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应用及改进对策论文_赖军宏

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应用及改进对策论文_赖军宏

身份证号码:45273019850429xxxx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当前国家电网体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了其在各方面的优缺点,并根据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一些经验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电网监控;改进对策

前 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电力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配电网自动化是通过目前已有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将电网中的各个线路(包括在线的和下线)的供电情况,每一个区域的用电情况以及线路铺设情况进行整合,变成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建立电网自动化体系,从而实现电网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维护,确保整个电网体系趋于正常状体,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消费形式[1]。

1.OPEN3000系统配置概况

2010年,由于农村城市一体化建设方针的实行,全国推动了通讯一体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方采用了南瑞公司研制的OPEN3000系统。该系统遵循了IEC61970等国际要求,不仅可以连续的收集信息、存储以及自我进行调节,还能根据相关的信息对电网进行整体分析和模仿,大致达到了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这两个目标,其在实际运行的这段时间之内,与以前的相比着实有一定的优势。

1.1系统硬件配置

数据采集子系统(FES),由即时数据收集服务器、交换机、终端服务器和路由器等设备构成,完成前置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双机双网模式运行;数据服务子系统(SCADA)、历史数据服务子系统、EMS应用服务子系统(PAS)和实时信息WEB查询系统均配置了2台服务器,以保证功能的发挥。

1.2系统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软件:实时数据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EMS应用服务器、工作站等采用稳定可靠的UNIX操作系统;系统支撑软件:该软件为应用软件提供统一的、高可用率和容错的平台;应用软件:包括SCADA,AGC等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也包括FES子系统[2]。

2.SCADA的功能简介及其特点

SCADA是搭载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上的一项最基本的应用功能,其作用主要是在在接收各分支系统的数据信息的时候,对所有数据进行细致分析,遇到有问题的数据的时候,还会对其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反馈回对应的位置,从而指导控制系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SCADA子系统则是凭借电力自动化系统支撑的系统平台提供相应的服务,进而完成数据信息的运算和校准工作,并对相应的调整进行数据存储,以便借助这些信息寻找到问题的来源,从而便于修理人员进行细致检查。

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其可以和SCADA紧密的结合起来,相互扶助,完善各自的缺陷,同时,还能在线路切换的时候进行数据存储,这是以前做不到的。

3.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应用及改进对策

3.1 OPEN3000系统数据处理功能的开拓应用

OPEN3000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还配备有简易的数据查去等功能,这就便于相关人员对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例如:事故问题推画面功能。以A变电站1号主变低压侧310断路器跳闸为例,现场将1号主变低压侧310断路器“分”动作信号和其他相关的保护信号一起进行传输,随后就会在信息显示窗出现。依据控制需求来看,让310断路器传输“分”信号决策推画面,进而确保信号不推画面,推的画面是A站一次图,且只推一次A站画面。这种功能减少了处理时间,在例子中,从事故分析过渡到进行人员通知,以前需要的时间是6—8分钟,而现在则只需要2分钟;另外,110kV开关开断执行时间从以前的7—10分钟减少到4分钟,尤其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之下,电力系统会出现多数状况,应用这些,则会获得充足的时间,让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SCADA子系统信息的重新分层

和使用on2000系统时进行比较,前者没有为SCADA系统进行信息分层,全部的数据信息都只在信息显示窗口中出现,相关人员也只是这样对这些进行查看,造成工作效率严重不足,也留下了安全问题;而在采用了OPEN3000系统后,SCADA系统进行信息分层操作,而信息分层的依据主要是线路通断情况、系统运作状况、平常信息、指令下达信息、SOE、问题紧急信息、通知信息等,总共八个。一般情况之下,工作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实时信息,当分层体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显示器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指示,工作人员需要查看的时候只要选择就行,特别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

3.3对遥信误码的辨识及处理

现在,许多供电站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远动设备、光纤通道送达主站端,主站端对这些数据处理之后转而传达到各个相应的调度端。但是由于这些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远程传输的,因此设备自身造成的数据误差多少有些存在,再加上这种设备数量非常的大,以及事发现场各种情况还会导致信号误发,使得进行主要控制的计算机内部会出现数据传输拥挤和大量的数据攻击主服务器的现象,这些会影响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工作量,从而增加事故发生后的风险。

3.3.1采取的对策

虽然相应的先进体系已经运行,但是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同样也会对电力体系带来一定的设备损毁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此,笔者在以下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具体如下:

(1)加强值班培训的监控,规范遥信的一切流程,如:控制信号的研判时间,规范遥信的处理步骤和途径。

(2)对日常的信号要加强收集,对错误的信号要分析处理,留下正确的信号,进行闭环管理,为的是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3)与相关的专业要加强合作,参与到新的遥信点的采集、分析、处理的问题上,为设置的遥信点提供在实践中得出的想法与建议。

(4)制定屏蔽处理方案,主要是对那些料想之外的、大量的、误发的信号,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大量误发的信号使电网失去了监控的作用。

(5)把监控的责任分区,把无人值班变电站分给其他的区域,那么,报警信息量将会大大减少。

3.3.2检测效果检验

(1)在规范了遥信的一切流程后,如果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数量最大时,并没有发生任何的监控失误的事故,并且,对发现的事故及时的做出了处理,高达一定的数量,那么就很好地保障了供电单位安全有效地进行。

(2)闭环管理的有效进行,及时的对事故做出了处理,这就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参与到新的遥信点的分析,这样可以让监控人员对设备的各项信息牢记于心。

(4)通过分区显示,报警信息量大大减少,而信息更加条理,监控人员对信息量分析减少并且不用每条都确认,大大较少巡视的时间。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是当前电力领域的发展热点,它的作用也是可见一斑的——电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生活工业不可或缺的。而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电能的质量,电力体系的安全保护,设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还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利用,降低了工作的难度,使电力系统更加易于控制;其次,还未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科学性的数据资料,有利于他们创造更加完美的科学技术。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总结,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甄长方,张月敏.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的应用及改进[J].物探装备,2010(01).

[2]阚绪岩.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的应用及改进技术浅析[J].科技资讯,2010(04).

论文作者:赖军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系统(OPEN3000)应用及改进对策论文_赖军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