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整合与时代视野探析_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整合与时代视野探析_哲学论文

探求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与时代视野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人学论文,视野论文,价值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可能视野

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野,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兴起根源于20世纪人类的现实生活,根源于我们时代的文化精神。因此我认为,对于“人学”概念内涵的合理性理解,是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的关键和前提。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人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是一回事。其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社会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观。其三,马克思主义人学应该是对人的一种综合研究。其四,人学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对人的本质或人的一般特性即人性进行研究,而不涉及人的各个复杂方面。

我赞成前面的第三种观点:人学就是对人的综合研究,是关于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如果大家承认人学研究对象是人,我们就没有理由把它和哲学等同起来,把它和一般社会学等同起来。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对象是整个世界;一般社会学的对象是整个社会。这几个对象是不能等同的。当然,人学研究对象的“人”是“整体的人”。但这种“整体的人”不应理解成是单纯的人的族类总体,也不应看成是所谓的个人的“完整统一”,或人的族类总体的形象。人是人的各种存在形态,即包括个体存在形态、群体存在形态和族类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无论是离开个人的所谓族类,或是离开族类的所谓个人,都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种片面抽象。因此,所谓“整体的人”应是包括着人的各种存在形态有机统一的人。哲学意义上的人学所提供的就是由人的各种存在形态有机统一的人的图景和本质。进一步看,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人类对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一种哲学思考,其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提升人的主体精神境界。

关注人的发展和进步,于物质文化建设中增强人的主体精神,这是20世纪以来人类文化精神演进的最突出特点。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精神建构有如下一些历史背景参照:其一,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发展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重大社会主题。这一主题自然也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发展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占有优先的地位。联系到罗马俱乐部所制定的一系列“全球模式”以及其它“纯”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式,许多学者指出,这些模式仅仅局限于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它们的立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们把人与社会、文化、价值、体制结构等极其重要的关系和因素排除在研究之外。事实上,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的进步也不一定等于社会的进步。在增长——发展——进步的关系中,人的发展与人的价值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决定减缓或加速增长以及检验增长目标是否合理的基础。既然传统的发展模式有悖于社会进步,那么,必须重新确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中心是突出人的发展。所谓突出人的发展,就是指发展不仅要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要使人的自由和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离开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的经济发展只能是畸形的、扭曲的发展。总之,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其二,20世纪人类对理性的反思与检讨。人的问题即主体问题在现代条件下之所以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迫切问题,是同科技革命(科学理性精神)所带来的双重后果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科学和技术相融合,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人对自然现象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作为一个环节加入生产周期转变为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得人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给人自身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如科学技术的盲目使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的存在;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遗传工程的诞生,开辟了人类直接干预自身生物进化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等等。无论是积极后果还是消极后果,都表明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的存在的条件,这种改变是双重的:既增强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力量,又使得这种力量有可能脱离人的控制,反过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总之,20世纪人类实践的重大使命就是对科学发现与创造的人文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不能把人类的文明活动视为一种纯理性的知识化现象,而应通过科学理性的检讨还给人类以丰富生动的全面人性。其三,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目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激发、引导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建立和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更重要的是适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调整人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必然引起人的利益结构、关系的变化,出现利益的多元化,这就不能不涉及人们的根本利益。为此,要求整个改革措施必须保证有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样就涉及一个改革与人的利益、人的积极性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同样必须处理好改革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问题,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生产力发展要靠科技进步,社会整体的发展要靠各个领域的全面建设,而科技进步、社会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为此,必须以教育为本。而教育事业的出发点、中心、目的都是为了造就振兴中华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等等。总之,要想在实践上正确地、顺利地解决这一系列有关人的重大课题,就必须首先从理论上给予科学论证和解释,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兴起的这三重背景,我们看到,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视野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现实人类实践意识的一种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

很显然,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自身的逻辑演进,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在现实人类社会实践的拓展,都在预示着这样一个人文事实:人的主体自觉。而这种主体自觉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面对时代所应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追求表明,现代人是一个自觉主体的生成过程,因而其自觉创造不应是一种无目的操作。一种人的理论要想成为自觉的人的理论,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人的参与。而“人”与“哲学”的这种共同要求,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所应努力的方向。面向21世纪人类的现实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应该体现这种人的创造与哲学思考的双重自觉。质言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建构不应悬浮于社会实践之上的抽象理性运作,它应把关注现实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义。

