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文化遗产论文,与非论文,博物馆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2—0198—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势下,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从事文化、文博工作的博物馆来说,与这一工作有什么关系?博物馆又该做些什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为此,笔者试图就此作一探讨,并希望通过此文向相关人士请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里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其表现形式是口头传说、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皿、实物、手工制品等,其文化空间就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它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其面是很宽泛的,它在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中是无处不在和血脉相连的。它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①。所以,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发达国家推行强势文化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形势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为各国的责任和义务而在全球掀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制定了保护“非遗”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同时,还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全国“文化遗产日”。为此,还特别强调了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三)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同时,《通知》还第一次提出了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同自然遗产的保
护联系起来的观点,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切实研究解决自然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首先联系着人们的情感,渗透着人们的心灵。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满足着人们的多种心理需求、精神需求,人们陶醉在传统故事、节庆礼仪、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相吻合的精神生活中,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满激情、活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豁达与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这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和促成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其次,它体现着人们对人权的尊重。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之一就是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指出:“承认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的权利予以充分的保护和尊重,让“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这实际上是对人们文化权的尊重,使人们有权创作、传承和弘扬与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不但使自己的文化得到认同,
而且由此加强同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联系和沟通,进而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并同时避免一些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由于这个县十分重视包括以山歌、南曲、跳丧、故事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工作,十分重视和尊重民间文化艺人和他们的创作成果,不但使这些艺人的权利得到了尊重,使他们的价值得到认可和体现,而且由于这些民间艺人在民间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而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种文化精神大餐的同时,还集聚了不少闲散人员,减少了不少社会矛盾,消除了不少治安隐患,使得这里的社会治安良好,从而促进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尊重,以及由此对现实生活的影
响及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再次,它是人们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还包括“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及其技艺。这些东西大多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体现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其实用价值的高低好坏、工艺或技艺水平的先进与落后……都是人们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标尺,是对现实经济的重要反映。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等精神文化领域的内容,也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也是其经济活动的重要反映。这些,都是衡量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尺。由此,它也衡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平衡各种关系的杠杆。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它的真实性、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着历史与现实、物质和精神、人文和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或者说,它与人、与物、与自然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多方面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整体保护,方能使各方面得以协调和平衡,达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人文和自然的协调。基于这样的种种原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亦显得更加重要。
二、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且密不可分
博物馆的突出特点是“物”,比如,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对博物馆的界定是:博物馆是“陈设一切天然或人造之物,供民众观览之所”③。50年代,我们给博物馆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1979年版的《辞海》对博物馆的解释是: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1983年3月出版的《博物馆学概说》(江西省博物馆学会编)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博物馆,
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以教育和具有高尚情趣的娱乐为目的,以文物标本为基础的,以收藏、研究、陈列、传播为基本任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机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认为,博物馆工作的对象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生活;从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从宏观到微观,各种实物例证和资料都是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国外对博物馆也有类似的界定。1951年,日本制定的博物馆法把博物馆规定为:“系指收集、保管(包括教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
