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非淀粉多糖与寡糖的抗营养及营养作用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0)在《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豆粕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为平衡,是动物养殖常用的植物源蛋白原料。然而,豆粕中的诸多抗营养因子,如抗原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会阻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微生物发酵可降低豆粕抗营养因子含量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能高效降解豆粕抗原蛋白的芽孢杆菌,研究其降解豆粕抗原蛋白的机制,评估发酵豆粕在肉鸡饲喂上的营养价值,并初步探讨发酵豆粕促肉鸡生长的机制。本研究共包括七个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豆粕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本试验旨在筛选高效降解豆粕抗原蛋白芽孢杆菌菌株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采用豆粕抗原蛋白平板、淀粉平板和木聚糖平板结合豆粕发酵试验,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豆粕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24 h,可降解92.32%大豆球蛋白和85.05%β-伴大豆球蛋白,粗蛋白的含量提高了17.54%,酸溶蛋白含量提高了9.97倍。发酵处理提高了豆粕中总氨基酸的含量,其中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68%、14.71%、13.31%和16.13%;丙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和谷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33%、14.81%、16.77%和20.21%;但显着降低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P<0.05)。小鼠安全性评价试验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鼠体重、肝脏、脾脏和心脏指数肝脏和脾脏生理结构无不良影响,表明此菌株具有安全并可改善豆粕的营养价值的功能。试验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酶分析及其对豆粕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改善其营养价值的机制。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参与酶解豆粕的酶类有18个,包括非淀粉多糖酶、蛋白酶、植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壳聚糖酶。同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24 h可破坏豆粕的表面结构,产生许多不规则的小孔。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豆粕的主要的几个吸收峰出现在1649 cm-1(CO,CN)、1533 cm-1(CH,CN,CC)和1048cm-1(CO)处,而发酵后峰分别从1649 cm-1迁移至1646 cm-1和1628 cm-1,从1533 cm-1迁移至1557 cm-1和1537 cm-1处,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吸收峰,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改变了豆粕中大分子物质的结构。试验三、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优化及其对营养物质影响的研究本试验旨在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豆粕工艺条件,并研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的改变。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3:1:1,接种量为10%。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水比1:1,发酵温度37℃,先好氧发酵24 h后厌氧发酵24 h。除苏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和丝氨酸外,混菌发酵提高了豆粕总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的含量(P<0.05),但对抗原蛋白的降解率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发酵无显着差异(P>0.05)。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和混菌发酵分别将豆粕干物质的消化率由62.91%提高至72.52%和76.63%(干物质基础),将酶水解物的能值由10.42 MJ/kg分别提高至13.37 MJ/kg和13.79 MJ/kg。试验四、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非淀粉多糖酶协同发酵豆粕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过程中,外源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发酵豆粕抗原蛋白降解的影响。体外酶酶解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pH 5.5,时间10 h,料水比为1:1.2。非淀粉多糖酶最适组合为:α-半乳糖苷酶1.2 U/g、果胶酶50 U/g、纤维素酶20 U/g、木聚糖酶10 U/g,此时豆粕中还原糖的释放量为64.97 mg/g。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非淀粉多糖酶协同发酵豆粕对豆粕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率显着低于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发酵,表明在此试验条件下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发酵豆粕无需额外添加非淀粉多糖酶。试验五、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本试验采用替代法和无氮日粮法分别研究发酵处理豆粕对肉鸡表观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消化率的影响。选用72只21日龄科宝500肉公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结果表明,以干物质为基础,豆粕和发酵豆粕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0.29 MJ/kg和10.62 MJ/kg,发酵处理对豆粕表观代谢能无显着影响。选用120只21日龄科宝500肉公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结果表明,发酵显着提高豆粕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AID和SID,显着提高非必需氨基酸中半胱氨酸、酪氨酸和天冬氨酸的AID和SID。试验六、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科宝500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饲喂三种日粮:玉米-豆粕基础日粮(CC)、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25%豆粕(SC)和50%豆粕(TC),试验期为36 d。结果表明,与CC和TC组相比,发酵豆粕替代日粮中25%的豆粕可显着提高生长后期(22-36 d)和生长全期(1-36 d)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P<0.05)。SC和TC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在生长前期、生长后期及全期均无显着差异(P>0.05)。发酵豆粕日粮处理可显着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着降低血清中肌酐和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可显着提高空肠上皮细胞闭合蛋白和闭锁蛋白的基因表达。试验七、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25%和50%的豆粕可提高盲肠食糜微生物α-多样性。在门水平上,提高了硬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日粮添加发酵豆粕显着降低了盲肠食糜中大肠-志贺氏菌属、厌氧原体属和未分类梭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显着提高了毛螺菌菌属、乳酸菌属和Lachnoclostridium属的相对丰度(P<0.05)。25%替代组瘤胃菌属_torques和胃厌氧菌属显着高于对照组和50%替代组(P<0.05)。胃厌氧菌菌属相对丰度与平均日增重(ADG)和IgA、IgM和IgG含量呈现正相关,而厌氧原体属与ADG和IgA、IgM和IgG含量呈现负相关。大肠-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与饲料转化率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豆粕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在发酵豆粕过程中可分泌多种胞外酶,这些胞外酶可破坏豆粕表面结构,分解豆粕中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等。豆粕发酵处理可改善豆粕的营养价值并提高肉鸡氨基酸表观回肠和标准回肠消化率。发酵豆粕通过优化肉鸡盲肠微生物结构和提高肠道粘膜屏障功能而促进肉鸡生长。