人有人的世界,就现时代人的实践特性说来,人所面对的则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人为世界(所谓人为世界,是指人类自己创造和改造过的、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总和)。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视野。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观之,“人为世界”就其总体说来,它是人类自由自觉性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确证。在这种确证中,表达着人类实践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因此人为世界较之人的认知世界内涵更为宽广深远。其一,人为世界是一个包括人的所有谋划和所有实践活动的世界,它需要关注现实去给予特别的理解、领悟、体验甚至重新解释,由此才能感受、体会和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其二,人为世界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接受的、又在新增的现实世界。从历时态来看,人为世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塑造,成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从共时态看,人为世界作为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综合存在,它构成了一般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其三,人为世界关涉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为人们所共有,因此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世界;其四,人为世界产生于人的实践交往,又在实践交往中不断丰富发展,人的交往和实践乃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真正基础。总之,人为世界作为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系统,它是当代人类生活实践的基本对象。因此,关注现实的人为世界,从而追踪时代,把握人生,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二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原则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密切关注现实、关注人类文化实践的时代品格,在一定意义上预示了哲学思维的重大转折。笔者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在其哲学思考中应体现如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奠基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它人学流派的原则性区别。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里,无论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获得,还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是人的实践及其发展的结果。劳动、实践,既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人以何种方式展开自己的活动,人也就在以何种方式塑造自己与表现自己。因此,研究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发展,唯一的途径是研究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在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基础上所生成的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理解和关注人,必然把人看成是现实的、能动的、社会的和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人。这就科学地界定了人的内涵,准确地把握了人的本质。从而把人学紧紧地同时代的现实、同人们的现实生活、同社会的命运、特别是同变革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人民大众的使命历史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人学要研究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要与自己的时代同呼吸,与自己的人民共命运,即不仅要用各种不同方式去说明和解释现有的人和人的世界,而且最根本的还在于现实地改变和建设人的新世界,锻炼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人。这样,马克思主义人学就解决了人学与时代的人相脱离的矛盾,实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2、开放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人学所要求的开放性原则说到底是由当代人类实践的开放性所决定的。面对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要自觉地变革自身,追求创新,不断贴近现实生活,从而在生机勃勃的当代人类实践中寻找理论的生长点,这具体包括向历史、现实和未来开放等要求,面对历史和传统,我们应该以时代精神去进行重新发现、重新审视。面对现实,马克思主义人学也注意对现实的检讨与批判,超越狭隘世俗功利的束缚,从富有魅力的现实中看到应该否定和发展的东西。面对未来,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应为人类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价值参照和理想目标,进而实现新的文化超越。

3、扬弃性原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遗产之中包括着极其丰富的人学思想的积累,这是我们今天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十分富贵的思想资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人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是以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而展开的。人生哲学是它的最基本的内容,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学问,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恰切的概括,许多哲学家对人性善恶、人生奥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至今仍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例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天人合一”的天人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准则,等等,都无疑包含着积极的因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进一步地继承和发扬。当然,中国传统哲学在对人的理解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礼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特别是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个人行为规范中,重人伦轻自由,重群体轻个体,重平均轻竞争,等等。这是我们今天应予剔除的糟粕。

西方同样有丰富的人学文化遗产,西方古典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在关于人与自由关系的论述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的学说的内容。古希腊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要求,形成“人是第一重要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观念,产生“人是政治动物”的哲学命题。到了近代,西方人学思想的主流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它主张用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明一切、衡量一切,提出天赋人权和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们如伏尔泰、洛克、卢梭、狄德罗、费尔巴哈等人先后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制定出各式各样的人道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来论证他们的政治理想——“理性王国”。不过,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它们所讲的人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他们所讲的理性王国实际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哲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总之,我们必须在继承、批判和扬弃中西方人学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4、综合性原则。人是一个系统。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是,人又不同于动物和一般物体,他是有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的存在物。因此,作为研究整体的人的人学,既不能只研究人的自然属性、物质属性,也不能只研究人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或精神属性,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和综合的性质。

