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外社群旅游:演化、发展及展望
○丁 蕾 赵倩倩
摘 要: 旅外社群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但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乡旅游的经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随着旅外社群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领域迅速发展,旅外社群旅游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演变出发,结合旅外社群特征及旅游行为对其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归纳出研究视角,重点梳理了旅游动机、体验、代际差异以及亚类的相关研究内容。事实上,旅外社群旅游可以整合人种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来理解,即使未来面临各种挑战,学者们仍可以采用不同的范式和一系列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多渠道的数据资料来推动旅外社群旅游研究。
关键词: 旅外社群旅游;旅游体验;旅游动机;代际差异;旅外社群亚类
旅外社群旅游(diaspora tourism)之“diaspora”,源于犹太人被巴比伦人驱逐流放的记载(1) 李明欢:《Diaspora定义、分化、聚合与重构》,《世界民族》2010年第5期,第1-8页。 。起初,首字母大写的Diaspora特指离散的犹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具有强烈集体认同感的离散群体也被贴上了“旅外社群”的标签。这类群体,也许是被迫离开祖国,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因为地理距离、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阻碍很难回到故乡而漂泊在外(2) Inhorn M C.Diasporic dreaming:return reproductive tourism to the Middle East.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2011,23(5),pp.582-591. 。进入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旅外社群不再难以回到故乡,他们可以更好地兼顾新环境和故乡两个“世界”,而这种跨国游移(in-between)的状态,同时也是双向“异地”的旅游。在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大背景下,以旅外社群为中心的国际旅游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Timothy D J,Guelke J K.Geography and genealogy:Locating personal pasts.London:Routledge,2008. (4) Martin O’Flaherty,Zlatko Skrbis,Bruce Tranter.Home Visits:Transnationalism among Australian Migrants.Ethnic & Racial Studies,2007,30(5),pp.817-844. (5) Io M U.Exploring the Chinese Immigrants’ Preference of Tourist Activities During Their Homeland Visit and Use of Past Memorie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4,20(9),pp.1-15. (6) Asiedu 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s, Market Size,Government Policy,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World Economy,2006,29(1),pp.63-77. 。由于传统的旅游行为研究通常被划分为出境游和入境游,而旅外社群旅游这种跨国游移的行为难以界定,因此很容易被边缘化(7) Huang W J,Haller W J,Ramshaw G P,etal.Diaspora tourism and homeland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analysis.Tourism Analysis,2013,18(3),pp.285-296.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和旅游流动愈加频繁,旅外社群旅游行为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新热点。本文旨在对现有的涉及旅外社群旅游活动的期刊文献进行全面回顾,了解旅外社群旅游研究总体进展情况,系统梳理其研究演变、视角和内容,并对旅外社群旅游研究进行评述和总结。
一 旅外社群旅游
(一)旅外社群旅游研究演变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白砂糖添加量12%,姜水比1∶1,姜汁添加量14%,柠檬酸添加量0.625%,β-环状糊精添加量0.04%时,分别以卡拉胶、黄原胶、槐豆胶的配比为3∶1∶1,5∶1∶1,7∶1∶1,9∶1∶1,11∶1∶1,且添加量为1.10%时,设计单因素试验,进行感官评价。
旅外社群旅游研究初兴时,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代表的社会学派,多关注旅外社群的现世生存情况,分析旅外社群的个人属性特征(8) Safran W.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1991, 1(1), pp.83-99. ;一派是以文化和文学研究为代表的人文学派,主要分析旅外社群的异乡文化感知、身份认同和情感体验(9) Clifford J.Diasporas Cultural Anthropology,1994,9(3),pp.302-338. 。关于旅外社群旅游的研究,学者们对犹太民族的研究是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早在以色列建国之前,在圣地的犹太人和散居在外的犹太人就有宗教和民族传统的联系。例如,几个世纪以来,来自圣地的使者前往犹太人散居地,向他们传播圣经,进行募捐,这一悠久的传统将散居地的犹太人与圣地联系在一起(10) Yaari, Abraham.Sheluchei Eretz Yisrael, Emissaries from Eretz Israel:A History of Religious Emissaries from Israel from the Tim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econd Temple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Jerusalem:Mossad Harav Kook.1953. 。以色列宣布成立后不久,在20世纪50年代初,犹太国家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青年运动设立了一些项目,在不同的时期将散居国外的犹太人团体带到以色列。几乎所有这些项目的根本目标都是将散居国外的人与以色列联系起来。其中一些项目的目标是“阿利亚”,“阿利亚”在希伯来语中是“向上”的意思,就是指犹太人移民以色列(11) Waxman C I.American Aliya:Portrait of an Innovative Migration Movement.Detroit,MI: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在前往圣地进行宗教研究的古老传统的基础上,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犹太机构圣经旧约教育部的负责人创建了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在以色列学习的一年制项目。到20世纪80年代,该项目已成为美国东正教的规范,并且有学者研究表明,该项目大大加强了犹太散居人群与以色列的联系,该项目的毕业生中有很大比例已经移民到以色列。以前参加以色列项目的人更多的是朝圣者,他们在以色列的经历强化了他们与以色列与生俱来的联系,更坚定了他们犹太人的身份。到1996年,Bauman(12) Bauman Z.From Pilgrim to Tourist-or a Short History of Identity,in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1996,pp.18-36.London /Thousand Oaks:Sage. 开始将朝圣者和游客区分开来,因为朝圣者所旅行的地点是稳固的:在这个地方,存在一个小的有序的、坚定的、可预测的、有保障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是稳定的,朝圣者在这里充当身份构建者。相比之下,游客则是在移动的,无论他去哪里,他都在移动,没有固定的地方。1997年,Cohen(13) Cohen R.Global diasporas:An 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In T.Coles, & D.J.Timothy (Eds.),1997,pp.228. 提出对旅外社群进行类型界定,学术界从此开始了旅外社群旅游的研究热。
近年来,随着现代先进研究技术的发展,旅游地理学者开始关注旅外社群旅游(14) Marschall S.Transnational migrant home visits as identity practice:The case of African migrants in South Africa.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7, (63),pp.140-150. (15) Marschall S.Migrants on Home Visits:Memory,Identity and a Shifting Sense of Self.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7,19(2),pp.214-222. (16) Marschall S.Homesick tourism:memory,identity and (be)longing.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5,18(9),pp.1-17. ,并借鉴吸收了社会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人文学派的文化批判思维,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丰富了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目前,旅外社群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方面,但是研究偏重各有不同。总体来看,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演变历程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研究焦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 见表1。
表 1 旅外社群旅游研究演变的主要内容
(二)旅外社群旅游的界定
⑩Matthew Rennie and Fiona Lindsay,Competitive Neutrality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Australia:Review of Practices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Other Countries,OECD Publishing,Paris,pp.21 ~24.
