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生态: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选择_农业论文

产业化与生态化: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化与论文,路径论文,生态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目前以种植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低,生态代价巨大。 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多样,除四川盆地和陕西关中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不具备优势,而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特别是发展林、牧业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长期受“粮食基本自给,就近调剂余缺”等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事实上,西部地区的狭义农业(主要是种植业所占比重最大)除广西、四川、西藏、青海外,其余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如果用多样化指数(注:多样化指数定义为,其中X[,i]为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 渔业的综合结构状况,2001年,全国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构成分别为55.2%、3.60%、30.4%、10.8%,农业多样化指数为2.44。西部地区除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其余10省区的农业多样化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城乡产业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制约了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二元结构的成因应包括两个方面(注:甘巧林:加速乡村非农化发展有利于转换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开发研究》。):一是宏观上传统工业发展战略引导下的工业“嵌入式”的布局所致;二是地方经济的非农化进程严重滞后的影响。过去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家是唯一的积累主体,企业是积累的工具,地方农村只是积累的外部条件。国有工业在西部投资建厂,实行的是自上而下、自我配套、垂直封闭的投资体系和管理体制,“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方式使企业与当地地方经济完全隔绝。地方政府只有向嵌入产业提供给养的义务,没有分享投资及产业关联效果的机会。作为地方经济主体的农业自然也就无法摆脱传统经济的束缚,非农化发展严重滞后,整个经济社会始终只能维持在最低层次上的循环运转,而并没有因为大工业的进入发生多大变化,由此导致了二元结构的形成及不断刚性化。另一方面,地方农业经济虽以粮食种植为主,却连自给也不能保证,经济作物的生产就更无法保证了。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工业与地方经济的界限始终未能突破,原因在于大工业与周围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时空反差太大,再加上理论认识上的某些局限性,区域二元结构不但未能改变,而且还表现出日益刚性化的趋势,成为西部经济开发中的严重障碍。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一直以粗放经营为特征。 农业粗放经营的结果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生态是由农、林、牧、渔业所必需的水、土壤、森林、草原、空气和阳光等自然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态各个要素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呈恶化态势,土地沙化、人口递增、水土流失、森林植被被破坏等现象相当严重。

西部地区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滞后, 乡镇企业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少,西部地区目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传统的农业部门。按照经验的估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每个农业劳动力一般要耕种0.8公顷(合12亩)土地才可以获取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如果再考虑每个农业劳动力大体需要配置0.4个林木渔业劳动力,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20世纪90 年代中期西部地区大约有5828.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6.4%,农村劳动力剩余率为51.1%,远高于全国35.9%平均水平。因此,如何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迅速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是21世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西部地区现有发展水平下,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之一是实现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产业部门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因此,西部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将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如果西部地区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也会受到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已经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首先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转移,然后再依次转移到第三产业。由此看来,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这也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

二、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路径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把三个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化。

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产、加、销,贸、工、农有机地联系起来, 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方式,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拓宽市场、扩大出口,缓解粮食结构性过剩矛盾,为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创造有利条件(注:吴照云:《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这也是推进西部农村城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目标的必然要求。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具有生命力的, 否则它就不会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从初兴走到鼎盛,从国内走向国际。日本学者千叶典等指出:跨国农业综合企业正在一面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控制,一面掌握着我们餐桌的未来。可以说,餐桌的未来将为农业的发展构筑一个宽泛的餐桌经济的领域。餐桌经济将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着眼点和落脚点。从田头到餐桌,将农产品从田头这个出发站载入餐桌这个终点站,这中间有无数个链接点。众多的链接点既是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新用途开发、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引导农民开拓市场、创新产品,把农业生产和市场最终需求紧密连接起来,更好地提供和创造市场有效供给,从而使农业成为真正完整、优质高效产业的必经之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农业仅仅为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提供原料和初级消费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严重脱节,并被分别置于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破坏了农业产业链条诸环节的内在联系,割断了农业与其他产业密切联系的利益分配关系,进而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经济利益。提高农业的综合比较经济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必须破除人为割断产业链条和利益分配关系的旧体制格局,还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自发、自主组合的本来面目。要使被割断的诸多产业环节自然衔接起来,既要创造条件扩大农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规模,又要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规模,推动农业生产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延长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链条。换言之,推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贸工农、产加销全过程组织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从产前、产中、产后到深度加工、营销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农副产品生产在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的过程中不断增值,并使农民直接参与增值利益的分享。同时,通过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从而不断地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吸纳过多拥挤滞留于土地上的农业劳动力,减少土地的劳动力承载量,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由此,就可以使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获得规模经营效益。

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现实的客观基础。首先,从农产品贸易的角度看, 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率达85%以上,除了粮食定购800亿到1200亿公斤、棉花400万吨以及丝绸统一收购外,其余的油、茶、果、蔬、肉、禽、蛋、糖、酒、水产品等市场均已放开。但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只有把各类农产品卖给中间商,而中间商往往哄抬物价,利益分配极不平衡,城乡居民均受损失。因此,社会上流传的“两头叫,中间笑”的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农副产品交易中的不公平现象。“中间笑”现象是指零售商在整个农副产品的交易过程中获得高额利润。

应该承认,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是合理的,但是,经中间商层层转手, 其价格成倍上涨。中间商获取较多利益,农业的发展必将受到抑制。其次,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那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和轻纺服装工业的获利远远高于农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例,1.3公斤小麦可磨制成1公斤富强粉,可加工成“康师傅”方便面(70克装)14袋(碗),而1.3公斤的小麦价格为1.67元,富强粉为3.70元,方便面53.2元,三者之比为1∶2.2∶31.8。若减去方便面的食品调料成本,则1.3公斤小麦加工成“康师傅”方便面可获利30.8元,加工成“富强粉”可获利1.2元。

由此可见,进行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将使产品价值大幅度提高, 能给加工者带来非常大的利益。因此,西部地区要增强农业竞争力,必须选择走产业化道路。

2.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的,它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注: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

生态农业要求按生态学经济原理、系统工程来建立和发展农业体系。 在产业结构上,从更广的视角看,生态农业强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平衡的大生态农业结构;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可见,生态农业本身就包含着产业化的思想。

3.产业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

那么,如何在西部农业发展过程中体现生态化与产业化的思想呢? 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现实的选择是应遵循以下路径:

一是按照高产优质的原则,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节水农业、保健农业、订单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二是把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在有计划、 有步骤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地,发展资源产业的同时,优化粮食结构,发展优良品种和专用品种。

三是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挥西部地区气候带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农、林、果、竹、牧、渔、禽、乳等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

四是以农牧渔副产品深度加工为龙头,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和水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加工,拓宽农牧渔副产品加工面,开发和生产绿色食品、天然食品、保健食品等新制品。

五是以中草药现代化为突破口,提高中草药研究、创新能力,搞好中草药材、 中成药半成品及成品生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如云南、贵州、西藏的生物制药就很有优势。

西部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加强各地区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以强化生态农业的载体建设。二是必须开展围绕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组织建设。国务院研究室农业产业化问题专家尹成杰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5个基本要素: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利益机制、 管理制度和龙头企业(注: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在诸要素中,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促进发展的任务。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农村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应主要围绕龙头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而推进,并辅之相应的制度保证。

标签:;  ;  ;  ;  ;  ;  ;  

工业化与生态:西部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选择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