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践环境育人的理念,利用墙边拐角,积极思考“构建图书馆中的田园学校”的办学目标,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亲近自然、健康成长、开拓创新,收获幸福和自信。
“劳动教育”渗透学科
从开辟田园起步,学校制订了以“田园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发展规划。“田园课程”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
枣林、梨园、农场、荷塘,构成了学校的“兴雨田园”。年年有收获,季季有花香。收获季节,红了樱桃,满园桃李,笑声回荡。在“兴雨田园”里,四(1)班语文教师朱丽正在指导孩子们写《我最喜欢的动物》。孩子们当起了小白兔饲养员,拿着萝卜和菜叶,小心翼翼地喂小免。“小白兔真可爱,圆圆的眼睛像一对红宝石,身子像胖乎乎的面包……”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在作文本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不时还抬头看一眼身旁的兔笼子。
“兴雨小厨房”内,教师赵爱华正在教三(1)班的孩子学做饼干。黄油、糖粉、白糖、鸡蛋、面粉,黑板上写着原料名称;爱心、五角星、花瓣,柔软的面团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下,变换出各种形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半小时的焦急等待,孩子们的劳动“果实”终于成熟,他们将“果实”送给老师,送给爸爸妈妈,也送给自己。饼干香酥可口,甜了嘴巴也甜了心。
“劳动教育”走进课堂
“田园课程”散发泥土芬芳,具有生命气息,富含劳动的美,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于是,五年级将数学课开在了食堂,孩子们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包饺子。刚开始,孩子们遇到了各种问题:拿捏不好馅儿的量,要不饺子包得太瘪,要不馅儿多得根本包不下;总掌握不好捏皮的力度,要不劲儿太小,饺子“合不拢嘴”……经过多次实践,孩子们包饺子的技术大幅提升,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在他们的小手中诞生了!在“劳动”之后,孩子们开始数学的“统计”单元内容的学习。
“劳动教育”融入生活
对孩子来说,学到哪些知识、习得哪些技能或许并不重要,而在他们心底播下一粒什么样的“种子”才最重要。学校的教师们,用“田园课程”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了劳动最美好、最光荣的种子。
墙外开花墙里香。学校的课堂,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而课外、校外是无限的。在这里,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麦苗以及蔬菜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同小树、麦苗和小动物们一起慢慢长大。
如果说教育是一片田野,那么学校就是一片田园。孩子们有田野的视野,有田园的幸福,每一粒“种子”都有生长的养分和时空。
论文作者:左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孩子们论文; 田园论文; 劳动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 馅儿论文; 饺子论文; 麦苗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