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实践活动开展幼儿的品格教育论文_任利

如何运用实践活动开展幼儿的品格教育论文_任利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如今,教育重在育人,在实践活动备受幼儿青睐的今天,教师应从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学思维和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变,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终身成长有着关键性影响。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立德树人理念,高效的开展对幼儿的德育工作,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帮助幼儿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为幼儿今后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品德;幼儿园;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9-038-01

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实践和探究活动来分析和处理相关的问题,一方面使得教育活动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幼儿来说,在幼儿园阶段对其的培养,最重要的并不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而是对幼儿的全面素养进行提高。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对幼儿的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活动等有效的教学途径,正确的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强化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从园内日常实际进行培养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的开展对幼儿的德育工作,并且注重幼儿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日活动方面入手,使幼儿在各项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熏陶,成为一名讲道德、懂礼貌的好孩子。以幼儿每天上学时的晨检为例。幼儿每一天都要接受晨检,此时,教师面带微笑站在班级的门口迎接幼儿,教师整洁得体的衣服,亲切友好的问候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在午餐和午睡时,教师要教育幼儿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不要吵闹、喧哗,影响他人的休息。而且,若是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产生不同的需求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幼儿的德育。

二、利用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

对于幼儿来说,开展的德育活动不易过于复杂,但是,一定要长期反复的进行。幼儿主要是通过具体形象认识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不具备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对于事物并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幼儿很容易就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更不用说较为深奥的理论知识,幼儿根本无法有效的理解。所以,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抓住对幼儿开展德育的时机,及时有效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2]。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表演情境,让幼儿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为幼儿渗透德育。表演的有趣形式可以使幼儿主动的投入其中,积极主动的进行表演,在强化幼儿印象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幼儿的德育工作。在幼儿园中的幼儿基本处于3到6岁之间,理解能力不强。因此,教师不能采取对幼儿来说深奥、难懂的语言进行德育工作。幼儿时期阶段的孩子喜爱游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道理,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教师要转变刻板的说教,为幼儿拓展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有效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巧用节日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在对幼儿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幼儿身边发生的实际案例帮助幼儿理解知识。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要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入手。教师要抓住一切可以对幼儿开展德育的时机,通过幼儿周围真实的事件促使帮助理解德育知识,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提高。除了在生活中的小事,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节日开展德育教育。例如、母亲节、劳动节等等,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德育,如,劳动节,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假日劳动,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一些良好品格的养成,让幼儿在实际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要对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让幼儿从内心深处向劳动人民致敬,并能深刻的理解“劳动者最光荣”的含义,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四、与家长互相协调

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限于校园,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在幼儿园中,教师会自然的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但是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往往是被忽视的。因此,要实现家园合作,要求家长关注幼儿的思维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家长要及时的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将幼儿存在的一些问题向教师反馈。同时,家长也应该成为幼儿的榜样。在平时,家长要注意自己与孩子相处中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幼儿。幼儿园与家庭要相互协调,根据幼儿的培养计划有目的的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

结论:幼儿时期是养成品格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效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将幼儿的主体地位突出,拓展幼儿的教育形式,巧用节日实践活动,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还要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实践活动突出的品格教育绝对比课堂讲授效果好得多,教师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对幼儿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实现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发展,真正的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卢素芳,顾红云.幼儿园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

[2]张晓玲.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

[3]张冬梅,荣婷婷,左瑞红.浅析幼儿道德品质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渗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论文作者:任利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如何运用实践活动开展幼儿的品格教育论文_任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