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殖民主义及其在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的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殖民主义论文,现代史论文,近代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通常所说的殖民主义一般指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外殖民侵略活动。它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认为,近代殖民主义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基本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下半叶,几乎贯穿了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整个过程。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充分反映了殖民主义的问题。例如,大纲规定了世界近代史的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其中,有两方面内容和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有关。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内容安排中,也有大量的相关内容。关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学术界思想进一步解放,研究角度空前开阔,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由于西化思想的侵蚀,特别是近年来新殖民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对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殖民侵略的认识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思想混乱。因此,如何正确反映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历史,是我们编写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殖民主义
编好殖民主义的有关历史内容,首先要对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目前,我国史学界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对殖民主义的掠夺性和它的罪恶没有太大的分歧,争论主要集中在对殖民主义客观作用的理解上。1853年,马克思在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接连撰写了《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文章,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和预测。他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另一方面又必然会造成“新的生产力”,“播下新的社会因素”。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这就是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史学界对双重使命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及其侧重点的理解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例如,有的学者、主要是西方学者,他们认为,遭受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地区的社会本身缺乏导致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条件,因此,建设性的使命要大于破坏性的使命。他们提出近代殖民主义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促进现代化的作用,这是非西方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注: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载塞·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0页。)。因此,殖民主义是功大于过(注:L.H.Gann and P.Duignan,Colonialism in Africa,1870-1960.I,London,1967,P382.)。有的学者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殖民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什么进步作用”(注:董小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再认识》,载《光明日报》1992年10月10日。),等等。
那么,殖民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遭受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不同地区,殖民主义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有区别的。因此,必须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一些具体的剖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首先,就殖民主义而言,它在早期和中晚期的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从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沿着新航路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开始直到19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的早期殖民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稍后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各国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仍处在农业和手工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如果说当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殖民者在进行赤裸裸掠夺财富的同时,还可以输出一些手工业产品的话,那么,殖民者在印度、中国等封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没有什么经济优势可言了。英国侵略印度之初,它的最先进的手工业部门纺织业不但没有在印度打开销路,反而一度险些被进口的印度土布占领英国市场。而此时英国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过程中,它在与中国生产力的较量中更是没有优势。直到19世纪20-30年代,英国的印花布甚至往往要亏本60%以上才能在中国销出(注: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因此,英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南京生产的布,无论在质地上还是在成本上,都优于曼彻斯特的布”(注:M.Greenberg:British Tra-de and Opening of China 1800-1842.London,1951,pl.)。于是,英国人为了弥补巨额的贸易逆差,只好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向中国偷运鸦片。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早期殖民侵略活动以赤裸裸的掠夺为主要特征,对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来说,殖民主义带来的只是灾难,谈不上有客观积极作用,更不用说有什么双重使命。就破坏性的使命而言,殖民者对旧的落后制度触动的程度并不深,直到19世纪早期,“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页。)。就建设性的使命而言,它也没有传播多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19世纪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壮大。资产阶级殖民掠夺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赤裸裸的金银财富掠夺,而是要为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占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产阶级凭着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和坚船利炮,开始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落后的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进行破坏。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例,据统计,1824年到1837年,英国向印度出口的细棉布增加了64倍;1850年,英国向印度输出了总值高达802万英镑的商品;其中棉纺织品占522万英镑。在殖民国家强大的工业经济的冲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瓦解,殖民主义的破坏性使命得以完成。同时,“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4-175页。)。为了能够直接利用殖民地的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占领当地市场,殖民者开始在殖民地开办工厂,兴建铁路等工业基础设施。而当英国“将铁路和工业制度的其他产物介绍到印度来以后……便不能把改变的巨轮停顿下来”(注:尼赫鲁:《尼赫鲁自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494页。)了,这就是殖民主义的建设性使命。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
