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行为动机--一种新的激励理论建构_自我调节论文

论人类行为的动机*———种新的动机理论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人类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中后起的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但,由于动机问题的复杂性,动机问题研究困难重重。严格地说,当今的动机研究还处于库恩所说的范式前(preparadigm)时期。因为动机问题研究从本能论开始至今还没有形成其统一的范式,而是出现了理论观点纷呈、学说林立的局面。动机问题的实质尚未揭示,已有的成果不能令人满意。如,本能论一开始就把其理论建立在人与动物相似的错误假设之上,从动物所具有的本能种类,来推断人的本能数量,从而忽视了人所特有的复杂的社会性动机。驱力理论也大都把驱力视为人与生俱有的东西。需要层次理论则只停留于对需要的内容、种类的区分之上,并没有阐明其动机作用过程和实质。诱因论则主要反映了行为主义的客观立场,从外部来寻求人类行为的动因解释,这未免本末倒置。现代认知动机理论虽然看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看到了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并努力用认知观点来解释人类复杂的动机问题,但他们的共同失误之处在于他们大都将自己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单一的人类社会需要假设之上。如,和韦纳相类似,德西假定人的内在动机是智慧和自我决定的追求〔1〕。 弗瑞德曼的预言理论则认为人类总是努力寻求对其自身和他们的环境的控制〔2〕。这样, 尽管他们都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过大量的研究,都有专著对其理论进行阐述,但,不无遗憾地说,他们在对动机问题的某一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忽视了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其它方面,他们的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我们知道,科学的目的是透过事物复杂的现象本身,领会其深层的实质,是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建立其一般的理论体系。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的动机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总体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动机问题研究的实践,使动机问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逐层深入,而不致于偏离其实质。当然,理论框架的构建,又离不开已有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

为了把握动机问题的实质,建立动机的总体理论框架,切实解决一些有关动机的理论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从动机的概念入手,对动机概念进行科学的限定。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动机作用的过程、机制,建立动机的模式。最后对模式中所涉及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动机概念的限定

通过对动机问题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动机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动机概念常被本能、驱力、需要等概念所取代,这也直接造成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如本能论、驱力论、诱因论、需要论、归因论、自我效能论等等。究其原因,这一是因为动机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动机问题不亚于心理学中的每一个论题,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整个心理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心理学所关注的心理过程(知、情、意)及个性特征,它都涉及到。再者,还因为各个动机理论的出发点各不相同。本能论、驱力论、需要论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诱因论从目标、刺激物等外在的因素的动机作用开始,而归因论、自我效能论则涉及动机的中介认知、情感过程。这些理论可以说对动机问题都有所贡献,但偏颇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给动机下个全面准确的定义,是个一直困惑着心理学家们的问题。历史上,动机问题研究者们大都试图给动机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最终又都不尽如人意。正如霍斯顿所说:“动机一词与许多其它词,如学习、发展或认知一样是我们广泛使用的,但我们不能真正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我们觉得我们已经掌握了问题的关键,我们也有一些好的思想,但在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时,包括心理学家在内都失败了。”〔3〕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从历史上一些有关动机概念的解释开始, 希望从中得到某些灵感和启迪,从而取得某种超越和突破。

通过对历史上有关动机概念的考查,我们发现,动机的定义可分为三类:< 1>内在观点,这种观点一般从行为内在动因着眼, 如下述定义,“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4〕“激励人去完成行为的主观原因。”〔5〕“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 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6〕< 2>外在观点,这种观点一般强调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刺激等作用。如,“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7〕< 3>中介过程观点,如“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8〕“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9〕

