标准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其中的质量责任,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将责任细化分工到各岗位、各人员身上,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场施工的管理水平。另外,引入新型的管理理念,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调整,以长远的目光抢占市场先机,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4.2对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行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主体部分,其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高低,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也有了很大变化,如果一味的沿用老套的管理方法就不能实现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施工中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引导施工人员积极融入到创新发展中来。对于企业来讲,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给予足够的肯定与支持。
4.3技术创新
技术力量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动力与源泉,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新技术的创新代表着已给企业的实力与综合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这对于现场施工来讲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面对如此快速的发展环境,技术创新能够满足市场各方面的需求,以当前各方面力量为基础进行创新,能够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4.4管理方法的创新
管理方法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也是落实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管理方法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比如:对于材料管理,材料采购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进度计划,以实际施工为基础编制材料采购清单,并做好现场的材料出入库记录,对进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材料质量安全。根据材料规格、属性不同科学存储,避免受潮、受热等影响材料质量。另外,针对技术方面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现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考核,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意义非常重大,基于创新的管理模式既可以实现建筑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和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而随着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创新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陈云川.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7(01):232.
[2]卜菜娣.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运用及实践意义[J].四川水泥,2016(09):161.
[3]魏强,刘阳.浅析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J].江西建材,2016(02):272-273.
论文作者:范懿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