1.旅外社群
旅外社群旅游之“旅外”取自“diaspora”,这个词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渊源。Helmreich(17) Helmreich S.Kinship, nation and Paul Gilroy’s concept of diaspora, Diaspora 1992,2(2), pp.243-249. 曾研究过,“diaspora”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希腊语中表示“分散”的单词,源自于《圣经》中《申命记》的希腊译本。而Braziel和Mannur(18) Braziel J E,Mannur A.Theorizing Diaspora:A reader.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注意到,由于其宗教意义,这个词在中世纪拉比著作中普遍存在,这些著作描述了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的困境。Bulter(19) Butler K D.Defining diaspora,refining a discourse.Diaspora,2001,10(2),pp.189-219. 认为旅外社群是从其原始家园分散出来的一群人,Barber(20) Barber B R.Jihad vs.McWorld.New York:Ballantine Books.2001. 则是以曾经的故乡来定义自己的人来理解旅外社群的。尽管“diaspora”一词最初指的是从巴勒斯坦流亡到国外定居的犹太人,但其定义和概念是不固定的,有争议的,一直是许多领域研究的焦点,包括文学、社会学和移民研究。在中文里,“diaspora”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学术概念,译名差异较大,如“流布 ”“散处的地域”“家国之外”“大流散”“移民社群”“离散”“流散”“散居”“裔群”“族裔散居”“飞散”等。本文将diaspora译为“旅外(社群)”,主要是考虑diaspora这个词已经抛弃了其原有的消极含义,但又区别于移民。
目前,学术界已有学者提出旅外群体的原始家园对于调节他们的旅外社群身份的重要性(26) Safran W.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Diaspora 1991,1(1),pp.83-99. 。例如,Sheffer(27) Sheffer G.A new field of study:modern diaspora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Croom Helm.1986,pp.3. 认为现代旅外社群是在东道国居住和从事活动的移民少数民族,但他们与母国保持着强烈的情感和物质联系。这类群体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具有强烈的社区意识和与母国保持联系的愿望(28) Shuval J T.Diaspora migration:Definitional ambiguities and a theoretical paradigm.International Migration,2000,38(5),pp.41-56. 。他们的旅外社群身份可以通过知识、传统、记忆和其他文化习俗在家庭和机构中代代相传来维持(29) Berg M L,Eckstein S.Introduction:Reimagining migrant generations.Diaspora,2009,18(1/2),pp.1-23. 。尽管旅外社群间差异很大,但Cohen(30) Cohen R.Global diasporas:An 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In T.Coles, & D.J.Timothy (Eds.),1997,pp.228. 认为,无论他们的经历如何,深埋在语言、宗教、风俗或民间传说中的原国家观念总是会影响他们对母国的忠诚和情感。他们通常对自己的出生地保持文化和心理上的依恋,甚至在几代人之后依然如此,然后通过与家乡建立联系而帮助他们应对新生活、流离失所或歧视(31) Baldassar L.Visits Home:Migration Experiences between Italy and Australia Melbourne,Australia: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2001,pp.396. (32) Stephenson M L.Travelling to the ancestral homelands:The aspira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 UK Caribbean communit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2,5(5),pp.378-425. 。然而Clifford则相反,他对学者们过分强调起源和回归的问题提出了异议(33) Clifford J.Diasporas,Cultural Anthropology,1994,9(3),pp.2-38. 。他提出关注旅外者散居的程度,旅外社群内部网络的横向延伸和复杂性以及散居地的地缘政治也同样重要(34) Clifford J.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408. 。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被定义为“移民建立和维持多股社会关系,将原籍国和定居国联系起来的过程”(65) Basch L,Schiller N G,Blanc C S.Nations Unbound:Transnational Projects,Postcolonial Predicaments,and Deterritorialized Nation States.Langhorne,PA:Gordon and Breach.1994. ,已经有大量文献探讨了这些跨界联系,并且强调旅外者通过交换媒体、金钱来维护与母国的联系。关于国际移徙的学术研究曾经被同化理论所主导,这种理论认为,新迁徙者将逐渐接受其所在新社会的语言、价值观和规范,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数百年来,很多旅外者通过旅行一直保持着跨国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联系(66) Foner,Nancy.In a New Land:A Comparative View of Immigration.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5. (67) Roger W.The Cross-Border Connection:Immigrants,Emigrants,and Their Homeland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5. 。
Ashcroft(21) Ashcroft B,Griffiths G,Tiffin H.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Lindon:Routledge.1998. 提出,旅外社群的传统理解始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这个词经常被用于后殖民主义话语中,体现“殖民化的核心事实”,指人们自愿或者被迫从母国迁居到海外。参照早期对于旅外社群(diaspora)一词的解读,不难发现“旅外社群”这个概念的根源其实是创伤和灾难。但是,随着移居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旅游社群的定义已经突破传统的定义,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关于旅外社群的概念,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移民,移民强调的是个体国籍的改变和跨国迁移的活动,而当代使用的“旅外社群”已经成为描述以下各类人群的“隐喻称呼”。简单来说,旅外社群包含许多人口流动,包含的群体类型也更加多样化,如移民、政治难民、外国工人、海外社区、种族和宗教少数派等(22) Shuval J T.Diaspora migration:Definitional ambiguities and a theoretical paradigm,International Migration,2000,38(5),pp.41-57. 。虽然旅外社群和移民一样都会产生跨区域的迁移活动,但是旅外社群并不一定会产生国籍的转变,不一定要被贴上“永久居民”的标签。旅外社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成员跟母国和客国保持着物质或精神联系,都有在存在差异的文化环境中生存的经历(23) Hall S.Cultual Identity and Diaspora.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90. 。所有的旅外社群都生活在文化的边界地带,与“多孔边界”(porous boundaries)共享空间体验(24) Ma L J C.Space,Place,and Transnationalism in the Chinese Diaspora.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3. 。因此,旅外社群在母国和客国的文化影响下以及各个旅外社群的差异(25) Shi Y.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Ethnic Media Use,Community Formation,and Possibility of Social Activism.Continuum,2005,19(1),pp.55-72. 之间以沟通协商的方式构建身份认同。
旅外社群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但并不总是自发形成的。Cohen(35) Cohen R.Global diasporas:An 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In T.Coles, & D.J.Timothy (Eds.),1997,pp.228. 认为旅外社群是移民和殖民导致的,例如巴勒斯坦移民具有悲惨的被放逐的历史;亚美尼亚人是“贸易型”的旅外社群,实际是因为土耳其人的残酷对待,导致他们在1915年至1916年被迫流离失所;而爱尔兰人在英国人的殖民之下,在遭遇1845年至1852年的饥荒之后旅居各国。Bruner(36) Bruner E M.Tourism in Ghana:the representation of slavery and the return of the black diaspora,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96,(98),pp.290-304. 也强调了残忍的奴隶制导致大西洋黑人旅居各地。基于对旅外社群历史的比较研究,Safran(37) Safran W.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Diaspora,1991,1(1),pp.83-99. 、Cohen、Shuval(38) Shuval J T.Diaspora migration:definitional ambiguities and a theoretical paradigm,International Migration,2000,38(5),pp.41-57. 几位作者总结出旅外社群的一系列共同的特征和类别。Safran概括了旅外社群的六个本质特征,但Cohen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Safran过于强调旅外社群与其祖籍国之间的关系。于是,他提出了九个旅外社群的共同特征,就出于侵略性或唯意志主义原因而旅居国外的社群而言,他更倾向于强调同族成员在国外保持旅外社群的优点和集体身份的重要性。Cohen指出每一个旅外者身上并非所有特征都明显,而且,这些特征的组合和强度也会因旅外子群体而异。Shuval则提出旅外社群包含一系列混杂的团体,如移民、政治难民、外国工人等,并构建了一个旨在通过一些属性和结构化特征来比较不同类型的旅外社群的通用框架,该框架还可以通过参考东道国社会的特点及其旅外社群内部特征来更明确地界定旅外社群。