我们说,只强调行为内在动力的动机观点把动机问题过于简单化。这些内在动力若不与行为目标相联系,它只能是盲目的、单薄的,从而不能构成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对于外在的动机观点,错误之处就更加明显,人们只有在对外在的刺激物、目标、诱因等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调动其内在的力量,努力去实现它。第三种观点虽然看到了动机的内部与外部原因之间的关系,看到了通过中介认知作用才能构成动机,但没有言明如何才使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也没有真正地看到个体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要知道,人类行为的特点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蜜蜂建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0〕我们认为在动机的内在与外部起因之间,存在一种重要因素,它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行为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行为动机达到某种适宜的程度,从而激发行为去努力实现目标。这种因素我们称其为自我调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善的动机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动机的内在起因,(2)外在诱因,(3)中介调节作用。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把动机定义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在这个定义中,自我调节作用十分重要,它使个体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目标相协调,从而使这种内在要求获得动力和方向,行为目标或诱因也通过这种调节对个体具有某种意义,从而转化为个体的内在激励因素。自我调节反映了个体内在要求与行为目标、诱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还须对动机进行区分。在动机问题研究中,研究者曾对动机进行过多种区分,如内在动机(因活动本身具有吸引或讨厌的性质而引起的追求或回避的动机)和外在动机(不是活动本身而是活动之外的目标所引起的动机)的区分,主导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动机)和辅助动机(对行为只起辅助作用的动机)的区分,以及根据特殊的领域所作的区分,如成就动机、利他动机、攻击性动机等。在此,我们根据个体的需要水平和不同,把动机区分为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所谓自然动机是指个体为满足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如饥饿、干渴、性欲、睡眠、防卫等需求。这种动机具有原始性、自发性,是有机体与生俱有的,且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社会动机是指由个体的社会物质、精神生活需要而引起的动机。社会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在其心理潜能、先天倾向的基础上,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应指出的是,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这种区分实际上只具有理论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纯粹的自然动机实际上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无不打上社会文化的烙印,人们的自然动机受到人们的思维、意识的支配,如人们感到饥饿时并不一定马上去吃饭,而通常的情况是要看一下当时的情况是否允许。人们在忙于工作等其它事务的情况下,会出现忍受饥饿的情况。人类的社会行为主要受社会动机的影响。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动机与行为的复杂关系。我们知道动机是一种内部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只有通过对行为的观察研究来推断出动机的情况,因此,谈到动机,就离不开行为。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在于以下四点:< 1>有动机不一定有行为, 因为行为的发生还需要其它因素,如客观环境条件等。< 2 >有些行为则没有动机,如受迫行为。< 3>同一动机可产生几种行为表现, 如在成就动机驱使下,个体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像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参与竞争活动等。< 4>同一行为受多种动机驱使, 如努力学习可能受取得成就,得到奖赏、赞扬,以及增长知识等多种动机的驱使。通过动机与行为的这种复杂关系的剖析,我们弄清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二、动机模式的初步构想

从上述有关动机概念的分析与限定中,我们认识到了动机概念所包含的三个因素,即内在起因、外在诱因和自我调节。现在我们根据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动机模式表示如图1。

对这模式,我们的总体解释:需要是在心理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调节与外在诱因(目标和奖惩等)相联系,从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形成驱力。同样,驱力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个体努力去实现目标。外在诱因通过自我调节而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动因。自我调节包括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一系列循环过程,它发动、维持和调节动机行为。对行为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归因成为有关后继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之一。如此引起新的需要,形成一系列螺旋式循环动机行为。

图1 动机模式图

例如,小王爱好弹钢琴,通过其父母的言传身教,通过对有关知识的学习,他认识到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弹好钢琴,能成为受人尊敬的音乐家。于是他产生了苦练钢琴的需要,并决定参加不久要举行的市青少年钢琴选拔赛。这样,他通过对参加比赛获奖这个目标的认识,其需要转化为强有力的内驱力,同时唤起对行为目标(比赛获奖)强烈的情绪、情感。在自我调节一系列过程的作用下,最后他决定去参加比赛。这种中介调节过程包括他对参加比赛获奖情况的期望,和通过对自身能力的估价而产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树立坚强的意志,决定参加比赛,并把参加比赛的状况及时地反馈回去等。小王通过自我调节,发动、维持和调节这种参加比赛的行为。比赛之后,小王还会根据自己的比赛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归因解释,如把自己的成功归于能力,这将成为他以后钢琴练习、比赛的促动因素之一,他很可能会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平,努力去取得更大的胜利。

