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地大物博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进行了再认识。文章指出,我国的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很低,而且其空间和时间的分布极不均衡,以致“物博”的地区人员生存困难,“人多”的地区又缺乏有效生存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多”却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我们的基本国策应当是:节约能源,严格保护现有生存环境,倡导适度消费,控制人口。与此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
面对世纪之交,人类正在反思自己在20世纪活动中的得和失。这种反思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对于人类自身活动破坏力以及限制自身活动必要性的新认识。人们认识到,由于当今人类的力量,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的同时,也显现出对环境和资源的巨大的支配力和破坏力,因此,人类必须正确对待自然和环境,限制自己的活动,否则,必将遭到自然和环境的报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的提出,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
本文拟在此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并根据这种新认识提出对基本国策的建议。
一
中国的特点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在小学教科书里写上的国情。这一我们在少年时代学习到的结论,主要地还是只看到中国国情有利的一面。因此,本文所说的“再认识”,也就多从不利的一面来进行阐述。
(一)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之一——中国不仅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而且相当紧缺。
近年来,我们对于中国的“地大”已有了新认识。我们已知,中国不仅拥有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面积约为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1/3)的海洋。拥有领海,这本来不算是什么新认识,但是,中国对拥有领海的面积作了新规定,尤其是,这一新宣告的大面积领海,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对于中国的“物博”,我们也有了些新认识,譬如说,中国不再是贫油的国家,而是拥有一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中国拥有的特种矿产资源,除了在世界蕴藏量占领先地位的钨以外,又新增加了许多稀土元素,“稀土不稀”,这也是新认识。当然,对“物博”也认识到了某些不利方面,如中国的森林面积正在缩小,沙漠正在扩展,草原严重退化,耕地日益缩小,海洋中某些鱼类资源如黄鱼正在萎缩,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将稳定在15~17亿,很可能是16亿,所以,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
以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例,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煤的探明储量在1994年已接近10000亿吨。但如果以人均占有量来计算,却只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煤炭资源中等的国家。考虑到未来我国人口将上升到16亿,因而其人均占有量还将下降。不仅如此,在煤的探明储量中,低级的D级储量占到70~80%,可供建井设计的精查储量不过30%,如果再减去生产井和建井已经利用的2300亿吨,以及剩余的本不多的高级储量中,还有因地质构造条件复杂,近期内尚难以利用的储量,实际上目前能够利用的精查储量不过300多亿吨。据专家估计,这一数字距2000年计划产煤14亿吨所需精查储量还有较大差距[①a]。所以,未来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当紧缺。不仅煤矿如此,中国的其它矿产资源如铀矿、铁矿等均有类似的情况,亦即贫矿多而富矿少,总量多而可供开采的、经济上出效益的矿产资源少。所以,中国虽然物博,只是在数量的意义上物博,如果考虑到质量,那就未必物博。如果再考虑到人口众多,那就是人均占有有效资源相当紧缺。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只能走高度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而这方面是有很大潜力可供挖掘的。例如,单就能源而言,当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综合能源消耗是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甚至还是印度的1.3倍!可见,在这方面我们是可以而且应当有所作为的。
(二)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之二——“物博”而分布不均衡;“物博”的地区人员生存困难,“人多”的地区英雄无用武之“物”。
中国的资源还存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严重不均衡的问题,这里仍以煤炭资源为例。中国煤储量的94%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此线以南只有6%;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为总量的89%,以东只占11%。而且,煤的品种分布也严重不均衡,76%的无烟煤集中在山西、贵州两省,80%的炼焦煤分布在华北,低煤级煤90%以上分布于西北各省。所以,无论从总量的分布还是从品种的分布来看,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①b]。
