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涛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儿科接收的70例患有疝气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微创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儿传统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可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小儿疝气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086-02
小儿疝气属临床上常见病症,对其治疗手段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常用的为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斜切口,存在创伤性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术后恢复缓慢等缺点[1]。基于微创技术的愈来愈快速发展,其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对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儿科接收的70例患有疝气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2例,患儿年龄6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4.3±0.8岁,包括斜疝27例,直疝8例;观察组患儿男20例,女15例,患儿年龄7个月到11岁,平均年龄4.7±0.9岁,包括斜疝23例,直疝1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在各项一般资料数据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极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取患者平卧位,垫高其臀部,于皮横纹下做0.5cm到2cm切口,彻底剥离疝气至颈部,做高位结扎;对患儿术后进行3个月到6个月的随访。小儿疝微创手术方法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脐部1cm横切口置入腹腔镜,麦氏点5mm切口置入辅助分离钳,内环口处以刀尖挑破皮肤后以雪橇针穿刺带入,7号丝线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壁层腹膜下绕内环口半圈后出针进入腹腔,线头端为对折双线,再以同样方法以雪橇针穿入另外一根7号单丝线绕内环口半圈后出针,单线头端套入第一根双线内,以第一根丝线将第二根丝线头端拉出腹腔外,将第二根丝线形成绕内环口一圈,第二根丝线于皮下打结。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创口小,不需要游离疝囊,可以同时观察双侧内环口,避免漏诊双侧疝可能。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儿刀口疤痕、阴囊肿胀、提睾反射以及睾丸大小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②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儿疝气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疝的形成多在于胚胎发育初期,腹膜鞘突闭合出现异常而导致,临床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存在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的缺点[2]。在当前临床医学水平突飞猛进的环境下,临床对小儿疝气的治疗也提出了愈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控制手术切口、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还要极大化的控制并发症发生。而微创手术的应用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时,应明确患儿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确定疝囊位置,加之采用的横切口由于切口小、暴露面未及斜切口,还应尤其注意在深筋膜内疝囊的寻找[3]。若患儿伴有寻找疝囊困难,也可以将整个精索提出,在精索中寻找疝囊,这样的方法也是安全可行的。小儿疝气的关键则在于存在疝囊,只要可以彻底、完整的剥离疝囊,行高位结扎之后无需修补。剥离疝囊时应仔细对待,切忌由于损伤到精索上的动脉血管、输精管,避免造成对颈部的处理带来阻碍。食指插入疝囊、湿纱布钝剥或者是助手提起疝囊外组织进行剪开锐剥,均可以完整剥离疝囊、有效行高位结扎[4]。
本次研究中,以传统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还是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40.0%;两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来看,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崇林,王文贵.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4,(3):476-478.
[2] 骆小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1066-1067.
[3] 陈文革.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73.
[4] 李运柱.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评价比较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350-351.
论文作者:张波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疝气论文; 患儿论文; 手术论文; 小儿论文; 微创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