赵继军 男,1970年9月出生,河北邯郸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宽带通信网、传感网与物联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旅外社群旅游
旅外社群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它包含了关于种族、移民、殖民主义、迫害、权力、传统、冲突、选择(或缺乏选择)和文化等相关的因素。实际上,当前的旅外社群旅游研究在描述“旅外社群旅游”这个概念本身时,往往存在着一种随意性。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即使是商品化的祖先遗产,也是吸引旅外社群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是说旅外社群旅游等同于遗产旅游,这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更广泛的来看,旅外社群旅游和个人遗产旅游(personal heritage tourism)(39) Basu P.Roots tourism as return movement: Semantics and the Scottish diaspora,Emigrant homecomings:The return movement of emigrants,In M.Harper (Eds.),Emigrant homecomings:The return movement of emigrants,1600-2000,2005,pp.131-150. 、返乡旅游(home return travel)(40) Nguye T H, King B.Migrant communities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Vietnamese in Australia, In C.M.Hall & A.Williams (Eds.), Tourism and migration: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02,pp.221-240. (41) Feng K,Page S J.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tourism,migration immigration nexus:Travel experiences of Chinese residents in New Zealand.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0,3(3),pp.246-281. 、寻根旅游(roots tourism)(42) Stephenson M L.Travelling to the ancestral homelands:The aspira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 UK Caribbean communit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2,(5),pp.378-425.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43) Meethan K.To stand in the shoes of my ancestors:Tourism and genealogy.In T.Coles & D.J.Timothy (Eds.), Tourism, diasporas and space.2004,pp.139-150. 、怀旧旅游(nostalgia tourism)(44) Coles T,Timothy D J.“My field is the world”:Conceptualizing diasporas,travel and tourism.In T.Coles, & D.J.Timothy (Eds.),Tourism,diasporas and space.London: Routledge,2004,pp.1-29. ,乡愁旅游(homesick tourism)(45) Hughes H,Allen D.Holidays of the Irish diaspora:The pull of the ‘homeland’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0,13(1),pp.1-19. 等都有相近性,但差异性十分显著,除了参与旅游的主体区别以外,还在于祖先遗产作为旅游动力的强弱。虽然只有部分旅外者会回到他们的祖籍,积极地寻找文化根源,但几乎全部的旅外者对参观和体验与祖籍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感兴趣(46) David B.Weaver, Culture connectedness and vistor segmentation in diaspora Chinese tourism, Tourism Mangement,2017,(63),pp.302-314. ,即使他们不是返回祖籍地,选择的目的地也是与祖籍地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或者存在某种联系的。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虽然没有去非洲旅行,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去巴西最像非洲的区域(巴伊亚)感受各种非洲传统(47) Christmas R J.In harmony with Brazil’s African pulse,in D.J.Hellwig(ed),African-American Reflections on Brazil’s Racial Paradis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2.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巴西黑人更好地保留了祖先的非洲文化,而且巴西黑人比非裔美国人更了解自己的非洲血统。对非洲传统的探索、对真实性的渴望、寻找原始黑人文化的愿望使他们的旅游路线偏离非洲而是选择去巴西旅行。
2.旅外代际旅游活动
根据Coles和Timothy(59) Coles T,Timothy D J.“My field is the world”:Conceptualizing diasporas,travel and tourism,In T.Coles, & D.J.Timothy (Eds.),Tourism,diasporas and space.London:Routledge.2004,pp.1-29. 的观点,尽管旅外社群(diaspora)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散居的犹太人,但在今天,它指的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仍然保留着一个共同的种族、宗教、文化或国家身份的组织群体,而所谓“旅外社群旅游”指的是:主要由海外社区产生回祖籍国消费和体验的旅游。考虑到旅外群体特征、散居历史和特殊的旅游者行为,本文尝试为“旅外社群旅游”进行概念界定:旅外社群旅游是指散居海外的个人或群体出于乡愁、寻根、文化认同或身份确认等动机,访问故乡或其他与祖先遗产相关联的目的地,了解祖先文化、确认身份或者感受自然人文风光的旅游行为。本概念界定需要强调以下内容:
(1)旅外社群旅游者动机与目的地存在关联。通常来说,旅外社群群体是出于乡愁、寻根、文化认同或者身份确认回到该地旅游,该旅游行为能够帮助旅游者解决他们自身身份的困惑。
(2)旅外社群旅游者在目的地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不论旅外社群旅游者是第几代散居者,出于何种动机,他们在目的地可能仍具有广泛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以回访形式进行的临时接触可以作为更新、重申和巩固家庭和社会网络的手段。
(3)旅外社群旅游者是一个巨大的、必然自我归属的社会单元的一部分,这个社会单元的形成与过去自愿或被迫迁徙的事件有关。
(三)旅外社群分类
各个旅外社群因他们所处的条件、历史背景、新家园的移民政策和人口规模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Cohen(60) Cohen R.Global diasporas:An 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In T.Coles, & D.J.Timothy(Eds.),1997,pp.228. 将被迫痛苦地离开母国,散居在外的犹太人、非洲人、亚美尼亚人和巴勒斯坦人等归为典型的“受害者型”,把在英国统治下寻求工作的印度人归为典型的“劳工型”。Cohen还指出,英国人被认为是历史上“帝国移民的精英”,像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比利时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一样,英国人为了进一步殖民的野心而散布各国,这些人是典型的“殖民型”。此外,通过在海外远距离买卖、交易和营销等来开展业务的商人、交易员和企业家则属于“贸易型”。例如,在南亚和东亚的中国商人,在西非和美洲的黎巴嫩商人。最后,Cohen还提出了第五种类型——“文化型”,以此来解释后现代主义者对家园和国家的集体认同。后来,Hague(61) Hague E.The Scottish diaspora:Tartan Day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Scottish ident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Celtic Geographies,Old Culture,New Times,London: Routledge.2001. 也提出,“文化型”旅外社群间的联系与其说是建立在共同的历史经验或回国运动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共同的种族和文化根源的信仰上。
1.跨国主义
(四)旅外社群旅游的研究视角
如果仅从旅外社群迁移的动机角度来划分的话,旅外社群可以分为三类:因为当时代的战争而导致的经济型和政治型以及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就业机会和教育的生活型(62) Skeldon R.Migration from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6,49(2),pp.434-455. 。并且,根据Ying(63) Weaver D B,Kwek A,Wang Y.Cultural connectedness and visitor segmentation in diaspora Chinese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2017,(63),pp.302-314. 等人的研究得知,旅外社群旅游者在文化体验方面,按照与本国文化的可变联系可以划分为浅层次、外在、混合和内在四种类型。而综合Tingting Elle Li 和 Bob McKercher(64) Li E L,Mc Kercher B.Effects of place attachment on home return travel:a spatial perspective,Tourism Geographies,2016,18(4),pp.359-376. 的研究成果分析,旅外社群又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判断归纳为本地型、分散型、混合型、 二次迁移型四个类型,见下表2。
我的工作也不是天天去做,接了电话我便拿了门球棒到门球场去。吴小哥就是认准了门球场。虽说醒了过来,可是他的意识还很脆弱,稍一变换场景,他就会陷入糊涂中。第一次见面,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演好这个古大富。一方面是出于对吴小哥的同情。一方面这也是我的工作。只是陪着扯扯闲篇,一个月就收入五百块,这和弯腰拾钱有啥区别。这时我又想起了那个小伙子说过的话:弯腰会不?只要弯腰,就能捡到钱。