水资源的分布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中国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8万亿M[3]/年,如按河流径流量排列,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和加拿大而居第4位(一说居美国、印尼之后为第6位)。但如果按照人均占有水量排列,中国却居于110位,约为2400M[3]/人·年。这远比加拿大的12万M[3]/人·年为少,也比美国的1万M[3]/人·年为少。按国家标准,人均年占有水量少于1000M[3]的才算缺水国家,因此我国不属缺水国家。
但是中国的突出特点是水量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严重不均匀。占中国国土面积47%的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7%,而占国土面积53%的东南部,其水资源却占全国的93%。处于东部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和淮河4个流域,按1990年人口计,其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430M[3]/年,而海滦河就更为严重,只有250M[3]/人·年。所以,我们虽然不属于缺水国家,但却存在大面积的缺水地区,这些地区的缺水情况,比某些缺水国家还要严重[②b]。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还突出地表现为在时间分配上的严重不均衡。华北地区属严重缺水地区,但是仍然可能发生大洪水,因为一年的降水量可以集中在一段时期内倾泻在这一地区。但是这样的水量除能及时拦蓄一小部分以外,大部分只能排泄入海。应该说,中国有许多河流均有水量集中程度高,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所以,中国地区的洪涝旱灾害特别严重。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没有一年没有洪涝旱灾的。
水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自然也带来水能资源的严重不均衡。不过,水能蕴藏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水量,还取决于降水地区的高度,亦即落差。中国的水量,自然集中于东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里的水资源约占我国全部水资源的50%。但是,水能资源却并不集中于上述富水地区。即以长江三峡水库为例,三峡水库的大坝堪称世界第一大坝,以发电量来计算,约相当于9个大亚湾核电站。但是,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其所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仅占我国全部水能资源(约为6.8亿千瓦)的10%略多一些。中国50~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亦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尤其是雅鲁藏布江,其水量约为珠江的55%,而落差却高达1000~2000米,甚而达3000米,所以,这是中国并且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宝库。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雅鲁藏布江的水经过一个大拐弯后,最终流经印度并从孟加拉国出海,如果这一能源宝库开发出来,除可以输出电能以外,对于减轻孟加拉国年年必有的水灾也是一个贡献。但问题是,开发包括藏东南在内的蕴藏在西南地区的这一巨大能量宝库,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其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是如何实现“西电东移”。
以上讲的是资源的分布。那么,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有水就有人。我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南部,而占陆地面积近1/3的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的人口仅有约215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7%。
总起来看,中国人和物的分布呈巨大反差。中国是“地大物博”,那是在中国的西部北部,中国也是“人口众多”,则是在东部南部,“物博”而交通阻隔不便,人员生存困难;“人多”而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限,英雄无用武之“物”。在中国大地上,这一人和自然的矛盾,是中国人谋求生存和发展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三)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之三——中国的较发达地区实际上是“人多”而缺乏“有效生存空间”,人多而“没有资源”。
目前中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120人,未来也仅160余人。这虽不能看作是“地广人稀”,也够不上“人口密集”。但是,这种平均数掩盖了一种严重情况,这就是人均有效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对此,可以和美国加以比较。中国的土地面积约和美国差不多,但人口是美国的4.5倍。而中国大地上有效生存空间只有美国的1/2或1/3,因而人均有效生存空间就只有美国的1/10或1/15。例如,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仅为美国的1/9.5。
现将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密度列表如下:
表⒈中国各省(区)及地区人口密度
地名 密度(人/公里[2] 地名 密度(人/公里[2]
澳门28125江西 236
香港5519 海南 193
上海2300 四川 191.5
天津799 山西 191.5