5、人文性原则。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建构的人文性追求是当代哲学观念变革的必然结果。人文性原则处处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人是它的出发点,也是它的归缩,在人文精神的作用场中,离开人来谈论一切问题都没有意义,人文精神就是对专属于人的那些特性的弘扬和开掘,就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部世界的交相辉映,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文精神体现着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因此,就哲学对象而言,马克思主义人学从一般哲学的以外在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进而通过本体论的追求形式达于一种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转向关注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实践创造活动,以谋求对现时代人类的生存境遇、行为根据、活动价值、生产意义以及前途命运的合理性阐释。就哲学方法看,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从一般哲学的“是什么”的知识性陈述,进而试图建构某种对象世界的理论体系,转向了“应当怎样”对人的生活理想的价值追寻,其终极指归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自由自觉。总之,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既应是对人类现实发展的一种价值导引,更应该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一种价值参照和理想目标,激励人去超越现实自我而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三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问题

我觉得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在其发展中对现实的人的问题的关注胜过于对其体系的热衷。贴近时代、关注时代,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自觉地把现时代的哲学精神运用于该时代的社会生活变革,这是一种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人学既然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达,则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思考的触角伸向人类现实存在,进而作出冷静的而非人云亦云的理解。时代呼唤着与之相应的哲学意识的产生,同时,一定时代的哲学意识又必然反过来主导着该时代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一步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追求既是时代精神追求的合理表达,同时又必然体现历史的超越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对现实人的世界还应培养一种问题意识,体现一种批判精神。所谓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就是指历史主体面对人的生活现实,不但要看到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更要看到其对于新的历史时代说来的不完善和不合理,看到发展中的问题,进而立足于时代的高度和未来的超越意识,通过对人类实践不合理性的批判,达到一种新的价值理想的确立。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对哲学家说来,意味着他首先要对既定的人的实践与历史传统进行一种现代性审视,通过主体的能动介入去丰富充实它,赋予传统以新的生机。另外,还要对现时代人类社会生活情况和历史命运予以热切的关注,从生生不息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思考的灵性,以博大的心胸和人类的同情去反思一系列人生课题,从而以健全的人类自我意识来参与这种伟大的人类历史变革。

(一)现代人对自然的生态意识。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是科学技术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披靡的英雄时代,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也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的生态效应”也被强烈地凸现出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征服改造自然而索取的各种自然资源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更新能力;同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排污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容量和自净能力。于是,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持续发展。全球问题虽然产生于自然界,但实际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问题,即人自身行为的问题。能否合理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以检讨反思工具理性背景下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为前提的。重建现代人对自然的生态意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学课题,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第一,生态伦理观。它基于人类与自然同荣共存的生态关系,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权利的同时,主张把人类的伦理观念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中去,承认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自然物生息、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反对人类征服、主宰自然的霸道行为,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伙伴关系。第二,生态价值观。它为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它为合理制定自然资源的价格,建立合理的比价体系,提供了根据;它在实践上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能提高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生态法制观。它强调必须借助社会法律形式,强制人们的活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调节和解决人们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矛盾。第四,生态审美观,以审美意识为指导,建设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和丰富需求的必要前提。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

(二)新发展观与社会现代化。

当代社会有两大主题,一个是和平,一个是发展。所谓发展,核心是社会现代化。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因此,人的现代化问题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本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奉行的是“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试图通过经济增长加快现代化速度,但这种战略实施的后果却是令人失望的。于是,从70年代末开始,研究现代化和发展问题的许多学者把视线转向了人和社会的发展。一个普遍的看法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经济的进步也不等于社会的进步,真正的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以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为前提。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离开了这个目的,社会发展就失去了起码的意义;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失去了这种手段,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动力,作为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人的发展,显然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现代化发展战略就不能仅是一种经济增长的单一战略,而应当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全方位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是否把社会现代化看作生产力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把人的现代化看作社会现代化的目的,而应当对于衡量、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些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不可谓不高,然而这种社会现代化的另一方面却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当代西方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的人的个性的丧失,或者说人性的沉沦、人格的分裂。这种反差使许多人感到信仰的空白和人生的迷惘。因此,全面认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认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三)市场经济与人。

近年来,人及其主体性问题是国内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市场经济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则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这两个焦点问题不是彼此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功能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其精神实质和文化意蕴之一,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从对政府的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市场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确立他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通过人来实现,人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社会转型与人的素质的培育。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塑造程度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因而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人的塑造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但基本上有两个:一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人),按照经济法则行事;二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道德主体(人),按道德法则行事。只要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第二,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建构。笔者认为,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是由思想核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终极价值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些基本方面所构成。其中,思想核心是整个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点或立足点,终极价值目标是指向,价值标准是价值观念体系的评价尺度。

总之,我认为上述三个问题分别辐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其自我发展等最基本的人学主题,构成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审视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最主要问题。*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整合与时代视野探析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