表 2旅外社群分类
注:物理主要指祖先留下的物质性遗产,如家族房产等。
跨国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当代旅外社群生活的范式的转变,即从单一的同化方式变成跨越国界的生活方式。跨国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政治、宗教或文化活动来维持(68) Portes A,Haller G W J.Transnational entrepreneurs:An alternative form of immigrant economic adapt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2,67(2),pp.278-298. ,只要它们:(1)跨越国界,(2)定期发生,(3)拥有大量的时间承诺(69) Portes A.Conclusion:Towards a new world the origins and effects of transnational activities.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999,22(2),pp.463-477. 。早些时候,Duval将跨国主义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他指出VFR旅游不仅仅是拜访家庭,也是一种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的方式,以及个人与东道国之间的身份协商,是一种混合旅游(70) Duval D T.When hosts become guests:return visits and diasporic identities in a Commonwealth Eastern Caribbean communit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3,6(4),pp.267-308. 。Larsen等人(71) Larsen J,Urry J,Axhausen K W.Networks and tourism: mobile social lif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1),pp.244-262. 则认为旅游研究应该去掉异国情调,并指出旅游也涉及社会义务。还有许多学者研究旅外社群旅游(72) Sim D,Leith M.Diaspora tourists and the Scottish homecoming 2009.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2013, (8),pp.259-274. 时,将个人对目的地的参观与身份确认联系起来。此外,也有人在跨文化的视角下研究旅外个体的依恋问题。例如,Hong(73) Hong Y,Fang Y,Yang Y.Cultural Attachment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to Understand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3,44(6),pp.1024-1044. 曾指出,旅外者通过与周边人群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自己提供情感上的保护,这种正向的保护机制有利于减轻跨文化环境的冲击以及减少负面的情感。
2.民族主义
目前,学术界有些学者参与研究代际差异对旅外社群旅游活动选择的影响。以华人华侨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前迁移的“老华侨”非常看重孝道和社会资本,他们通常就是第一代旅外者,不仅积极参与“老华侨”的社区活动,还更喜欢在特定的仪式日或节日返回探视朋友和亲属,而且这类探亲访友的游客乐于在故乡从事多种消费活动,例如回乡投资、购买本土商品等,而且他们比后世的子孙更可能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往往,第一代旅外者倾向于组团游,对他们来说与大家庭团聚是旅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127) Duval D T.Conceptualizing return visits:A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In T.Coles & D.J.Timothy (Eds),Tourism,diasporas and space.London:Routledge,2004,pp.50-61. 。然而,第二代及后世的旅外社群旅游动机更多样化,他们更具旅游心态,并没有更倾向于组团游,有些也会选择独自旅行。此外,旅行目的地的选择范围方面也存在代际的差异,第一代旅外者倾向回到故乡旅行,并与亲戚朋友建立联系,重新获得社会认可;第二代旅外者通常将父母的故乡视为目的地但也并不局限于此(128) Oxfeld E,Long L D.Introduction:An ethnography of return.In L.D.Long & E.Oxfeld (Eds.),Coming home? Philadelphia:U of Pennsylvania P,2004,pp.115. ;而后世甚至可能将整个中国视为旅游目的地。
有些旅外社群的母国如果发生诸如国家政权被篡夺、领土被侵占等变故,这些旅外社群便不再能返回故土,因此,他们常常会创造一个假想的母国,“以最遥远的方式模拟母国的历史起源和地理风貌”(74) Cohen R.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In T.Coles, & D.J.Timothy (Eds.),1997,pp.228. 。例如,对锡克人(Sikh)而言,他们的故乡旁遮普自从被印度人占领以后就彻底消失了。尽管他们呼吁建立一个锡克国家政权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他们运用自己对于故乡的记忆和渴望,创造了一个可以与世界各地的锡克人分享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Anderson(75) Anderson B.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 Verso.1991. ,他曾在其著作中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想象的、固有的有界限和主权的政治共同体。他认为跨国主义的兴起以及长期以来对民族主义吸引力下降的预测并没有对民族主义(nationalism)造成影响,相反,民族主义正在蓬勃发展。Anderson概述了民族主义理论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悖论:第一点是比较历史学家对现代性的客观主义态度与民族主义者对自身的主观表象;第二点是论述民族主义的普遍吸引力(76) Arendt H.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1966.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有一个与其高度多样化的具体形式相对照的国家;第三点是指出民族主义与其他主义不同,它缺乏包罗一切的哲学基础。试图解释这些悖论的学者可以分为两类:种族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种族主义的方法源于原始主义的观点,该主义认为民族是古老而自然的。相比之下,现代主义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流动的、可塑的力量,是工业化、资本主义、义务教育和征兵等历史进程的结果(77) Gellner E.Nations and Nationalism.Oxford:Blackwell.1983. (78) Giddens A.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79) May S.Language and Minority Rights,Ethnicity,Nationalism,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New York: Routledge.2008. (80) Sand S.The Invention of the Land of Israel.London: Verso.2012. 。现代主义者指出,在现代国家出现之前,社会生活、身份都是由居民对当地的忠诚来定义的。种族主义(即原始主义)者认为民族主义是由贯穿历史的人性元素构成。但是,Smith(81) Smith A.Myths and Memories of the N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以及Brass(82) Brass P.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London:Sage.1991. 和Grosby(83) Grosby S.The Verdict of History:The inexpungeable Tie of Primordiality-a reply to Eller and Coughlan.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994,17(1),pp.164-171. 等人,对原始主义的学术价值嗤之以鼻。他们指出,尽管原始主义准确地确定了民族主义的条件和性质,但没有描述其原因。McCrone(84) McCrone D.The Sociology of Nationalism.New York: Routledge.1998. 也提出了原始主义者和伦理学家之间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与原始主义者一样,伦理学家深信民族主义具有持久的民族性。然而,与原始主义者相反的是,伦理学家反对种族是人类固有的概念,他们认为,民族是社会建构的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理解民族主义,最好是通过研究集体记忆、文化和传统来实现。
3.种族—公民主义
关于种族—公民主义(ethnic versus civic nationalism)的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旅外社群研究中,包括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尼西亚、法国、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土耳其、魁北克、伊斯兰教徒、黑人等等(85) Every D,Augoustinos M.Constructions of Australia in pro- and anti-asylum seeker political discourse.Nations & Nationalism,2008,14(3),pp.562-580. (86) Brubaker R.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7) Condor S.Temporality and collectivity:diversity,history,and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ntitativity.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45),pp.57-82. (88) Greenfeld L.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9) Khazanov A.