江苏670 贵州 190.5
北京644 广西 184
山东562.6陕西 173
台湾560 吉林
137
河南534.4
云南
97.3
安徽432 黑龙江 76.5
浙江414.5
宁夏
70.6
广东349 甘肃
57.3
河北321.5
内蒙
19.5
湖北300新疆9.5
湖南289青海6.2
辽宁263西藏1.8
福建250
资料来源:据《中国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结果。
由上表可知,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反差极大,西北部和东南部相差约达100倍。
下面,我们将我国的人口密度与发达国家和虽不算发达,但国情与我国相近及邻近我国,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国家的人口密度列表进行比较。
表⒉部分国家的人口密度
国名 密度(人/公里[2]) 国名密度(人/公里[2])
新加坡4471法国103
孟加拉825乌克兰86
韩国 440缅甸 63
日本 328柬埔寨46.6
印度 284美国 27
英国 235老挝 18
德国 223巴西 17
越南 207俄罗斯8.7
瑞士 165加拿大2.7
巴基斯坦 145澳大利亚 2.3
泰国 111
资料来源同表1。
表2给予我们的一个突出印象是,在发达国家中,其人口密度的差别也是相当大的,如日本、英国、德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可以相差达100倍,和美国相差也有10倍。那么,如果将我国各省(区)的人口密度和表2中一些国家的人口密度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少数较发达省区的人口密度和日本最为接近。如以日本的人口密度328人为标准,那么,表1中自与其相近的我国河北省以上的13个省(区)的人口总数约是日本的4.1倍,地区面积约为日本的3倍。其它人口密度较稀的次发达省的人口密度却和英国、德国、法国较接近。我国地广人稀的地区,其人口密度则和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比较接近,但它们均是我国经济上欠发达的省(区)。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竟然只有一个省(区)的人口密度和美国的27人相近,亦即内蒙的19.5人。
如果将我国一些省市和日本作进一步的比较,问题就更为明显。以人均耕地为例,江苏是1亩,约和日本相当,广东是0.8亩,福建是0.7亩,台湾是0.65亩,上海是0.4亩,浙江是0.3亩。在这些较发达地区,其农村人口至少是每平方公里1000人,其城镇至少是每平方公里10000人。北京市城区是27000人,如扣除城中心什刹海、中南海水面,实际人口密度将是30000人,北京个别人口高密集地区,如中关村是6万人。上海城区是40000人,但上海人口高密集地区是12万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东京是5600人。由此可见,中国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比日本还要大。
所以,从宏观上看,中国的确地大物博,但如果对各省进行具体分析就会发现,中国的人均有效生存空间却相当狭小。若再考虑到中国的“物博”,是西部北部,而人口密集地区,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实际上是缺乏资源、没有资源,那么至少在一个面积是日本的3倍、人口为日本4倍的中国最重要的地区,实际情况是人多而缺少生存空间,人多而没有资源。
(四)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之四——“人多”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二次大战后,战败国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和经济几乎被战争全部摧毁。而50年来,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都奇迹般地获得再生,并且十分繁荣。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二次大战摧毁的是德国和日本的房屋、装备、交通、通信等设施,然而这两个国家的高水平的熟练劳动者以及具有第一流水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依然存在,而且在这些人中存在着很强的民族内聚力,他们构成了世界上最高水准的生产力。再如,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经济文化有较迅速的发展,而推行类似政策的非洲各国其成效却不十分显著的事实也说明了类似的道理。总之,在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人,是科学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且团结一致的劳动者。
从这一认识出发,下面我们来讨论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据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我国每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请看下表:
表3.每万人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
大学本科
大学专科 中学高中 初中小学 其它
合计54 85 153 642233037173019
男 39 58 90 29514111948
(其中包
女 15 27 63 247 9181764括16%的文盲)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年,第40—45页。
又据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有3373.9万学龄儿童不在校,亦即约有3%的人口或15%的儿童未能入校学习。此外,1992年,小学升初中率为79.7%,初中升高中率为43.4%,高中共招生478.1万人,而高校招生75.4万人,亦即由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升学率,约为15%[①c]。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据1987年《日本长期统计总览》,日本1948年初中普及率为99.27%,1973年高中入学率为90%,1976年大学(含专科)入学率为38.4%。所以,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远比20年前的日本落后。不仅如此,甚至还赶不上50年前的日本。由以上数字可以算出,我国现时的初中普及率约为68%,文盲和半文盲率约为30%;而1948年的日本已基本上普及了初中教育。至于大专教育,仅1991年的万人中的在校生176人,即已超过了我国累计的万人中“大学+大专”的139人。