伏雪静[2](2019)在《利用体外酶消化法评定非淀粉多糖酶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模拟动物消化方法,对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进行体外的质量评定,并用动物试验对体外结果进行验证,以建立一种快速、实用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质量的体外评定方法。体外试验中,以小麦为底物,不同种类的非淀粉多糖酶为变量,以小麦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和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消化残渣中非淀粉多糖含量的影响为两个测定指标。针对收集到的5种非淀粉多糖复合酶(A-E)、3种非淀粉多糖单一酶(F-H)的质量进行检测及筛选。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显着影响其体外干物质消失率(P<0.05)及消化残渣中非淀粉多糖的含量(P<0.05),且不同的非淀粉多糖酶,尤其是复合酶之间差异显着(P<0.05)。其中复合酶中效果相对较差的为酶D,效果相对较优的为酶E,单一酶中酶G的效果相对较优,酶H的效果较差。根据体外试验的评定结果,将筛选出的非淀粉多糖酶用于肉鸡小麦日粮试验。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AA雄性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小麦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小麦基础日粮+非淀粉多糖酶D、小麦基础日粮+非淀粉多糖酶E、小麦基础日粮+非淀粉多糖酶G及小麦基础日粮+非淀粉多糖酶H,并设立玉米-豆粕型日粮组作为正对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酶G提高了21及42日龄肉鸡的体重(P<0.05),效果优于酶H;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长前期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着(P>0.05)。肉鸡生长后期,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显着(P<0.05),且酶G优于酶H;两种非淀粉多糖复合酶显着降低了肉鸡生长后期的料重比(P<0.05);1-42日龄,非淀粉多糖酶E组的料重比与小麦日粮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效果优于酶D,与体外消化法评定结果一致。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日粮表观代谢能的影响不显着(P>0.05)。非淀粉多糖酶E、G提高了42日龄肉鸡非淀粉多糖的消化率(P<0.05),效果分别优于酶D、H,与体外消化法评定结果一致。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回肠的食糜黏度影响不显着(P>0.05)。21日龄,小麦日粮对照组的盲肠食糜黏度显着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酶H组的盲肠食糜黏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效果优于酶G。两种单一酶对肉鸡的粪便黏度有显着影响(P<0.05),酶H显着降低了21日龄肉鸡的粪便黏度(P<0.05),效果优于酶G。酶G显着降低了42日龄肉鸡的粪便黏度(P<0.05),效果优于酶H。非淀粉多糖酶对肝脏指数、腹脂指数、胰腺指数、胸肌率及肠道指数都无显着性影响(P>0.05)。21日龄,饲喂小麦日粮的肉鸡腿肌率显着低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P<0.05)。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血糖浓度升高(P<0.05)。非淀粉多糖酶对空肠的形态没有影响,但影响了回肠及盲肠的形态(P<0.05)。酶G显着提高了21日龄肉鸡回肠的绒隐比,效果优于酶H,与体外消化法评定结果一致。酶E增加了42日龄肉鸡盲肠的绒毛长度,提高了绒隐比,效果优于酶D(P<0.05),与体外评定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利用体外酶消化技术对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产品进行质量评定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产品检测与生产验证,体内外验证结果比较一致。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产品质量的体外评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何鑫[3](2018)在《非淀粉多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和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普遍存在于仔猪配合饲料中,作为抗营养因子影响仔猪的养分消化与肠道健康,在饲料中添加NSP酶是缓解该抗营养作用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仔猪的生产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体外与体内试验评定NSP酶(由AB Vista公司提供)对饲粮养分消化的影响及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一选用96头经7天预饲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7.44±0.07 kg),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采用2×2因素试验设计探究了添加木聚糖酶(0、30 mg/kg,即0、24000 BXU/kg),添加甘露聚糖酶(0、10 mg/kg,即0、10000 MNU/kg)以及二者交互对仔猪的影响作用。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3头猪,正式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与甘露聚糖酶降低试验后期(22~42d)仔猪的腹泻率与腹泻指数(P<0.05);添加甘露聚糖酶提高仔猪的干物质、Ca消化率(P<0.05);添加木聚糖酶提高仔猪的粗脂肪、Ca消化率(P<0.05)。小结: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能缓解仔猪腹泻,提高养分消化率。试验二使用两步酶法进行体外仿生消化试验(模拟猪胃、小肠消化过程),以玉米-豆粕型饲粮(木聚糖,3.33%)为消化底物,分别添加0、30、60、90 mg/kg(0、24000、48000、72000 BXU/kg)木聚糖酶进行处理,每个处理六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木聚糖酶提高玉米-豆粕型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P<0.05)与葡萄糖释放率(P<0.05),其中葡萄糖释放率与酶剂量呈正线性相关(P<0.05)。小结:仿生消化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协助裂解饲料原料细胞壁,释放出胞内营养物质,提高饲粮养分消化率。试验三选取54头经7天预饲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7.76±0.10 kg),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木聚糖含量3.33%)。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30、60 mg/kg(0、24000、48000 BXU/kg)木聚糖酶。共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公母各半),每个重复3头猪,正式试验期28d。结果表明:添加30 mg/kg木聚糖酶提高仔猪的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P<0.05);添加木聚糖酶线性降低仔猪的料重比(Feed/gain,F/G)(P<0.05);添加30 mg/kg木聚糖酶降低仔猪胃内食糜的相对黏度(P<0.05);木聚糖酶线性提高空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原癌基因蛋白Bcl-2的基因表达量(P<0.05);木聚糖酶线性增加仔猪空肠分泌型免疫性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 A)的含量(P<0.05)。小结: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改善仔猪的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综上所述,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24000 BXU/kg木聚糖酶和10000 MNU/kg甘露聚糖酶能减轻断奶仔猪腹泻,改善养分消化;在木聚糖含量为3.33%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24000、48000 BXU/kg木聚糖酶能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肠道的机械和免疫屏障功能。
杨晓敏[4](2018)在《小麦型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酶制剂是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的一类重要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非淀粉多糖酶(Non-starch polysaccharide,NSP)因具有改善肠道微生物发酵、降低纤维抗营养作用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开发和筛选作用功效更强的NSP酶对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断奶仔猪为试验动物,旨在通过饲养试验,比较两种NSP酶Rovabio Advance(RA)和Rovabio Excel(RE)在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仔猪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设计三个处理:对照组、RA酶组和RE酶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RA酶组和RE酶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RA酶或RE酶的日粮,两种酶的主成分均为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RE酶主要是内切酶,而RA酶兼具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酶活均为1800 U/kg。从同批次断奶仔猪中选择外三元(Duroc×Large White×Landrace)雄性(阉割)和雌性仔猪共240头(断奶日龄21天,体重7.27±0.09kg),每80头仔猪随机接受其中一种试验日粮,每种日粮处理设16个重复栏(公母各半),每重复栏5头仔猪。试验为期6周,分为两个阶段,断奶后前2周为试验前期,后4周为试验后期。记录猪只入试体重和每阶段结束体重,每天观察并记录猪只健康状况,每周记录采食量。在试验结束当天,从每处理每栏选择健康且接近平均体重的猪只采集粪样和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ELISA方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气相色谱仪测定粪便挥发性脂肪酸(VFA),奥氏粘度计(Ф0.50.6mm)测定粪便相对粘度,采用16S r RNA法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测定粪样微生物组成。