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MIT Press Daedalus,A New Europe for the Old,1997,126(3),pp.121-142. (90) Smith A.Myths and Memories of the Na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91) Straughn J B.Being and Becoming American:National Identity as Idealization and Boundary Mainten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York.2008. 。民族主义的典型特征是与土地紧密相连,强调祖先、宗教和文化传统,而种族—公民主义的理论定义不是依赖于领土的政治忠诚,而是居于种族上的政治忠诚。因为种族—公民主义通常植根于民主理想,而且在表面上看来是为实现公民之间的平等而奋斗(92) Ignatieff M.Blood and Belonging.London:BBC Books.1993. 。所以,种族—公民主义被认为是推崇宽容和自由的价值观,而民族主义的典型特征是排外,甚至演化为种族主义价值观(93) Kaufmann E, Zimmer O.Dominant ethnicity and the ethnic-civic dichotomy in the work of A.D.Smith.Nations and Nationalism,2004,10(1),pp.63-78. 。例如,Said批判巴勒斯坦已被以色列占有而使本国居民成了寄居者,就是因为以色列国家的侵略性意识和犹太民族的排他性(94) Said E,Mohr J.After the Last Sky:Palestinian Lives,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犹太的种族—公民主义是民族主义与以色列独特的结合,即公开的种族政治优势和表面上对公民理想的承诺。普遍意义的种族—公民主义认为国家的公民决定国家的性质,但犹太的种族—公民主义并非如此,它可以让犹太人在领土(以色列)之外依然维持本民族或者宗教团体的权力,更像是一种犹太复国主义的反映。虽然这种现象不常见,但这种特殊的种族—公民主义并不是以色列独有的,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现,例如韩国(95) Shin Gi-Wook.Ethnic Nationalism in Korea:Genealogy,Politics,and Legacy.Stanford,CA:Stanford UP.2006,pp.328. 。而关于犹太复国主义,Ram(96) Ram U.National, Ethnic,or Civic Contesting Paradigms of Memory,Identity,and Culture in Israel.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0,19(5),pp.405-422. 和Pappe(97) PappéI.Israel at a Crossroads: Between Civic Democracy and Jewish Zealotocracy.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2000,29(3),pp.33-44. 没有将它定义为纯粹的种族主义或公民主义,他们认为有两种主义即新/旧犹太复国主义都存在于以色列社会中,只不过各自针对不同的人群。其中,新犹太复国主义倾向于保留以色列的民族宗教—犹太特性,而不是其民主做法;而旧犹太复国主义则支持以色列放弃对犹太国家的承诺,支持公民民主。
4.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理论起源于环境心理学,是用来解释人们是如何与一个地方产生情感上的联系的。地方依恋分为两个基本维度:功能维度和情感/象征维度。功能维度是指对一个地方的功能性依附即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98) Williams D R,Patterson M E,Roggenbuck J W,Watson A E.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Leisure Sciences,1992,14(1),pp.29-46. 。人们对这个地方产生依赖感,因为这个地方可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或目标。除了功能依附,人们对一个地方的象征性或情感依恋被称为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99) Proshansky H M,Fabian A K,Kaminoff R.Place identity: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3,3(1),pp.57-83. 。除了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Bricker和Kerstetter(100) Bricker K S,Kerstetter D L.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Leisure Sciences,2000,22(4),pp.233-257. 还发现了第三个地方依恋维度:生活方式。这个维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以地方为主,而是强调该地方是如何融入一个人的生活的。此外,Kyle、Graefe和Manning(101) Kyle G,Graefe A,Manning R,Bacon J.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3,35(3),pp.249-273. 基于环境心理学文献,又提出了一个“社会联系”维度。他们指出人们对地方的依恋往往是通过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经历的社会关系和活动形成的,然而,实证数据显示,“社会联系”维度的信度和因子载荷明显低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
研究发现,与其他国际游客相比,旅外社群游客往往对目的地有更强的依恋。在中国,社会成员通常仅仅由于有中国基因就可以给予后代归属感(102) Pan,Lynn.Sons of the Yellow Emperor: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1994. 。但是Peisker(103) Peisker C V.Free Floating in the Cosmopolis? Exploring the Identity-Belonging of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Workers.Global Networks,2010,10(4),pp.467-488. 认为,在全球化的社会中,身份和归属感不仅仅是在出生时就被赋予的,还需要个体通过身份认同的过程来建立。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旅外者选择回乡旅游,他们主要是寻求身份认同以此找到归属感。
统计模块:基于词法和句法分析的要求,统计模块再按照用户的条件需求进行统计。它的主要形式有3种,包括词数统计、句子统计、词频统计。根据语料的类型的不同,统计模块分为语料文献数据的统计,语料文本作词汇、短语或句子等形式的统计。清晰、有条理的语料文献统计能够更好地帮助语料库的建设。而语料文献统计主要就是讲各种各样的信息语料所占的比例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统计整合,为语料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
二 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旅外社群旅游动机
学者们普遍认为,旅外社群旅游是为了帮助旅外者建立身份或解决个人身份危机(104) Basu P.Highland homecomings:Genealogy and heritage tourism in the Scottish diaspora.New York,NY:Routledge.2007. (105) Dwyer L,Forsyth P,King B,Seetaram N.Migration-related determinants of Australian inbound and outbound tourism flows.Queensland:STCRC.2010. (106) Iorio M,Corsale A.Diaspora and tourism:Transylvanian Saxons visiting the homeland.Tourism Geographies,2013,15(2),pp.198-232. (107) Lew A,Wong A.Sojourners,guanxi and clan associations:Social capital and overseas Chinese tourism in China.In T.Coles & D.J.Timothy(Eds.),Tourism,diasporas and space.New York,NY:Routledge,2004,pp.203-204. (108) Hollinshead K.Tourism and third space populations-the restless motion of diaspora peoples.In T.Coles & D.J.Timothy(Eds.),Tourism,diasporas and space.London:Routledge,2004,pp.33-49. ,维持、更新或建立家庭和文化联系(109) McCain G,Ray N M.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pp.713-717. ,或作为自我发现之旅(110) Franklin A,Crang M.The trouble with tourism and travel theory.Tourist Studies,2001,1(1),pp.5-22. ,或是对“他者”的追求(111) Fiengo R B S V.The Quest for the Other,Ethnic Tourism in San Cristobal,Mexicoby Pierre L.Van der Berghe.Revista Mexicana de Sociología,1995,57(2),pp.195-199. ,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原因。其中,对同一性、连续性和寻找文化立足点的渴望是许多旅外社群旅游文献中研究的共同主题(112) Wilson R,Dissanayake W.Introduction:tracking the global/local.In R.Wilson, & W.Dissanayake (Eds),Global/Local: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pp.1-18.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旅外社群旅游的动机可能更多地与对“他者”的追求以及体验现居国与母国的“差异”和“改变”的愿望有关。这些旅游也有风险,如果旅外社群旅游者感觉到自己是“局外人”,就可能导致其身份混乱(113) Handley F J.Back to Africa:issues of hosting roots tourism in West Africa.In J.Haviser & K.MacDonald (Eds.),African re-genesis:Confronting social issues in the diaspora.Left Coast Press,Inc.2006,pp.20-31. 。但是,对于旅外社群旅游的经历的解释并不是唯一的,例如,有些研究提到旅外社群旅游者在目的地参与有挑战性、不舒服的文化互动时,可能会增强他们的混合身份感以及对现居国的社会福祉满足感(114) Duval T.When hosts become guests: return visits and diasporic identities in a Commonwealth Eastern Caribbean Communit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3,6(4),pp.267-308. 