下面,我们再考察一下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结构。据1992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各省、市每10万人各类文化程度的人口是:
表4.各省、市每10万人各类文化程度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2年,第142~143页。
由上表可看出,除那些属于我国科学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外,各较发达地区人口的文化结构均只比我国人口文化结构的平均数略强一些。也就是说,这些正在实现经济起飞的沿海各省,其文化普及程度,尚赶不上50年前的日本。这也是不能不严加注意的现实。
二
基于以上认识,现就我国应采取的基本国策提出建议。这里拟讨论的基本国策,是指基于我国“人和自然”的具体矛盾所必须采取的,而且在相当长时间内相对稳定且和体制无关的基本政策。笔者认为,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显然应当是:
节约能源,包括采取一切措施杜绝浪费资源的行为。
严格保护现有的生存环境,因为可能是16亿人口的中国只有这一个生存空间,因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能源枯竭、气候反常、人口爆炸等六大问题将首先在中国大地上出现;采取一切措施杜绝那种“先污染、后治理”而实际上是无法治理的贻害子孙的行为。
倡导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反对高消费。
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是我国已经制定的国策,如此等等。
当前,我们还需要根据我国国土、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基于基本国策的、谋求中国生存之道的长期的(不只是10年或15年)、根本的发展战略。
例如,中国应该研究和探讨向大西北等干旱地区大规模调水的设想和方案,如由雅鲁藏布江调水于南疆地区,等等;研究和探讨如何开发大西南水能宝库的设想和方案,研究和探讨如何开发高温超导体输电技术,以“西电东移”来补充甚而逐步取代北煤南运;研究和探讨采用新型快速重载的交通工具,建立大交通、大运输体系的设想和方案;研究和探讨如何向荒滩、草原、丘陵、峻岭、沙漠以及海洋进军,以扩展中国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研究和探讨现实的中国社会信息化的设想和方案,以加速信息资料的交流、传播;研究和探讨如何建立中国大教育的网络和体系,以促进全民科学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研究和探讨如何适应人均生存空间比较狭小的科学、合理、健康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总之,我们需要有一个适应于中国基本特点的长期发展战略,包括科技发展战略。不如此,我们就不能在国家建设的全局上取得主动。我国必须有一个为谋求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长期战略,而不能充当吃光、用光祖宗遗产的“败家子”,不如此,我们将自毁家园,愧对祖先。
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我们的近邻日本。日本是没有资源的国家,更是没有能源的国家。为谋求生存之道,日本通产省甚至提出一个向月球取得能源的战略。根据近10余年来对月球进行勘探的结果,在月球的表面,在深度为1~3米的月面上,有比较丰富的氦3。由于这是一种珍贵的可产生热核反应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热核材料,因而日本通产省正在推行一个重大计划,通过月球航行,建立月球工作站,在月球上收集氦3并实现液化,通过航天飞机运返日本,发展氦3和氘2的受授热核反应的研究,建立热核反应的发电站。据初步估算,只要每年能运回20吨的氦3,就足以提供世界各国所需的能量。所有这些,均是规模极大的科学研究,每年至少开支几十亿美元。但是,由于这种研究和开发涉及日本的“立国之本”,他们不得不拿出极大力量推进这项跨世纪的重大科学工程。
当然,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我们比日本的条件要好得多。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在主张我们要向别的星球发展,这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我想说的是,日本的例子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解决我国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认真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在对人类本世纪活动进行反思和对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确立我们的基本国策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长期发展战略,此其时矣!
注释:
①a 杨起:《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和展望》,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论文。
①b 杨起:《中国煤炭资源的现状和展望》。
②b 陈家琦:《展望21世纪中国水问题及其对策》,1995年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21世纪中国水资源方略研讨会。
①c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