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大众社会实践的转变_精神文明论文

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大众社会实践的转变_精神文明论文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群众社会实践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化为论文,社会实践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群众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规定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也表明其理论有着趋向群众性、实践性的特征。本文拟就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群众的社会实践的根据、中介系统和载体谈初步认识,也算抛砖引玉,以便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

一、要认识和揭示转化的根据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群众的社会实践有其必然性。

第一,有着转化的同一性趋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群众的社会实践,就其逻辑关系而言,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群众的社会实践的关系。二者有着趋向结合的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精神风貌的体现。而实践则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显然,两个范畴是有内在联系、同一性的。首先,二者有着流与源的关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反映与被反映也就是流与源的关系。因为作为精神范畴的精神文明的意识、观点和理论,根源于社会实践,并且是其反映和结晶。其次,是摄纳与动力的关系。作为精神范畴的思想道德文化,在发展中经过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过滤、筛选,根据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摄纳以往精神文明的思想资料,并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不断获得升华和发展。再次,是基础和保证的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中,除上述诸多关系外,还有着社会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又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是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它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依托,以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动力和保证。大量事实表明,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先导,社会实践的发展不仅会发生变异,甚至有着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危险。

第二,有着转化的主体因素。亿万群众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同样,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社会实践转化的主体。事实上,亿万群众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变为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就其客观的物质活动而言,实质上就是群众性的社会实践。只要很好地开掘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潜能和人格力量,就能使活动的主体增强社会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收到切切实实的效果。

群众广泛参与,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而要动员亿万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内在的自驱动外,还需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有着转化的实体目标因素。就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社会实践转化的趋向及其现实性目标而言,集中表现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要转化为有着可视性、现实性的物质成果。它包括矗立于人们眼前的精神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设施和机构建设成果。诸如学校、卫生保健场所、博物馆、展览馆、宣传机构、出版物等等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物质实体。它是人们从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所凝结的结晶。它表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社会实践不仅息息相通,而且有着在结合中共生的物质实体成果。

二、要建立转化的中介系统

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所谓中介,是表征事物之间联系的范畴,是指处于不同事物或不同要素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对立的两极通过中介联成一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并不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往往要通过中介系统才得以实现。精神范畴的精神文明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中介,也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①要确立促进转化的制度、政策体系。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中介系统的决定性要素。物质生产的实践本身不能直接产生人们的政治观点或道德心理,它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只有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折光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建立于一定物质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该社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的性质。当然,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精神文明,其相对独立性规律也必然在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表现出来。因而一定精神文明的形成及其程度,不仅受物质生产和社会制度制约,还同一定的思想文化传统以及这种精神文明吸收人类社会意识进步成果的程度相关。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丰富精神遗产的民族,在新时代物质文明的条件下,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成果,就能够建设起世界上最先进的精神文明。

②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是中介系统的导向因素。要使精神文明建设走上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就必须制定必要的法规、条例、制度。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只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就能“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③要建立富于感染力和效能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它是中介系统的保障因素。精神文明建设,就其引为主体而言,说到底,是人的建设。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人与人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就需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而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威力的发挥,就不仅起到提高自身素质、引导示范作用,也必然达到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④要建构推进转化的机制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群众的社会实践,还要依照党和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本行业、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建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社会实践转化的多维机制。除了要形成一把手抓两手的领导机制外,还须相应地建构以下诸方面机制:

第一、要形成各方贯通的指挥机制。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群众的实践的转化得以强化,必须形成以一把手为首的日常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挥机构,以至各方贯通的全方位的指挥网络。并在指挥实践中实现传输、协调、组织“窗口战役”、培育典型、弘传“窗口”经验的多方面功能。

第二、要建立物质投入的保障机制。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是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国力相适应的必要的物质投入,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事实上,只有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才能有力地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也才能确保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步启动,使精神文明既从内涵也从外延上获得辩证发展。

第三,要建立监督激励制约机制。党的群众观点既体现于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也体现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形成管理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如电话监督等)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和制约机制。与此同时,还要特别强化激励机制的功能。既要确保其达于经济利益价值目标,又要着眼于人格品位的提升。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应与文明经营相伴而生,达到文明生财。激励机制也包括对“窗口”行业管理干部要坚持两手政绩同等看待,并以此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要形成启动转化的载体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必须以载体为依托,凭借载体而实现。而载体依其实践主体而言,既表现为公民个体及其活动,又表现为行业群体及其活动两种基本形式。

①载体的基本要素是公民个体。

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是人的素质的培育和增长。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31页)这就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应以人为本,要立足于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映现着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价值体系。它首先指的是劳动和社会的高度文明、人际关系的高度文明、社会行为的高度文明。因而,没有教育水准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觉悟的日益升扬,没有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社会性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将难于持久地向纵深发展。

②载体的基本功能是个体文明形象塑造和“元”单位文明形象塑造。

精神文明建设应以公民个体文明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为着眼点。只有使人人具有文明的风貌,整个社会才会升华到更高层次的文明境界。

至于人类群体及其活动,从微观观察有“细胞”文明建设和“元单位”文明建设。所谓“细胞”文明建设,是指家庭文明建设。所谓“元”(作为哲学范畴的元,是指万物之本)单位文明建设,是指公民个体所在的学校、工厂、部队、企业、机关等等的文明建设。人类群体及其活动,从其宏观考察,是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及其各个系统,以及乡(镇)县、区、市、省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只要个体文明和群体文明同步启动,必将使精神文明建设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③典型载体的选择是实现转化的根本途径。

选择并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型载体,应着眼于多方面的可行性价值。

第一、有着突破口的价值。所谓突破口的价值,就是它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要如同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立足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只要始终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抓起,敢于触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群众就高兴,就乐意参与,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有着可操作的价值。所谓可操作价值,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其要求很具体,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很强。既便于学,也便于效仿。当然,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要靠严格管理,还要有得力措施。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第三,有着时代主旋律的价值。在当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那种高度责任意识,热情服务、文明经营的良好职业道德,助人为热、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严格管理、文明服务、大力塑造行业形象的精神风貌,即是时代精神和主旋律的富有特色的体现。

第四,有着文明生效益的价值。第三产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无不要创造经济效益,但也要升华、人格尊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赴石进行采访考察的上海解放日报记者徐宜忠赞誉石家庄出租车可谓“君子之邦”,开展的“争做文明使者”活动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无形的资产不仅创造了社会效益,而且也创造了经济效益。

标签:;  ;  ;  

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向大众社会实践的转变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