结果如下:(1)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粮处理对试验前期(断奶后1-2周)的料肉比有显着(P<0.05)影响,RE酶组的料肉比(1.16±0.05)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1.21±0.05)和RA酶组(1.22±0.04)组。日粮处理对试验前期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均无显着(P>0.05)影响。日粮处理以及NSP酶与性别的互作对试验后期(断奶后3-6周)的ADG均有显着(P<0.05)影响,从日粮处理而言,RA酶组ADG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和RE酶组,从酶与性别的互作效应而言,RA酶组母猪的ADG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和RE酶组。日粮处理以及NSP酶与性别的互作对试验后期的ADFI和料肉比均没有显着(P>0.05)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断奶第3周(即试验后期换料的第1周),RA酶组(0.72%)的腹泻频率极显着(P<0.01)低于对照组(4.31%)和RE酶组(4.11%)。在整个试验后期,RA酶组(1.43%)的腹泻频率也显着(P<0.05)低于对照组(2.43%)、极显着(P<0.01)低于RE酶组(3.12%)。在试验全期(断奶后1-6周),酶与性别的互作对仔猪ADG有显着(P<0.05)影响,具体来说,RA酶组母猪的ADG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和RE酶组母猪。酶与性别的互作对试验全期的ADFI和料肉比均没有显着(P>0.05)影响。(2)添加NSP酶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日粮处理对仔猪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均有显着(P<0.05)影响,RA酶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和RE酶组,RA酶组球蛋白含量显着(P<0.05)高于RE酶组、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同时,性别对仔猪血清葡萄糖含量有显着(P<0.05)影响,雌性仔猪血清葡萄糖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雄性。日粮处理以及酶与性别的互作对血清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着(P>0.05)影响。(3)添加NSP酶对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日粮处理对仔猪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显着(P<0.05)影响,RA酶组血清IL-1β的含量显着(P<0.05)低于RE酶组,且低于对照组,但无显着差异(P>0.05)。RA酶组血清TNF-α水平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极显着(P<0.01)高于RE酶组;日粮处理以及酶与性别的互作对血清IL-6无显着影响(P>0.05)。同时,日粮处理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和Ig M有显着(P<0.05)影响,具体来看,RA酶组和RE酶组血清Ig G水平分别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RA酶组血清Ig M水平也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日粮处理对血清Ig A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且酶与性别互作对仔猪血清Ig G、Ig M和Ig A水平均无显着(P>0.05)影响。(4)添加NSP酶对粪便粘度和VFA的影响:RA酶组粪便粘度较对照组和RE酶组有降低的趋势(P<0.10),日粮处理以及酶与性别的互作对仔猪粪便乙酸、丙酸、丁酸等VFA水平无显着影响(P>0.05)。(5)添加NSP酶对粪便微生物的影响:16S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根据Observed species指数,样品的测序量基本覆盖了样品的所有物种。通对NMDS的分析,我们发现,对照组和RA酶组内样品的点聚集比较密级,且组间距离增大,表明RA酶处理效应对物种信息产生了变化,改变了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菌群结构的变化我们得到以下结果:a)门水平上分析发现,添加RA酶显着(P<0.05)降低Firmicutes(厚壁菌门)丰度。同时发现,RA酶组雄性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的丰度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雄性。b)属水平上分析发现,RA酶显着(P<0.05)升高了Ruminococcaceae(瘤胃球菌科)定义下属的丰度,一种主要参与降解NSP并产生丁酸参与炎症调节的微生物;具体来看,RA酶显着(P<0.05)升高了RuminococcaceaeUCG-010、RuminococcaceaeUCG-013、RuminococcaceaeUCG-002)的丰度。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RA酶显着(P<0.05)升高了部分Prevotella(普氏菌科)定义下属的丰度,包括PrevotellaceaeUCG-004和PrevotellaceaeNK3B31group,这些菌属可以产生水解纤维素和木聚糖所需的酶,表明RA酶对微生物的调节作用具有选择性,因此推测RA酶专一性地提高了可以分泌NSP酶的肠道微生物,例如:Prevotella(普氏菌属)和Ruminococcaceae(瘤胃球菌科)分类下的属,体现了RA酶通过促进NSP降解菌增殖来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NSP酶RA酶或RE酶对仔猪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A酶在降低仔猪腹泻率方面效果更优,与其促进NSP降解菌增殖、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提高免疫球蛋白分泌有关。
胡玉净[5](2016)在《榆黄蘑、红平菇和双孢菇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理化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α-半乳糖苷酶(a-galactosidase, EC 3.2.1.22)是一种催化移除低聚糖或多糖末端非还原性D-半乳糖的外切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在食品和饲料工业、血型转换、治疗法布里氏病及器官移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饲料工业中,α-半乳糖苷酶是去除豆粕中α-半乳糖苷寡糖类抗营养因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从榆黄蘑、红平菇、双孢菇子实体中纯化分离该酶,并对其理化性质以及对棉籽糖家族的降解效果做了较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新鲜的榆黄蘑子实体为材料,结合使用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出—种酸性α-半乳糖苷酶PCGI,纯化倍数为264倍,纯化后酶的比活为7.92 U/mg。该酶是一种双亚基蛋白,分子量为57 kDa,大亚基分子量为34 kDa,小亚基分子量为26 kDa。以pNPG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500℃。PCGI对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a-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具有显着的抗性。SDS, Cd2+, Cu2+, Hg2+, Al3+, Fe3+和Ag+对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BS显着抑制该酶活性表明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DEPC显着提高该酶的活性表明组氨酸是该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底物多样性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PCGI能够高效并完全降解棉籽糖和水苏糖。以新鲜的红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离纯化出一种酸性α-半乳糖苷酶PDGI,纯化倍数为290倍,纯化后酶的比活为52.18 U/mg。该酶是一种单亚基蛋白,分子量为60 kDa。以pNPG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500℃。该酶具有较宽的pH稳定性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此外,该酶对酸性蛋白酶具有一定抗性。PDGI受K+,Cd2+,Cu2+,Hg2+,Al3+,Fe3+和Ag+的强烈抑制。化学修饰剂DEPC.丁二酮(DIC)和TNBS对该酶具有显着的激活作用,表明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和精氨酸残基参与了该酶的催化反应。NBS和PCMB对酶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色氨酸残基和巯基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底物多样性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能够有效并完全降解棉籽糖和水苏糖。以新鲜双孢菇子实体为材料,分离纯化出一种酸性α-半乳糖苷酶ABGI,纯化倍数为3079倍,纯化后的酶的比活为193.12 U/mg。该酶为单亚基蛋白,属于GH27家族,分子量为43 kDa。以pNPG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4.0和60℃。该酶具有较宽范围的pH稳定性,并对中性蛋白酶和α-糜蛋白酶具有抗性。SDS, Cu2+, Hg2+, Fe3+和Ag+强烈抑制ABGI的活力。化学修饰剂DEPC、DIC、TNBS对ABGI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NBS、DTT(二硫苏糖醇)和PCMB(对氯汞苯甲酸)则强烈抑制ABGI的活力。双孢菇a-半乳糖苷酶能够高效降解pNPG、棉籽糖、水苏糖、瓜尔豆胶、槐树豆胶和蜜二糖,降解率分别为100%、148.3%、41.5%、30.1%、20.0%和4.4%。以上结果表明,榆黄蘑、红平菇、双孢菇α-半乳糖苷酶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进一步拓宽了优良α-半乳糖苷酶的来源,同时对降解豆科植物中的容易引起胀气和消化不良的棉籽糖家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还可以利用双孢菇α-半乳糖苷酶有效降解瓜尔豆胶的活性,改良瓜尔豆胶的结构和特性,提高其商业价值。