19世纪晚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深受垄断性高额利润的刺激,纷纷增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掠夺性进一步加强,双重使命的表现也更加突出。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时所指出的:“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20-621页。)。
其次,就殖民地区而言,由于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以及遭受殖民侵略的程度不同,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表现及其影响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别。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本身的封建专制势力比较浓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它们在殖民地基本上也是按照封建制的方式进行管理。西班牙在它的拉美殖民地就建立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而葡萄牙也在巴西建立了封建专制体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通过大量屠杀土著居民和移民,直接移植了本国政治观念和经济制度;同时,它也竭力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给印度等土著居住的殖民地。日本在吞并中国台湾以后,也没改变当地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度,而是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农村封建结构,在此基础上榨取垄断利润。
二、如何正确看待殖民主义的客观历史作用
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19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尽管殖民主义者主观上满怀着无可怀疑的侵略、掠夺的目的,但是,受高额利润的诱惑,他们不由自主地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投资兴办了许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等近代化的产业,如英国在统治印度期间,就修建了长达6.5万多公里的铁路。同时,为了便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有效地进行殖民剥削,他们也需要推进目的在于破坏自然经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改革,于是,殖民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行西式教育,培养新式知识分子,建立近代化的政治机构,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样,就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实现着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客观上促进着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改造和进步。正如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所说的,不管英国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印度社会变革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页。)。
其次,更要充分正视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双重使命”的局限性。毫无疑问,殖民主义的罪恶罄竹难书。殖民主义者的侵略破坏了当地人民的和平生活,摧毁了当地的民族工业,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明,有的地区甚至导致种族灭绝。殖民主义者在早期殖民侵略期间,抢劫金银财富,屠杀土著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走私鸦片,无恶不作,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世纪以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遭受了更进一步的掠夺。仍以印度为例,19世纪下半叶,英国每年从印度掠走高达1.5亿英镑的财富;大量的粮食、棉花从印度运往英国,而印度人民却遭受了24次饥荒,平均两年左右一次,总共有2000多万人死亡。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是不自觉的客观后果,所有殖民者主观上都是殖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就决定了无论是“破坏性使命”,还是“建设性使命”,都不可能进行彻底。例如,在印度,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可以和资产阶级首先要打倒的封建地主阶级携手合作,甚至制造出了一个柴明达尔封建地主阶层作为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在非洲大陆,特别是热带非洲,由于当时这里既不能大量生产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又没有能力购买商品,除了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在这里难以获得其它地区那样的厚利。他们同这些地方进行经济联系的程度远低于其它地方。例如,直到本世纪20年代,南非以外的全部英属非洲殖民地进口的商品不及印度的1/7(注:诺尔斯:《英国海外帝国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9页。)。这些地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上未动或变化很少,更没有建设起新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殖民主义虽然客观上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作用,如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会学习殖民者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建立近代化的工业部门,等等。但是,殖民者绝对不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建立起可能与宗主国形成竞争的工业部门,对那些民族工业百般压制,予以扼杀。他们只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对宗主国经济有着严重的结构性依赖的畸形的民族工业。例如,由于法国油类制造商的强烈反对,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就只能生产花生,而不能建立榨油工业。因此,马克思在肯定殖民主义可能产生的客观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尖锐地指出:“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推翻以前,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页。)。
第三,不能把殖民主义带来的客观后果理解为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很多西方史学家也承认,资本主义不是欧洲文明所独有的,它曾光顾过世界很多地方。历史研究早就表明,在资本主义列强进行殖民侵略的同时,在东方许多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土壤中,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存在着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内在可能性。著名史学家马克垚先生在对东西方封建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后指出,中国和西欧的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发展都有导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虽然1840年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西欧落后、缓慢,但是,“也不宜夸大我们的停滞落后性”。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后来发展的不同,从本质上说只是速度不同,而不是道路不同、方向不同”(注:马克垚:《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所以,殖民主义的客观后果只能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近代化进程起了一些催化剂作用。如果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本身没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能力,只有依靠殖民入侵,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