三、动机理论模式详析

下面我们对该模式中所涉及的诸因素及其作用关系进行详细的剖析

< 一>潜能与学习。我们曾撰文将人的自然性区分为生理基础、本能和心理潜能〔11〕。这里的潜能是指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心理方面的倾向性和潜在发展可能性。它大致地规定着个体观察事物、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成就,规定着个体情感、意向及个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最终实现要视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而定。潜能使个体先天具有某种倾向性,使个体表现出某种偏好和兴趣,由此成为个体需要产生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潜能不同于本能,它受环境影响较大,而本能则不受或很少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此强调潜能而不是本能是和前面把动机区分为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相联系的。由于自然动机是受本能支配的,正像前面所指出的,它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动机,而我们认为潜能是社会动机形成的自然基础。也正因为低于人类的动物不具备这种潜能,只具有本能行为,所以它们的行为称不上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行为。

有了这种潜能,人们具备了某些先天的倾向性,具备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内在要求的可能性。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正是在这些内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现象,应视为这是潜能的表现。个体通过学习而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需要的途径也是很多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来自学校,二是来自社会。学校教育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它一开始就制定了一整套的培养方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要教学生从小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等。学生从书本上,从老师那里懂得了人生的目的和追求。从社会方面来说,个体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耳闻目睹、切身体验,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的学习,逐步认识到了父母、社会各方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和作为社会的一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等,这些社会要求、社会责任和义务逐步内化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的广泛兴趣。

< 二>需要。需要是动机发生的第一步,它是指个体缺失什么或要求什么的状态。需要问题曾引起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种类的需要,如,就需要的性质来说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可分为长远需要和近期需要;按需要的满足方式来说可分为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按需要的范围来说可分为个人需要和群众共同需要等等。

在心理学中,对需要层次问题作出重要贡献的要数马斯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显示了人们所具有的需要的基本特征、种类以及层次性。马斯洛起初提出五个层次需要理论,后又增加认知和审美需要两个层次,并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称为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把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心理需要或生长需要。根据马斯洛对各种需要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生理需要之外,其它几种需要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因此,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社会需要,它们构成社会动机的基础。

应指出的是,人类的需要是复杂多样的,由于它是在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文化特征及个体差异性。马斯洛在此只给我们指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几种,而实际上,特别是在现实中,它要具体、丰富得多。可以说人有多少内在的要求就会产生多少需要。我们不妨把马斯洛所指出的几种需要看作是一个无限延伸的梯阶上的几个台阶,在它的两端以及在两种需要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过渡”或“中介”需要。对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只可视为研究的参考或理解上的帮助。

有了需要远远不能构成动机,需要只是一种要求满足的状态,究竟如何满足,还要有自我调节的参与。自我调节通过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反馈等过程使需要与目标、诱因等相联系,使个体对其需要满足的可能性、需要的价值意义等作出判断。自我调节就像人大脑的高度运转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主动的、自动的调节功能,它根据需要的状况、程度等来确定满足的目标,或寻求对于个体来说切实可行的社会既定目标,并根据这种目标及其价值等调动自身的力量,使需要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从而形成驱力。

< 三>驱力。驱力一般是指由需要引起并推动个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驱力问题曾是动机研究中引起广泛争议的论题,赫尔对这一问题有过深入的探讨,并使动机问题研究达到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一时期驱力成了动机的代名词,在动机研究中频繁出现。在此,我们想进一步明确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驱力具有方向性,它指向行为的目标。即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此时已理解了需要及其行为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意义,并努力使行为朝向目标。如个体首先预期到目标及诱因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等产生自我效能感,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做出切实的判断。最后通过意志决定发动行动与否,并把目标行为进行的状况及时地反馈回来等。

