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_心理健康论文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心理健康论文,中国青少年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8)05-0071-05

心理健康素质是我们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本文介绍了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对今后研究的启示。本课题以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的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及其结构为基础,以自行编制、信度和效度较高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为工具,对全国六大行政区23个省市自治区13个民族51,399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心理健康学理论建设的需要。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多重视心理机能、心理健康研究,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又多注重心理状态,即多为现状研究。本课题则深入到心理健康的深层次,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建构,从而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理论得到提升。

2.拓展了心理健康概念的研究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的心理健康研究,实际上主要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人展开的,所完成的只是心理卫生工作的后两项任务,即如何早发现、早诊断心理问题和预防精神疾病,而对于心理卫生工作的第一项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即让健康者更加健康的研究却很少。本课题旨在面向全体青少年,探讨其心理健康素质,从而拓展了心理健康概念的范畴。

3.与“积极心理学”思潮不谋而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1],现在,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本课题的最终目的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依据,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其总的方向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方向,是使全体青少年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研究。

(二)实践意义

1.本课题立项的宗旨就是要体现心理学的应用价值。社会实践是心理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研究结果应用的归宿。心理学研究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人们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心理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但只有将已发现的规律应用于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研究,才能显示出它更大的价值。我们的课题以每个国家都关心的青少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为研究主题,研究结果将直接用于青少年,考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因此,它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同时更是一项重大的应用研究。

2.心理学研究要为社会服务。在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心理学、心理健康研究要为此做出自身的贡献。因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健康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则是心理健康素质。本课题探明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含义和内容,可以据以制订各种教育和培养措施,使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的人都形成心理健康素质,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课题采用边研究边应用的策略,已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在我们先后举办的10期“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34所高校共660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受了系统培训)中,不断地讲授、讨论我们的心理健康素质理论以及根据我们的理论对大学生、青少年的培养教育方法。通过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共同探讨,我们已经看到心理健康素质在理论上值得探究,在实践中可以指导工作。

二、研究过程

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探讨。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内涵、理论框架是本课题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特别是理论建构。我们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13位专家进行了多次研讨,并对3,100余名学生、教师、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素质问题的访谈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达成了共识。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方法并编制量表。理论建构基本成熟以后,需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选择了测验法。测验法中最繁重的任务就是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工具的制作。我们先后组织过三次研讨会。此后,大约经过一年半时间,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编制成量表,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重庆等地组织两次量表的预测,反复修改并完成最终取样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

第三阶段,全国调查。这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人数众多、需要很好计划、细致进行并确保数据质量的工作。经过周密思考和反复讨论后,我们确定取样年龄段主要为初、高中学生,但上下可延伸到大学和小学高年级。以全国各大行政区的地域人口分布为依据。取样人员为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30位心理学工作者,他们都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的身份参与工作,以保证对取样的认真负责。最后我们共采集到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51,399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成果的总结。主要任务是整理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本课题已经完成一部反映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整体情况的著作;四部分别以中国大学生、中国高中生、中国初中生和中国少数民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反映中国不同年龄、不同民族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素质特点的著作。另外,编制了一本《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量表手册;汇编一本包括已发表的45篇学术论文的论文集。

三、研究成果

(一)首次在国内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我们给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定义为:青少年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决定着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2]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特征是:

1.基本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最一般、最基本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每一名青少年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青少年之间在心理健康素质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是水平“高”或“低”的差异,“完整”或“不完整”的差异,以及功能发挥程度上的差异。

2.稳定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青少年个体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和沉淀,是经过“内化—外化—内化”反复多次相互转化而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及其结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一旦形成,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发展。

3.内隐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适应状态来反映。

(二)在国内第一次构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

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既包括指向于自我的各种心理品质,又包括指向于其他对象(包括人和物)时所需要和表现的各种心理品质。由于青少年是社会的一员,能够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还必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状态。因此,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见图1)。

图1 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示意图

(三)编制了能反映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表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结构及维度。

能否客观地了解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现状,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为此,本课题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定义及其结构,编制了能全面反映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表[3],调查表包括8个分量表,其中7个为素质分量表,即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自我、个性素质和人际素质,以及1个状态分量表,即适应分量表。共243个项目。