。还有少部分研究的主题是旅外社群旅游者寻求身份重申和与故国的文化联系,旅游可能会帮助旅外社群重新确认在现居国缺失的归属感(115) Hall C M ,Williams A M.Tourism,migration,circulation and mobility:the contingencies of time and place.In C.M.Hall,& A.M.Williams(Eds),Tourism and migration: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Dordrecht:Kluwer Academic,2002,pp.289.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外社群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是交叉的,包括家谱旅游和探亲访友,他们从两个维度——中国文化和家庭遗产,研究了旅外华人社群,并指出这两者的重要性因旅外社群世代而异(116) Huang W J,Hung K,Chen C C.Attachment to the home country or hometown? Examining diaspora Tourism, across migrant generations.Tourism Management,2018,(68),pp.52-65. 。例如,Hung等人对旅外华人社群的研究强调孝道、祖先尊重和家庭价值观方面的文化义务是旅外社群旅游的重要动机(117) Hung K,Xiao H,Yang X.Why immigrants travel to their home places:Social capital and acculturation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13,(36),pp.304-313. ;杨丽娟(118) 杨丽娟:《“寻根祭祖”游的人类学解读: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旅游学刊》2007年第11期,第66—69页。 则从游客的文化心理进行剖析,指出旅外华人社群旅游的动机源于尊宗敬祖的精神内驱力。总之,随着国内外关于旅外社群旅游的研究逐年递增,基本上可以确定旅外社群旅游是受到迁移历史、个人和民族认同的特殊性以及与母国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联系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旅外社群旅游体验
免疫克隆选择的参数设置为:初始种群规模设定为3*类别数,克隆规模取初始种群规模的2倍,变异概率P1=0.6,交叉概率P2=0.9,其余参数根据交叉验证取值。正确率阈值α=0.45,β=0.80.令亲合度连续5次迭代没有提升为算法终止条件,估计分类错误率时采用交叉验证法和t检验法[13].
关于旅外社群的旅游体验,有学者按照Cohen(119) Poria Y,Reichel A,Biran A.Heritage Site Management: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pp.162-178. 的类型学划分为五种模式:游憩式、双重/人文式、转移式、体验式、实验式,并且分别从地方情感依恋和日常生活依恋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见表3。Uriely和Belhassen(120) Uriely N,Belhassen Y.Drugs and Tourists Experienc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 43(3), pp.238-246. 最近修订了Cohen的分类,增加了第六种模式,即人本主义和二元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如果旅行者在旅行地可以感觉到宾至如归“家”的感觉,这类游客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疏离。还有学者将旅外社群旅游与遗产旅游进行对比研究旅游者体验,研究发现,因为旅外者通常的旅游目的地是故乡或者母国,这种个人联系使他们能够以不同于其他游客的方式体验目的地,并且更愿意支持当地的发展和遗产保护(121) Huang W J,Ramshaw G P,Norman W C.Homecoming or tourism? Diaspora tourism experience of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Tourism Geographies,2016,18(1),pp.59-79. 。此外,还有一些从情感角度研究旅外社群旅游体验的文献指出旅外者对祖国的情感依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迁移(migration)的原始背景,例如出于经济原因的自愿迁移或是被迫离开家园的难民(122) Haller W,Landolt P.The transnational dimensions of identity formation:Adult children of immigrants in Miami.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005,28(6),pp.1182-1214. 。
表 3旅外社群旅游体验类型
(三)旅外代际差异
2月7日,水利部与中国气象局在京签订《关于加快水利和气象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水利、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共同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陈雷,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郑国光出席签字仪式并代表双方签订备忘录。
1.旅外代际情感依恋
在传统的同化模式中,人在东道社会中的寿命越长,就越能融入新国家,脱离原国家。与母国的联系也往往一代代地减少,因为每一代人都比他们的父母更容易被同化(123) Alba R,Nee V.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Cambridge:Harvard Press.2003. 。不同旅外代际对于祖籍国的情感依恋有所差别:第一代旅外者与祖籍国有着个人的联系,因为祖籍国是他们的出生地和第一个家,而对于第二代和后世来说,他们对祖籍国的依恋可能不那么强烈。学者Maruyama(124) Maruyama,Stronza T,et al.Roots tourism of Chinese Americans.Ethnology,2015,49(1),pp.23-44. 曾研究了三代华人,他指出对于出生在中国的第一代旅外社群者来说,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源于童年和青少年经历,他们对故乡的文化习俗表现出高程度的情感依恋和义务。相比之下,第二代与中国的联系多数是文化和历史联系而非情感和个人关系。虽然没有像第一代那样的情感依恋,但第二代大多都将中国视为中国文化和身份的摇篮。对于第三代人来说,情感和文化联系的力量大大减弱,他们在祖籍国的旅行可能反而会加强其对现居国身份的确认。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与第一代旅外者类似,第二代及后世的旅外者如果在现居国的日常生活中感到疏离,那么在他们的返乡旅行中可能仍会对其祖籍国产生归属感,例如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民族认同等(125) Bruner E.Tourism in Ghana.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96,(98),pp.290-304. (126) Basu P.Roots tourism as return movement:semantics and the Scottish diaspora.Emigrant Homecomings:The Return Movement of Emigrants,2005,pp.1600-2000. 。
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旅外社群旅游”主要有两个研究主题:第一,假期主题,第二,旅游实践主题。假期主题通常与休闲活动、放松和恢复能量有关。这样的度假时刻被认为是“在记忆与现实之间,在现实与回归的希望之间,在和谐生活的愿望与社区强加的约束之间进行比较的时间”,而且旅游者常常会产生“沉重的沉默、心理与文化距离”(48) Fosse-Gomez M H,Touzani M.Expérience de service et ethnicité.In N.Özçalar-Toulouse,L’ethnicité,fabrique marketing? 2012,pp.179-208. 。如果从假期的角度分析旅外社群旅游活动,这类旅游活动可能会被视为移民旅游。虽然这两类旅游活动都涉及跨国休闲行为,但是移民旅游主要强调旅游活动产生的跨国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包括移民参与母国社会的政治、对家乡进行投资以及其他文化或社会的联系(49) Levitt P,Jaworsky N.Transnational migration studies:pas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trend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7,(33),pp.29-56. 。关于移民为何要通过旅游来维持这些联系的普遍解释是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等各种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一种维持国家身份的手段(50) Adamson F B.Mobilizing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politicized identities and transnational practices.In New Approaches to Migration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Al-Ali N,Koser K (eds).Routledge:London,2002,pp.155-168. (51) Levitt P.Transnational migration:taking stock and future directions.Global Nectworks,2002,(1),pp.195-216. (52) Smith R C.Mexican New York:Transnational Lives of New Immigrant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CA.2006. (53) Bolognani M.Visits to the country of origin: how second-generation British Pakistanis shape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maintain power asymmetries.Global Networks , 2014, 14(1),pp.103-120. ,但可以说,主要原因是家庭关系,因为移民旅游往往与探亲紧密相连(54) O’Flaherty M,Skrbis Z,Tranter B.Home visits:transnationalism among Australian migrants.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007,30(5),pp.817-844. (55) Boccagni P.Rethinking transnational studies: transnational ties and the transnationalism of everyday life.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2012, 15(1), pp.117-132. (56) Zeitlyn B.Maintaining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s:the role of visits to Bangladesh for British Bangladeshi children.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2012,38(6),pp.953-968. 。如果从旅游实践的角度分析旅外社群旅游活动,这类旅游活动可能被视为VHFP(“访问家庭和熟悉的地方”(57) Pearce P L.The experience of visiting home and familiar place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2),pp.1024-1047. )或VFR(“访问朋友和亲戚”(58) 刘力:《国外探亲访友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年第2期,第90—96页。 )。但是,考虑到那些返回家园旅游的跨国旅游者的多重意义和动机,这些描述术语的相关性就会受到质疑,这些旅游活动就不再仅限于VHFP和VFR。