二是驱力已具有了力量,这种力量受到需要程度和目标、诱因状况的影响,它与需要水平及诱因价值大小成正比,但驱力的强弱最终受自我调节的深刻影响:首先,个体只有在通过自我调节意识到需要的意义及目标诱因的价值的前提下,驱力才能产生。不然的话,个体意识不到目标、诱因的存在,目标、诱因也就不能起到激励作用,需要也不会被唤起。其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所预期到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影响到驱力的形成。不论需要水平有多高,目标诱因的价值有多大,如果主体感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小,那么其驱力就不会很大。期望×价值理论在此可发挥其作用。

三是与驱力这种内部唤醒状态相伴随的还有个体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体验通常是由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作用,通过期望形成对外在诱因(包括目标和奖惩)的意义、价值的理解造成的。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的目标往往引起更加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种情绪、情感体验有助于加强驱力的力量,并和驱力一道成为行为的动因。有关的情绪理论可以对这一观点提供证据。如,汤姆金斯(Tomkins,S.S.)这位情绪动机理论家曾把情绪看作是内驱力的“放大器”,它使驱力加强,并和驱力一道推动行为的发生。

< 四>外在诱因。诱因是指人们试图得到或避免的目标或情境刺激(奖励与惩罚)。诱因具有激励和指导行动方向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诱因本身是外在的,个体只有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意识或预期到其存在和意义、价值的时候,它才有可能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行为动因,否则它不具有动机的激励作用。所谓诱因的牵引作用提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诱因不能独立地起到激励作用,它只有在被个体意识到时,才通过自我调节一系列过程转化为个体的内在动力因素。所以诱因的作用和需要、驱力一样也是对行为的内在推动。

(1)目标。目标是行为所指向的最终状态或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行为结果。目标既可以是外界实在的对象,也可以是理想或精神的对象。如,一定的成绩分数,比赛名次,一定的理想水平等。目标既可以是行为者自己设立的,也可能是他人或社会的要求规定了的。对于外部赋予个体的目标、要求,只有在个体理解和接受这种要求或目标的时候,这种外部要求、压力才会转化为动力,才具有激励行为的作用。否则,外部强加于个体的目标只能成为个体的一种负担,从而对其行为表现产生负作用。这样看来,目标既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行为目标可分为近期的和长远的两种,长远目标是个体所追求的较高的行为最终结果,它对个体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如远大的人生理想、抱负、志向、成就追求等。近期目标是个体为完成长远目标所制定的一步步的行动计划、方案,个体可通过近期目标的实现来逐步达到最终行为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一般充分考虑到行为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因而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一般比长远目标有更强、更显著的激励作用。正如班杜拉所指出的,“人们不仅在近期目标追求中表现得好,而且更愿意选择近期目标而不是长远目标。”〔12〕

现代动机的目标理论主张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励行为。如,洛克和班杜拉都进行过大量的有关研究。洛克(1968)最先指出,个体的目标设置得越高,他工作就越努力,其行为表现就越好。然而,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只有在行为者接受目标并且毅然强烈地献身于这些目标时才成立”〔1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目标过高,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所限,一般都会放弃这种追求。有鉴于此,目标的设置应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我效能问题。实际上个体行为目标的确立正是在其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不断地调节目标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使之相协调的过程。理想的状态应是目标适中,和自我效能相协调,个体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并逐步提高自我效能信念。班杜拉的实验结果给我们提供了有关的证据,“相当容易的目标不足以引起很大的兴趣和努力:适当难度的目标可以维持高的努力和通过该目标成就产生满足感,而超过个人所达到的目标会产生失望和非效能感而降低动机。”〔14〕