张伟,詹志春[6](2011)在《饲用酶制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用酶制剂一直是饲料添加剂领域最为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饲用酶制剂的推广与应用极大促进饲料行业的发展。文中就饲用酶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酶与营养物质消化率、酶与动物肠道健康、酶的协同效应及组合酶的应用、酶与非常规饲料原料应用、酶与发酵饲料原料、饲料中酶的检测、酶的应用效果评价体系、酶的饲料加工特性、抗营养因子的结构特性与酶的筛选、高水平植酸酶的应用、酶的作用模型等。
蒋正芳,陈薇,钟诚[7](2010)在《SNSP非淀粉多糖酶与动物肠道健康》文中认为酶制剂不但提高了各种饲料资源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价值,而且酶解产物通过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有显着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酶制剂将日粮中高黏度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降解成多糖片断或寡糖,寡糖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本文分别阐述了日粮中的长链碳水化合物被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淀粉酶等酶制剂降解后的产物的益生作用,这些作用是益生素和化学合成寡糖无法比拟的。
陈伟[8](2009)在《抗营养因子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利用大豆蛋白源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选择我国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养殖实验、体外细胞培养和胃内灌喂三种不同的实验模式比较研究影响牙鲆利用大豆蛋白的因素,阐明水生动物不能有效利用植物性蛋白源的原因。研究内容包括:(1)大豆皂甙对牙鲆摄食、生长和组织学的影响;(2)大豆异黄酮对牙鲆摄食、生长和组织学的影响;(3)三种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上皮细胞形态、存活率、增殖、膜完整性和功能的影响;(4)等摄食条件下用豆粕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小麦粉为糖源,以三氧化二钇为外源性指示剂,制成4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9.1%,总能20.1 KJ/g)的实验饲料,使饲料中大豆皂甙实际含量分别达到0 (对照组)、0.08%、0.32%和0.64%,研究不同大豆皂甙含量对牙鲆(2.58±0.01 g)摄食、生长、饲料效率、表观消化率和组织学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天投喂2次,达饱食水平。分别在养殖实验开始、28 d和结束时对牙鲆进行称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大豆皂甙水平的升高,牙鲆摄食率、平均体重、鱼体粗脂肪含量和饲料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着下降(P < 0.05)。在实验前28 d,随着饲料中大豆皂甙含量的提高,牙鲆的摄食率呈线性下降趋势(r =– 0.869,P < 0.001),但试验结束时各组间摄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着(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无论在28 d还是试验结束时,饲料中添加0.64%大豆皂甙都显着降低了牙鲆的平均体重(P < 0.001)。添加0.32%的大豆皂甙在28 d时的平均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 < 0.05),但是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P > 0.05)。高浓度的大豆皂甙(0.64%)还造成了牙鲆肝脏和后肠组织的病理性变化。通过分析认为,高含量的大豆皂甙显着抑制了牙鲆的摄食和生长性能,因此在以大豆制品来替代鱼粉饲喂牙鲆时不应该忽略大豆皂甙的抗营养作用。(2)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小麦粉为糖源,以三氧化二钇为外源性指示剂,制成4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9.1%,总能20.1 KJ/g)实验饲料,使饲料中大豆异黄酮实际含量分别达到0 (对照组)、0.1%、0.4%和0.8%,研究不同大豆异黄酮含量对牙鲆(2.58±0.01 g)摄食、生长、饲料效率、表观消化率和组织学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天投喂2次,达饱食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和0.4%的大豆异黄酮对牙鲆摄食、生长、饲料效率、鱼体组成、表观消化率和组织学结构均没有显着影响(P >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较,饲料中添加0.8%大豆异黄酮显着降低了牙鲆的平均体重、鱼体的粗脂肪含量和饲料表观消化率(P < 0.05),并造成了牙鲆后肠组织的病理性变化。通过分析认为,如果饲料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不超过0.4%,它对牙鲆的抗营养作用不明显。由于一般大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在0.10.3%,因此本文建议在使用大豆制品来替代鱼粉饲喂牙鲆时可以不用考虑大豆异黄酮的抗营养作用。(3)通过分离和原代培养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并以其为细胞模型,研究大豆中三种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对其形态、存活率、增殖、膜完整性和功能的影响。本实验研究的三种抗营养因子为大豆皂甙、植酸和棉子糖,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分别为2、4和8 g L-1。结果表明:与其他三个处理组相比(对照、植酸和棉子糖),在培养液中添加2 g L-1的大豆皂甙显着抑制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存活、增殖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P < 0.001),并严重破坏了牙鲆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液中添加4 g L-1的植酸显着改变牙鲆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并抑制细胞的存活、增殖、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培养液中添加8 g L-1的棉子糖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存活、增殖、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均没有显着影响(P > 0.05)。本实验添加的浓度参考了这三种抗营养因子在一般大豆制品中的含量,也是当牙鲆摄食含有50%豆粕的饲料后它的肠上皮细胞所在环境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比其他以细胞为研究模型的报道要高。通过分析认为,在使用大豆制品来替代鱼粉饲喂牙鲆时应重视大豆皂甙和植酸对鱼类肠道的损害作用,并设法去除,不过可以不用考虑棉子糖的抗营养作用。(4)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配制了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粗蛋白50.0%,总能20.5 KJ/g)。采用长时间胃内灌喂法(被动摄食)投喂牙鲆(60.0±0.66 g),在摄食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以鱼粉为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多种抗营养因子(0.2%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0.2%大豆皂甙、0.2%大豆异黄酮、0.4%植酸钠和0.5%棉子糖)和以45%豆粕替代鱼粉为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0.75%蛋氨酸和0.25%赖氨酸)对牙鲆生长、存活、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实验在室内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桶5尾鱼,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天人工灌喂饲料1次,每尾鱼1ml (干重0.54 g)。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灌喂法养殖的牙鲆生长和存活状况良好,对照组饲料效率达到1.22,且实验期间没有出现鱼体死亡现象;在摄食量相同的情况下,用豆粕替代45%的鱼粉显着降低了牙鲆的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P < 0.05),且平均体增重还不到鱼粉组的一半(从15.68g到7.73g,P < 0.05);在摄食量相同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多种抗营养因子在实验开始的前四天显着降低了牙鲆的体增重和饲料效率(P < 0.05),但随着实验周期的延长,在饲料中添加多种抗营养因子对牙鲆的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着影响(P > 0.05);在摄食量相同的情况下,与豆粕组相比较,在豆粕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牙鲆的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着影响(P > 0.05)。通过分析认为,在用豆粕替代45%鱼粉的实验中,抗营养因子不是导致牙鲆生长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替代45%鱼粉的豆粕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并不能有效改变豆粕的替代效果;由于本实验采用的是人工灌喂的投喂模式,不会存在诱食性差的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可能还存在影响牙鲆利用大豆蛋白源的其他因素,并提出了以下三个易被忽略的因素:①豆粕中存在大量不能被鱼类利用的能量物质;②大豆蛋白本身的抗营养作用;③大豆蛋白和鱼粉蛋白水解生成的小肽混合物组成不同。
