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形式,施工中经常遇到,由于其承载力较低且不稳定,使得地基的变形过大,常需要进行处理。文章从软土地基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对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影响以及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软弱粘土、松散砂、有机质土及孔隙粗的泥炭等土层的构成明显决定了其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存在透水性差、含水量大、承载力小以及抗剪强度低等特点。然而,只有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才能最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年限。因此,我们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以及整体建设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能够使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相关概述
软土地基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是指在一定的建筑条件下,沉降量和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地基。简要来讲,对于软土而言,其物理性质可概括为:含有很多细颗粒及大量有机腐植质;颜色深灰色或暗绿色,有臭味;一般天然含水率在40%~70%,有的大于70%,孔隙比大于1.0,天然容量在15~18kN/m3。力学性质表现为强度极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工程特性主要是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凝固速度比较缓慢,容易变形。将软土地基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致使施工存在安全隐患。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由于其自身的不稳定性,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其在施工中的应用处理不合理,容易造成沉降,使建筑工程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相关工程负责人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不断增强其压实度。
2. 建筑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技术
2.1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最为常见的一种。如果建筑工程地基的含水量较大,就说明软土地基的土质会好一些,因此在开展填土的之前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沟槽的开挖,以便于将其中的地表水全部排出,使得地基的含水量降低,使得施工设备可以在地面上正常作业与通行。除此之外,要将砂砾或碎石块填入到挖好的沟槽中,但是要求砂砾或者碎石块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以便使沟槽达到盲沟的效果。在布置沟槽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地形的影响,在详细考察地形的基础上确定排水方案,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地形地势的坡度进行自然的排水,同时要注意不要使其他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流入到填土当中。控制填土降沉的时候,一定要加大对其坡度的重视,为了加大沟槽的排水能力,需要减小沟槽的间隔,这样,即使有些沟槽被切断,也能够保证整体的排水效果不受影响。
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是一种常见的,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软土地基中大孔隙的特性,含水量高,需要先排出水,减少孔隙水压力,使软土土体固结,提升承载力的方法。此方法能有效的改善地基的承载力,使土体更加密实,增强抗剪力强度,从而改善软土的土质条件。排水固结法有以下几种方式:(1)砂井法。此方法只要是在软土孔隙中添加砂土,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用专用的排水管道排水进行固结,其特点是连续性强,排水速度快,施工材料也少等,因此得到较广泛应用,比较适用于透水性较差的地基;(2)电渗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粘性小的基础,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电流,将地基中的水集中到阴极形成电渗排出,提高地基软土承载力,促使土体固结;(3)真空预压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不含透水层的软土地基条件中,通过设立砂井,再用隔绝层封闭砂层,加压排出砂层孔隙中的气体,对地基进行一定的压实,使地基土块固结;(4)堆载顶压法。此种方法首先是要对填土的材料,砂石土等等进行预压,使地基产生一定的沉降,来快速固结土块,再在其上面进行施工,这种固结处理方式花费的时间是最长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强夯法
强夯法指的是利用重物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重重的向下砸,不断重复这一动作,以便于帮助夯实土地,提高地基的强度。强夯法主要针对的就是碎石和砂石的地基,能够有效的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大大改善了其软弱性,但是由于强夯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重物的重量和数量都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如果数量和重量不够的话,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经费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2.4换土处理技术
换土技术是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使用该种技术可以改变软土地质的性质,提升了软土地基质量。经过分析发现,水泥和灰土是该种技术中常用的换土材料,选择这两种材料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成本较低,比较容易控制。第二,提升了软土地基承载力,简化了施工整体操作过程,只需要按照施工步骤操作即可。该种技术提升了软土地基的质量,解决了施工成本,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在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5注浆加固地基处理技术
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注浆加固是用压送设备把注浆材料注入到加固地质中,使土壤颗粒间隙以及土层界面中布满胶凝材料,以此实现固化,进而实现增强基础强度的目的。一般在高层建筑基础加固中,花管和埋管注浆这两方面处理技术应用的比较多,结合具体地质情况,有时会需多种技术配合使用,以便达到最佳加固处理效果。比如,在应用花管注浆法时,就需配合采用微型钢管混凝土桩,即在基础处理时,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施工地质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加固处理技术,以此实现减少地基变形和地基沉降问题的出现。
2.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CFC桩技术)是在碎石桩基础上形成的新技术,主要是在原有材料中加入砂、粉煤灰和少量水泥,接着加水拌和制成的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及工业厂房等工程基础建设中都可以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加固原理主要是桩的置换与挤密作用,还表现在成桩初期的排水和预震效应。
2.7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使用特制的搅拌轴叶轮,从地面开始对加固基础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到所需深度,然后打开阀门,使水泥浆注入土体,最后再进行强制搅拌,实现水泥等相关胶凝材料和土体的充分混合,在强度较大时,桩体与其周围的土体就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外部荷载。此项技术时要注意使用水泥土前,一定要做强度试验。实践表明,使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时,一般水泥掺量越大,其强度也会增加,在水泥掺入比在百分之五以下时,水泥对整体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8加筋法处理技术
加筋法表示进行水利软土地基处理时,使用钢筋或网状方式进行施工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荷载力,保证整体软体地层的稳定性。在施工条件较差的地方应用该种方法可以减少软土层沉降。但是此种施工方法成本较高,适用范围较小。所以使用此种施工方法的时候,必须认真考虑各项施工影响因素,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提高软土地基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类型的土质结构而采用对应的处理方法,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使软土土基的稳定性得以保证,同时也使其施工成本得到有效的节约,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家明.宋文梅.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工业建筑,2011(41).
[3]高明军,左威龙等.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3]赵孝斌.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2
论文作者:周汉凡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沟槽论文; 方法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