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需要“精耕细作”——对肖桂勋老师省教学能手参评课的指导与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耕细作论文,能手论文,历史教学论文,点评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1年11月,我带领肖桂勋老师参加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全程参与了对肖老师备课的指导。虽然准备时间短,但让全体听课者受益匪浅。回顾备课过程,深感历史教学需要“精耕细作”。
肖老师抽到的课题是《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本节课是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十四课。“战”与“和”两种方式都促进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构成历史的主流。秦汉时期各民族的联系加强,民族关系初步繁荣,很好地反映了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主题,其前承汉朝的大一统与两汉经济的发展,后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本单元中地位重要,也是整个古代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教材的地位分析、历史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肖老师始终遵循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元互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对话生活)为手段;以自主、导学、合作、交流、练测为形式,做到“导而不牵”、“活而有序”,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在感知中感悟历史,在熏陶中受到教育。按照这一理念和思路,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扎扎实实、精彩纷呈。
一、精彩导入,引人入“境”
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节课我们准备了3个导入。一是利用Flash《昭君出塞行》;二是利用雷佳的MTV《落雁·昭君》;三是长城的图片导入。动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最终选定第一个方案。这段Flash动画,画面清晰,音乐轻柔,更关键的是突出了这节课的重要历史人物——王昭君。上课之前播放了这段Flash,会场立刻安静下来,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被优美的意境吸引住,随后老师抛出问题,引出人物王昭君,由此自然地导入本课。这样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板块整合,环环相扣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文本逻辑关系。在备课时,我与肖老师共同探讨,将教材整合为“说崛起”“忆战争”“唱和平”三个主题板块,打破了以往过于僵化的模式,使课堂生动起来,更直观地再现了历史,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历史线索清晰明了。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汉族与匈奴族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战”与“和”。匈奴南下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汉武帝的战争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为西汉的大一统局面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同时主题板块过渡语言设计清新流畅,富有感染力。“说崛起”和“忆战争”两个板块之间的过渡语为:“这正是‘单于英武觊中原,西汉求和觅宁安’。堂堂的大汉王朝这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然而西汉的和亲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宁。匈奴仍然经常南下掠夺,严重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农业经济。而且这关系到中原王朝的脸面问题,实际上是民族之间的仇恨,西汉到汉武帝时已经非常的强大,已经有了同匈奴叫板的资本。为改变这种屈辱的‘和亲’局面,汉武帝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毅然决定反击匈奴。”“忆战争”和“唱和平”两个板之间的过渡语为:“‘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但是民族怨恨仍然存在。此后,有一位人物为汉匈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她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和平使者。”
按照这三板块的顺序,个个击破。整堂课安排紧凑,好似用一根漂亮的绳子串起一串美丽的珍珠,得到了多位历史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同样是自主学习,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与主动探索发现、快乐学习,其学习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对初一学生更为重要。在第一次说课时,确定在本课第一目关于“匈奴经济的发展”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标注法——就是要把知识序号化、要点化,并以“畜牧业”为例讲解,随后让学生标出第二点和第三点,教师巡视指导。在第二次修改时,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成果,我和肖老师商定用投影展示学生标注的内容,然后简评并与全体学生对照标注的要点。课堂上与我们预设的一样,整个学习过程细腻生动,学生知识构建水到渠成。标注是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和习惯,类似的学习方法指导要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去。掌握了学法,学生就自然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四、资源延伸,拓展思维
新教材内容较少,单纯地用教材,教学内容就显得单薄,学生历史视野狭隘,不易理解历史。因此在指导肖老师备课时,确定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相关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感知感悟历史。这样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思维,又有效地深化了课本主题。如: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将教材内容偏少的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娓娓道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使学生增强了对漠北战役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经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卫青、霍去病胆识过人、英勇善战,一生先后多次率兵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勋,在长安给他修建了一座豪华住宅,并问他是否满意。霍去病坚决地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然后提出问题:卫青、霍去病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卫青、霍去病感召人的不仅仅是英勇善战,更是满腔的爱国热忱。
五、知识小结,画龙点睛
课堂知识小结是历史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等方面系统回顾的过程。及时归纳所学历史知识,是探求学习规律、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肖桂勋老师讲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后,利用板块式重新组合整理了本课知识:
这一课堂小结不是单纯罗列知识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揭示。学生更明确了西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整体线索和历史规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情理统一,认识升华
历史课的一个重大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将“死”的历史教“活”,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里激起涟漪,就应避免空洞而乏味的说教。在备课时,我们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工夫,努力使叙述的语言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在本节课结束时,肖老师在《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下,做了这样的总结:
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民族友好和平交往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正是各民族之间的“战”与“和”,我国的历史才能曲折向前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今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互助已成了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五十六个民族已成为和睦的一家。“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让我们珍视民族团结,共同去谱写祖国美好的明天!
这一课堂总结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肖老师抑扬顿挫的情感宣泄中受到了熏陶,领悟了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中华民族以和为贵,民族友好和平交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结合、情与理的高度统一,并使这些认识升华为指导学生行为的准则。
以上是在指导肖老师备课过程中和课堂教学中呈现的优点。但这堂课也不是十全十美。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今天的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这个问题,这里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没有了”,教师还应该指出其历史发展渊源: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迁到长城内外一带,与汉人杂居,逐步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北匈奴多次南下攻掠东汉边郡,被打败后,大部分西迁。4世纪,匈奴人出现在东欧平原上。
第二,汉族和匈奴族、西汉政权和匈奴政权,两组概念不可混淆。
第三,在引导学生回顾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教师设计的知识框架为:
用“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标题,上面设计的四项内容不够全面。标题应改为“汉武帝的大一统的主要措施”更为确切。
一堂扎实有效的历史课结束了,这节课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但怎样上好历史课,我们从中悟出了这样的认识:“精耕细作”,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认同历史—想象未来”,去掌握知识、悟出规律、发现真理,体验感受生命活力的涌动,让历史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