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刘璇

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刘璇

山东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建筑施工领域的难题。对于建筑物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维修及改造时,应根据建筑结构自身的具体结构特性及周围环境的具体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改造思路,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案,实现科学、经济与实用的高度统一。本文探讨了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气候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再加上近年来的地震频发,对于钢筋混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十分有必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优秀的加固施工方案将会得到更大的拓展,而工程加固施工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1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必要性

1.1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在众多的建筑结构形式中,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具有整体性能好、成本较低、耐久及防火性能好等特点。因此,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的后期维护不够规范、缺乏相应的标准。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测,对于存在问题的位置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使用。

1.2完善加固技术的理论系统

从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其中涉及到多种加固方法以及复杂的工艺。虽然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业领域极为常见,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性方面,依旧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因此,加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可以丰富加固技术的理论知识内容,逐渐完善加固技术的理论系统,对加固技术未来的探索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有效地提高建筑质量品质

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或者是施工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构件老化、受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从而产生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在长期受到雨水冲刷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不足、抗震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从以上两点来看,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修复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固有顽疾,还可以清除建筑物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相应的安全行为规范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许多建筑物由于建成时间较早,难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品质获得较大的提升。

2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

混凝土截面增加的加固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原混凝土结构外叠加浇筑新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在原有构件混凝土截面增加的基础上,促进构件承载力等各方面性能的有效提升。混凝土截面增大加固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施工方法简便,主要适用于梁、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补强中。这一加固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以原结构的受力特点、薄弱环节、加固目的等各方面性能和要求为基础,采取一侧、两侧或者几面同时增大的设计方式。比如,针对梁、板等受弯构建的加固一般采取的都是增加上、下侧受压或者受拉区混凝土配筋的方式。这一加固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需要根据加固要求,详细的划分为增大原构件截面加固或者增加配筋加固等几种形式。如果采取增大截面加固方法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一定数量的构造钢筋,在有效增大其截面的同时,确保加固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所增加配筋的耐久性以及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则可以采取增加配筋的加固方式,根据新增钢筋间距与保护层等构造的特点,通过适当增加原构件截面尺寸的方式进行加固。另外,由于混凝土加固施工完成后,结合面主要是依靠两侧新旧混凝土上的粘结强度承担剪应力与法向拉应力的,再加上混凝土结构增大截面加固方法施工的作业量相对较大,且构件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才能达到最终设计的承载力要求,其对于建筑物的恢复时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施工时,必须对加固施工技术的局限性与加固后的使用效果予以充分的重视。

2.2外包钢加固法

在结构构件四角(或两角),包以型钢的一种传统加固方法。外包钢加固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采用干式外包法,角钢直接外包于被加固梁,两者分别受力;采用湿式外包法,角钢和被加固梁之间用乳胶水泥、聚合物砂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两者共同受力。在相同条件下,用湿式外包钢加固对承载力的提高较为显著,一般用于框架的整体加固;而干式外包钢法施工较为简便,在一般梁的加固工程中相对使用多些。

2.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将卸荷、加固及改变结构受力状况三者合而为一,使得结构的承载力、抗裂性和刚度都能同时得以提高。采用预应力拉杆进行加固时,可用横向张拉法、机械张拉法和电热张拉法施工。当采用横向张拉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时,一般可分为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混合式拉杆等三种拉杆布置方式。水平式拉杆适用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的加固;下撑式拉杆适用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均不足的受弯构件加固;混合式拉杆适用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严重不足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略为不足的加固。

2.4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用结构胶把钢板粘贴在被加固构外部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通常把钢板粘贴在梁的受拉区即可提高其抗弯强度;粘贴在梁侧面即可提高其抗剪强度。目前,粘钢加固法一般适用于受静力作用的受弯和受拉构件,且环境温度不超过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作用的条件,否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也不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5的构件加固。加固所采用的结构粘结剂,要求其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一定弹性。

2.5增加支承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增设支承点,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达到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荷载效应,提高结构承载水平的目的。根据支承结构受力性能的不同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加固方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梁、板、网架等结构的加固。

2.6结构灌缝技术

结构灌缝加固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其本质上来说,这种加固技术属于灌浆技术中的一种,常被用于修补钢筋混凝土建筑构建中出现的裂缝。在实际的操作中,针对建筑结构中存在问题的部分,选用低粘度、拉伸性能好的灌浆材料,按照相关规定的比例调和好浆液以后,便可以对构件中的裂缝与空洞进行灌浆了。灌浆使用的材料在固结后的粘结强度较高,可以有效的恢复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整体效果,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总之,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实际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加固技术方案,保证加固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施工简便性,充分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恒军,刘海欣.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41)

[2]黄国勇.建筑工程的结构整体加固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

[3]杨银山.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的现状[J].建设科技.2018(06)

[4]沈海波.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J].居舍.2018(19)

论文作者:刘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刘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