(2)奖与惩。诱因除了行为目标本身之外, 还包括与之相伴随的外部刺激因素,即奖励与惩罚。奖赏作用在于对行为结果的强化。奖与惩和目标一样本身并不具有动机作用,但由于行为者往往是能动的,他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作用在行动之前就可以预期到所要受到的这种奖惩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一来,这种奖赏的强化作用可以通过预期而转化为行为的内在激励因素。当然,在个体没有意识到情境刺激所具有的强化作用的情况下,奖与惩不具有动机作用。如,某学生好好学习以取得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奖励。这里的表扬和奖励所起到的动机作用在于这种强化作用事先已被该学生预期到了。假如该学生并不知道父母要对他的学习好成绩进行奖励,那么这种奖励在过去的学习中并没起到激励作用。

奖赏的强化作用还可通过反馈对后继的行为产生动机作用。如班杜拉通过研究表明,“和只有目标、或反馈、或控制组相比,在具有目标和反馈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所表现出的努力程度最高。”〔15〕

当然,奖赏这种外在强化作用对行为动机的影响是复杂的,它的作用还依赖于行为者对其作用的理解。过去的强化理论,如赫尔、斯金纳等一般都认为奖赏会自动地增加先前反应的可能性,并提高随后相应行为的动机水平。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奖赏的强化作用还受到人的中介认知因素的影响。如德西的研究表明(1985),如果奖赏被视为控制,它就会降低随后的行为尝试,而只有在奖赏被视为正的反馈时,它才能起动机作用〔16〕。韦纳(1990)对这种奖惩的复杂动机作用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对成功地完成一项容易任务的奖励会使接受者得到他(或她)能力低的反馈,这种信念会影响到随后活动的进行;然而,对成功地完成一项困难任务的奖励会使接受者感到这是他努力和能力大的结果,这种信念会激发更强烈的动机。另外,基于竞争情境中社会比较信息的奖励,表明受奖者能力商,并且比其他人强;然而,合作情境中的奖励表明受奖者很刻苦努力。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奖励具有多种意义,而且各种内涵可能具有不同的动机含义。”〔17〕

< 五>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像它在模式中所处的位置一样,在动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介于动机内在起因与外在诱因之间,是联结内在需要、驱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它像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有关动机的内外因素进行协调,使这些因素整合到一起共同推动、维持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实现。

模式图中所示的自我调节圆环表明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它高速运转,对来自个体内外的信息进行加工,以实现其调节机能。我们把这种对动机过程的调节作用大致区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即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这四个阶段首尾相接,无限循环,反映了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显示了人类动机行为的主要特点。通过这种调节作用,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相互协调。内在起因被激发并获得了朝向目标的方向和能量;外在诱因(目标和奖惩)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并和内在起因共同构成行为的动机。

自我调节作为动机形成过程的中介认知因素,受到当今认知动机理论家们的广泛重视。现代动机理论中的期望、自我效能问题研究等都试图对这种中介作用机制进行揭示。有关调节问题的研究,始于体内平衡论的机体调节(非自主调节)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所具有的自动调节自身运动、生理反应等,以维持稳定、平衡状态的机能。如:保持体温的恒定,保持血液中的水、氧、钙、脂肪、蛋白、维生素等的特定含量或浓度等。像有机体在体内缺水的情况下就会感到渴,就会发动饮水行为以弥补这一缺损。在饮入一定量的水之后,机体恢复平衡,不再感到渴。机体调节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比较低级的生理调节过程,目的是维持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使有机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虽然这种调节作用也发生在人类身上,但并不具备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人类来说,富有社会意义的调节作用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自我调节作用(或称自主调节作用)。这种自我调节作用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下面我们对自我调节过程的各个阶段逐一进行论述。

(1)期望。期望是复杂的自我调节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它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未来满足需要行为的途径、后果等的预料或预期。也就是说人在需要产生的同时,就在大脑中有了对其行为结果的一定认识,并且知道如何去实现它。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目的性行为的特点。通过期望个体认识到了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及实现的可能性,从而使需要唤起,形成驱力。与此同时,人们还通过期望来调整目标,使其有更大的意义,并且切实可行。

