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的时效性分析和未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时效性论文,取向论文,未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便影响总需求或总供给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以平抑经济波动的干预措施。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减税以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下一些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政府也可以增加支出,扩大购买或转移支付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经济处于高涨时,采取相反措施。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动通过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以倍加的数量增长,如通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支出,引起一个投资增量,投资就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务,生产资料和劳务供给者的收入增加。新获得的收入一部分用做储蓄,另外一部分用于次级消费。次级消费仍然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务,从而又会增加生产要素供给者的收入。新创造的收入又会进行新一轮的储蓄与消费。如此循环下去,形成的投资需求将数倍于初始的政府投资量。而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如此推得,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消费状况有密切联系。但是如果扩张财政政策使得货币需求增大,导致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升高,那么,对私人投资会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被减弱。因此,评价财政政策的效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指标和变量。本文就投资和消费两方面,对我国财政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一、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的数量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1998年期间,金融业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政府财政收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财政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微弱。1996年初开始,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落”,银行连续7次降息,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从松”,然而,在连续降息后,中国经济仍然呈现下滑趋势。1998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外贸出口出现困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同时,国内需求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慢。社会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不足的情况同时出现,我国于1998年出台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拉动社会总需求,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考虑到当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财政收入水平低,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所以我国采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增发国债,而没有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来源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促进作用。那么,要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首先要搞清楚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有多少来源于货币政策的增长作用,有多少是来源于财政政策的作用。只有用财政政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数据进行数学分析,才能得到更可靠的财政政策效果分析。所以,本文的数量分析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数量分析,是借助于主成份分析法,得出在我国消费和投资增长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的增长各占百分之几,也就是各自的贡献率。其中,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增长率代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作用变量,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增长率代表货币政策刺激投资的作用变量,以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率为财政政策作用的代表变量,分别分析出财政政策对消费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
将表1中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增长率和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率分别当作分析变量x1和x2,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表2中的结论。变量x1和x2对应的特征值分别是1.330108和0.669892,贡献率分别是66.50538%和33.49462%,其中,x2对应的33.49462%就是财政政策的贡献率,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是33.49462%。
表1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和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率(%)
月份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
财政预算支出
2000年1月 -0.92% 0.11% -76.58%
2000年2月 2.03% 0.55%
-7.52%
2000年3月 2.14% 1.51%
22.35%
2000年4月 0.95% 0.86%
23.75%
2000年5月 1.14% -0.44%
-6.00%
2000年6月 2.41% -1.38%
32.31%
2000年7月 -0.25% -0.51% -22.48%
2000年8月 0.83% 0.54%
22.82%
2000年9月 1.63% 1.18%
-0.73%
2000年10月-0.08% 0.74% -15.45%
2000年11月 1.60% 1.52%
27.27%
2000年12月 1.59% 1.21% 189.35%
2001年1月 0.96% 1.32% -79.22%
2001年2月 0.41% 0.73%
14.93%
2001年3月 2.71% 1.03%
10.94%
2001年4月 1.58% 1.00%
11.99%
2001年5月 -0.39% 1.18%
10.89%
2001年6月 3.66% 1.76%
31.33%
2001年7月 -1.10% 0.51% -20.73%
2001年8月 2.57% 0.49%7.58%
2001年9月 1.44% 1.26%9.32%
2001年10月 0.68% 0.01% -23.72%
2001年11月 0.16% 1.01% -23.72%
2001年12月 2.37% 2.02% 144.15%
2002年1月 -0.14% 0.82% -76.34%
2002年2月 0.65% 0.42%8.04%
2002年3月 1.98% 2.24%
19.78%
2002年4月 2.31% 0.79%
10.51%
2002年5月 1.76% 0.94% -10.29%
2002年6月 2.86% 2.41%
47.04%
2002年7月 0.72% 0.51% -14.30%
2002年8月 1.82% 1.42%
-4.44%
2002年9月 2.47% 2.33%
18.85%
2002年10月 0.47% 0.58% -20.76%
2002年11月 1.29% 1.21%
25.51%
2002年12月 1.38% 2.07% 209.07%
2003年1月 1.46% 2.53% -77.948%
2003年2月 1.83% 0.82% -15.30%
2003年3月 3.23% 2.74%
36.73%
2003年4月 1.28% 1.39%
15.63%
2003年5月 2.34% 1.79%
-2.64%
再将表1中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增长率和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率分别当作分析变量x1和x2,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表3中的结论。变量x1和x2对应的特征值分别是1.180337和0.819663,贡献率分别是59.01686%和40.98314%,其中,x2对应的40.98314%就是财政政策的贡献率,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是40.98314%。
表2
特征值 贡献率
1
1.330108 66.50538
2
0.669892 33.49462
表3
特征值
贡献率
1
1.180337 59.01686
2
0.819663 40.98314