的机构”④。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时,在其章程第三条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非洲地区博物馆的内容也主要是注重本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各国早期考古文化、人种史、民俗学以及艺术、手工艺品。……这些,都十分的突出了博物馆“物”的特点。所以,在我们的博物馆中,出现了大量的“物”,即丰富的文物藏品。
博物馆虽然以“物”著称,但实际上,它与“非物”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分离的。在前述的博物馆概念中,实际上就包含了“非物”的特点。比如,博物馆是“陈设一切天然或人造之物”的,这里的“天然或人造之物”中,就包括有“造物”之技能、工艺和当时当地的礼仪、习俗、情趣、爱好等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博物馆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概念中,无论是物质文化遗存、精神文化遗存还是自然标本,也都有非物质文化的因素。因为物质文化遗
存,比如,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可能出现灰坑、墓葬和其他遗迹、遗物等。恢坑、墓葬及其中的包含物等遗迹、遗物都会有人们习俗、礼仪、工艺、技能、技巧甚至艺术和传说等非物质文化的内容注入其中,亦即都体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一座古代墓葬,凝结了很多的礼仪、习俗,包括墓地的选择,墓向、头向的位置,随葬品的多寡……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分十足。精神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内容更是显而易见的。日本博物馆中“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实际上其中很多就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国际博协“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中的“人类及其环
境”,都有不少附着于人类和环境的非物质文化成分,如,生产生活习俗,生产生活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工艺、美术,对人类及其祖先的神话与传说,对人类和自然的各种崇拜……都是非物质文化的体现。所以,我们认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分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是其一。
其二、博物馆的性质、职责中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张謇认为是“设为庠序(古代的乡学,泛指学校)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⑤,所以,他于1905年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苑,就包括了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这里既包含了人文教化,也包含了“鸟兽草木”等植物园和动物园等自然部分的内容,是“非遗”中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体现。时代发展到现在,我国博物馆的性质规定为: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其职能是:①博物馆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博物馆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职能);②传播科学
文化知识;③思想道德教育;④科学研究;⑤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⑥。这里的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储存形式,包含着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等各种知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的有价值的资料”⑦。这其中也包括了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艺术到科学,从古老的石器到宇宙飞船,从民族文化到人们的风尚习俗,从风尚习俗到民族心理和民族的图腾信仰等多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做了如此的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
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这里虽然界定的是物质文化遗产,但实际上,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及历史上各种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实物资料的背后,都无不包含有传说、故事、礼仪、民俗、心理、工艺、技能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而“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更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
笔者曾考察过统治土家族地区长达400多年而盛极一时的湖北鹤峰县屏山村原容美土司所在地的文化和现存的遗迹。我们在当地宣传部一位干部和该村一位山歌手的一路山歌对唱声中走进了这个村子。这个村位于鹤峰县城东11公里处,地形狭长,山顶较为平缓,四周十分险峻,绝壁千仞,易守难攻,容美土司曾有八代司主在此苦心经营,营建了规模宏大的爵府等建筑群落,这些建筑大多现已荡然无存,但遗迹遍布整个屏山。屏山遗址中的爵府约1200平方米,尚存司暑、街道、大堂、二堂、“山高水长”石刻等建筑遗迹。整个屏山上,另有万全洞、寨洞等洞府建筑,还有七丈五土城、大荒口关隘,躲步峡石墙(长500余米,高5米),墙外西南方有
平步桥、铁锁桥、土司属官向氏墓群,以及与土司活动有关的戏楼、箭牌、阅台、凉风台、跑马练武场、天牢、地牢、杀人沟等遗址。屏山后街西尽头,还有万全洞碑刻残存于通往万全洞的山垭上,沿绝壁险道下万全洞,洞内“爱日亭”、“就月轩”、“魏博楼”等洞府建筑遗迹依稀尚存。1735年末代土司田旻如就被迫自缢于此洞,宣告了土司时代的结束。在这里,许多国家珍贵文物如“土司官印”、“河图洛书砖图”皆出土于屏山,使得屏山土司遗址群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容美土司遗址。
我们从上述调查资料来看,那里虽然发现有容美宣抚使田舜年(明弘十八年,即1505年袭容美宣抚使)演唱《桃花扇》的戏楼遗迹和他亲手在一石柱上撰写的“山高水长”的石刻、容美宣尉司帅府经历司官印、容美土司爵府“武略将军”向文宪墓石刻“河图洛书砖图”,田土王设立的天牢、地牢,以及土司时代留下的百顺桥碑,容美土司行署遗址紫扬山及其附近既很规则又很神秘的数块石头,神龙纹石碑,屏山铁锁桥遗址,万人洞石城门、城垣、梳妆台、望水楼、杀人台、水牢等众多的遗迹、遗物,这些遗迹、遗物背后的文化背景,即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如,演唱《桃花扇》的戏楼的修造技能技术、装饰艺术、规模布局、座椅的特点及其和舞台的距离,演员的服饰、演唱的内容……特别是当清朝禁演《桃花扇》,以罢官打击孔尚任的时候,田舜年却在容美土司爵府屏山的戏楼里大演《桃花扇》,并将其作为爵府迎接贵客的最高礼仪这一特殊现象,不仅承载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而且更使人联想到当年田土王的威风和与朝廷的对峙,这是值得我们从当时的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去挖掘和探究的一个问题。如果戏楼没有了这些内容,那么,就仅仅只有戏楼的空壳而无戏可谈了。
在我们的考察中,发现这里的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关于田土王对待当地新娘、对待家姓田和野姓田的不同态度的故事,田土王喝毛奶的故事、杀人时请“土王菩萨开眼”的故事⑧,铁锁桥的故事,还有关于承袭了多代的田土王各代死亡后墓葬地点之谜、向文宪墓被挖和石刻“河图洛书砖图”被运走后当地村民不安、不宁之谜,以及通过唯一的一座铁锁桥才能进入屏山方圆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原容美土司所辖领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倘若没有这些综合性的文化与自然相融的特定环境或特殊背景而只重视了要么“物”的一面,要么“非物”的一面,我们对这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一定会大打折扣,这里的文化全貌也不可能让我们全部领略。同时,当年容美土司的繁荣与兴旺更是不可想象。所以,我们在研究这里物质文化遗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自然文化遗产的作用。