期望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认知动机理论中倍受重视。许多心理学家都对它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如持期望×价值理论基本观点者,有早期的托尔曼、勒温,后来的麦克里兰,阿特金森、韦纳等都对期望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可以说期望问题是现代认知动机心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关期望的研究,观点众多,人们所达到的共识是,“动机力量是由特殊行动可产生某特定结果的预期和赋予这些结果的价值共同决定的。”〔18〕

(2)自我效能(self-dfficacy),是班杜拉一个专门术语,它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这一概念在动机问题研究中被视为重要的动机的中介认知因素之一。因此,它一经提出(1977)就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班杜拉用这一概念来解释动机的内在过程,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述。

我们在此将自我效能视为自我调节的第二个阶段。通过它个体会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行为目标状况对自己的能力做出估价。自我效能信念强表明个体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大,否则就小。因此,根据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自我效能信念的强与弱会直接影响到动机的水平。这方面有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如,温勃格、古尔德和杰克逊(1979)研究表明,在竞争情境中,观察到的自我效能中介于持久的体力。体力信念强的被试、在体力比赛中表现出较强的耐力。”〔19〕

自我效能与行为目标的设置有重要的关系,个体一般会根据其自我效能状况来选择行为目标,使其不至于过高,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研究表明,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到个人目标的设置,自我效能信念越强,个体所确立的目标水平越高。另外,个体在目标追求中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信念,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信念。

(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 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如我国心理学家曹日昌先生曾指出,“如果说感觉(以及认识)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事实的转化,那么意志就是内部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这后一转化,即表现为意志对人的行为的支配或调节作用。一方面,这种支配或调节作用是根据自觉的目的进行的;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种对行为的支配或调节,自觉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20〕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包括发动与制止两个方面。

在我们的模式中,意志所起到的作用,正是这种发动或制止动机行为。我们说,在个体具备了内驱力,并通过预期、自我效能调节,认识到了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就需要个体的意志对是否发动该动机行为作出判断。个体的意志过程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个体一旦决定了要发动行为,他就树立起一定的信心,时刻准备着去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4)反馈,这里的反馈不单指对行为后果的认识, 而主要是指它是自我调节整个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自我调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或者说是一循环的过程,反馈像其它几个因素一样是时时刻刻都在起作用的。

反馈作为自我调节系统的最后一环,它对动机行为表现是有重要影响的。如一项研究表明,分别在有反馈或在有目标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表现的努力程度几乎同样高于控制组5%左右。 而在既有目标又有反馈的情况下,个体行为表现的努力程度要高得多(比控制组约高出60%)〔21〕。反馈实际上在动机过程中起到一种自我强化作用,个体通过对外在情况的认识,获得某种信息,从而依据这种信息调整自己的动机,以及动机行为等。

反馈的另一种作用就是把行为结果的归因信息及时传递给个体,这个过程通过归因对后继动机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的影响来实现。

总之,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反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系统。在这个系统的作用下,个体从需要开始与外在诱因(行为目标和奖惩)相联系,从而形成驱力,调整目标,并引发行为,实现目标。这其间经历了动机由无到有,又到消失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充分显示了自我调节的重要作用。

< 六>行为。行为不像前述几种因素一样是构成动机的独立因素,但它和动机紧密相联,它受动机的驱使,所以,在许多动机理论中,大都是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在此,我们要指出的是,动机是行为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影响行为的因素,行为的发生还受个体事先没有预期到的其它多种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行为虽指向动机所驱使的目标,但在行为过程中,个体仍在不断地对行为及其目标进行调整,甚至不断地改变原有的行动方案,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研究表明,在目标实现、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动机降低为零,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行为的结果比预期的有一定的偏差,个体的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时个体更趋向于通过这个行为结果的归因,引起新的需要,设置新的目标,并激起新的行为。

