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网络论文,信息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P399;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07)10-1005-07
1引 言
网络空间又称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在Nenromancer中创造,指人类神经系统可直接插入网络,使大脑与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联通后所构建的可随意漫游的虚拟世界,人通过电极使神经系统与之相连,用意念控制其它事物,并产生各种脱离躯体的交感幻觉。现在的网络空间定义则不同,主要是指由信息媒介互联网(Internet)在整合多种技术基础上所构建的网上虚拟信息空间,人类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等途径登录互联网并以化身形态生存其中。从时间上讲,网络空间是在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诞生并向大众普及后得到的广泛认可,并随着接入的网民、计算机、网站和信息数量的增长得以延展和扩充,现在正全面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进程。
网络空间是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其所具有的虚拟、瞬时和互动特性是变革性的,其明显区别于以实体、距离和边界所定义的传统地理空间。这就使得一直以空间为重要着眼点的地理学,不得不在传统的以地表事物的空间差异及分布研究范畴之外,将网络空间本身及其与地理空间的融合问题提上研究日程。网络空间并没有导致“地理学的终结”,其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与思维。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对于重构和丰富地理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国内外的地理学者们已经就网络空间从多个角度开展了研究,在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鉴于此,本文将分别就国内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若干未来的研究议题。
2国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
地理学对网络空间的兴趣源于其对空间和距离的关注,特别是长期以来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时空压缩作用的持续性研究。而O’Brien[1]“地理消亡”(End of Geography)和Cairncross[2]“距离已死”(the Death of distance)的讨论,唤起了地理学网络空间研究的新景象。
2.1 网络空间的地理内涵研究
Starrs[3]强调网络空间提供了一个供地理学家们认识信息怎样对空间产生影响,以及信息如何变成真实地点的新领域。虽然网络空间无疑具有地理学含义,但其性质和程度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地理学正被重新定位,它的重要性降低了。此观点的出发点是互联网通信导致的时空压缩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本质。如Morley等[4]认为网络空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无空间和无地域”的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能够相遇并相互影响,这样的虚拟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几乎没有相似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网络空间对于时空关系有重大影响,但地理学和时间仍旧值得一提。其原因在于[5]:
(1)网络空间连结性与频宽是不平等分布的。
(2)当网络信息流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地理相脱离的时候,很多信息却具有地方属性。
(3)网络空间是依赖地理空间中的基础线路设施而建构的,所以这些线路的实体关系及连结性有很大影响。
Batty[6]的虚拟地理研究较好地揭示了网络空间的地理属性。他指出计算机节点与计算机网络中的空间及场所是由真实场所、计算机空间、网络空间及网络场所形成的循环发展关系。地方/空间(place/space)是传统的地理学领域,Place利用传统方法概念化后形成Space;计算机空间(Cspace)是存于计算机空间中的一种抽象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是由计算机空间经由计算机信息网络而形成的新抽象空间;网络地方(cyberplace)是网络空间之中的基础建设对于传统地理空间(Place)之基础建设的影响。Bakis[7]指出当前“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融合过程,可把这一地理学现实称为“地理网络空间”(geocyberspace),用以强调在全球网络服务基础上地理学空间的新形式。笔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新地理学研究包含现实地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两种形式;在一些传统地理因素作用减弱的同时,一些新因素却出现了;在地理学重构的初期,谈论其重要性降低还是上升为时尚早。
2.2虚拟社区研究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在网络空间中借助媒介环境形成的一种主题明确的虚拟在线地方。事实上,早在30多年前非临近性的社区概念就已被提出。此类社区居民紧密集聚的基础是兴趣和价值,而不是地理临近[8]。Kellerman[9]认为虚拟社区的表达本身就意味着其与传统社区是相区别的。网络空间中包含成千上万个虚拟社区,这些社区确立了自己的“领土”,虽然它们的居民可能分散于世界各地[10]。一般网民可从许多现存的虚拟社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用制造新社区,只要简单地从已存菜单中进行选择即可。网民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深度则说明了这些社区的真实性。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社区被看成是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束缚于某地区的观念将变得无关紧要。
传统社区特征是由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这些因素所赋予。有些学者已经开始讨论虚拟社区的形成过程和组织规则。Robins[11]认为虚拟社区应用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恢复正从现实空间中消失的社区实验。当许多人想成为虚拟社区一员的时候,网络空间的绝大部分用户却是暂时的。虽然虚拟社区看起来与真实社区的法规异常相似,但前者却不负相同责任。现实社区的成员必须并且的确生活在一起,加入或离开都不容易。虚拟社区却可以使我们脱离少有或没有后果的相互作用,通过关机或退出方式即可再与其它社区连接。