目前西北地区的冬储市场已经启动,二铵表现的相对平稳,但实际成交价格也比之前上调了30元/吨不等。目前西南地区64%二铵市场报价在2600-2650元/吨,湖北地区64%二铵主流出厂报价在2750-2800元/吨,甘肃地区64%二铵到站价格在2900-2950元/吨。
(四)旅外社群亚类
目前,旅外社群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旅外社群旅游者在现居国的生活状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旅外社群旅游者的主观感受,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学者们将旅外社群旅游者主要分为两个亚类:一类是完全融入现居国生活的旅外社群亚类,另一类是在现居国生活中感到疏离、没有基础的旅外社群亚类。很多学者对于第二种旅外社群亚类比较感兴趣,也进行了多个方面的研究。例如,Taylor(129) Taylor J, Levi R,Dinovitzer R.Homeland tourism,emotion,and identity labor,Du Bois Review: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n Race,2012,9(1),pp.67-85. 等人对该旅外社群亚类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游客与祖籍地的距离感压倒了归属感的现象。他们旅行的最初目的是想要了解他们是谁,但是他们与家人一起回祖籍地旅行后却不一定会有归属感,或许还会经历“身份过山车”:也就是说,这次旅行不仅限于身份认同(130) Garrido M.Home is another country: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Philippine homeland tours,Qualitative Sociology,2011,34(1),pp.177-199. ,也许会让游客建立新的身份或弥合不同的身份。Powers(131) Jillian P.Chasing China: Adoption Tourism, Images of China,and the Negotiation of Asian American Identity.Chinese-America:History and Perspectives,2011,pp.67-74. 等人研究了旅美华人社群,发现他们在旅行中可能会经历文化边缘感即意识到自己处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在外国不是完全的外国人,在中国也不是完全的中国人。实际上,这些旅外社群亚类所处的处境和双重文化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归属感,陷入“真实性困境”,继而产生一种社会疏离感。
(6)出口国生产率 (ln pro)对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的扩展边际为负,对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显著为正。可能的解释是:就中国而言,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出口集约边际 (数量和价格)的提高更具有解释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出口量,近年来也开始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却从某些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多元化生产结构的提升。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不同的旅外社群亚类的旅行模式,可以总结为五种旅行模式:第一,旅外者返回故乡,走亲访友,并与他们的个人遗产建立联系。第二,旅外者到他们亲戚的当前居住地旅行,祖国范围内,但并一定是故乡。第三,旅外者前往祖国以外的目的地拜访大家庭的成员。第四,旅外者返回在移民过程中居住过的地方旅行。第五,前往旅外社群主题的度假区旅行,因为在那里可能遇到来自同种族的人(132) Coles T,Duval D T,Hall C M.Tourism,mobility, and global communities:New approaches to theorizing tourism and tourist spaces.In Global Tourism,Theobald WF (eds).Elsevier:Boston.2005. 。第一种旅外社群亚类对于这五种模式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偏好,而第二种旅外社群亚类则偏向于选择前两种旅行模式,即回到他们的原籍国旅行,以便维持原有的社会关系、访问朋友和亲属并加强他们的种族和文化身份(133) Nguyen T H,King B.The Culture of Tourism In the Diaspora:The Case of the Vietnamese Community In Australi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2004, 44(First online):1-49. 。
三 研究评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读,本文对旅外社群旅游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发现旅外社群旅游目前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定量方法较少。多数学者采用定性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访谈的问题一般是半结构式或者开放式的,以便受访者可以清楚的表达;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叙事、传记等定性方法;当然,也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这一量化方法进行,例如前文中提到的Huang等人在对旅外华人社群与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研究中就使用了量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上,对于实证的研究较多,对于理论的研究较少。目前的旅外社群旅游研究基本上是实地访谈的研究模式,但发展旅外社群理论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旅外社群理论可以与其他理论主题相联系发展,比如最突出的种族理论,关于民族、国家及其权威的论述可以作为旅外社群理论的核心内容。更有学者Tölölyan(134) Tölölyan K.The nation state and its others:in lieu of a preface, Diaspora,1991,1(1),pp.3-7. 已经指出,旅外社群是跨国时代的典范群体,旅外社群理论也可以与跨国主义和全球化的理论话语相联系。
研究内容上,对于主体的研究居多数,而对于客体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于旅外社群游客的体验、动机、情感依恋、民族认同等的研究,而鲜少有学者研究回访的祖籍地及居民的特点。对于主体的研究前文已经提到很多,而对于客体的研究,虽然有国内学者蔡礼彬(135) 蔡礼彬、余登魁:《中国三大寻根旅游区区域整合研究》,《旅游论坛》2011年第3期,第31—35页。 在中国寻根旅游区的研究中总结了其发展类型和开发模式,孙九霞(136) 孙九霞、周一:《遗产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碉乡”符号、记忆与空间》,《地理研究》2015年第12期,第2381—2394页。 研究了广州地区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开平碉楼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但是这些研究依然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探究;国外研究亦是如此,例如,Kam等人曾研究我国内地在香港地区移民的社会资本和文化适应与回原籍地旅行的动态和意义的关系,但该研究仅包含了在新社会中形成的社会资本,而在原籍地的亲属和朋友这部分社会资本尚未研究(137) Hung K,Xiao H,Yang X.Why immigrants travel to their home places:Social capital and acculturation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13,(36),pp.304-313. 。
第一,实行“一校+多校”联动教育。高校在开展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和挖掘本校的教学资源之外,还应该以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实现周边高校之间的联动教育。例如,成立高校共同教育体,在集合各大高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相应的课程教育体系、设定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建立统一的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网络体系,让大学生以选修课的方式进入网站平台中,通过在线课堂、视频资料、网络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资料查阅、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开放式服务平台[7],在增加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教育课堂,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