李学俭[9](2008)在《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取断乳仔猪为研究对象,通过β-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为β-甘露聚糖酶的系统开发利用、在仔猪断乳阶段饲料中的应用及适宜添加剂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特进行如下五个试验:试验一,选用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第1组即对照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β-甘露聚糖酶0、0.025%、0.05%、0.1%。研究不同水平的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消化道酶活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宜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1.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断乳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2.可以降低饲料成本2-7%,提高经济效益。3.除了对日粮中钙、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着外(P>0.05),可以显着提高其它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4.可以显着地提高肠道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P<0.05),对肠道脂肪酶没有产生显着性影响。5.就生产性能的影响而言,β-甘露聚糖酶的最宜添加量为0.05%。试验二,在试验一选出最宜添加量的基础上,选取150头健康的28±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组1为基础日粮组,组2和组3为0.05%β-甘露聚糖酶和抗生素合用组,分别降低日粮能值80kcal/kg和100kcal/kg,组4和组5分别在降低日粮能值80kcal/kg和100kcal/kg基础上仅添加0.05%β-甘露聚糖酶。以研究0.05%β-甘露聚糖酶在断乳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有效能值。试验结果表明:1.0.05%β-甘露聚糖酶在断乳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可以代替饲料能值80-100kal/kg。2.β-甘露聚糖酶和抗生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试验三:试验一进行时,于仔猪断奶前、断奶后即试验期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末采血测定仔猪猪瘟抗体、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研究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1.可以显着提高血清T4和IGF-1水平(P<0.05),对血清T3没有显着性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仔猪的生长。2.可以显着提高血清SOD、GSH-PX和T-AOC酶活力,降低血清MDA产量(P<0.05),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3.可以显着提高血清IgA、IgG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血清IgM影响不显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4.对血清GPT、GOT活性没有产生影响,显着降低血清LDH、CK酶活力(P<0.05),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仔猪的断乳应激。5.可以显着提高猪瘟抗体效价(P<0.05),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体液免疫机能。6.可以显着提高血清AKP活力和血糖浓度,显着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P<0.05),从而促进了机体内蛋白的沉积。对血清尿素氮没有显着性影响。7.对血清脂类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一定程度上能调节机体脂类的代谢,加快脂肪的消化吸收,降低体内胆固醇的沉积。试验四:试验一结束当天上午每重复随机选取1头健康仔猪屠宰,立即取出相应的肠段,研究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表明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1.可以提高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量(P>0.05)。2.可以显着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的pH值(P<0.05)。3.可以显着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P<0.05);提高了回肠的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但差异不显着。4.综合β-甘露聚糖酶对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0.05%β-甘露聚糖酶的效果好于其它两个剂量。试验五:于试验一基础上进行,于试验的第14天,28天分别在早、中、晚收集每重复组新鲜粪便各50g混合均匀后,放置冰盒中,迅速运至实验室-20℃下保存以供DNA提取→菌群DNA的PCR扩增→DGGE分析。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1.试验前期可以显着提高DGGE图谱中条带数目和多样性参数H’(P<0.05),试验后期可以提高DGGE图谱中条带数目和多样性参数H’,但差异不显着(P>0.05)。2.β-甘露聚糖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断乳应激所引起的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本研究结论是,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其中0.05%β-甘露聚糖酶在提高生产性能方面最好;其生产性能的提高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机体免疫机能而实现的。
徐骏[10](2007)在《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小麦饲料营养价值,本文通过体外法和体内法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的消化率和主要产物的生成量以及代谢的影响,对木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1、体外模拟法研究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中养分消化率、产物生成量以及相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显着提高粗蛋白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P<0.05)。添加木聚糖酶2560FXU/kg可提高蛋白消化率5.12个百分点。和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显着地降低酶解液的相对粘度(P<0.01)。随着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酶解液的相对黏度逐渐下降。随着酶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粘度先是上升,而后下降。小麦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后,可显着提高上清液中阿拉伯糖、葡萄糖和阿拉伯低聚木糖的浓度(P<0.05)。同时也显着降低了阿拉伯低聚木糖中阿拉伯糖与木糖的比值(A/X)。2、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力0.03%和0.1%的木聚糖酶使21日龄肉仔鸡增重提高了3.08%-5.92%,料重比降低了2.5%-5%。其中添加0.1%木聚糖酶显着提高了增重(P<0.05),同时显着降低了料重比(P<0.05)。相对于小麦对照组,添加0.1%的木聚糖酶使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肠道长度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木聚糖酶使消化道食糜pH值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木聚糖酶显着提高了回肠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总肠道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着提高了回肠和总肠道半纤维素消化率(P<0.01)。木聚糖酶可显着提高嗉囊、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中阿拉伯糖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了嗉囊、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中木糖含量(P<0.05),同时也显着提高了回肠食糜中葡萄糖的含量(P<0.05)。木聚糖酶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中阿拉伯低聚木糖的含量(P<0.05)。对功能性寡糖: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蔗果三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木聚糖酶分别使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提高了26.6%、44.5%(P<0.05)、7.6%和25.1%(P<0.01)。木聚糖酶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9.1%(P<0.05)和16.9%。木聚糖酶使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T3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8.06%和5.53%,使胰岛素和T4含量分别提高了6.96%、29.07%,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
二、饲料非淀粉多糖与寡糖的抗营养及营养作用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料非淀粉多糖与寡糖的抗营养及营养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豆粕的营养特性 |
1.3 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
1.3.1 大豆球蛋白的结构及抗营养作用 |
1.3.2 β-伴大豆球蛋白的结构及抗营养作用 |
1.3.3 豆粕中的其他抗营养因子 |
1.4 发酵豆粕 |
1.4.1 豆粕的微生物固态发酵 |
1.4.2 发酵豆粕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4.3 发酵豆粕对动物免疫性能的影响 |