2.3虚拟化身与认知研究
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人意味着有身体,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都属于一个特定的地点[12]。网络空间中则不同,人体重量与载重消失,并由无比例的化身(avator)所取代。人类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选择被呈现的方式,其认同是流动、短暂而多元的,且个体可以是混合的多元角色的呈现。因此,分析新技术下基于本土和自然特征躯体的化身实际上是错误的观念。人是由社会建构标志与躯体相联系的两部分组成的。新技术一旦被自己及他人所应用,肯定在事实上呈现出其重要性。然后,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探讨能够从硬件到软件两方面扩展与作用于人体的技术如何被人类赋予价值及怎样作用于人类的意义所在[13]。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个人认同的社会建构,即认同由空间性转向较大程度的无空间感。在网络空间中,人类的心理与社会根源取决于连线的事实(Net-worked reality)、虚拟对话(Virtual conversation)与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14]。网络空间的关键形态是互动,新的自我与社区感被建立,同时被改变的也包括人类思考模式[15]。现代主义的思考模式是经由直线的、层级的与逻辑的方法追求广泛的法则。后现代主义则是以事实的主观性、去中心化及非层级建构形成多样化观点。网络空间的出现使包括信仰、价值与认知风格的个体思考模式由现代主义转变为后现代,文字识字也从书写转变为计算机化信息的虚拟形式。
2.4网络空间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Kitchin[5]认为经济地理学对网络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经济及其在职业模式和城市发展的作用上,特别是集中于企业内部网(Intranet)连接和跨国公司信息通信网络上,这对于改变经济和社会现状、加速全球化进程、提高办公自动化、促进地方和郊区后勤办公室化及增长电信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这些倾向已经导致了企业组织优化、职业结构重组和城市重新构形,因为公司、城市和地方都想获得竞争优势。
其它成果包括:Walcott等[16]以亚特兰大市为对象,研究了城区光纤网络分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Beyer [17]开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其新经济地理角色研究认为,在服务业所主导的新经济中,区位成本不再是区位决策的唯一考量,信息网络分布也很重要。Weltevreden等[18]则实证研究了城市中心传统零售环境所受到的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作用。此外,Leinbach等[19]所谓的电子商务世界,主要反对无重力经济(Weightless economies)中关于地理终结的讨论,关注焦点放在了新的电子空间架构[20]、物理结构和网络连接[21],以及在网络经济体制下城市作为转运中心的角色[22],同时也探讨了网络技术如何减少又开启经济聚集的现象[23]。
2.5网络空间制图研究
网络空间制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网络空间外观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途径。Dodge [24]认为理解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够看到这个空间,即通过制图使其可视化。如同传统地理学中地图是表达地理知识和空间分析的最好工具一样,网络空间中的地图呈现出了互联网建构出来的新空间领土,可为使用者或分析者提供数字景观。网络空间制图需要综合利用地理学、制图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通信、信息可视化、文学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涉及用低维度数字化媒体建立起向导作用的可视化空间。Cai等[25]已尝试通过电信冈络分析方法来展现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图像。Jiang等[26]探讨了如何形象化、分析并扩展虚拟世界的方法。Batten[27]提出了网络空间景观制图的若干法则。Dodge等[28]出版了专著Mapping Cyberspace。另外,许多网络空间地图已被绘制出来,如http://www.cybergeography.org的Atlas of Cyberspaces专题。
2.6互联网及其信息流研究
互联网是网络空间的主要载体,其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网络空间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也属于网络空间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Stefan[29]讨论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市场结构以及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潜力发挥中的作用,并指出互联网由网络、节点、网站、传输设备、用户、网络公司组成,他们都有特定的地理定位;电信运营商和基本传输介质的不均衡分布导致的地理学影响也不尽相同。Mitch-ell等[30]的美国互联网骨架与新城市网络结构关系研究表明,互联网结构、网络容量以及城市的网络地位作用显著。Malecki[31]基于经济地理学视角对互联网结构及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Barney[32]研究了热带国家中的互联网问题。Kellerman[33]出版了专著The Internet on Earth—A Geography of Information。此外,Murnion等[34]就网络服务器中的信息流距离衰减模式,以及Barnett等[35]对互联网信息流结构进行了研究。
3 国内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
在国内,蒋录全等[36]、张捷等[37]和汪明峰等[38]分别以赛博空间、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和网络信息空间为题介绍了国外相关地理研究进展,孙中伟等[39]则就国内的人文地理学信息研究进行了回顾。除这4篇综述性研究外,国内地理学者的网络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网的区域作用、网站和虚拟地理环境3个领域。
3.1互联网的区域作用研究