第二步数量分析,是按第一步分析得出的财政政策对消费和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将财政政策引起的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部分计算出来,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对我国财政政策实效性分析的结果。表4和表5中人均消费水平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已经按照财政政策贡献率计算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表4中人均消费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标准化方程为:y=0.905453x(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表示人均消费水平),说明财政政策引起的消费量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达到0.905453,即财政政策引起的消费量增长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0.905453个单位。
表4
表5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标准化方程为:y=0.894449x(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说明财政政策引起的投资量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相关性也很强,相关系数达到0.894449453,即财政政策引起的消费量增长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0.894449453个单位。
表5
以上的数据分析说明,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收效显著。但是,在看到收效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弊端。未来的路怎么走,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积极的财政政策究竟应该继续还是淡出,要看它是否已经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了内在动力,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局面是否得到了扭转。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大量发行国债,六年的积累是否带来很大的财政风险。
首先看消费需求,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却不稳定,2001年基本保持上涨趋势,而2002年上半年曾一度下降,下半年涨势恢复,2003年上半年增长缓慢。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旨数也时涨时衰,不过,总体来讲,较过去有一定增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1)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国家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很少,最近几年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到10%;(3)收入分配方面的结构性失衡,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水平低。
第二,看投资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初,国家投资的项目大部分是基础项目,投资大,见效慢,所以,对GDP的实际贡献率较低,并且使得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增强。但近两年来看,国家的投资积累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率由1998年的17.4%下降到2001年的6.7%,而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由1998年的9.2%上升到2000年的12.2%,2001年达到15.3%,经过2002年的过渡,2003年,全国经济形势开始复苏,国家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第三,要看通货紧缩的压力是否缓解。1999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持续下降,2000年3月开始上升,2001年5月,再次下降,从4月的101.5%降到5月的98%,直到2002年11月,才恢复上涨,2003年上半年则一直保持增势,平均增长率在7%左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2002年一直下降,未见上涨,而2003年上半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我们由此可以认为,2003年,我国的通货紧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消费指数和物价指数开始逐渐上升。
第四,大量发行国债,财政面临债务风险。从表6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攀升,赤字率在2002年达到3.03%,超过了3.0%的警戒线,说明我国面临了相当程度的债务危机。虽然,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等在公认的警戒线内,但国债的操作空间已经很小。
表6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年份 财政赤字赤字占
国债余额 国债余额占
(亿元)
GDP的比率 (亿元)
GDP的比率
1998 922
1.18%
7862.310.04%
1999 1744
2.12% 10410.612.69%
2000 2491
2.79%
13010 14.55%
2001 2517
2.62%
17268 18.00%
2002 3098
3.03%
18706 18.27%
最后,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我国目前的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支出的增长并没有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民间投资的成本没有增加。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挤出效应不会出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又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挤出效应。自1996年开始,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降息政策,连续八次降息,个体经济的投资比重仍不见增加,说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三、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到去年为止,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摆脱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国民经济自身的内在增长动力开始恢复,且2003年全球经济转暖,整体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而且以不断扩大国债投资规模为特征的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实行下去,在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就应当选择适时淡出。因此,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选择逐步淡出,但在淡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保证国债资金的投资效益。首先国债投资要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其次,增加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
2.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资支持。农村消费启动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满足农民需求的商品少。所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步伐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有效促进全社会消费倾向的提高。
3.加强财政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投资重点应放在基础建设项目上,这样可以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又能避免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拉动民间投资。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现有供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调节供给,采取兼顾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是有必要的。
4.加大财政对公共体制的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次,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注意农村保险发展。
5.改革税收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目前我国企业税费总负担过重,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应该减少企业税收,通过税收优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开征环境税;结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遗产税与赠予税等。
标签: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贡献率论文; 国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挤出效应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时效性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