其具体结构及维度如表1所示。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特点。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以服务于青少年教育为目的。编制目的是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也是为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服务的。

(2)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编制理念不是“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理念的翻版,而是从积极的、健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3)将评估素质与评估状态相统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重点在于评估素质,但又没有割裂素质与状态的关系。

(4)采用综合法编制。具体表现为理论界定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个人编制与课题组集体工作的结合,理论构想与数据统计的结合。

(5)考虑到了答题者的心理倾向。调查表在回答问题的设计上,为避免中国人特有的中庸之道的思考方法——即多选择中间项的倾向,采用了4级评分设计。

3.反复验证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质量。

调查表编成以后,经过三次质量验证。第一次是以44,063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这是对全国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验证[4];第二次是以天津市425名正常大学生和115名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被试的数据进行验证[5];第三次是通过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6]验证结果发现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四)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了13个民族5万多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

1.全国青少年的取样。

(1)取样的年龄范围。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对“青少年”(adolescent)的年龄阶段的界定是依据心理学界的普遍共识,即指11~18岁的个体。

课题组在确立被试取样方案时,以年龄段最符合青少年界定标准的初中生与高中生为主要取样对象,适当向两头延伸,即包括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大学生。

(2)取样方法和取样结果。

本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等行政区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的51,399名青少年。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最后获得44,063个被试的数据,有效率占总调查人数的85.7%。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总体现状。

根据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按两个标准差对调查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全体被试在各分量表得分中处于“低水平”人数所占百分比很低,具体为:

(1)认知风格占2.2%;

(2)归因风格占3.5%;

(3)应对风格占1.6%;

(4)动力系统占1.2%;

(5)自我占1.76%;

(6)个性素质占1.8%;

(7)人际素质占2.2%。

适应分量表处于“低水平”的人数仅为2%。

课题组调查的总结论是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总体水平相当好,存在各类心理健康素质“低水平”的人数的百分比很低。

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年龄特征。

(1)年龄特征。

通过44,063名从小学到大学的青少年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年龄特征是:在青少年初期,得分稍高;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得分出现起伏;在青少年晚期,得分又出现了回升。

(2)原因分析。

本研究所得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年龄特征,是由青少年期个体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首先,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其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年内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女孩子性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3岁,男孩子性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4~15岁。身体的发育,特别是性的成熟,与他们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之间出现不平衡,导致青少年产生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高傲与自卑、勇敢与怯懦等心理矛盾。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期的心理矛盾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初期,心理的矛盾性较低,个体能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和策略加以解决;在中期,心理的矛盾性加大,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已不容易解决这些矛盾,而新知识和新策略又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后期,心理的矛盾性虽然仍很大,但他们已形成解决心理矛盾的新知识和新策略,从而能比较有效地化解心理矛盾。上述心理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导致了青少年初期得分较高,中期得分出现起伏,后期得分回升。

其次,青少年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青少年期思维发展要经过:二元论阶段,即个体对问题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要么对,要么错。这种思维方式相对简单且不成熟;相对性阶段,即个体不再把知识看成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比较复杂,但还未完全成熟;约定性阶段,即个体在分析问题时有自己的立场,认识到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全面且成熟。由于处于青少年初期的个体思维方式相对简单,因而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倾向于选择评分高的选项。

最后,青少年自我评价标准的变化。青少年初期,对自己进行评价时,常以外在的标准来评价,评价内容也相对简单,因而易出现高估倾向。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更多地依赖内在的标准来评价,评价的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因而常出现低估倾向。当他们成熟后,其标准更加客观,所以评价的成绩又出现上升。由于处于青少年初期的个体,倾向于以外在标准来作出评价,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常选择那些成人(即他人)认为好的选项,所以导致他们得分较高。

4.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关注了青少年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同他们心理健康素质间的关系,这些因素有可能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即:

(1)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

(2)环境因素,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类。其中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类型;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所在地、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家庭收入、家庭人员结构等。

本课题研究提示:

(1)青少年自身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素质有明显的影响;

(2)环境因素越好,越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四、本研究对以后研究的启示

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革新具有重要价值。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成员,而不是仅仅针对少数心理健康有问题的青少年。

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而不仅仅是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对待和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收稿日期:2008-06-26

标签:;  ;  ;  ;  ;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