1.4.4 发酵豆粕对动物肠道结构的影响 |
1.4.5 发酵豆粕对动物肉品质的影响 |
1.4.6 发酵豆粕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豆粕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分离 |
3.1.2 豆粕来源和筛选培养基 |
3.1.3 豆粕发酵方法 |
3.1.4 体外仿生消化试验 |
3.1.5 发酵菌株的鉴定 |
3.1.6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2 小鼠安全性评价 |
3.2.1 试验小鼠及试验方法 |
3.2.2 观察指标 |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抗原蛋白平板筛选结果 |
3.3.2 淀粉和木聚糖平板筛选结果 |
3.3.3 菌株发酵豆粕验证 |
3.3.4 发酵菌株的鉴定 |
3.3.5 发酵对豆粕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6 发酵对豆粕体外干物质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 |
3.3.7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鼠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8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小鼠肠道形态和器官形态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产酶分析及其对豆粕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发酵豆粕的制备 |
4.1.2 扫描电镜分析 |
4.1.3 红外光谱分析 |
4.1.4 发酵豆粕蛋白质组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豆粕发酵前后表面形态比较 |
4.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4.2.3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生酶蛋白质量评估 |
4.2.4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生酶蛋白的富集分析 |
4.2.5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生豆粕降解相关酶蛋白的鉴定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优化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菌种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发酵温度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3 不同发酵时间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4 混菌发酵豆粕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5 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和混菌发酵豆粕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2.6 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和混菌发酵豆粕对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发酵条件对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2 混菌发酵对豆粕氨基酸组成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非淀粉多糖酶协同发酵豆粕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α-半乳糖酶酶解豆粕 |
6.2.2 果胶酶酶解豆粕 |
6.2.3 复合酶酶解豆粕 |
6.2.4 解淀粉芽孢杆菌联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豆粕抗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非淀粉多糖酶对豆粕还原糖释放量的影响 |
6.3.2 解淀粉芽孢杆菌联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豆粕抗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代谢能测定试验 |
7.1.3 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试验 |
7.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豆粕和发酵豆粕表观代谢能 |
7.2.2 豆粕和发酵豆粕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 |
7.3 讨论 |
7.3.1 豆粕发酵处理对豆粕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
7.3.2 豆粕发酵处理对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设计和试验日粮 |
8.1.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8.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8.2.2 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8.2.3 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8.2.4 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空肠粘膜屏障基因表达的影响 |
8.3 讨论 |
8.3.1 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8.3.2 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8.3.3 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设计与试验日粮 |
9.1.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9.1.3 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
9.1.4 盲肠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9.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测序结果 |
9.2.2 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9.2.3 不同分类水平组成分析 |
9.2.4 盲肠微生物LEfSe分析 |
9.2.5 盲肠微生物和生产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9.2.6 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9.3 讨论 |
9.3.1 日粮添加发酵豆粕对盲肠食糜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9.3.2 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肉鸡盲肠食糜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主要结论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利用体外酶消化法评定非淀粉多糖酶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型日粮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
1.2 非淀粉多糖 |
1.2.1 非淀粉多糖的分类 |
1.2.2 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机理 |
1.3 非淀粉多糖酶 |
1.3.1 非淀粉多糖酶的种类 |
1.3.2 非淀粉多糖酶的来源 |
1.3.3 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制 |
1.3.4 非淀粉多糖酶的饲喂方法 |
1.3.5 非淀粉多糖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
1.4 体外模拟消化评定方法 |
1.4.1 一步法 |
1.4.2 两步法 |
1.4.3 三步法 |
1.4.4 体外消化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试剂配制 |
2.1.4 试验耗材 |
2.1.5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非淀粉多糖酶质量体外评定方法 |
2.2.2 非淀粉多糖酶在质量体内验证方法 |
2.3 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体外试验结果 |
3.1.1 小麦常规养分测定 |
3.1.2 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 |
3.1.3 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消化残渣中非淀粉多糖含量的影响 |
3.2 动物试验结果 |
3.2.1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日粮AME的影响 |
3.2.3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响 |
3.2.4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食糜及粪便黏度的影响 |
3.2.5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6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消化道生理和形态的影响 |
3.2.7 不同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体外消化法评定非淀粉多糖酶质量 |
4.2 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
4.2.1 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2 非淀粉多糖酶对NSP消化率、食糜及粪便黏度的影响 |
4.2.3 非淀粉多糖酶对小麦日粮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
4.2.4 非淀粉多糖酶对器官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5 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肠道指数及其形态的影响 |
