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抗结核药物过敏致红皮病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亚萍

1例抗结核药物过敏致红皮病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亚萍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余姚 315400

摘要 在抗结核药物化疗过程中,多种药物应用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如表现为:皮疹、药物热或肝功能损害等,发病率可达到6.7%[1]。其中少数过敏反应还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即为重症药疹之一。据文献统计:红皮病发生率在门诊患者中占2.5%,在住院患者中却高达9.2%[2]。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护理

去年我科曾收治了1例因抗结核药物过敏致红皮病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脱离危险,现在我主要谈一下我们在护理中的体会。病例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0岁,患有“双肺结核1年”。本次入院前50天曾在本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双上继发性肺结核,痰涂(-),初治。给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片三联抗结核药物并带药回家。服药20天后患者出现全身皮疹,色红,自躯干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并伴瘙痒感,无发热。患者曾来本院门诊考虑药疹立即嘱其停用抗结核药并予对症处理。入院前4天前患者出现背部皮疹破溃流液,为进一步治疗以“药疹、肺结核’收入病房。体格检查:体温36度,神志清楚,精神软,消瘦貌。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渗出,色泽较暗,伴有鳞屑;背部及臀部可见表皮剥脱,有黄色液体流出,未见水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53*109/L, N 76.7%, HGB 103g/L;血清百蛋白为27.5g/L。入院后予皮肤科会诊、积极抗过敏及营养支持、加强护理等使病情得到较快控制。护理上具体有以下几点:

1.1 消毒隔离:

首先将患者置于一间干净的非感染病房,进行保护性隔离。接着将患者的衣裤、床单、被套等物品打包送高压灭菌,并每日更换。如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需洗手、带手套。病房的空气需每日消毒2次,每次持续30分钟。

1.2皮肤护理:

首先保护创面是非常关键的,宜选用温和制剂,原则上滋润皮肤,消炎止痒。对于未破溃的皮肤给予百多邦软膏外涂;破溃处创面请外科医生会诊后建议先予生理盐水冲洗,接着碘伏消毒创面,再用凡士林覆盖。护理人员根据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另外因皮损创面较大,患者活动受限,给予置气垫床预防压疮。一般每2~3小时改变体位,先取左侧,后取右侧。操作前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操作时动作轻柔、细致。

1.3药物滴注护理:

因为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激素抗过敏,我科采用了甲强龙针短期冲击疗法。因为激素主要发生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很易出现消化道出血,还有神经、精神方面也会发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激素静脉应用中,护理人员一直密切观察病人情况,不但在滴注药物前后都询问一下患者的感受,在静滴过程中也是及时查看患者,以免发生不良预兆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1.4勤测体温:

患者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以及时发现有无发热感染等情况,幸运的是住院期间体位一直在正常范围。

1.5饮食护理:

开始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食物,嘱其少食物多餐;后来随着病情好转,给予热量充足,粮食粗细合理搭配。并嘱其适当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主要补充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计算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1.6心理护理:

任何一种疾病的心理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疾病对患者来说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一种创伤和压力,如何释放压力解除创伤,不但需要在患者身体上的治疗,还要在心理上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以积极良好地状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有利于疾病康复。在本例患者中因红皮病为药物反应,开始本人及家属都不能理解,后来经过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多次疏导解释,他们才逐渐理解并接受,因此配合也较好,病情最终得到较快控制。

2. 结果

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在1周后明显好转,2周后病灶基本愈合。患者表示对结果较为满意。

3. 讨论

2.1红皮病是一种全身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水肿、浸润伴脱屑的皮肤病。又名剥脱性皮炎,[3]可由于以下因素引起:治疗不当、药物过敏、恶性肿瘤及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特发型。其中药物过敏是引起本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上述抗结核药物之外还可以其他磺胺类、青霉素、巴比妥类及水杨酸类等药物引起。临床表现根据发病情况、程度及预后分为急性与慢性,根据本例患者应属慢性,病情相对略轻。在治疗上采取一般营养支持、加强护理,全身激素治疗及局部药物联合措施。

2.2 在患者治疗期间及时做好护理交班工作,做好每日消毒隔离,勤测体温,主要细致完成皮肤创面换药工作,注意患者体位及操作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运用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有利于患者及早治愈。

2.3 目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性大,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故重视预防意义重大。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出院前仍应再次告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另外需做好密切随访,若有问题可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情况时要告知及时停药并来院治疗,因阻断变态反应是关键的治疗环节。

参考文献:

[1]谢莉、高微微,卜建理,等.102例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6,30(4):572-575.

[2]王侠兰.《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下册).2501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5版.122-123

论文作者:陈亚萍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1例抗结核药物过敏致红皮病患者的护理论文_陈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