国家遗产,实际上涉及到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城市建设、村镇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在文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更应加强文物资源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和研究。因为文物是产生在特定的客观自然环境之中的,自然环境对文物的产生、保护、保存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不可移动文物的自然环境总是融入特定的文化内涵之中的,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否则会损害不可移动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离开了背景、环境,许多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内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会受到损害,而且还会造成信息误差。所以,我们应注意文化或文物的完整性,包括其周围的环境。《文物保护法》中亦规定:“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这实际上也是将文化和自然一同保护而保存文化完整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容美土司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遗迹遗物、民风民俗、民间说唱艺术,以及自然地理、环境风貌等等,共同构成为容美土司文化的完美与和谐。因此,我们在对这里的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和理解、阐释时,要从以上多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才能很好地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笔者也在此呼吁对于像屏山村这样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地方进行整体保护,或建立一座生态博物馆来进行整体保护。
在这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与自然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嫁接。而实现这种嫁接和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除了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对他们的有机结合外,现在对其解读和认识的,则主要是博物馆。如对容美土司的研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士参与,但诸多的问题和最终的解释、解读还是主要由博物馆来完成的,即博物馆及其文博考古人士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渗透的关系而较为全面地把握当地的文化内涵而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因为博物馆能最广泛、最全面地调查研究和保藏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把它永久地留传给后人。这是其他任何机构所不能替代的。
马克思在谈到实物资料与非实物资料,即与“非物”的关系时也说:“工艺揭示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关系,揭示出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所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种种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本身组织,必须研究遗物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动物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划分经济时期的事情,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用什么手段去做。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物”⑨。这里也指出了实物资料“物”与非实物资料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的问题,说明实物资料中的工艺、技能、技巧、手段、方法等非物质文化成分对解读实物资料都是极其重要的。即便在现在,我们仍然可从中吸收、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
其三,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比如,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蚕纹、龙纹、鸟纹、象纹、鱼纹、龟纹、蝉纹等⑩ 纹饰,既反映着当时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情趣爱好,也反映着其风尚习俗和对文化与自然的认识与理解,还反映出当时的工艺、技能、方法和经济的水平等,因此,博物馆的藏品与非物质文化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再看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也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以布达拉宫为例,它就包含了建筑艺术、技能、技艺、方法、习俗、礼仪、信仰等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由于有了这些非物质文化内容,才使得这幢建筑更有灵气、更有魅力、能赋予更多的想象,让不少人神往。古代的庙宇、碑刻等也同样包含有传说、故事、心理、民俗、礼仪、技能、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分。所以,博物馆所研究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相互依附、依存和渗透的。这种依附、依存和渗透的关系或程度往往又取决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布达拉宫就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和背景中产生的,是当时所在特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产物。
由此,我们认为,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都是相互渗透和不能分离的,博物馆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离不开博物馆,双方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三、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势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既然如此,那么,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第一,人才和科研优势。博物馆汇集了包括人类学、考古学、文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计算机学、文学(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包括美术、摄影、摄像、表演等)、宣传、演讲、讲解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但承担着博物馆的各项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如考古发掘、文物征集、藏品的收藏与保管、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多有熟悉和研究。以湖北宜昌市博物馆为例,在近百人的队伍中,从学历上讲,有来自各高等院校的一批研究生、本科生;从专业来讲,上述专业的人才都应有尽有;从专业成果来说,有考古学、民族民俗学、民间文学、艺术或巴文化、楚文化、民间文化等多方面的多部著作和论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有多年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民俗学专家;从文化展示来说,有陈列设计、制作、表演等多方面的设计师、能歌善舞的表演队伍和空旷的展厅……这些人才除了从事传统博物馆中的三大职能工作以外,实际上早已担当起民族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工作。在宜昌市博物馆内,早在十年前就成立了古建筑民俗文物研究室,专门从事着古建筑、民俗等方面的工作,工作中已大量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本单位有声有色地开展了与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而且对自2003年宜昌市成为全国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以来全市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启动、调查研究、“申遗”等工作也多有贡献。即便如此,宜昌的“非遗”工作仍然感到人才的紧缺,特别是文博方面人才的匮乏,急需有博物馆方面知识的人士参与。