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方向防治论文_陈航迪,刘荣辉

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方向防治论文_陈航迪,刘荣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较低,但却是严重的并发症,将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一旦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致死率和致残率被极大提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中西医结合角度对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防治提出看法。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中风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40-02

目前国内对相关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无明确指南指导治疗,查阅相关文献,对其通过中西医结合角度进行临床解析:

1.病因大体如下:

1.1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和脑梗死主要病因[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流较慢,为脑梗死提供病理基础。

1.2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发病部位为基底节区。基底节区动脉血管错综复杂。脑出血时,脑组织之间相对移位,血管内膜受损,进而易形成血栓[2],继发脑梗死。

1.3脑出血后,血液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凝血机制发生改变,降解产物增多等都会加重血管痉挛,导致灌注不足,发生脑梗死;

1.4脑出血后,血肿及水肿带产生占位效应。脑血管受到压迫,引起颅内血管扭曲和痉挛,发生脑梗死;

1.5脑出血后,患者出现昏厥、高热、电解质紊乱、呕吐乏氧等均增加梗死风险。

1.6运用大剂量脱水药物实施治疗,减轻脑水肿,导致肌体重度脱水,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梗死;

1.7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强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导致血压下降过大、过快,脑灌注压降低,易缺血。

1.8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脑压板的过度牵拉、止血操作、吸引器的盲目吸引,均可导致术区脑血管受损。术中血肿无法全部清除,剩余血肿对组织产生压迫,引起血管痉挛,诱发脑梗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9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置管引流术。但此手术很难彻底清除颅内血肿, 术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残余血肿压迫周围组织血管,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引发再缺血。

1.10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升高,引起血管收缩,增大再缺血风险。患者处于应激反应下,血糖急剧升高,血液粘稠度升高,进一步增加了脑梗死的可能[3]。

患者出现脑出血继发脑梗死后,临床医师在治疗上存在矛盾。近些年,脑梗死的溶栓治疗虽然已广泛应用,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溶栓存在禁忌,应用溶栓药物增大患者再出血风险,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大部分临床医生不选择溶栓治疗。临床上均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对症处理。目前只能积极治疗脑出血同时预防脑梗死发生。

2.根据上述所提到的病因,目前临床上普遍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

2.1管理血压,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调整血压下降速度,下降速度<20%。

2.2运用人血白蛋白减轻脑水肿,避免大量应用脱水药物导致患者血液过度浓缩。

2.3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可预防血管痉挛,临床上首选尼莫地平,也可选择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4]。

2.4使用脱水剂的患者,控制出入水量,将患者出入水量控制在轻度负平衡,保持血容量充足。

2.5对于发高热的患者应及时降温。

2.6对于血糖升高的患者,应及时调整血糖。

2.7在保证正常脑灌注的情况下,若患者无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术后24 h开始应用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起到改善脑灌注、预防血栓的作用[5]。

在中医方面,我国传统医学在中风的综合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6]。在中医理念中,脑出血及脑梗死均属于中风范畴。中风病是以出现猝然发病,神昏不语,半身偏废不用,口舌㖞斜等一系列表现的病症。本病多由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协同失调,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肝肾亏虚于下,肝阳偏亢于上,肝阳化风,气血逆乱,肝阳暴张,痰火互结,窜行经络,上蒙清窍,成上实下虚之势。

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属中风再中的过程。高血压患者多平素肝阳偏于亢,肝肾亏虚于下,一时阴不敛阳,肝阳暴亢于上,气机逆乱,脏腑失合,则发为中风。中风者气机逆乱,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津液输布失常,痰瘀互结。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并发缺血性卒中中临床上多以风痰证常见,痰瘀是再发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痰瘀阻于经络,经络闭阻,气血不行,经络失于濡养,痰瘀闭阻清窍,痰蒙于上,再发为中风。

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有较大优势,其中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取得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西医的理解下可概述为促进周围大脑组织对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的发生[7]。活血化瘀法通过活血通络,使脉络保持通畅,气机巡行顺畅,使津液输布恢复正常,减少内生痰浊之机,预防痰瘀互结,以预防再发中风。

目前临床工作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医治疗高血压正处于探索阶段,诸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8]。临床在利用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需以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作为重点,切勿生搬硬套,需辨证论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中医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同时是否能预防继发脑梗死的发作值得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希望以更科学的角度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同时可预防继发脑梗死的发生,以便提高患者生存率。

引文:1.张林峰.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 [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8):952-953.

2.张为龙,钟世镇.临床解剖学丛书,头颈部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47.

3.张丽波.糖尿病合并脑梗塞7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6):934.

4.郭晓芳.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治疗观察.中国处方药.13卷.8期.112-113

5.崔景余,颅脑手术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五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7,40卷.12期.1126-1128.

6.李新梅.肺栓塞的护理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7(5):769.,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8.韩艳梅,张红杰,魏会敏等.老年高血压209例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8-829。

论文作者:陈航迪,刘荣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方向防治论文_陈航迪,刘荣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