< 七>结果归因。在动机行为发生之后,个体会对其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希望能知晓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韦纳的研究表明,对于失败的或意料之外的行为结果,个体更倾向于去寻求原因,有关归因的一系列过程,韦纳已作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实证研究。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归因及其动机作用的理论指导。在此,我们主要谈一下结果归因在动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如动机模式图所示,我们认为结果归因对后继的动机行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果归因对后继动机行为的激发起一定的作用。其二是它还对后继动机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产生影响。动机模式图中的虚线箭头表明了这种作用。(之所以用虚线是因为归因的这种作用是对后继动机行为发生的。)

对先前行为的归因分析在社会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归因的作用实际上在于对先前行为的结果进行总结,找出其经验教训,而这种经验教训,正是后继行为所要借鉴的东西。假如个体通过归因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由于努力不够,那么他会产生在后继行为中更加努力的内在要求。相反,假如个体通过归因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那么他会降低自己的目标水平,使之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

从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我们知道,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还影响到行为者的情感与期望,并进而促动后继的行为。由此,我们说归因对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产生了作用。期望在我们的动机模式中是作为自我调节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出现的。通过我们的有关论述,我们知道它可以使我们在行动之前,对行为的结果有所认识,从而使动机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而对先前行为的归因是产生期望的重要原因。韦纳的归因理论对此过程已作过详细的论证。

最近的研究材料还表明,归因对自我调节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因素产生一定的作用。正如班杜拉在总结新近的一些研究成果时所指出的“归因可以影响到成就追求,但这种效果是几乎全部中介于所观察到的自我效能的改变的。”〔22〕归因和自我效能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认为自己具有高自我效能的个体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于缺乏努力,而认为自己具有低效能的个体则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低能力。同样,不同的归因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效能信念。如能力归因会伴随着强的自我效能信念。

归因与意志、反馈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个体把失败归于努力不够的情况下,个体在后继行为中就会做出更大的努力,树立坚定的意志。归因中的努力成分与意志具有高相关,因此,归因也可以通过影响意志水平而对后继行为产生调节作用。归因与反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同意词使用。在此,它们都是使行为者知晓某种结果,从而更好地调整行为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此可见,结果归因通过对后继的动机行为的激发,通过影响自我调节,对个体的动机的发生与形成过程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到动机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动机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认知因素。

以上我们详细论述了动机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论述了各因素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总的来说,动机过程及其机制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的内在动因和外部诱因相联系,从而形成激发行为的动力因素。这个过程中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是:

这构成一个无限螺旋式循环的动机行为图。

*本文根据博士学位论文《论人类行为的动机》的有关部分改写而成,导师为邵瑞珍教授,现作者工作于华中师大。

注释:

〔1〕Deci,E.L.&Ryan.R.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Plenum Press,New York.1985,p.39.

〔2〕Friedman,M.I.&George,H.L.,The Psychology of HumanControl,Preager Publishers.New York,1991,p.159

〔3〕J·P·霍斯顿著、孟继群等译:《动机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4〕宋书文主编:《心理学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苏联百科全书》。

〔6〕〔8〕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9〕林传鼎、张厚粲主编:《心理学词典》,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 年版。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11〕详见拙文:《人性问题新论》,《教育评论》1993年第6期。

〔12〕〔13〕Bandura,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Nebraska Symposiumon Motivation,1990,pp.103,100.

〔14〕Bandura,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p.99.

〔15〕Bandura,A.,and Ceryone.D.,Self—Evaluative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Motivational Effeets of GoalSystem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cial Psychology, 1983,45.p.1021.

〔16〕Deci,E.L.&Ryan,R.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pp.63—64.

〔17〕Weiner,B.,History of Motivational Research in Educ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Vol.82.No.4.p.619.

〔18〕〔19〕Bandura,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Nebraska Symposiumon Motivation.pp.74、84—86.

〔20〕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21〕Bandura,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p.82.

〔22〕Bandura,A.,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Through Ant—icipatory and Self-Reactive Mechanisms,Nebraska Symposium onMotivation,p.72.

标签:;  ;  ;  ;  ;  ;  ;  ;  

论人的行为动机--一种新的激励理论建构_自我调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