假设这一工作由博物馆来承担,人才问题就很自然地解决了,博物馆完全有能力担当起这一工作。作为中等规模的宜昌市博物馆来说,就能有如此众多的人才和雄厚的科研力量,那么,全国其他地区的博物馆,相信也不会逊色,相信都能担当起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第二,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管收藏。因此,它有固定的且具备各种温湿度条件和安全性能的库房、柜架、囊匣等设备设施,以及懂得相关保养、保护、安全等知识的保管收藏专业人才队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工作中的各种资料,包括录音、录像、摄像、摄影、文字等资料和一些工具、器具、工艺品等实物资料,都是需要保护、保管、保存和收藏的。而目前的现实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少地方归口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使用的人员大多是从下面单位借调而来,各种资料的保护、保管、保存和收藏尚无合适的地方,这样长此以往,势必造成资料的损毁、破坏甚至丢失。但如若将这一工作交给博物馆来完成,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展示优势。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大都有固定的陈列展览场所,也有相关的陈列设计展览人才队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和抢救的各种资料不是为抢救而抢救的,而是需要向民众宣传,为民众解读,让他们理解、熟悉、认同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使之缩短历史与现实、人文和自然间的距离,达到文化与文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方面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和谐,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人类的文明。所以,它还必须展示出来。可是,亦由于前述的原因,目前从事“非遗”抢救工作的一些单位尚不具备展示的条件。就前不久(2006年2—3月)在北京展出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为什么牵头单位是文化部、发改委、教育部、民委、财政部、旅游局等九部委,而展出地点却选择在国家博物馆,我想,这是否与国家博物馆空旷的展示空间和国家博物馆高水平的陈列展览设计水平有关。在地方上,目前从事“非遗”工作的不少单位也同样存在着缺少或根本没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场所的情况。与其舍近求远,不如将博物馆很好地利用起来,将节省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第四,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11)。《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白皮书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合作,保护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为此,我们保护和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展示给公众或观众,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了解和熟悉自己身边的文化,并让这些文化伴随着他们的发展、进步,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为国际交流合作和保护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做贡献。但是,这一工作在我们国家刚刚起步,还有不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尚不知晓,因此,更需要大力宣传。而对于博物馆来说,在多年与观众的接触和交往中,已与各种各样的观众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在观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因此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展示工作由博物馆来承担,不愁没有观众源,这项工作及其意义会迅速宣传到社会的多个角落,由此亦为人类文化多做贡献。
由于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如此多的优势,对于我们国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强调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博物馆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全国各类博物馆应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国际上,保护、管理、展示“非遗”,也多是由博物馆来完成的。
著名的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12)。博物馆通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会真正达到“活思想之育种场”和保存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如果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自己的工作体系,不但会使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会使我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保存更加科学化,同时,也会使博物馆的工作领域更加拓宽,对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对文化的展示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目前,属遗产范畴的文物保护归口国家文物局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归口建设部,自然遗产归口地质、农业、林业等部门,无形文化遗产归口文化部。这种管理体制在现实中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仍以前面容美土司文化所在的屏山村为例,按照这种管理,其遗址、遗迹、遗物应归文物部门管理;因这里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以,应由建设单位管理;屏山村因有很多森林、植被(包括原始森林)和多种珍稀动物资源等自然遗产,所以,地质、农业、林业等部门也可以管理;这里还有不少无形文化遗产,所以,文化部及其所属的相关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也应管理。在这样一个面积只有100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人的村寨有如此多的部门管理,按理是管理得很不错的,但事实上,这里无论是有形、无形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在风雨剥蚀中逐渐被破坏,这与管理体制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在《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应划定保护范围和有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保护环境等自然遗产的内容,而作为具有保护和抢救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能力的博物馆,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显得无所适从,这应是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和研究的问题。相信随着文化多元性的不断出现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会走向一个健康理性的轨道……
注释:
①② 马自树《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中国博物馆》2004年第3期,第3页,第5页。
③ 《辞海》1936年版。
④ 加藤有次郎《博物馆学序论》,1980年雄山阁出版。
⑤ 《南通博物院文献集》,1985年10月版,第55页。
⑥⑦⑩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版,第41页,第182页。
⑧ 钟以耘、龚光美主编《鹤峰县民族志》第50页,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2001年出版。
⑨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4—195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1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2) 君实译《博物馆之历史》,《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