4.3 体内外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非淀粉多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和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NSP概述 |
1.1 NSP的分类 |
1.1.1 NSP的溶解性分类 |
1.1.2 NSP的结构组成分类 |
1.2 NSP的抗营养性 |
1.3 饲料中的NSP组成 |
1.3.1 阿拉伯木聚糖 |
1.3.2 甘露聚糖 |
2 NSP酶作用机制 |
2.1 裂解植物细胞壁 |
2.2 降低食糜黏度 |
2.3 改善肠道微生态 |
2.4 调节畜禽内分泌 |
3 NSP酶的体外研究进展 |
3.1 酶制剂的体外评定方法 |
3.2 NSP酶的体外研究 |
4 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的应用研究 |
4.1 酶解作用过程 |
4.2 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 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5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饲粮添加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试验用酶与试验饲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1 饲料样采集与处理 |
2.4.2 粪样收集与处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生长性能 |
2.5.2 腹泻指标 |
2.5.3 养分表观消化率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性能 |
3.2 腹泻指标 |
3.3 养分表观消化率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木聚糖酶对饲粮水解效果的仿生消化法评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木聚糖酶与试验饲粮 |
2.3 猪体外模拟消化操作规程 |
2.3.1 所需试剂与溶液 |
2.3.2 模拟消化与取样过程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消化残渣电镜扫描 |
2.4.2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
2.4.3 体外葡萄糖与还原糖释放量 |
2.4.4 消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消化残渣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2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
3.3 体外葡萄糖与还原糖释放量 |
3.4 消化液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三 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木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回肠养分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木聚糖酶与试验饲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1 饲料样采集与处理 |
2.4.2 肠道内容物及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生长性能 |
2.5.2 腹泻指标 |
2.5.3 消化道食糜pH |
2.5.4 消化道食糜黏度 |
2.5.5 回肠GE、CP表观消化率 |
2.5.6 肠道组织形态学指标及 GC、IEL 计数 |
2.5.7 基因相对表达量 |
2.5.8 肠道微生物 |
2.5.9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性能 |
3.2 腹泻指标 |
3.3 消化道食糜理化性质 |
3.3.1 胃、空肠、盲肠、结肠食糜pH |
3.3.2 胃、空肠食糜黏度 |
3.4 回肠GE、CP表观消化率 |
3.5 肠道屏障 |
3.5.1 小肠形态学观察 |
3.5.2 小肠免疫学指标 |
3.5.3 细胞间紧密连接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3.5.4 小肠杯状细胞计数与黏液蛋白基因的表达 |
3.5.5 盲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全文讨论 |
2 全文结论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麦型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非淀粉多糖(NSP) |
2 麦类饲粮NSP分布 |
2.1 阿拉伯木聚糖 |
2.2 β-葡聚糖 |
3 NSP抗营养机制 |
3.1 粘度升高 |
3.2 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 |
3.3 营养屏障作用 |
3.4 NSP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4 NSP酶制剂消除抗营养作用 |
5 小麦型饲粮添加NSP酶制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1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和日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指标采集 |
2.5 指标测定 |
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添加NSP酶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添加NSP酶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4 添加NSP酶对粪便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4.5 添加NSP酶对粪便相对粘度的影响 |
4.6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 讨论 |
5.1 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 添加NSP酶对粪便相对粘度的影响 |
5.3 添加NSP酶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 添加NSP酶对仔猪血液炎症因子及免疫的影响 |
5.5 添加NSP酶对仔猪粪便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5.6 添加NSP酶对仔猪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榆黄蘑、红平菇和双孢菇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理化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营养因子 |
1.2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方法 |
1.3 酶制剂 |
1.4 α-半乳糖苷酶 |
1.5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
1.6 α-半乳糖苷酶的应用 |
1.7 榆黄蘑子实体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8 红平菇子实体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9 双孢菇子实体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5 榆黄蘑子实体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方法 |
2.6 红平菇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方法 |
2.7 双孢菇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榆黄蘑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性质 |
3.2 红平菇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结果及理化性质分析 |
3.3 双孢菇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结果及理化性质分析 |
3.4 来源于侧耳属的α-半乳糖苷酶理化性质的分析 |
3.5 来源于大型真菌的α-半乳糖苷酶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榆黄蘑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 |
4.2 红平菇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及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 |
4.3 双孢菇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及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6)饲用酶制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酶与营养物质消化率 |
1.1 植酸酶与磷及营养物质消化率 |
1.2 非淀粉多糖酶 |
1.3 消除特异性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
2 酶与动物肠道健康 |
2.1 酶制剂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
2.2 木聚糖酶 |
2.3 甘露聚糖酶 |
2.4 酶与家禽坏死性肠炎 |
3 酶的协同效应及组合酶的应用 |
3.1 酶的协同效应 |
3.1.1 非淀粉多糖单酶之间的协同效应 |
3.1.2 非淀粉多糖酶与植酸酶之间的协同效应 |
3.2 组合酶的应用 |
3.2.1 纤维素酶 |
3.2.2 木聚糖酶与木糖苷酶 |
3.2.3 底物结构特性与酶的选择 |
4 高水平植酸酶的应用 |
5 酶的饲料加工特性研究 |
6 酶的应用与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开发 |
7 酶与发酵饲料原料 |
7.1 发酵豆粕 |
7.2 发酵菜粕 |
8 饲料中酶的检测 |
9 酶的应用效果评价体系 |
9.1 生理酶活的评价 |
9.2 体外消化试验 |
9.3 动物试验 |
1 0 酶的作用模型 |
11结语 |
(8)抗营养因子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利用大豆蛋白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限制鱼类利用植物蛋白源的因素 |
1 寻求鱼粉替代蛋白源的必要性 |
2 水产饲料中鱼粉替代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3 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