研究范围上,已经从旅游学、地理学向人种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拓展,引入多种研究手段。旅外社群旅游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将人种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旅外社群旅游相联系的较多,虽然政治学方面的运用较少,但也有相关的研究,例如国外学者Abramson(138) Yehonatan Abramson.Making a homeland,constructing a diaspora:The case of Taglit-Birthright Israel, Political Geography,2017,(58),pp.14-23. 曾经将政治地理学文献中的掠夺尝试置于地域性和具体地理学的基础上,以理论化家园本身的物质、体现和情感作用,研究了如何利用旅外社群来培养地方感。虽然旅外社群旅游涉及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但未来的研究范围可以更加广泛。比如,国内学者颜丽金(139) 颜丽金、王元林:《闽南侨乡寻根旅游之探索》,《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第48—52页。 曾经从文化地理视角研究闽南侨乡文化旅游,那么未来的学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历史学拓展,参考旅外社群独特的迁移历史更加深入地研究旅外社群旅游。
研究资料上,目前可供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数据数量上虽然有限,但是来源相对广泛。例如,既有二手文献证据,如书面日记和互联网博客、媒体、视频、指南、照片,虚构和非小说类书籍和期刊文章;也有一手访谈资料或者问卷调查,其中访谈又分为独立式访谈和组团式访谈两种类型,而且这些资料搜集采用了组合式的收集数据方式,包括参与式观察、民族志和博客等。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可能未来会有更多途径的数据资料可供研究使用。
“我那天钱少,就只买了这么几枚。这枚‘广政通宝’,我是花了6 0 0 0 0元买下来。这枚‘靖康通宝’是5 0 0 0 0元。这枚‘崇庆通宝’是……”中年人如数家珍。
四 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
旅外社群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国际旅游市场越来越受重视,势必会引起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本文针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条:
传统工业发展中机械机具的设计主要通过人工设计,结合机具制造的方式进行设计作业。一定程度上存在设计效率低,设计误差大,设计周期长的现象,对于高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分析,低效率的机械设计现状则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分析当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主要的应用作用之一即为:提升了机械设计的作业效率。具体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进行相关机械的设计。有效的提升了机械设计的效率性,同时对于机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来自于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区域性特征挑战。20世纪90年代,因为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冷战结束等一系列社会历史巨变导致全球性的移民现象,旅外社群旅游也得以拓展到俄罗斯人、古巴人、印度人、菲律宾人、墨西哥人、中国人等。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区域性问题。以旅外华人的研究为例,虽然海外华人华侨分布广泛,但目前的研究客源主要是北美,缺乏针对来自其他客源地的游客研究,未来要加强对来中国旅游的旅居各个新兴国家的华人社群研究。
二是旅外社群研究内容和维度不够全面,从而在推广旅外社群旅游研究成果应用方面造成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但是从研究维度来看还是明显不足的。关于维度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旅外社群的迁移历史;(2)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分布分析;(3)旅外社群所在现居国的社会经济状况;(4)旅外社群对原籍国的政治和经济贡献。旅外社群作为一个既有差异又有特殊价值观的社会群体,他们之所以参与旅外社群旅游是植根于独特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但是目前的旅外社群研究内容、维度却比较匮乏,希望未来的相关学者可以从多维度入手,开展更深入的旅外社群旅游研究。
本区利用地球化学指导地质找矿十分有效,含钼矿化石英脉和含钼蚀变岩带是本区钼矿(化)体的两种主要赋存形式,钾化、硅化与区内钼矿(化)体的形成关系密切。经找矿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总结本区找矿标志有以下几点:(1)钼化探异常是本矿区很好的间接找矿标志。(2)(构造)蚀变石英脉带是本区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3)硅化、钾长石化是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4)浸染(星点)状钼矿化的产出部位是最重要的矿岩蚀变找矿标志。
三是旅外社群本身的特殊性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应用的局限性。旅游学需要更多地结合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人种学等研究成果,充分尊重旅外社群的特性,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旅外社群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的文化动态,值得人种学研究。虽然目前的知识发展受到了实证主义或后实证主义框架的限制(140) Kwek A,Lee Y S.Chinese tourists and Confucianism.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0,15(2),pp.129-141. (141) Wang Y,Weaver D B, Kwek A.Beyond the mass tourism stereotype: Power and empowerment in Chinese tour packag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6,55(6),pp.724-737. ,但是,学者们可以转而使用社会建构主义,将参与旅游和其他社会现象的生活经验作为产生知识的基础,通过假设个人创造自己的世界并体验自己的现实(142) Jennings G.Tourism research (2nd ed.).Milton:Wiley.2010. ,允许个人构建、解构和重构意义,这种方法在旅外社群研究中更有优势。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将会进一步加速,旅外社群的国际关系网络在空间上不断重构,旅外社群旅游市场的规模也会继续扩大。在我国特定的人文背景下,感兴趣的学者们可以结合旅外社群迁移历史研究旅外社群旅游,从而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旅外社群旅游理论;也可以结合民族认同、地方感等理论深入研究这一群体,不仅有助于吸引优秀华人华侨归国发展,还可以推动目的地景区规划管理、旅游政策实施。但是,在国内开展旅外社群旅游研究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所以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多旅游、文化研究者及旅游市场工作者的关注与配合。
Diaspora Tourism :A Literature Review
DIN Lei, ZHAO Qian-qian
Abstract : Diaspora tourism is often regarded as a form of “going home”, but the travel experience of the diaspora is mor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aspora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diaspora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focus in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past 20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diaspora tourism research, this paper defines and class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spora tourism and tourism behavior,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comb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tents of tourism motivation, experienc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diaspora subgro.For further research, diaspora tourism can be explored by integra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ethnology,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Even if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scholars can adopt different paradigm and a se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multi-channel data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diaspora tourism.
Keywords : diaspora tourism; tourism experience; tourism motivation; difference of generations; diaspora subgro
作者简介: 丁蕾,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地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旅游地理(E-mail:flora0915@163.com);赵倩倩,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侨与民族认同(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地方感海外华人回乡旅游与民族认同研究—以江门五邑地区为例”(KYCX19_144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地方感的海外华人回乡旅游与民族认同研究”(2017SJB0256)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398(2019)06-0039-16
收稿日期: 2019-05-27
【责任编辑 吴应望】
标签:旅外社群旅游论文; 旅游体验论文; 旅游动机论文; 代际差异论文; 旅外社群亚类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