三、教材中如何处理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新教材在介绍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时,怎样才能使中学生对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既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又能从中学习历史的分析方法呢?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则,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一,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殖民主义叙述要有所区别。例如,第一章的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第二章的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主要介绍的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早期殖民活动,其显著特征是武装掠夺。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对于遭受殖民侵略地区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客观的进步作用。因此,教材除了指出它有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外,予以全面否定。在第三章第六节“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中,资本主义殖民活动的双重使命已经日益明显,教材应该予以体现。同时,在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中,由于殖民国家本身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双重使命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作为中学教材,虽然不必介绍得过细,但一些特例还是应该指出来,否则就可能会妨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这一时期,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形式和客观后果,显然是有差异的。英国是通过武力加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它的双重使命表现得最为典型;俄国则不然,它主要是通过武力对周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目的主要是领土扩张,尽管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遭它殖民侵略的周边国家要高一些,但程度毕竟有限,双重使命的表现不太明显。第二,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殖民主义的罪恶进行谴责,对于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从殖民主义的枷锁下摆脱出来的人们来说,感情上是容易接受的,理性上也是习惯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更直接。但是,这使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够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理性地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世界近代现代史新教材的使用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应该而且有能力对历史现象进行较为客观、辩证的分析。因此,新教材在对殖民主义罪恶进行揭露的同时,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殖民主义双重使命问题。教材可以用画龙点睛的笔墨指出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来说,既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本身社会经济落后的必然结果,客观上也是促进它在一定程度上进步的一个外在推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黑格尔说过的、受到恩格斯赞同的关于历史上“恶”的进步作用,才能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是人类的伟大进步这一道理,才能认清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也才能清楚地认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落后就会挨打这一道理,树立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信心
其次,必须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和教材的教育性紧密结合,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历史教材作为中学教科书,除了必须向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以外,还负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在西方国家的中学历史教材中,虽然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如掠夺当地财物、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走私鸦片等等无法隐瞒的事实也有所记载,但是,它们绝不会如实地、着重地叙述这些内容。它们也很少谈到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传统文化的破坏和对民族工业的压制,更多的是粉饰自己的祖先在历史上的不光彩行为。毫无疑问,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思想困惑,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更是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安排有关殖民主义的教学内容时,在考虑有利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充分优先考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使我们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其一,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用大量的文字全面讲。其二,从生理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就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注:林崇德、侯山潜:《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他们产生对殖民主义的片面认识。就是说,如果他们盲目地否定殖民主义的一切,不但不利于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也不利于他们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反,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就难以理解我们这样一个饱受殖民侵略之苦的民族一百多年来奋争的历史,更谈不上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历史材料和叙述角度。我以为,要在有限的篇幅里使学生对殖民主义有一个比较客观认识,又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必须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安排教材内容,即以形象化的气氛来完成思想教育的目的,以简练的分析帮助理解历史事实。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合适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用形象的文字和有关内容的全部图画对殖民主义的罪恶进行形象的描述,对殖民主义进行深刻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学生一接触到教材,就感受到一种对殖民主义痛恨的气氛,从而培养憎爱分明的道德情感,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孔子:《论语·为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例如,在讲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 们可以选择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当地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摧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这样一些具体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使他们亲自感受这一历史氛围。同时,在介绍工业革命后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用少量文字精辟地分析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意义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双重使命”,但这种分析不必要展开,粗线条、浅显易懂即可。例如,在介绍完19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以后,可以指出这种活动“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就可以了,不必要展开分析,更不用举例说明。实际上,对于中学生而言,既要重点了解殖民主义在历史上的残暴掠夺罪恶,同时又要看到历史上“恶”的东西,有时候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从而逐步学习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就行了,不能要求他们像历史学专业研究人员那样去分析、理解历史问题。当然,具体到教材涉及的殖民主义内容的每一部分如何编写,还需要我们教材编写者去认真推敲。
标签:英国殖民地论文; 英属北美殖民地论文; 法国殖民地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近代社会论文; 殖民扩张论文; 殖民地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后殖民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