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9600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小儿哮喘患者,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情况、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对小儿小哮喘知识的了解,降低患者复发率,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护理满意率
小儿哮喘也可称为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喘鸣症状,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患儿的生活习惯有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中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降低哮喘的复发[1]。本次笔者将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所选病例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小儿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患者年龄1.5-13岁,平均年龄(6.0±0.5)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2.0±0.5)年;观察组中的男26例,女20例,患者年龄2.0-13岁,平均年龄(6.0±1.0)岁,病程1.0-5.5年,平均病程(2.0±1.0)年。本次研究所选取患者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中对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排除心源性哮喘、气管内膜病变、气管异物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胸闷及咳嗽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小儿哮喘的常规护理:①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时清洁病房的环境卫生,更换床单被套等用品,并做好病房内的消毒工作,保持患者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②基本病情护理:做好患者的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叮嘱患者家长让患者多服用淡盐水,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③呼吸道的护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要及时予以缓解支气管痉挛药物处理,可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并在支气管扩张后进行吸痰处理,对于情况严重患者可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处理,并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①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及患者家长讲解小儿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发并机制、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措施,增加患者家长及患者对小儿哮喘的认识。另外向患者家长讲解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方法及相关急救措施。②生活习教育:向患者家长讲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过敏原,指导家长在生活中如何识别,避免孩子接触。叮嘱患者家长带领孩子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抵抗力,在天气变化及季节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③饮食习惯教育:选择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患者的急性发作期注意补充水分,尽量以淡盐水为主,饮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注意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患者的正常营养所需,注意少吃多餐原则。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另外观察两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使用自制小儿哮喘知识调查表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向患者家长发放,小儿哮喘知识调查表满分100分,大于80分为优,60-80分之间为良,45-59分为可,小于45分为差,小儿哮喘知识掌握率=(优+良)/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家长对哮喘知识的掌握率为89.1%,对照组家长对哮喘知识的掌握率为60.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X2=12.347,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随访一年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比较
观察组随访一年患者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分别为(2.0±1.0)次、(1.5±0.5)次,对照组分别为(3.8±1.0)次、(3.0±0.6)次,观察组的住院次数和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明显(t=9.347、8.647),P<0.05。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一种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的呼吸道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机理表现为气道壁的增厚、黏膜水肿,气道黏膜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发生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引起气道粘液栓,或者患者平滑肌存在功能性改变及缺陷。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与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相关外,小儿哮喘的发病与吸入过敏物质、吸入刺激性气体、剧烈运动、哭闹等环境及行为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3]。
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常规护理的方法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及住院环境进行相关护理,然而患者出院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小儿哮喘的护理中添加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4],因此本院在对小儿哮喘的常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主要从健康知识、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可增加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的认识,从而对疾病进行更好的控制,在生活习惯教育中,让患者注意远离过敏原,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小儿哮喘的复发[5],饮食习惯教育中使患者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满足患者生长发育的营养所需,增加身体抵抗力。
从研究结果可看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患者疾病的复发和再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家长对小儿哮喘的认知,更好预防哮喘的复发。
参考文献:
[1]钱海霞.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36-23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张彩香.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1250-1250.
[4]徐晓燕,邓小霞.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99-101.
[5]杨宇霞.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90-191.
论文作者:向冬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哮喘论文; 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家长论文; 次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