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山区道路地质灾害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同时,在分析相关危害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提高山区道路工程的施工稳定性。
关键词: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大量的土石方开挖或回填,山区道路工程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例如,坍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往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与自然条件有关,而且与人为因素有关。
1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1.1滑坡
滑坡主要是由松散岩石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当下层为硬岩结构时,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滑坡的滑动面大多是结构上的软层,这些地方相对较弱。 降雨与冰雪融化等自然现象的存在使得地下水非常的充盈,从而导致了上体结构部分的饱和与液化,这也是导致山体滑坡的基本条件。 降雨量过大就会造成风化的岩石内水量饱和,由于斜坡重力的持续影响,表层山体会沿着下层坚硬山体逐渐的下滑,从而导致山体滑坡现象的存在。 滑坡灾害发生中的人为因素影响也比较严重,其中主要为坡脚多度开挖而造成整个山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斜坡顶部积土过多,建筑物等,导致下部过度负荷; 没有充分考虑到山体稳定性就开始的爆破施工。 上述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山体稳定性下降,排水性能不足从而产生山体滑坡。
1.2崩塌
在丘陵地区,它发生在相对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岩石(土壤)体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 脱离母岩(土壤)的身体,突然迅速从高处坠落,这种现象称为崩溃。 崩塌形成的条件可分为:(1)地形条件,陡峭陡峭的山峰是坍塌的基本条件,塌陷山的坡度基本上大于45°,大部分为55~75°。(2)岩性条件下,岩石的共同开发会产生坍塌。 特别是厚厚的硬岩覆盖了软岩。 (3)施工条件,各种构造面发育,倾角陡峭,经常形成坍塌的附着面。(4)水文条件,地下水开发,可以降低岩体的内聚力和摩擦力,增加岩体的重量。(5)气候条件,降水,温差,冻融效果和强干湿效应。 (6)地震可引起大规模崩。(7)人为条件,不合理的施工方法会造成倒塌。
1.3泥石流
作为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 - 泥沙流是由降水形成的,在公路建设项目两侧松散的土壤下,大量的自然灾害,如沉积物和石块沿着斜坡流下来。 诱发原因是开采非标矿产资源,导致保留支柱减少,采矿坍塌形成,山体裂缝,再发生山体滑坡。大多数这些地质灾害发生在山沟的不对称部分。作为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进程。
2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
2.1设计原因
在试点道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给道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了隐患。 首先,在设计阶段,沿线公路地质灾害的避免和修复工作尚未到位,桥涵基础,保护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未得到充分考虑。 设计细节处理不当,并没有设计一些需要防破坏设计的特殊设计。 其次,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第三,在日常水损害和日常维护管理的预防性防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限,预防和破坏性工作不够,防灾工作相对被动。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中的这些问题给未来的道路运营留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客观原因
试验路段技术水平较低,整体抗灾能力较弱。 特别是在国道建设初期,其施工标准不高,技术水平低,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不足。 抗洪能力较弱,尤其是旧桥涵的使用,保护工程和侧沟,拦截沟等排水系统不完整,坡面坡度不到位。 由于防灾和防灾基本条件不足,很难有效抵御风暴和洪水的侵袭。
2.3直接原因
持续集中的强降雨导致山洪和河流飙升,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冲刷路基,桥梁和涵洞等结构的基础,以减少公路斜坡,地下室和防护设施的防洪和防水能力。
2.4其他原因
沿公路水库的蓄洪和沿河的非法采砂加剧了道路灾害。 近年来,沿公路沿线河道新建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增加了坝址上游水位,加剧了下游冲刷。在洪水期间,路基被浸泡了很长时间,这对沿河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高速公路沿线的部分河流目前在采砂管理中存在遗漏,大规模的非法采砂更加严重,加剧了公路桥梁基础和沿河冲刷河床。
3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滑坡的防治
(1)将该地区的积水排出,提升山体抗滑能力。 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滑坡的周围区域,建造排水沟以加强保护并隔离外部存在的地表水。 地下水要及时的疏通,可以通过设置截水沟的方式来控制该地区地下水含量。 (2)滑坡上部结构适当的取土,以降低下滑力,对于抗滑地区中应该采用推土加固的方式来提升其抗滑性能,如果在试验后发现该区域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则必须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 以提升其稳定性。
3.2崩塌的防治
在山区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易崩塌区域,确定坍塌的可能性,强度和规模,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清理危险的岩石和松散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易于在倒塌部分滚落,并设置安全警告标志,以打破岩石可能下落的高陡基岩边坡。 应采用陡坡去除危险石块或使用支撑加固斜坡表面,整体稳定性强,高度小于30米。 通常,使用刷子斜面和保护壁。 如果坡度太高或基岩在下方,则上部是松散的沉积物,台阶平台可以设置为对刷子坡度进行分级。 对于对路基和大规模有害的土石桩,建议使用砌石挡土墙挡住难以刷斜坡的塌陷断面。 在修建道路时,应尽可能避免挖掘或爆破。
3.3泥石流的防治
(1)排水工程包括槽,堤坝和水坝等方法。 V型槽的方式通常都应用在泥石流的形成区中,从而可以更好的固定沟床,避免崩塌问题的出现,滑坡与河床堆积物都能够避免出现。 通过设置排洪与导流堤都能够可以引流,避免泥石流的过大的影响。 (2)拦石坝的结构部分通常都应用在中游流通区,其主要的作用是降低泥石流的速度,避免切削力过大而出现较大的损坏。 多级透水性拦渣坝能够有效的阻挡石块,防止冲刷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3)生物工程主要指的是通过设置植被的方式来实现阻挡泥石流的效果,根据使用的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结构、种类的植被群组。
结束语:
山区地形起伏,地质条件复杂。 因此,道路选择应避免上述地质灾害。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积极研究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调查,评价和预防。建立地质灾害预测系统和减灾系统,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
参考文献:
[1]齐洪亮.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
[2]马保成.公路水毁灾害识别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
[3]张林洪.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中的水渗流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4]吴亚子.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
[5]齐洪亮.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
论文作者:贾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山体论文; 滑坡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公路论文; 泥石流论文; 山区论文; 斜坡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