3.1 豆粕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平衡 |
3.2 适口性的影响 |
3.3 豆粕中部分营养物质的相对缺乏或过量 |
3.4 豆粕中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 |
3.4.1 抗营养因子的定义 |
3.4.2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 |
3.4.3 抗营养因子存在的生态学意义 |
3.4.4 蛋白质类抗营养因子 |
3.4.5 碳水化合物类抗营养因子 |
3.4.6 次生代谢产物类抗营养因子 |
3.4.7 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方法 |
3.4.8 抗营养因子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及展望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
5 研究内容 |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5.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
5.2.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5.2.2 技术路线 |
5.2.3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大豆皂甙对牙鲆摄食、生长和组织学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饲料及大豆皂甙添加量的设计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3 样品收集及化学分析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对牙鲆摄食、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
3.2 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对牙鲆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
3.3 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对牙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对牙鲆肠和血浆LDH 和ALP 活性的影响 |
3.5 饲料中添加大豆皂甙对牙鲆肝脏和后肠组织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饲料中添加高浓度大豆皂甙(0.64%)对牙鲆的影响 |
4.2 低浓度大豆皂甙(0.08%添加量)对牙鲆的影响 |
4.3 饲料中添加中等浓度大豆皂甙(0.32%)对牙鲆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三章 大豆异黄酮对牙鲆摄食、生长和组织学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饲料及大豆异黄酮添加量的设计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3 样品收集及化学分析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牙鲆摄食、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
3.2 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牙鲆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
3.3 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牙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牙鲆肝脏和后肠组织学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豆异黄酮对牙鲆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饲料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机体影响研究的争议 |
5 结论 |
第四章 三种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上皮细胞形态、存活率、增殖、膜完整性和功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牙鲆 |
2.2 药品、试剂及配制 |
2.3 仪器设备 |
2.4 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2.5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
2.6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7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8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9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 |
2.10 计算及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
3.2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3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5 抗营养因子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4.2 大豆皂甙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4.3 植酸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4.4 棉子糖对牙鲆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5 结论 |
第五章 等摄食量条件下用豆粕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饲料及投喂方法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3 样品收集及化学分析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处理的饲料对牙鲆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的饲料对牙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采用灌喂方法做牙鲆养殖试验的可行性 |
4.2 用豆粕替代45%的鱼粉对牙鲆的影响 |
4.3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多种抗营养因子对牙鲆的影响 |
4.4 用豆粕替代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对牙鲆的影响 |
4.5 影响牙鲆利用豆粕因素的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List) |
致谢 |
(9)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的发展历史 |
1.2 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1.3 甘露聚糖类物质的抗营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
1.4 甘露寡糖的研究进展 |
1.5 断乳仔猪消化生理特点 |
1.6 DGGE在研究动物肠道微生态中的应用 |
1.7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和有效能值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2.1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有效能值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三章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肠道菌群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研究进展 |
2. 木糖和低聚木糖的营养生理作用 |
3. 离体消化技术在NSP酶制剂作用效果研究中的应用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体外法研究木聚糖酶制剂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饲料非淀粉多糖与寡糖的抗营养及营养作用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工艺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李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利用体外酶消化法评定非淀粉多糖酶质量的研究[D]. 伏雪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非淀粉多糖酶对饲粮养分消化和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D]. 何鑫.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4]小麦型饲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杨晓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榆黄蘑、红平菇和双孢菇子实体中α-半乳糖苷酶理化性质的研究[D]. 胡玉净.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6]饲用酶制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张伟,詹志春. 饲料工业, 2011(S1)
- [7]SNSP非淀粉多糖酶与动物肠道健康[A]. 蒋正芳,陈薇,钟诚. 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10
- [8]抗营养因子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利用大豆蛋白源的影响[D]. 陈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β-甘露聚糖酶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 李学俭.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10]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D]. 徐骏.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