刘卫东[40]强调了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王如渊等[41]以及刘文新等[42]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规律。卢鹤立等[43]指出网络空间分布是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反映,与地区人口分布联系不大。这些研究都是直接针对互联网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而展开的,重在揭示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区域经济要素,但均缺乏互联网对区域经济作用的详细解释。在城市间网络体系研究方面,汪明峰等[44,45]考察了基于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研究了我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与节点的可达性。
3.2网站的地理研究
网站是网络空间研究的重要着眼点。国内的网站地理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网站;二是网站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前者包括旅游网站的类型与分布模式,以及旅游在线服务使用者满意度评估两个层面。张捷等[46]在分析中文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得出旅游网站发展与区域技术背景有一定相关性的结论。路紫等[47]在旅游网站研究中发现有一类“地域依托型”存在区位。路紫等[48,49]在建立了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还构建了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评估的差异函数范式,提出了一个评估城市(区域)旅游在线服务满意度的象限测度方法。后者包括王杨等[50]探究了户外运动俱乐部网站信息流对人流的导引机理;吴士峰等[51]计算了网站信息流对现实人流的替代函数。
3.3虚拟地理环境研究
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VGE)指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客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镜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是一个与现实地理环境紧密联系的、互补的信息世界。这里的化身人类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相结合后的集合整体[52]。借助相关工具的帮助,人类得以化身人形式进入到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获得真实感受并完成信息交流。这种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与人的交融和交互必然影响到人的空间行为。这样,传统人地关系理论中的“人”和“地”都展现出新变化。“人”展开为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生存的现实人与化身人的统一体;“地”则展开为传统地理环境和网上虚拟地理环境的融合。
4 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评述与展望
网络空间的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在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其中以时空概念转换和人地关系重构表现最明显。传统地理学对于空间、区域、位置和距离高度关注的研究惯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理学者思维的转变。对网络空间这个新领域的兴趣,地理界也远比不上社会学界热情。从地理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具有3点特征:
(1)研究领域已涉及网络空间的外部、内部和作用层面,但仍是以传统地理思维下的外部层面研究居多,缺乏新网络思维成果。
(2)研究学者以城市、经济和电信地理背景为主,社会、文化、行为和政治地理领域研究有待加强。
(3)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相比,国内在互联网领域并不落后,且在网站和虚拟地理环境研究上还形成了一定特色。
准确地说,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这种变革性作用会比我们的想象还要深远。这就要求地理学界要进一步从外部、内部和作用层面加强网络空间研究,积极促进地理思维由“现实一半现实半虚拟”的转变。
4.1 网络空间的外部层面——互联网研究
互联网是网络空间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支撑。其研究关注于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的物质视角,是我们窥视网络空间的重要视角之一。在网络空间研究的前期,暂时不过多的探究网络空间的内涵特征,而是首先从外部形态开展相对成熟的基础性研究将更为有益。研究切入点包括:
(1)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态、结构、城市节点体系与区域差异研究。
(2)作为电信服务提供主体的电信运营商研究,如我国6大电信运营的信息网络建设、互联互通和服务政策等。
(3)网络使用者形态研究,包括区域归属、经济收入、数量、文化素质、年龄与职业构成等。
(4)大型跨国公司研究,探讨互联网对企业管理组织和分散布局的作用。
4.2 网络空间的内部层面——空间特征与网站/虚拟社区研究
网络空间的空间特征研究包括网络空间构成要素、类型划分、表现形式、作用形态、信息类型和时空特征等,此外,化身人以及虚拟环境研究也很重要。考虑到每个网站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为一虚拟社区,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其研究包括:
第一,从网站内部特征视角,研究内容包括怎样来表现虚拟社区的构成组织和维度特征,以及被这些过程所反映的用途和满意度?我们怎样使虚拟社区的范围、大小和密度形成概念?它们存在的空间本质是什么?
第二,从网站的外部特征视角,主要探讨网站的区位、网站的分布意义以及网站使用者和拥有者的互动关系。
第三,传统的社区联系依托相互间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确立,新的虚拟社区则是通过互联网上的在线交流建立,强调参与和交流所产生的社区归属感。在线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的关系是什么?虚拟社区对人类活动和文化发生作用的机制?
4.3 网络空间的作用层面——与传统地理空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研究可以从4个方面展开:
(1)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在空间特征上的异同性研究,前者是信息空间,后者为物质空间,故其时空概念迥异。
(2)地理空间对网络空间的支撑性研究,网络空间的存在需要网络基础设施及人的物质支撑,且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地理空间的复制与发展。
(3)网络空间对地理空间的作用,网络空间主要是通过对化身人的真实作用进而影响真实人的地理空间行为决策的。
(4)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融合后的地理网络空间研究,包括其外在表现流空间,以及信息城市、电子社区、企业和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